学术期刊传播效果的优化研究

2015-12-09 19:53徐铭瞳
关键词:办刊学术期刊期刊

徐铭瞳

(长春工程学院 学报编辑部,吉林 长春 130012)

学术期刊作为展示科研成果的重要平台以及科研活动的组成部分,其基本功能是记录科研成果、交流学术思想和评价科研活动。而学术期刊功能的实现是建立在有效传播基础上形成的学术影响力。没有影响力就没有读者,没有信息的交流和评价期刊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因此,优化期刊的传播效果,提高期刊的影响力就成为出版者首要的任务和追求。

对于学术期刊传播效果的研究由来已久,学术期刊的传播具有自身独特的性征,如互动性、创新性等。其传播也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学术论文本身即内容的传播;二是学术期刊本身即品牌的传播。内容的传播是学术期刊传播效果的本质所在,而内容的有效传播又依附于学术期刊本身所具有的品牌价值,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要实现学术期刊传播效果的全面优化,应从学术价值和品牌价值两个方面入手进行研究,分析其传播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一、学术期刊的传播特征

(一)传播内容学术性

鉴于刊物的定位和办刊宗旨,学术期刊刊载的都是学术论文,与其他流行期刊相比,其发表的内容专业性较强、具有科技实用性。为确保刊物的学术质量,编辑工作者时刻承载着把关人的职责,对于稿件的筛选、后期审理编辑要严格把握。

(二)传播范围专业性

学术论文因其较强的学术性,受众多为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教师、学生等,同样具有比较明确的特定性,因此其传播范围领域相对比较集中,不像其他大众媒体适用性那么广泛。

(三)传播速度时滞性

目前学术期刊大多数还是以传统印刷出版物的形式出版传播,由于内容的专业学术性,在采纳稿件之前,每篇论文都需要经历三审、修改、编校等流程,为了对一篇论文准确地进行审理,编辑部要联系多名相关行业专家组织审稿,审稿后若有修改意见还需联系作者返修,修改后还涉及到再次送审,直至符合刊发标准,进入排版编辑校对流程,排期后等待期刊出版印刷。早期网络技术并不发达,期刊为周期性规律出版,加之编辑业务繁忙偶有耽搁,这些处理过程耗时漫长,每篇稿件从投稿之日算起,截止到发表问世至少需要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甚至一年以上也不罕见。时至今日办公数字化后,随着多种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稿件的送审、排版等流程时间大大缩短,但限于期刊周期以及审理修改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等待,发表速度仍然存在一定的时滞性。

(四)传播手段多元性

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学术期刊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印刷出版物单一形态,开始向数字化多元发展。现在除了纸质印刷外,学术期刊还采取了加入网络数据库、开设微博、博客、微信、APP等网络数字化手段进行学术内容传播,受众可以通过邮局订阅、图书馆借阅、网络检索、手机浏览等方法进行使用。

二、学术期刊的传播现状

这些年,我国的学术事业不断发展,学术期刊的传播效果得到大幅度提升,在传播理念、传播方式等方面都有了一些长足的进步和表现,并且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不断进行新的尝试和探索,许多高效实用的传播策略在学术期刊界内普遍使用。

(一)根据国家政策调整办刊步伐

我国对学术事业的发展极为重视,对于传播学术内容的学术期刊一直大力扶植,制定了一系列针对学术期刊发展建设的政策,一方面希望以此加快学术期刊的建设,另一方面也起到了宣传导向的作用,为学术期刊的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如教育部陆续推出的“名刊建设工程”、“名栏建设工程”,新闻出版总署推出的“中国期刊方阵”等,在这些政策的指导之下,学术期刊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办刊方向和步伐,使刊物向着高效、有序的方向发展,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二)严格遵循质量第一的传播原则

学术期刊的本质属性是对学术信息的有效传播,因此,对于信息内容的质量要求就成为传播者要面对的第一任务。在传播学领域中,传播者是作为把关人和筛选者的重要存在,这一基本要义对应到学术期刊中也是如此。尽管学术期刊经历了数十年不断变革、追求突破的发展历程,但对于内容的要求始终不变。学术期刊严格遵循着质量第一的传播原则,在组稿过程中确立完备的三审原则并坚持贯彻,力求组织发表的都是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近年来,随着期刊内部机制的逐渐完善,在期刊编辑初审的基础之上形成了多重审核的审稿专家库、评审委员会、编委会等机构,并日渐发挥其审核、把关的巨大作用。

