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芙,齐伟
(沈阳工业大学,辽宁 沈阳 110870)
MOOC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功用研究①
刘芙,齐伟
(沈阳工业大学,辽宁 沈阳 110870)
网络信息技术必将对传统教学模式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作为信息技术和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MOOC以其优质性、开放性、自主性等特点而备受关注,并正在引发一场全球教育的重大变革。对于高等教育而言,MOOC因其所具有资源整合功能、知识拓展功能、教师激励功能,可以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专业人才培养和高校教师培训等领域,切实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信息技术;高等教育;MOOC功能;应用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1]仅仅两年以后,一种基于网络、针对大众人群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在全世界井喷式流行。教育部也在《2015年工作要点》中明确要求“加强慕课的建设、使用和管理”[2],为MOOC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带来推力和希望。那么,如何将MOOC融进高等教育中,发挥MOOC自身的优势和功能,是当前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和思考的课题。
(一)MOOC的含义及发展
MOOC为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简称,2008年由布赖恩·亚历山大(Bryan Alexander)和戴夫·科米尔(Dave Cormier)教授首次提出[3],被中国学者翻译为“慕课”(“慕”名而“课”之意)。2012年,Coursera、Udacity、Edx等MOOC平台先后成功组建,并受到高校、基金会、企业等各界人士的认可,获得快速发展。
在MOOC潮流的推动下,我国教育部也加快了优质教育资源开放与共享的步伐,将MOOC理念融进“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工程”,加大对视频公开课的整合力度,对原有的国家级精品课程进行升级和改造。在鼓励国内知名高校加入国际MOOC平台的同时,也重视加强国内MOOC平台的建设。随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4所大学加盟edX。[4]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国立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6所大学加盟Coursera。[5]据不完全统计,2011-2013年间我国有200余所高校的120门优质课程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6]目前,我国已建成学堂在线(https: //www.xuetangx.com/)、中国大学MOOC(http://www.icourse163.org/)、好大学在线(http://www.cnmooc.org/)、上海高校课程共享中心(http://www.zhihuishu.com)等多个大型MOOC平台。使数以万计的在校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随时随地在线学习,足不出户就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享受“名校”、“名师”的“精品”课程,并通过在线测试和谈论,随时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二)MOOC的优势和特点
一是以“名校、名师”为保障的优质性。MOOC最初就由美国顶尖名校发展起来,Coursera、Udacity、Edx等MOOC平台在合作对象的选择方面都非常严格,只有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5%的高校才被考虑,其中囊括了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顶级学府,以及亚洲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大学、日本京都大学、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等各国的一流大学。MOOC线上各门课程的讲授教师也都是各个学科领域国际权威专家和学者,课程的内容或是基础理论的系统描述,或是理论前沿的最新成果。在某种程度上说,MOOC本身已成为优质资源的代名词,是一种品牌的象征,越来越多的名校名师将会加入其中。
二是以“免费、共享”为基础的开放性。开放性意味着学习者没有门槛限制、教学内容与课程资源的免费共享。无论中国的高龄老人、印度的单身母亲、缅甸的天才少年都可以免费参与MOOC平台的课程学习,获得全部的教学内容和良好的学习体验,参加讨论、提问等互动活动,及时反馈学习效果,在网络的世界里全球的学习者能够坐在“一间教室上课”。
三是以“灵活、便捷”为特征的自主性。自主性意味着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和习惯,自由地安排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地点。在传统教学中,课程设计师根据既定的教学计划进行,每学期开设的课程都由学校事先安排,学生学什么内容、什么时间学、学习进度等,都不能自主决定,而只能根据课表被动地接受学校安排的课程,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主动性的养成。MOOC学习模式摆脱了传统课堂教学对上课时间和上课地点的禁锢,只要具备上网条件,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Ipad的媒介设备,在一天之内的任何时段和地点进行学习,并充分利用在线的双向、交互功能,7×24全天候的在线交流与互动。
MOOC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供更多学习机会、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正如清华大学学堂在线副总经理杜海所说:MOOC不是革掉传统教学的命,而是辅助它们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是资源整合功能。“将世界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送达地球最偏远角落”,是MOOC所秉持和追求的理念。MOOC平台的优势就是可以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将全世界一流大学的最优秀的老师、最优质的课程、最前沿的研究整合在一起,从而将开放网络教育的能量发挥到极致,并不断创造和释放着新的能量。此外,MOOC平台内部的课程资源也可以重新“拆分—聚集—再利用”。利用网络技术和视频手段的“慕课”课程,节约了教师大量的板书时间,可以使教学效果更加逼真、详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增加记忆,获得收获。
