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协同创新理念影响下高职教育三个侧面

2015-12-08 23:50王春艳张宇鹏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10期
关键词:协同创新高职教育人才

王春艳 张宇鹏

摘要:分析了协同创新条件下高职教育理念的融合趋势和对我国高职教育的指导作用,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挑战和产生条件,论述了协同创新平台对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作用,分析了三个侧面之间的有机联系,说明了创新平台在高职教育未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协同创新;高职教育;人才;创新平台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0-0222-02

协同创新是当下创新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尽管创新理论早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就被提出,但协同观念直到1971年才在《系统论》中被提出来。而协同和创新观念的结合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可以说协同创新是人们对近年来科学技术引领下的社会经济、各行各业飞速发展现实的理性和理论化的总结。具体来说,协同创新要求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建立协同机制,共享优质资源,实现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高效互动的一种高等教育治理范式,其核心是知识协同和管理改革。近年来研究者从模式机制、价值链设计、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等方面对协同创新在高职教育领域的落实开展了研究,同时更多的研究以个体实例的实践经验丰富协同创新的理论内容。然而我们的工作对于协同创新系统整体角度来说是不够的,特别是当协同创新涉及的主体不断变化的时候。

一、协同创新理念下先进高职教育理念的融合

协同创新本质是管理创新。强调各创新要素(技术、战略、文化、组织、制度、市场)在全员参与和全时空域的框架下进行全方位的协同匹配。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强调协同创新的重要意义,在这种形势下,高职教育理念发展变化迅速,美国、德国、英国、澳洲等各自创新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模式,而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呈现对先进理念的融合,这亟待梳理的特色理念,就是协同效应孕育的创新因子。

1.适应协同创新传统高职教育理念亟需革新。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环,传统高职教育理念是陪养生产管理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将应用型技术引入生产一线的桥梁。该理念强调的是对已有专业知识技能的熟练掌握和对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在该理念下,高职院校以知识传授为主,辅以适量的专业实训技能培训,使受教育的人经过学习和培训,具备走向社会生产环节的基本素质。若生产对岗位要求有了变化,继续教育就成为高职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该理念对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以及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满足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繁荣过程中的需求。然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了相对较高的水平下,对高职教育也有了创新驱动的呼声,其原因在于社会经济发展对创新依赖的不断加深。因此高职教育理念需要新的发展,应对社会需求。协同创新是有别于个体的发明创造的,其关键在于多个主体的协同行动、资源整合和多元化元素的交融。因此新的高职教育理念就必须适应协同创新对人才、机制和价值创造的要求。

2.世界先进高职教育模式及其理念的融合。现在先进的高职教育模式包括美国为首的CBE课程理论、德国的核心阶梯课程、国际劳工组织推荐的MES课程理论、英国的BTEC课程、澳洲的培训包课程、德国的学习领域课程等。CBE课程是基于工作过程中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模式,其基本理念是课程开发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关注学生具体表现,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确定学习的进度;核心阶梯课程是以工作过程中职业活动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其理念是以学校和企业为主体,力图结合社会需求、企业需求、教育需求和个人需求,学生具有学校的学生和企业的学徒两种角色;MES课程理论是基于工作过程需要,重视就业技能培训的模块课程模式,其理念为以工作分析为基础开发课程,工作任务行为化以实施控制,课程模块化以实现灵活组合;BTEC课程是强调工作过程中所需通用能力培养的模块式课程模式,其理念把职业岗位要求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逻辑起点,以弹性选课和学分制来进行课程管理,课程实施以学生为中心,考核评价以课业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学能力、综合能力、团队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培训包是强调职业和能力本位的课程标准,其理念是建立一套认识和评估人们关于某一行业或企业能力的标准;学习领域课程是基于工作过程,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模式,其理念职业教育应培养学生复杂的职业能力,课程设计要基于工作过程,教学要以行动为导向[3、4]。可以看出这些高职教育模式都强调职业工作能力的培养,而实现方法不同,这些方法都是教学与岗位工作需求协同发展下的产物,在同样的目标下,其理念融合体现在均注重对学生工作能力的塑造,注重标准式的授课手段,都是校企不同需求协同作用下的创新理念。我国推进高职教育协同创新更应该重视融合各种模式的有点,舍弃不合国情的,最终融合形成中国模式。

