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反思

2015-12-08 03:38成红舞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10期
关键词:通识教育全球化历史

成红舞

摘要:中国大学中的通识教育理念的提出是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而实现的。中国大学中的通识教育与比较早地提倡通识教育的美国大学相比不足之处很多。通过了解与学习美国大学对通识教育的目标的设计,再反观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我们会发现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有许多亟须改进的地方。

关键词:通识教育;历史;目标;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0-0048-02

在西方教育历史上,继自由教育、专业教育之后,通识教育是20世纪为适应社会和人才培养的需求提出的针对大学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的模式。通识教育的英文名字为:General Education,字面意义为:一般教育或普通教育。从字面上看,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职业教育是完全不同的,甚至是相左的。同时,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和专业教育也是不同的。General Education先是被台湾和香港的学校引入,随着近些年大陆对素质教育的呼声日渐增高,大陆也开始在大学、中学等一些教育中引入了与应试教育不同的这种被称之为通识教育的教育理念。其实,在中国大陆,就目前的高等教育中的通识教育程度和现状来说,与西方的通识教育相比,是远远不够的。这一现状的出现,与中国几千年以考试为目的的教育理念的根深蒂固有着深刻而千丝万缕的联系,与中国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以及家庭小环境的潜移默化的渗透有着或隐或现的联系,另外,与学生个体如何转变自身对知识接受的方式也有着某种关联。既然素质教育在中国已不再是空穴来风的口头口号而已,对人才的知识培养和对人才心理素质的提高的关注也已容不得半点松懈,尤其当人才的知识培养与心理素质的提高与整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的裂隙越来越深刻之时,而且随着人才全球化流动对中国大陆人才流失现象以及人才引进现象的剧烈反差对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将在不远的将来甚至更长远的未来产生不容低估的影响的当前,作为素质教育的前锋——大学中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的实施,作为每一个大学教育的从业者不得不对这样的教育理念的历史、本质以及由历史和本质而来的对它的概念有着清楚而深刻的认识,只有如此,大学教育的从业者尤其是大学教育中从事通识教育的教师才能从理论上深刻认识它的本来面目,并在实践上贯彻实施。

美国的通识教育水平在世界上如果不是最高的也是比较高的,而其中又以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历史最为悠久,理念的深入与实践的持续性都是其他高校无法比拟的。美国在二战之后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许多高校对高校教育进行改革,1945年颁布了哈佛报告《自由社会中的普通教育》红皮书,该报告明确指出:普通教育的真正任务,是“协调来自遗产的模式和方向的意义与来自科学的实验和革新的意义,这样它们就可以富有成效地相互共存”。概而言之,1945年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目的在于在历史上自由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发展一种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教育,并且让历史上的自由教育、专业教育与现代的新的教育理念(即通识教育)相互共存,并行发展。在西方历史上,自由教育的理念提出由来已久,由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对自由人的教育的自由教育在西方实行了千年之久,到文艺复兴时期,专业教育被提出,19世纪末机械工业的大发展,专业教育恰好适应了当时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而二战之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专业分工变得越来越模糊,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使得专业教育的模式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于是通识教育的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20世纪90年代以来,鉴于美国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状,卡内基教学促进会博耶研究性大学本科教育委员会在1998年和2001年先后发布《彻底变革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蓝图》(即《博耶报告》)以及《三年回顾》,提出研究性大学本科教育应当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并提出若干途径。尤其在“9·11”事件之后,布什政府把高教改革作为整个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增强美国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通识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被不断改革和转变,但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没有改变,那就是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重视从学生自身出发实施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哈佛大学继续在新的通识教育理念的领导下确保自己的毕业生在未来社会立于不败之地,为此提出了本科教育的四大目标,目标是使“哈佛学生毕业时,有跟上时代步伐的技能”,四大目标分别是:让学生为未来社会的公共生活做准备,“该目标要求学生了解推动地区、国家和全球发生变化的驱动力。这些驱动力包括形成不同社区和身份认同的多元文化,各种政治、经济、社会制度以及不断进步的科技力量”;培养学生的文化认知和态度,“学生们要理解他们自己既是伟大传统的产物,又是其参与者,这个传统包括价值观、文化理念和文学艺术”;使学生对身边变化做批判性和建设性的回应;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他们所说和所做的伦理、道德的含义。在此新的通识教育理念之前,哈佛提出的通识教育的四个目标是:表达能力、避免认知狭隘、批判性思考和道德伦理认知和思考。比较前面这四个目标,新的目标包含了前面目标的精神,又增加了学生对全球事务的关注,这是一个显著的变化。教学实践中,大学本科课程的设置也有了明显的变化,对区域文化的关注加强,比如,“世界诸社会”类课程,从文化、历史、政治等多个角度认识世界文明,第一次把“世界中的美国”作为一个独立类别,将美国置于全球化大背景下,重新思考美国的种种。实际上,这种新的通识教育理念加强了学生对美国本土文化的认识,并在一个更大的全球范围内思考美国以及美国在全球的任务,这是对新的通识教育理念的第一个目标的充分体现。

