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亚洲++冯艳玲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志愿服务缺乏长效化的原因,比如志愿服务活动缺乏长期性、组织不健全、培训和奖励机制不够完善、活动内容单一的问题,之后从精神文化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品牌化建设四个方面提出长效化机制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1-0116-02
一、志愿服务的定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对志愿服务的定义是:志愿服务是一种利他行为,是指人们在正式(非私人)场合中,在一段时期内自愿、无偿地贡献自己的时间和专业技术。对于志愿服务,人们要进行务实的考量和安排,比如志愿者维持生活所需的费用、交通费以及安全问题。根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CYVA)的章程,志愿服务是指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的服务和帮助。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意义
1.志愿服务个人意义。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能够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志愿服务可以将大学生的知识变成实践,提高了应用技能。比如科技电脑维修服务,在维修电脑的过程中,志愿者可以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维修,遇到问题后又迫切需要自学新知识,这就增强了对学习的兴趣。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积累社会经验的一条重要途径。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通过组织志愿服务,志愿者的组织管理能力得到提升,能够学习如何招募、培训、打造一支优秀的义工队伍。志愿服务活动与志愿者精神符合现代的道德规范,获得了社会的积极评价。志愿服务虽然不计报酬,但收获了心灵的净化,提升了社会、集体和他人对自己的道德评价,这对大学生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志愿服务的社会意义。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志愿服务所传递的爱心和关怀能够满足经济飞速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精神需求,并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沟通,有助于建立和谐发展的社会。而且,当爱心在人际间传播最终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时,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会得到提升。志愿服务能够使服务对象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心怀感恩之心,传承社会美德。就现实而言,服务对象一般来说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志愿服务有效拉近他们与社会的心灵距离,并促使他们以感恩之心继续回报社会。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1.活动缺乏长期性。志愿活动很多是学校团委或系部团总支临时发起的,这些活动本身没有长期性,比如临时的赛事服务、临时的大型活动服务等。组织者通过发布通知临时招募,没有专业的培训,更没有专业的组织建设。组织者只是简单介绍服务内容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即可。活动一旦结束,组织立即解散,志愿者又回到游离状态,等待下一次招募。若是活动较多,则招募频度较高,反之志愿者可能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活动参与。志愿活动缺乏常态化、长期性,造成志愿者各类活动都参与,但各类活动又不擅长的结果。
2.志愿组织不健全。志愿服务需要有一个优秀的组织队伍,否则像一盘散沙,缺乏目标和方向,缺乏制度和培训,所以必须首先将自身建设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组织,这样才可以安心和全力地服务社会。目前高校基本都成立了专门的义工组织、志愿者服务队,但是很多队伍只有有任务时才聚合在一起,平时没有组织内部的建设活动,更缺乏相应的组织制度、组织文化,甚至组织领袖也缺乏相应的管理能力,整个组织是松散的。对组织成员而言,每次高校志愿者组织纳新的时候,积极性很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生志愿者的积极性会降低。很多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成员大多由新生或低年级的学生构成,高年级学生则因为学业原因或者是兴趣降低、激励不够等原因退出,即使选择留下的,积极性也不高,这对于整个组织建设非常不利。
3.培训机制欠缺。志愿者不仅仅完成规定的任务,他代表着一个学校的形象,甚至在国际赛事服务中代表着一个国家的风范。他们通过志愿服务,将文明、友善以及高素质传达给受服务的大众,起到宣传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对于刚加入志愿服务的同学们而言,绝大多数缺乏志愿服务的基本素质。他们只有一腔热情,但缺乏基本的礼仪、与人沟通的技巧,甚至个别志愿者出现着装不整齐、言语不友善、举止不文明的情况,甚至心态偏激,认为我好心好意服务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最终导致整个志愿者队伍受到负面影响,进而损害了学校形象。克服这些问题,必须加强志愿者培训。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缺乏专业的培训,也没有长期的培训计划。从培训人员、培训方案到培训内容都是业余的,随便找个做过志愿者服务的老师或学长,从自身经验谈些感受就算培训,这样的培训作用不大,错误的看法、不专业的知识还会误导志愿者今后的工作。