(三)积极参与行业协会活动

我国的学术期刊从计划经济模式走向市场经济不过几十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办刊者以往的办刊理念和思想意识受到极大的挑战和冲击。单靠期刊的单打独斗想要突破困境、寻求新路并不是件易事。因此,与行业协会的互动、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目前比较权威的行业协会有“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和“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研究会将全国的学术期刊联合在一起,通过定期举行经验交流会、评刊征文等活动,总结、分享各期刊的办刊经验,以此完善期刊的内部体制建设,提高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扩大期刊的影响力。

三、学术期刊传播中的不足

尽管我国的学术期刊正处于稳定平缓的发展之中,但现如今的期刊传播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陷和弊端,需要我们给予清醒的认识和理解。

(一)传播者欠缺主动意识

我国的学术期刊传播存在明显的主动性不足问题,这集中体现在学术内容和期刊品牌建设两个方面。在期刊的品牌建设中,办刊者还缺乏主动宣传、树立品牌的意识;在学术内容的建设中,对稿件的主动组织工作缺乏重视。这与我国学术期刊的机构隶属以及计划经济时期的办刊理念息息相关。早期,我国的学术期刊编辑部大多不是独立存在的部门,而是依附于本校的科研机构或者出版社之下,机构设置相对精简,没有科研、经济任务的压力,期刊定位只是简单的“服务于本机构的科研成果展示平台”,沉浸于“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旧梦当中,学术期刊的宣传营销理念也非常薄弱。而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化、出版集团化的时代变化,学报编辑部的职权归属发生了变化,部分编辑部获得了独立的部门主导权,部分编辑部在政策引导下归于出版集团,在目前期刊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若仍因循守旧,保持陈旧的办刊观念,就会无法与时俱进,就会逐渐落至下风,很难赢得一席之地。而期刊市场的密集化却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虽然学术论文和学术期刊的数量统计逐年增长,但实际上一些名气不大、水平较低或效率相对较低的学术期刊的刊均收稿数量却呈现下降趋势,正在面临稿件大量流失的窘境。这要求期刊编辑要转变观念,树立主动组稿、约稿的意识,以解决稿源问题。但长期以来等待作者投稿的被动作风也是短期内难以改变的思维、行为模式,时至今日个别编辑还缺少主动约稿的意识,这给学术期刊的高效传播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二)传播技术相对落后

20世纪以来,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网络化、数字化时代,互联网技术已经贯穿于多个领域的同步发展当中,学术期刊也开始了数字化建设的进程。学术期刊的数字化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学术期刊工作流程的数字化,包括组稿中电子邮箱、QQ、微信等交流工具的使用,以及各种采编平台系统的引入;二是学术期刊的个性化门户网站建设,包括开设官方网站、认证博客和微博,以此为平台展示期刊的日常建设情况和传播学术内容;三是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出版,包括开放存取系统、优先出版和独立数字化出版等。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可谓大势所趋,在科技飞速发展的21世纪很好地适应了受众对于期刊的认识、参与和高效发表的众多要求。目前,有很多期刊在数字化建设上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比如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官网完整地给出了刊物简介、投稿指南、学报动态、行业新闻和采编平台等信息,并提供本刊发表论文的基本检索;浙江大学在新浪微博上开设了实名认证账号,提供优先出版论文的全文索引,以及不定期推荐行业最新科研信息。目前全国有2800多种期刊加入了优先出版计划并出版论文数万余篇。

然而,能够主动积极地开展数字化进程的学术期刊并不在多数,有很多学报对于数字化并不重视。笔者通过对学术期刊的网页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发现,不少刊物的网站非常陈旧,只给出了期刊的简单介绍、投稿指南等数据,其他信息则是久不更新,更谈不上采编平台的使用,根本无法指导读者了解期刊、帮助投稿,网站建设形同虚设。而数字化服务虽然已经推行多年,但在学术出版领域尚未得到很好的发展。我国学术期刊的开放存取工作与国外相比进展缓慢,而加入优先出版计划的期刊数量直至目前所占比例并不算高,看似生机勃勃的数字化出版背后,隐藏着多少泡沫还不得而知。