纵观美国通识教育的历史,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就是美国每一次大学教育改革都是在深刻关注社会、世界之后做出的调整,调整的目标都是围绕着大学生在未来如何履行好作为一个美国公民在全球中的责任与义务而做出的。换言之,美国的教育改革是来自于社会的刺激,同时又是对社会刺激的对策,而其中的主角就是学生。另外,理念再好,若不能通过实践加以实施仍是空中楼阁,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紧密结合,这才能保证好的理念结出好的果实,最终达成目标的实现。相比较美国的通识教育的历史,中国通识教育的历史还很短暂,具体的理念与实践都还在摸索当中,就大学通识教育来说,未来的路还很长。作为一个在大学从教的青年教师,对国家提倡的素质教育以及大学中实施的通识教育都有切身体验的个体,对该理念与实践自然都有着社科体认。通识教育的理念的提出是非常及时的,但是在厘清该理念为何以及如何更新理念上,尤其在如何实践理念上,中国的大学通识教育还有很多问题。比如很多大学设置越来越多的全校选修课,就文学科来说,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中国文学专业的教师开设比如“四大名著鉴赏”之类的课程,说到底,这类课程其实是专业教师开设的本专业课程只是面对的对象扩大了而已。相比较哈佛近些年提出的新的通识教育的理念,我们会发现我们很多通识教育课程并没有一个全球化的视角,更没有在培养适应全球化挑战(如何在中国应对全球化过程中的每一个未来公民的责任与义务)的制高点上来进一步更新理念、改革实践,而只是对原来的应试教育的一些边边角角的角落进行一些修补而已。从短期来看,全校性的通识教育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知识面,但从长远角度来看,没有从全球化大环境和国家社会责任出发的通识教育,只是修补(针织刺绣),并没有改变应试教育的根本,就更谈不上教育适应社会、适应世界潮流的宏大图景之目标。

因此,从中国与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和现状比较看来,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必须深化改革,不能空谈,而没实践。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从头理顺在中国“通识教育”到底“为何”、“怎样”以及“如何”。“为何”就是为什么要提出并进行通识教育;“怎样”就是如何进行通识教育的教学实践;“如何”就是中国通识教育的目标到底要达到如何的程度。这三点必须明确,才能够从大学政策的制定者到通识教育的实践者再到通识教育的主体三者之间达成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良好形势,才能真正实现通识教育原本推行的初衷,才能最终受惠于学生个体、社会全体乃至整个人类。

参考文献:

[1]龚放.现代大学通识教育之我见[J].上海高教研究,1997,(2):47.

[2]李会春.哈佛大学通识教育改革新动向及其教育理念探讨[J].复旦教育论坛,2007,(5):35.

[3]Ruth Walker. Preliminary suggestions on general education offered[EB/OL].(2006-10-12).http://www.news.harvard.edu/gazette/2006/10.12/05=gened.html.

[4]Faculty of Arts and Science. Report of the Task Force on General Education[R/OL].(2007-02-07).http://www.fas.harvard.edu/secfas/General_Education_Final_Report.pdf.endprint

猜你喜欢
通识教育全球化历史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全球化陷阱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新历史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务管理及对策分析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