二、协同条件下高职教育与创新思考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是人,包括培养对象学生和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创新人才培养决定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成败,也是协同创新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1.高职教育讲“协同创新”的角度思考。高职教育主要为社会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其成败由培养的人才是否适应社会需要决定,因此从人才培养角度思考协同创新很有意义。这意味着两个层面,首先需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好的模式够产生叠加效应,既能激发兴趣,又能锻炼创新思维;其次要向受教育者灌输协同创新意识,进而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我们希望学生不但能够适应社会需求,进一步还能够在未来工作岗位上做出创造性贡献。此外,现有高职教育发展已经进入瓶颈期,从以往的重数量、重技能到现在重质量、重素质,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完成顺利过渡的不多。因此从高职教育自身发展角度来思考协同创新也有重要意义。

2.协同创新造就创新型人才。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创新意识是人人天生具有的内在素质之一,但需要从人的外在能力上体现。我国是人力资源大国,对创新型人才需求旺盛,创造条件激发人才内在的创新意识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我国当下的教育体制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有模式化和应试化的问题,过于强调统一性,泯灭个性,缺乏从制度上对创新的激励和引导,这也是现在我们强调协同创新的重要原因。要形成协同的条件,需将学校、企业、科研院所三个基本主体的资源整合,手段可以是通过产学研的创新平台建设,也可以是合作创新项目开发,还可以是人才的互换交流。目的是汇聚各自优点,利用各自人才培养内容的互补性,这就是机制层面的协同创新。高职教育需要利用当下政府对产学研合作的支持,在人才培养方面创造协同条件,利用好企业资源和已有创新平台,增加教育和培训中的工作经验元素,拓展实训渠道和潜在就业市场。尽管高职人才培养已经非常重视企业角色,也采取了一些措施,然而在导向上仍然比较传统,往往侧重技能训练和知识传授,而创新能力的塑造还不够,根据协同创新思想融合的要求,需要注重学校教学模式和企业生产培训模式的融合,这类模式有助于产生不同,而不同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职业教育中协同创新平台及其关键作用

在国家和地方科技体系中创新平台在科技领域协同创新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基于产学研的创新平台模式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各地各级均在积极践行。然而人们对创新平台在职业教育领域的认识明显滞后。传统的职业教育注重基础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即使近年来职业教育开始强调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目前对于创新平台对职业教育的意义,尚未有全面认识。

1.对创新平台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高职教育体系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特点突出,专有的创新平台能够在职教体系中起到毋庸置疑的重要作用,目前针对职教平台的提法包括创业平台、校企合作平台和以实训基地为基础的教学创新平台等,这些平台无论从功能定位,还是到实际建设来说都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属于个人主导或自发建设,从政府和教育从业者整体来说对平台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重视不够。这体现在高职院校往往以实训室、实验室和校企合作项目的眼光看待可能的创新平台,缺乏建设平台的积极性和主动型,政府在高职教育领域的投入主要针对教研和人才类项目,而针对平台建设的专项资金较少,这与针对科技开发领域投入巨额创新平台建设资金不可同日而语。

2.高职协同创新平台的重要性和建设特色。随着高职教育对教育目标的调整和对协同创新的重视,科技领域创新平台的经验值得重视,但由于目标的不同,就必须建设针对高职教育协同创新探索的专有平台。高职教育对学生的培养塑造和高职教育自身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从社会-校园-社会的各个流动环节,因此打通各个环节就成为必然的需求,创新平台就是一个可以联系各个环节的功能体,而在师资力量建设高潮过去之后,平台建设就成为促进高职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然。可以想见的创新平台应侧重政府、高职院校与企业主体和科研主体在培训和教育方面的协同,而淡化以技术和产品开发为目的投入;应该具有功能多样的平台定位,满足教学理论、就业、技能培训等多方面的不同创新需求;专有平台还应该成为人才创新能力开发研究、实验中心,真正成为高职教育协同创新中的关键一环。

四、结语

在协同创新理念影响下的高职教育理念不断融合借鉴是必然发展趋势,这对高职教育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有重要意义,而创新平台是从理念到具体实现之间的环节和纽带,它既是各种理念碰撞、融合的熔炉,也是高职教育协同创新的承载实体,理应受到更多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有众多侧面,让协同创新成为发展意义上职业教育的未来。

猜你喜欢
协同创新高职教育人才
人才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微商思维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