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地区农村发展面临的困难及解决途径——基于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

2015-12-09 19:53沈万根马冀群
关键词:延边农村居民农业

沈万根,马冀群

(延边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1]可见,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发展,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在这一大背景下,延边地区如何从自身实际出发,利用国家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机遇,制定战略措施,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此,本文全面分析了延边地区农村发展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延边地区农村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延边地区农村发展取得的成就

近年来,延边州委和州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发展,使延边地区农村在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文化事业等方面均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第一,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13年,延边地区农村农林牧渔生产总值达到132.34亿元,比上年增长4.2%;[2]农村人均农林牧渔生产总值达到1.85万元左右,比上年增长8.8%。①根据《2014延边统计年鉴》第141、145页数据整理得出。农村经济集体化水平有所提高,专业农场作为延边地区农村集体经济的代表和产业化的延续,自2011年开始不断发展壮大,2013年延边地区新增专业农场234家,经营土地面积达5.1万公顷,涉及土地流转农户2.2万户。[3]同时,农村经济的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2013年,延边地区农村乡镇企业达到1833个,比上年增加178个,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307.7亿元,比上年增长21.8%,①根据《2013延边统计年鉴》第168、170页和《2014延边统计年鉴》第156、158页数据整理得出。并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2个,省级龙头企业62个。[4]随着延边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显著提高。2013年,延边地区农村家庭总收入达到130.4亿元,增长11.6%;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达到9675元,比上年增长13.4%;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达到12187元,比上年增长21.3%。[2]同时,延边地区农村居民家中彩色电视、电话和冰箱等家用电器基本得到普及,而且电脑的使用量也显著提高。

第二,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村容村貌进一步改善。2008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就提出,要突出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并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继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5]延边地区积极落实中央政策文件,大力推动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2013年,延边地区新农村建设投入资金达3.06亿元,实施建设项目865个。完成泥草房改造1166户,新修道路284公里,新建边沟315公里,植树56万余株,安装路灯2450盏,[4]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近400处,完成投资1.27亿元,解决了20.26万农村居民的饮水问题。[6]如今,延边地区的村容村貌得到极大的改善,农村的住房基本变为整齐的新房,每家每户都安装了统一的金属栅栏,村内道路平整干净,道旁绿化程度较高,保洁设施完善,并在村道旁设置了垃圾分类的垃圾箱,自来水在延边地区农村基本实现了全覆盖。而且延边地区农村公路建设不断加强,基本实现了村与村之间及农村与县城之间的道路畅通。

第三,农村科技文化事业不断进步。2012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提出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持现代农业建设,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以及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等内容。[5]延边地区农村注重科技的应用,近年来大力推广高光效栽培、水稻抗冷综合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等重点技术,并积极开展农村科技培训。2013年,举办各类培训班959期,开展专题讲座1410场次,完成培训32万人次。[4]同时,不断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并建立了“专家+农业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以专业农场为主)+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延边地区农村还在延边农科院、吉林农业大学、延边大学等科研单位的帮助下,取得了3项农业科研成果。此外,延边地区农村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延边地区的各农村中均设立了农家书屋和文化活动室,有各类书籍、乐器、音像设备以及电脑等供农民使用。健身设施在延边地区农村也得到了普及,一些农村还建设了门球场。这些设施的完善,为丰富农村居民文化生活创造了条件。

二、延边地区农村发展面临的困难

虽然延边地区农村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还是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目前,延边地区农村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而使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举步维艰。

(一)农村劳动力外流现象突出,人力资源不足

目前,由于延边地区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使得延边地区农村人力资源不足十分明显。一方面,在大部分农村,特别是朝鲜族村屯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为了追求更高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选择外出劳务,一部分人进入县城或大城市打工,而绝大部分人,特别是朝鲜族居民,则选择奔赴韩国、日本打工。由于大城市和国外的工资收入高,很少有人再回到农村进行生产和生活。有些出国务工的农村居民即使回国,由于变得富裕,也会选择在县城里生活。另一方面,由于朝鲜族本身注重教育,因此朝鲜族农村居民都会供孩子在城里上好的中学,并让孩子继续读大学。然而,许多朝鲜族青年从大学毕业后,几乎不会留在延边地区工作,而是选择到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的韩企工作,或者去韩国、日本打工。所以,延边地区很难留住和吸引充足的劳动力和实用人才来支持农村建设,从而使农村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二)山地较多,耕地分散,农村经济发展受阻