二是知识拓展功能。传统意义上,教学内容就是“教材”,教材是知识获取的唯一权威。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使学习者随时随地获取需要获取的知识成为可能,而MOOC在本质上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移动技术等)学习专业知识的途径和过程。MOOC可以对平台内部课程资源进行重新整合,教学内容的覆盖面无限扩展,而且更加科学、权威,已经超越传统学科的堤坝,知识本身的关联性极大增强,各个学科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专业的观念逐渐淡化。以往我们在教学改革立项中一直呼喊的“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在MOOC时代已经迎刃而解。
三是教师激励功能。MOOC的出现打破了高校原有的教学生态,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权威,传统课堂教学的理念、方法、内容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部分教师面临与MOOC主讲教师同讲一门课程的局面,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思进取、固步自封的老师将面临离开讲台的危险。MOOC给高校教师带来的这种危机感,促使高教教师不得不及时更新知识、积极提升自我,将MOOC作为实现教育技术、专业技能和语言提升的一次“天赐良机”。[7]与此同时,MOOC也给那些专业基础扎实、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学能手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使他们有可能成为MOOC的主讲教师,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
MOOC是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的集中体现,它的发展让大学充满激情又面临挑战。MOOC作
为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高度融合的产物,代表了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对高校的积极作用和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一是MOOC能够提高教育质量。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是高等教育所要面对和解决的关键问题,切实提升大学教育质量主要取决于核心基础课的教育质量。一名优秀的教师可以对所授课程的内容有准确而深刻的把握和理解,熟谙这门学科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对本学科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也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在实践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成就,并在相关专业领域的研究有所建树,是本学科的知名学者。[8]作为稀缺教育资源的名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实际上,目前我国高等课堂教育面临两方面挑战:第一,高校“名师”资源非常短缺。我国2000余所高校中,名师主要汇集在“985工程”高校(39所)和“211工程”高校(73所),这里汇集了我国最好的教育资源,“名师”资源尚不充裕,其他省、市属高校更是捉襟见肘。第二,“名师”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主要体现在“名师”主要为国内一流大学所拥有,不能为其他大学所共享。以北京大学为例,北京大学每堂课听课平均人数为48人,有一半以上的课程听课人数不足29人,小班授课固然可以因材施教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但是一名资深教授一年只给29名同学授课,也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MOOC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使教学质量摆脱了“名师”的制约和限制:首先,MOOC的大规模性可以使“名师”资源共享;其次,MOOC的微课程、智能导学、碎片化学习、互动反馈等现代化技术,支持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需要,能够实现因材施教的效果和目标;第三,MOOC支持课程反复观看、异地研讨、百科式互动,迎合了学习者“深度学习”的需要。
二是MOOC能够促进教育公平。在教育领域,目前国家最重大的需求就是促进教育公平。在我国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大学之间,教育资源存在严重不均衡的问题。MOOC最大的魅力就在于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将最优秀老师和最优质的课程,分享到世界最贫穷的角落,解决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从而实现教育的公平。目前国内“985工程”、“211工程”等一流的大学和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占有更多的优势教育资源,特别是高端的教师资源,而二流、三流院校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大学则完全无法与其相媲美。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则可以打破这种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象,使学生摆脱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限制和学校层次的限制,免费及时分享名校名师的优质教学资源,获得更为公平合理的受教育机会。