(三)传播主体定位模糊

由于历史原因,综合性期刊目前仍然在我国学术期刊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学术论文发表的重要载体,对我国学术事业的繁荣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综合性期刊由于先天性的特征,一旦规划失利便会诱发期刊定位模糊、受众偏离的弊端:第一,学科边界不清晰,门类庞杂,学科内容分布广泛但相对缺少重点,与专业性期刊相比较难拥有忠实读者;第二,刊物栏目、内容设计若欠缺心思,难免会“千刊一面”,而且由于涉及类别过多,导致专业研究支撑不够,期刊影响力相对低下,难以树立学术品牌。在这种背景下,社会判断期刊的价值,往往是根据其依附的科研机构(如高校)的名气为基准,相对于普通院校而言,隶属名校的学报更容易获得作者的青睐和选择,这种以学校名气奠定学报名气的潜规则很容易造成普通学校学术期刊无论怎样努力都难以获得社会认可的印象,长此以往会挫伤编辑的工作热情,使编辑出版工作陷入消极的负循环中。如何明确传播主题即学术期刊的定位,进而提升期刊影响力,扩大传播效果,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四)传播效果期待值相对较低

传播效果的期待值间接影响着传播者的行为机制,一般来说,期待值越高,传播者越会主动地调整优化传播策略,反之传播者的行为则会相对消极。目前,我国的学术期刊对于传播效果的期待值并不乐观,大部分期刊对于传播效果的期待停留在期刊评价的表象指标上,而对期刊传播后产生的实际社会效果关注较少。举例而言,大多数学术期刊对于期刊评价工作更为关注,如教育部评定的“双百”、“双效”期刊,一些权威机构评定的“核心期刊”,以及各机构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的期刊影响因子、引用频次、半衰期、H指数等数值。不可否认,期刊的评价对于社会更明确地认识期刊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过于专注数据指标,为了迎合评价体系而刻意调整刊物,对于刊物的发展究竟是利还是弊呢?因为某个学科或某个类别的论文发表后刻意取得更高的评价,而忽视了冷门学科或部分主题的讨论,对于学术信息的传播又会产生何种影响呢?这些问题都有待探讨。

然而,对社会效果的关注度则从深层次对学术期刊的本质属性提出了疑问。学术论文的发表应该能够引起讨论,启发思考,从而在思想层面或者科学技术层面对社会产生实际的影响,这也是社会科学学科和自然科学学科的学科价值所在。新闻出版总署提出的期刊方阵的目的就在于使学术期刊在坚持内容质量的同时,能够使知识信息有效地作用在社会思想和生产生活当中,实现社会效能的转化,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四、学术期刊传播效果的优化策略

研究学术期刊的传播问题,最终还要归结到传播过程的模式当中,从中推导出优化传播效果的几个策略。

(一)树立传播精品的意识

目前,由于期刊编辑未能及时地转变办刊观念,对于学术期刊的内容建设还缺少主观能动性,这限制了学术期刊发展的高度和速度,因此,在传播过程中,树立传播精品的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项工作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时刻关注学术前沿,从而在话语权方面获得社会关注。学术期刊可以主动与社会各界取得联系,包括科研部门、实践部门等机构,通过与相关专业人士的及时、紧密的交流,掌握当下学术领域的重点、难点、热点、焦点话题,以及目前看似冷门但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话题,在组稿过程中,有意识地选择、组织这些领域的论文,甚至可以创办临时的专题、专栏,集纳相关的稿件,以此在学术界形成口碑,树立期刊的学术品牌。其次,对于前文提及的特色刊物、特色栏目建设,以及期刊的定位等问题,不应该是闭门造车、凭空想象的,而是应该与设计情况相结合,在充分考虑期刊自身情况的基础上,发挥期刊的最大效力。譬如,对于热点话题的参与,应该保持相对冷静的头脑,在符合刊物宗旨的基础上,凭借刊物的能力所在进行构建。如果话题本身与刊物定位相差甚远,或者以编辑部的资源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那么应从实际出发,放弃或者另谋方向。