延边地区有着“八山一水半草半分田”的地理特征,其中山地面积占54.8%,河谷平原仅占12.3%。[2]延边地区主要的河谷平原有大石头、细田、平岗、百草沟、珲春和鸠巢河平原,这些地区的耕地面积大,生产条件好,农业的机械化水平非常高,从而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比较高。而除这些河谷平原以外的地区,山地丘陵较多,耕地被大大小小的山地丘陵所分割,造成了耕地分散。在这种条件下,很难实现农村经济的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从而使农村经济发展受到阻碍。一方面,有些耕地分布在山坡上,不适合大型机械进入,而且许多25°以上的陡坡耕地属于临时性耕地,农业生产情况不稳定。对于面积较小的耕地,使用机械化的耕种收割,会给农民带来很高的成本,从而降低利润。另一方面,要发展产业化经营,实现产业链经营,需要聘请经营管理人才、购置机械设备、建造厂房、雇佣工人等,前期投入较大。即使通过集资和贷款来实现,但由于没有足够大的生产规模,也难以获得较大的利润。

(三)自然灾害频发,农村居民增收不稳定

自古以来,自然都是影响农村生产经营活动的一个不可抗拒的力量。自然灾害会对农村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造成农作物绝收,给农民的经济收入及农业经济带来巨大的影响。延边地区大部分农村属于高寒山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较差,每年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洪涝、干旱、大风、冰雹、低温冷害等自然灾害的影响,给农作物带来破坏,造成农作物的增收不稳定,从而使农村居民的基本收入也难以得到保障,甚至使一些农村居民陷入贫困。特别是每年春季的冷冻灾害以及大风、冰雹、干旱等,给正处于生长阶段的农作物带来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农作物的收获。同时,由于冬季气温低,突如其来的暴雪天气也会对农业生产设施和农作物储存带来损失。例如,2013年冬季的暴雪,给延边地区农村136栋蔬菜大棚和温室造成了棚膜损坏、变形甚至倒塌,直接经济损失近230万元。[7]

(四)农村居民素质不高,思想消极

劳动力素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经济发展水平,而劳动力对待劳动的思想观念会直接影响其参与劳动的积极性。目前,延边地区农村居民的素质整体不高,不仅科学文化素质落后,而且思想消极,在朝鲜族农村居民中表现得十分明显,使得朝鲜族聚居的农村发展水平要明显落后于汉族聚居的农村。许多朝鲜族农村居民安于现状,贪图享受,在农业生产中表现得不积极,突出表现为“等、靠、要”的思想观念,他们不仅没能带来农业经济的发展,而且还使自己走向了贫困。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第一,受教育程度低。一方面,延边地区城乡的教育资源不公平问题突出。优势的教学资源都集中在城市,在师资力量、教学水平、教学设备、校园环境等各方面,农村地区都处于劣势,使农村的学生在受教育上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而且由于受到城乡户籍制度和农村家庭收入水平的限制,农村学生进入城镇学校学习也很困难。另一方面,延边地区大部分留在农村的居民对学习热情度不高,仅仅是为了完成义务教育,因此在初中毕业后就开始务农或者进城务工。能够选择继续学习,进城读高中、职专或者大学的人,往往都不会再回到农村。第二,农村居民的自主学习能力差。延边地区农村居民很少会主动学习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知识,有些农民甚至识字能力也很差,看书学习都有障碍。并且延边地区本身处于边疆,而农村又多处于山区,信息闭塞,难以及时地接触到外界的新鲜事物。长此以往,农民对于高科技的农业生产工具、方法以及农村发展的优秀经验难以又快又好地接受,而且没有创造性思维,难以在促进农村发展的实践中取得突破。第三,对农村居民的培训不全面,而且培训质量不高。一方面表现为培训主要集中在农业技术方面,缺少对农村居民在经营管理、思想政治和身心健康上的教育培训;[8]另一方面,培训方式多以讲座、授课的理论教学模式进行,过于枯燥,而且农村居民难以理解,从而造成培训效果不好,参与度也不高。

三、延边地区农村发展的对策建议

为了加快延边地区城乡发展一体化,就要统筹城乡规划和建设,并重点克服农村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从而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一)创造吸引农村实用人才的优惠政策和工作生活条件