三是MOOC促进教师教育理念与方法的转变。MOOC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技术,较之传统的教育技术有着很大的创新与突破。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和“中心”,从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杜威“以学生为中心”获得教育界的广泛推崇,但在中国目前的大学教育中,“以学生为中心”还大多停留在教学改革的呼声中,或者简单的教学形式方面,传统的教学理念还没有真正改变。MOOC的出现,“开放学习”与“以学生为中心”不谋而合,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并在课程设计中有着充分的体现。为了满足全球各地各个层次的学习者,MOOC对世界名校的优质精品课程进行重新编排处理,力求线上视频课程主题丰富,形式简单灵活(单元化)。这种模式本身就是对“教”“学”关系的重构,颠覆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自主构建个性化的学习网络,依托社交媒体资源开展互动式学习。“学”是目的,“教”是手段,以“学”为中心意味着对教学质量的尊重和追求,并积极带动着传统大学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变革。此外,为了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优质资源,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模式成为利用MOOC资源进行课堂教学传授知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通过碎片化的课程管理、互动式的讨论和反馈、课堂上的分组讨论和实案分析等,MOOC提供了多样化的知识服务,也满足了多样化的高等教育需求。
四是MOOC将会推动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给了更多人享受顶尖学习的机会,学分互认或将在未来为众多高校学子搭建选择空间,MOOC模式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吹进一缕“春风”。2014年高等教育司将“推进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加强建设、推广使用中国大学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推动基于网上开放课程建设和共享的教育教学改革”[9]列为年度工作重点。MOOC不但要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上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在高等教育体制方面为我
们提供了更宽阔的视野,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带来了契机。MOOC可以为高校打破校园和学校身份藩篱提供支持,将更加开放的办学精神注入高等教育的生态系统之中,促进大学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变革。在MOOC框架下,通过设计更为科学合理的学分计算、学分互认、单证颁发、学位授予等规则和制度,以满足有更多知识和技能需求学生的愿望,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0]
MOOC在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目前中国大学的MOOC主要以服务于在校学生为主,如提供翻转课堂教学服务、跨校选修学分服务等。[11]MOOC对于传统教育来说是一种“附加价值”,立足我国高等学校教育的长远发展,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有效应用MOOC资源,主动改革和创新现有的教学模式,促使MOOC与高等教育深入融合,对促进MOOC自身的发展,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率,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MOOC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翻转课堂
在MOOC环境下,只要连接互联网,就可以免费享受高品质的在线课程,从“线性代数”到“西方哲学精神探源”,再到“超级地球与生命”等,这对传统的“教”与“学”关系格局,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虽然MOOC不能完全取代传统课堂已成定论,但在现在信息技术的强烈冲击下,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模式的弊端也日渐显露,比如授课方式的单一僵化,难以让所有学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等,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目前美国高校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普遍解读是:该模式是在学校传统课堂里利用迅猛发展的现代互联网技术,借助专业团队来制作生动、活泼的多媒体教材及评价体系,旨在富有成效地提高教与学的效果。其显著特点是:教师在规定的课时里与学生有更多时间互动和进行个性化指导,而避免花费更多课时来讲授可以自学的基础课程。
课堂教学是知识传输的重要场所,也是高等教育的主要阵地。MOOC与课堂教育的直接融合,可以直接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和课程质量。2012年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推出edX的主要目的就是配合校内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推广在线教育。“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将MOOC直接应用于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模式(见图1)。在该模式中,大量的理论讲授内容被转移到线上学习,在线学习过程中除主讲教师讲授课程之外,辅导教师还将在线上组织学习活动和主题讨论。课堂教学由讲授课程转为组织课堂答疑、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侧重于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和理解,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课程结束后,将课程视频学习、在线考试等融入到课程考核之中,依据各环节的完成情况评定学习成绩,目前国内部分高校已经进行了利用MOOC资源进行“翻转课堂”的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利用MOOC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缺点和弊端,将课堂教学的中心由“老师”转移到了“学生”,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使深度学习、主动学习和探究学习达到完美结合。[12]