另外,要创办精品期刊,最基本的一点就是把好质量关。由于商业利益的冲击,以及人情往来的原因,部分期刊会牺牲学术质量,勉强迁就一些质量不甚达标的论文,这类情况在学术期刊的建设中应是严格禁止的。我们反复强调学术期刊的把关人身份,也正是为了加强期刊编辑的个人意识,杜绝劣质稿件的滥竽充数。这部分的工作可以通过强化编辑自身修养、完善稿件评审体制等方面入手进行操控。

(二)更新传播技术和手段

学术期刊应该加强网络化、数字化建设,这是为了适应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研人员的高效需求所提出的任务。对于学术期刊的数字化构建,期刊网站的建设应是第一步,对网站的各项指标、数据、链接的设置应该完整并更新及时。举例而言,一个相对完整的学术期刊网站,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应包括:期刊简介、刊物动态、投稿指南、作者投稿平台(相应的也应该有编辑操作平台、专家审稿系统,整合起来即为采编系统)、往期查询(提供下载,如无数据存储能力应给出数据库链接)、提供可进一步交流的互动平台(留言本或者即时聊天工具等)。这些数据应该及时更新,尤其是作者投稿平台,对处理中稿件的状态要随时更新以便作者查询。近两年来学术期刊也开始逐步投入到微博、微信等个性化数字平台中,作为界面相对精简、连接性和时效性较强的网络工具,学术期刊不妨试着将编辑出版的整个流程放到这个平台上进行展示,一来可以使受众直接有效地参与其中,二来也可以推广期刊的多维向学术服务功能。这些都是基于传播反馈的过程进行的基础构思,在网络日渐发达的今天,对于学术期刊数字化建设可以给出更大胆的设想,譬如编作读三方的视频即时交流等。当然技术性的细节不在本文的探讨范围之内,故不多谈。

另外,应加强数字出版的建设工作。在优先出版平台推出后,作者可以实现更为快速的发表,可以有效地保障自身的话语优先表达权和知识产权。我国已有2800多家学术期刊加入优先出版的工作,但有部分期刊并未真正执行此项工作。一方面是对于优先出版只是凑热闹的心态,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其重要性;另一方面是稿源限制,没有能力进行优先出版。对于前者,可加强对于优先出版优点的宣传;对于后者,则实际上是对期刊的生存状态给出了一个判断的指标,警示期刊改善自身境况,不至于被时代淘汰。优先出版工作乃是学术期刊的大势所趋,纵有目前认知不清、能力不足的状况,也终将随着期刊的实际发展得到解决。

(三)以特色化建设明确传播定位

上文提及,部分综合性学术期刊由于办刊宗旨、栏目设计等原因,存在着没有特点、面目模糊的弊端,致使其在市场竞争中缺少竞争力。学术期刊扩大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措施是注重特色建设,通过创办特色刊物、特色栏目、特色专题等方法,提高期刊的市场辨识度,使其能够在期刊浪潮中脱颖而出,树立自己独特的品牌意识,从而吸引更多优质稿源,提高期刊的内容传播效果。近年来,学界十分关注学术期刊特色化建设问题,相关研究层出不穷,在此不再赘述。

(四)实现传播的双重效果

学术期刊的传播效果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种,但两者得以相提并论始于新闻出版总署提出的“双效期刊”概念的提出,这对计划经济时期的片面强调社会效益而忽略经济效益的传统思维是一种突破。但现在还有很多期刊对于市场和社会的理解并不深入,不能很好地做到双效结合。除了编辑工作者意识领域未能及时更新观念外,其能力不足、无法彻底实现自我的主观能动性表达也是期刊无法实现双效转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学术期刊要求编辑具有与之相符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以便清楚地对稿件进行判断。由于自身学科的局限性,编辑很难对每个专业都了如指掌,因此也需要借助相关行业专家的力量进行判断。学术期刊可以加强与社会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或建设审稿专家库、专家委员会、编委会等辅助机构,通过对稿件质量进行二次把关、价值鉴定,帮助期刊提升学术质量,实现学术期刊的双重效果。