延边地区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积极鼓励本地劳动力回归农村,[9]并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选择农村、农业建设的相关工作。一方面,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出国和到大城市工作的农村居民回归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或者创办乡镇企业,给予其政策上的便利、生产资料投入补贴以及税收的减免。对于回归农村后对农村发展贡献较大的,可以给予其干部职务,并颁发荣誉奖项。另一方面,对于延边地区本地的即将升入高等院校的高中毕业生,可以在自愿原则下与政府签订定向就业协议书,若选择毕业后在延边地区从事与农村、农业相关工作的,可以全额补贴高校教育的学费。同时,中央和地方都要加大对在贫困农村担任教师和村官的高校毕业生的转移支付力度,[10]提高其薪资待遇。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在延边地区农村招商引资,引入一些有实力的企业,不仅为农村发展创造条件和机遇,同时也为更多农村实用人才的进入创造工作条件。要强化对于农村实用人才引进的资金保障,建立集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于一体的奖励支持体系,并在必要时向国家申请人才引入专项资金,以保证为延边地区农村发展提供足够的实用人才支持。

(二)推进村屯聚集,集中土地发展农村经济

延边地区农村不仅耕地分散,而且村屯分布零散,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土地资源得不到充分和有效的利用,阻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首先要尽快改变这种村屯布局分散的现状,促使分散的村屯集中化,通过政策优惠引导、乡镇干部劝说、新居及工作安置等方式,引导分散的村屯进行动迁,并将规模小的村屯实行合并。建设中心村,把几个行政村的居民聚集起来,让农民搬进楼房居住,这样能够极大地节省土地资源。而且完成动迁后,可以对原村屯所占土地进行开垦,变为新的耕地,这样就使新开垦的土地与原村屯周边的耕地连成一片,扩大区域内的耕地面积,在此基础上,由政府鼓励和引导拥有这片土地的农民可以通过土地入股或者承包经营权流转等形式,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不仅可以发展专业农场、专业合作社等,还可以打造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农产品产业工厂,这样不仅能够给失地农民带来土地流转收入或分红收入,而且还能够为失地农民创造新的并且收入更稳定的就业机会。为了实现农村经济的深度发展,还要不断推进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产品的深加工,生产优质产品,打造品牌效应,引导鼓励乡镇企业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吉林省著名商标和“三品一标”认证等,[6]从而给延边地区农村经济带来额外的品牌收益。延边地区农村要发展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达到一定生产经营规模和水平,单纯地靠政府补贴和农民集资很难完成,这就需要金融支持。2013年7月,国务院就发布文件提出要优化“三农”金融服务,创新服务方式,努力实现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11]所以,要发挥农村信用合作社、农商银行以及农业银行的主力作用和各大中型商业银行的支持作用。根据延边地区内不同县市农村的发展特点,推出不同的农村融资优惠服务。对普通农民,可以提供低利息小额贷款;对于经济效益好的乡镇企业,可以给予贷款额度提高和利息优惠。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土地都可以这样得到集中利用,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土地只能实行小块经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发展生态农业,并经营采摘园或者养殖园。同时,若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可以建立科技化大棚,通过物联网技术,农民即可以通过一部智能手机监测和控制大棚的温度、湿度等指标,依靠大棚创造的生长条件,在大棚内种植本地区稀缺的果蔬,从而获得较高的收益。

(三)提高农村的抗灾能力和灾后恢复能力,推广农业保险服务

自然的力量难以抗拒,但是要保证农作物增收,实现农村的稳定发展,还是要提高对抗自然灾害的能力。首先,延边地区气象部门要加强气象监测,不断更新气象预报技术,从而对自然灾害能够及时预报,并在第一时间将信息传递给各乡村。其次,延边地区要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对洪涝、干旱等灾害的抵抗能力。再次,延边大学、延边农科院要与延边地区农村建立密切的联系与合作,通过生物技术的应用,大力研发和推广抗低温冷害、抗病虫害和抗旱涝能力强的作物品种,用科技的力量来抗衡自然灾害。此外,延边地区还要提高农村的灾后恢复能力,对农村居民宣传和推广各种作物的灾后恢复方法和技术,并加强在这方面的培训。

同时,还要完善针对农业自然灾害的保险服务,一方面,要鼓励农民积极参保,不要为了节省参保费用而在灾害来临后蒙受巨大财产损失;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和农业部门要与保险公司在农业保险服务上进行合作,通过财政支出对农民投保提供一部分补贴,保险公司方面也要做出让利,从而让农民受益。

