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代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几点思考

2016-11-22 00:23孙立东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4期
关键词:志愿服务社区大学生

孙立东

【摘要】社区志愿服务是志愿者服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社区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在当代高等教育阶段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是大学生参与实践锻炼、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本文以自身管理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为导向,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社区 志愿服务

一、当代大学生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是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需要。大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是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是创建文明社区和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大学生自我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重要载体。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看,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是进一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重要途径和重要手段

当代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中存在活动参与度不高、激励环节较为薄弱、活动组织管理松散、服务形式单一等问题,

二、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对策思考

(一)大学生从自身出发,发挥优势

1.调整心态提高参与热情

大学生应该以一种持之以恒、乐于助人的心态去面对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将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看成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途径,从而提高参与热情,摒弃恒心不够、易于满足的缺点。同时将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理解成为一种社区和自身共赢的双向服务,转变传统印象中学生单一向社区提供服务的思维模式,在服务社区的同时使自身技能、观念、素质也得到提高,这样大学生社区服务活动才能自始至终充满激情和活力。

2.增强参与的主动性

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大学生除了通过学校组织、班级活动和社团活动等参与途径参与到志愿服务中,还可以自发形成团体,自主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主动与社区建立良好的关系,架起大学生志愿者与社区之间的桥梁,并根据我们大学生自身特点和专业素质,发挥自己的文化知识优势,结合社区实际情况逐步推进志愿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学校要从多方面入手为大学生的参与提供保障

1.加强大学生的德育教育

学校在教育中渗透大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教育,树立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意识,以多种宣传和教育培养大学生乐于奉献的精神,使大学生形成合作意识和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素养,激发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动机,从而改变大学生以往消极对待社区志愿服务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2.拓宽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渠道

学校组织过程中应该让更多的学生能参与其中,多提供一些的参与名额,让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成为学校全员参与的有益活动。这包括加强社区基地的建设,提高社区志愿服务的影响力。志愿者社区服务基地是连结社区群众和大学生志愿者的纽带,是大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的阵地组织,也协调和开展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最基层机构。在开展社区服务活动时,学校要积极争取社区党政部门的支持,依托社区居委会、服务中心等部门积极促成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的成立,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这一方法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而且有助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期可持续的运行,提高了服务的持续性和连贯性,社区服务基地的建设使大学生的服务对象相对固定,也可以合理优化服务资源配置,使社区与大学展开共赢的长期合作关系,为高校与社区的共建提供保障。

3.完善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制度建设

高校组织社区志愿服务要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探索,丰富大学生社区服务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通过广泛宣传,提高社会成员对社区服务活动的认识和重视,使大学生社区志愿行动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学校各院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配备负责这项工作的专项辅导老师,成为连接学生与社区的信息交流媒介,以便与和高校共建的社区基地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及时得到基地反馈回来的学生参与服务的信息,同时了解社会服务的需求,制定本院学生社区服务规划和方案,通过学校网络向学生及时发布社会服务和实践单位的信息,与学生所在的社会服务单位建立联系,听取学生服务基地对学生的评价。另一方面,学校要尽力为学生制订完善的社区服务指导方案,按学期、学年度和社区建设实际情况制定有规划有规律的社区服务计划,每次服务活动都应有明确的主题和运行方案,从而提高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效率。

4.建立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

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过程中探索和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十分必要的,这对于维持志愿者的服务热情,感受服务中的快乐、获得回报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激励机制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可以体现在对大学生活动往返交通路费方面的支持和基本保障的支持,而精神激励是鼓励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最根本措施,是提高积极性和给予志愿服务者价值肯定的有效措施。在这方面高校可以通过对修课学分的补偿作为激励,也可以将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过程中的表现情况作为评选优秀学生和优秀干部的评价依据,来鼓励大学生参与,使更多的学生受到正确引导。

(三)社会应该对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支持和鼓励

1.加强对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

社会媒介一方面要重视对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报道和宣传,扩大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力以及在公众视野中的影响,转变一些人对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大学生的片面看法,让社区志愿活动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肯定。从而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这项有意义的事业中。可以通过电视、媒体和校园网络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进社区加以宣传表彰,这样,志愿者为社区、他人提供帮助之后,受到社会的认可与表彰,不仅能激励自身再接再厉而且能够树立良好的志愿服务风气和感召力。

2.建立相关制度和立法来营造良好的服务氛围

政府相关部门通过相关法律法规对社区志愿服务加以制度上的规范,明确参与者的权利义务,完善各项服务运行追踪制度、登记注册制度和先进表彰制度等管理制度,增加大学生志愿者的参与热情。增加社会激励机制的建设,可以设置多种荣誉奖项, 让获奖的志愿者感受到社会的尊重和敬佩。再有与高校相联系的各个社区基地应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政策支持和引导,在社区中树立好自身的诚信度,调动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侯玉兰,唐忠新.社区志愿服务与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8.

[2]谭建光,周宏峰.社区志愿服务体系-中国志愿服务的“广东经验”[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212.

[3]刘淳,王丽娟.试论新形势下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构建[J].法制与社会,2010(6):211.

[4]杨向荣,薛鹏飞.关于推进大学生志愿者参加社区服务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0(8):66.

猜你喜欢
志愿服务社区大学生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