(五)评刊制度的再考量

前文提及期刊评价与期刊发展的关系相辅相成,学术期刊对评刊制度的尊崇不应是盲目的,而应该在沿袭其中的优点的基础上,对整个评刊制度进行再考量。现如今的期刊评价有其自身难以忽视的缺陷性,以期刊的被引频次而言,“被引频次能否说明论文的学术质量”这个问题值得思考。评价体系显然认为被引越多,论文质量越高。但在实际的调查中发现,被引论文有其发表年代、研究方向、著者单位和职称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假设以同一学科同一主题为前提,以一篇发表了五年的论文(A)和一篇发表了二年的论文(B)为例,论文A被引很有可能超过论文B,但限定在具体的一年内,论文B的被引又有可能超过论文A;而假若同为发表了二年的论文,作者的职称或单位相差较大的话,很有可能职称高(或单位名气大)的论文的被引会超过另一篇,这仅仅是出于引用者想使参考文献看起来更新颖或更权威的考虑而已。而实际上,单位普通或职称较低的作者未必写不出高质量的论文,在论文的引用和统计中采用“源歧视”对于期刊评价显然没有任何帮助。

那么期刊(论文)的评价应该设置什么样的更为准确或合理的指标呢?论文发表后产生的实际社会效应不失为一个思考的方向。但社会效应的展现并非立竿见影,甚至可能会非常缓慢,一篇社科类论文所带来的思想上的启迪有可能会历时几年乃至十几年才会凸显;一篇科技类论文提出的专利成果也有可能因为生产力的局限数年后才能成型,这就要求期刊的评价体系必须有足够合理并持久的规划指标作为支撑。作为一项长期存在并不断发展的工作,长时间的观察无可厚非。但我们需要考虑到短期内的评价结果,就不得不多设置一些可以快速得出结论的数据理论。期刊专业审读可以作为一个视角进行深入思考,将审读的范围从编校质量延伸至论文的学术质量(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等),在抽象的数据之上给出客观的实感,人为地对学术论文的质量进行判断审核。

期刊评价的指标应该是不断完善的,并且根据期刊种类、特质的不同而有所调整,笔者仅在这里提出自己的粗浅建议以供参考。

(六)加强期刊品牌宣传

目前,学术期刊的办刊者在一定程度上缺少宣传理念和品牌意识。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不同,对于期刊的品牌塑造和宣传必然要成为当今学术期刊的一项基本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学术期刊应通过确保学术质量、加强特色化办刊等途径树立品牌意识,并加大市场营销力度,从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发行策略等方面入手,细化受众市场,明确目标读者群,同时还可以通过广告、学术交流、期刊推广等方式推进发行工作,积极参与到品牌的建立和宣传当中,以此提高社会的知名度,实现期刊的有效传播。

综上所述,学术期刊想要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应清醒地认识目前存在的不足并加以克服,同时从期刊的办刊理念、传播手段、传播思路和评价体制等角度入手,采取多种策略措施,对学术期刊的传播效果进行优化研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学术期刊信息传播的本质功能,促进学术期刊的生存和发展。

[1]亓国、张宜军、马迎杰、聂颖:《读者对科技期刊传播的心理需求及启示》,《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年第1期,第23-26页。

[2]严飞:《科技期刊全媒体出版的互联网思维》,《编辑学报》2015年第2期,第13-15页。

[3]徐铭瞳:《从实证学角度谈长尾理论在学术期刊传播中的应用:以长春工程学院学报为例》,《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第127-130页。

[4]程琴娟、马文军:《综合性科技期刊的栏目传播效果评价:以〈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例》,《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年第2期,第330-332页。

[5]杨栓保:《高校学术期刊传播策略研究》,《山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第125-128页。

[6]张改兰、胡爱荣:《基于学术期刊的知识传播效应研究》,《职业时空》2011年第11期,第138-139页。

[7]尹达:《基于OpenAccess出版模式的学术期刊传播效果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08年。

[8]王跃飞:《学术期刊深层传播效果初探》,《中国出版》2004年第9期,第56-57页。

猜你喜欢
办刊学术期刊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以学术期刊为桥梁促进科研与科普结合
全省首届少儿期刊办刊经验交流会在长沙召开
期刊审稿进度表
“办刊育人”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学术期刊评价指标说明
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