4.激励机制不够完善。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虽然志愿服务是一种无偿的奉献,不求物质的回报,但这并不意味着志愿者连最基本的精神上的鼓励和认可都不需要,这不符合人性。正如享誉全国的优秀志愿者丛飞所唱“只要你快乐,只要你幸福,只要你圆上好梦,我就不辛苦。只要你开心,只要你如意,只要你回头一笑,我就很知足”。事实证明,正是人们的认可、感谢,以及社会对志愿者的激励,才是他们坚持下去的精神动力,尤其对于刚刚加入志愿组织的新人。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的需求有5种层次,而对于志愿者而言,社交需求、受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才是最重要的需求。这些需求完全可以通过精神激励实现,比如评选优秀志愿者、树立典型,对他们进行表彰,宣传他们的事迹。但是目前很多高校没有完善的激励制度,没有形成可行的激励措施,导致该表彰时没有表彰,评选优秀也是随随便便。这样做的后果只能是打击了积极性,丧失了坚持的信心和动力。这不仅仅损害了一个善良的人,更损害了整个志愿者服务的风气。
5.活动流于形式,内容单一。我国高校志愿服务领域涵盖很多,比如扶贫济困、扶幼助弱、社区服务、帮老助残、环境保护、大型活动、慈善招募,甚至包括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志愿服务。但是目前存在着一些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领域很狭窄,仅仅重复地开展去敬老院、清洁卫生等活动,这些活动没有太多的技术需求,与学生的专业结合不多,导致学生兴趣缺失。成功的活动策划具备执行力和吸引力。具体包含活动前期的调研、论证、预期,活动组织流程、细节准备以及事后评估。但是不少志愿活动实际组织时,缺乏调研论证,对帮扶的群体缺乏基本的了解,盲目开展活动。调研问卷编制草率、不科学,调查对象选择随意,根本不具备应用价值。活动结束时一哄而散,虎头蛇尾,没有活动总结,失去了最好的经验总结的机会。这样的后果是很严重,既耽误了时间、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又挫伤了志愿者的积极性。endprint
四、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建设
1.精神文化建设。它主要包括被高校全体志愿者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所高校志愿者队伍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具体体现在每位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表现出的精神面貌、服务态度、服务理念等方面。精神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具有凝聚力、感召力和鼓舞力,激励着一批批志愿者不怕苦、不怕累,投身于志愿服务的工作中。在高校要大力推进志愿者精神文化建设,凝练志愿服务口号,弘扬志愿服务理念,宣传志愿服务典型。借助主题教育活动,聘请知名学者开展以志愿服务为主题的讲座,普及志愿服务的理念;邀请优秀志愿者开展讲座,分享他们志愿服务的幸福;树立学校优秀志愿者,广泛宣传他们的优秀事迹,发挥榜样的力量;开展有意义的志愿活动,让学生感受志愿服务带来的快乐。
2.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培训体系,以专业化推进规范化,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高校要依托高校教师、社会人士,开展培训,不断提高志愿服务质量。积极制订志愿服务培训计划,编辑相关培训教材和志愿服务手册,通过办培训班、以会代训、现场观摩等形式,重点抓好骨干队伍的培训工作,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制度建设。
3.组织建设。高校自上而下组建一支志愿服务的管理队伍,形成以校团委领导的,二级学院负责的管理架构和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服务组等组成的组织网络。最终实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运转有序,执行到位。各组织内部开展相关培训,定期召开会议,明确下一步发展方向,总结工作的执行情况。要把志愿服务作为评选优秀干部、党员发展的实践环节,要有专人负责,要逐步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建立起招募注册、教育培训、考核评价、激励表彰等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形成一支能吃苦、高效的志愿者管理服务队伍。
4.品牌化建设。品牌,在《牛津大辞典》里被解释为:用来证明所有权,作为质量的标志或其他用途,即用以区别和证明品质。事实证明,品牌既是特色,又具影响力。当今社会差异化竞争非常激烈,只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才能胜出。志愿服务遍布社会,义工服务处处开花。要想赢得资金支持、赢得队伍的稳定,需要创出品牌。品牌的培育是一个长期努力的结果,需要从一开始谋划发展,精心确立目标和发展方向,搭建一个很好的平台。在发展中给予大力支持,加强培训,对于的确能产生影响的重点支持。
参考文献:
[1]章洁.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探究[J].沧桑,2012,(6).
[2]祝小迁窦贤琨.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研究[J].科教导刊,2011,(31).
[3]宋海英.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建设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