(四)推进城乡教育均等化,提高对农村居民培训的质量

延边地区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农村教育资源落后,是阻碍农民素质提高的重要因素。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水平,关系到延边地区农村发展的未来。因此,首先要改善农村学校的硬件水平,更新桌椅板凳,普及多媒体教学设备,完善各种体育设施,建设塑胶操场等,建设现代化的校园。其次,要提高农村学校的软实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一方面,可以通过学校统一购买优质网络课程在教室播放,让学生们在课堂学习。另一方面,要加强县城学校对农村学校在师资上的支援,可以出台这样的政策:对于要进入县城学校就职的教师要先到农村学校从事1-2年的教学工作;对于已经在城市学校就职的教师,若想在薪资待遇和职位上有所提高,就需要有到农村学校任教1-2年的经历。在教育内容上,不仅要注重对农村学生的科学文化教育,同时还要培养其勤劳上进、敢于创新的精神,并要教育他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引导他们在未来成为延边地区农村的建设者。

除了农村青少年教育,还要提高对农村居民培训的质量。首先,要扩大培训的范围,除了农业技术,还要加强经营管理、思想政治以及身心健康的教育,促进延边地区农村居民的全方位发展,提高其思想积极性。要多向延边地区农村居民介绍国内外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及农村发展模式,开阔他们的眼界,如可以让延边地区农村居民学习韩国的“新村运动”,为本村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其次,要改善对延边地区农村居民进行教育培训的方式,改变传统的理论讲授模式,代之以视频演示、实地操作、亲身体验和竞赛活动等形式,从而提高农村居民的参与度。针对那些极为消极落后的农村居民,可以由村镇安排优秀的干部或者模范农民对其进行定期的一对一的帮扶,具体包括一对一的农业生产技能培训、文化课教育和思想教育,并可以通过向他们介绍本村或者本县市内其他村的致富案例来激发这些思想落后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其自主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针对那些有劳动能力却“等、靠、要”的朝鲜族村民,一方面可以利用朝鲜族的民族团结性,通过其他勤劳上进的朝鲜族村民来带动鼓励,从而逐渐改变其消极懒惰的恶习;另一方面,可以在政府支持下,由村委会执行一些关系到其低保收入的奖惩措施。

(五)借助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农村经济开发开放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相继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以此来加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因此,延边地区要抓住国家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契机,利用其东北亚门户口岸的优势,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的开发开放,从而给延边地区农村发展带来活力。延边地区要将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与图们江区域开发、长吉图先导区以及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紧密结合,开展对外农业经济、农产品贸易和技术合作。[6]由吉林省政府和延边州政府引导协调,推动与朝鲜、俄罗斯和韩国等周边国家在农村发展上的国际合作项目。鼓励延边地区农村的龙头企业到境外投资农业、开发办厂。延边地区农村还要依托长白山特色资源和优势,积极引进域外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积极开发延边地区农业特色资源,借助外力培育发展壮大自主品牌,提高优质、特色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总之,推进延边地区农村发展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和复杂的工程,应该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给予高度的关注和重视。延边地区城乡发展一体化还面临着诸多困难,所以延边地区在加快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快解决延边地区农村发展中存在的困难,积极创造吸引农村实用人才的优惠政策和工作生活条件,推进村屯聚集,集中土地发展农村经济,并不断提高农村的抗灾能力和灾后恢复能力,推进城乡教育均等化,提高对农村居民培训的质量。同时要利用国家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契机,推进延边地区农村经济的开发开放。只有这样,才能在延边地区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促进延边地区农村的持续健康发展。

[1]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3页。

[2]延边州统计局:《2014延边统计年鉴》,北京:中国国际图书出版社,2014年,第9、133、1页。

[3]延边州农委:《专业农场助推延边州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吉林农业》2013年第12期,第19页。

[4]《2013年我州农业经济发展成果显著》,http://www.jlagri.gov.cn/Html/2014_01_27/85147_85260_2014_01_27_198290.html。

[5]孙前进:《农村改革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2年,第65、103页。

[6]方秀元:《延边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48、54、56页。

[7]蔡薇萍:《延边州暴雪136栋蔬菜大棚温室不同程度受灾》,http://www.farmer.com.cn/tppd/gdny/201311/t20131120_913678.htm。

[8]白选杰、谢长伟等:《农村发展策论》,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46-347页。

[9]沈万根:《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村贫困原因及脱贫对策》,《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9期,第260页。

[10]徐勇:《中国农村资政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623页。

[11]佚名:《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住宅产业》2014年第1期,第13页。

猜你喜欢
延边农村居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70年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40倍
延边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作品
延边大学美术学院绘画作品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