图1 MOOC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翻转课堂)
表1:《劳动资源与社会保障法》翻转课堂考核指标体系
在课程考核方面,将考核指标分散到在线学习及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实行过程管理。如沈阳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开设的《劳动资源与社会保障法》采用过程化考核指标体系(见表1),课程最终成绩由在线学习(65%)与课堂教学(35%)共同构成。其中在线学习考核包括课程视频(35%)、课程测验
(15%)、课程讨论(10%)、访问数(5%),课堂教学包括出勤(5%)、实践环节(10%)、闭卷考试(20%)。这种考核模式,既注重学生在线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过程,也兼顾了课堂知识运用的环节。
(二)MOOC在专业拓展领域的应用——跨校修学分
在专业教育领域,随着高校之间学分认证体系的不断推进,MOOC依据自身特有的优势和特点,可以开设其他二流三流学校无法开设的专业课程,并且为学习者提供持续完整的学习体验。“跨校修学分”脱离了大学的课堂,是一种完全在线学习的MOOC模式,在网络空间所进行的听课、讨论、测验、考试等教学环节,都更加接近于正常的课堂教学。2013年上海地区的19所高校依托“好大学在线”MOOC平台,实现“跨校选修”,学分互认。近些年我国加大了精品资源课建设,一大批特色鲜明、专业性较强的课程视频,受到学生的重视。为了节省教育资源,充分发挥MOOC资源的作用,各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在本行政区内,建立精品资源课程的共享联盟,对已有的精品课程按照MOOC的理念进行优化升级,允许省内高校跨校选修学分,并予以认证,使MOOC自身的功能和价值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如2014年辽宁省通过对现有的精品资源课进行改造,进行了省内跨校修读学分的试点工作,按照“基于开放课程、促进资源共享、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能力”的工作思路,依托大学生在线学习平台,充分利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资源,探索学生跨校修读课程、学校间互认学分的学习方式和管理制度,推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见图2)。目前第一批已经有50余门课程上线,并通过考核认证,获得了较好效果,第二批150余门共享资源课程在线开放。在课程运行及考核方式方面,《辽宁省教育厅跨校修读学分的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校确定选用课程后,由精品开放课程主讲教师与本校指导教师组建教学团队,共同备课、研讨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网上课程资源,实现课下学习基本理论知识,课上积极研究讨论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教学团队需承担日常导学、课程辅导、学生答疑等辅导性工作。建课教师所在学校出具考核成绩,学生所在学校认定学分。
图2 MOOC在专业拓展领域的应用(跨校选学分)
(三)MOOC在教师增能方面的应用——师资培训
MOOC的出现给承担传统课堂教学任务的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研究教学方法、增加知识储备、优化教学内容”成为站稳讲台的唯一出路,MOOC因此而承担起教师增能的重要使命,可以为提升专业发展技能提供重要的、专业性的重要资源。在教学方法方面,MOOC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个结构良好、完整的优质课程资源,老师以学习者的身份参加课程学习,在此过程中充分学习MOOC主讲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主讲教师的教学全过程进行观察和体验,在实践中反思、修正、变革自身的角色和教学模式,将MOOC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引入现实课堂教学中,从而博采众长、推陈出新,不断促进教师自身实践性知识的发展,“助推”教师专业成长(见图3)。[13]
图3 MOOC在教师增能方面的应用(师资培训)
MOOC可以在教师知识的储备和更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MOOC中的优秀课程,大多可以成为教师
的教学参考资源,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和理论前沿,增加教师的知识储备,为课堂教学提供更多学术研究的参考资料,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MOOC作为现代科技与教育结合的产物,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14],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应用也应该是广泛的。在MOOC的应用过程中,只有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将MOOC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才能真正体现和发挥其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应有价值。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moe.edu. cn,2010-10-01.
[2]教育部.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EB/OL].[2015-03-10].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 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64/201502/183971.html.
[3]樊文强.基于关联主义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及其学习支持[J].远程教育,2012(3):32.
[4]edX.Schools and Partners[EB/OL].[2014-07-10].https://www.edx.org/schools-partners.
[5]Coursera.我们的合作伙伴[EB/OL].[2014-07-10].https://www.coursera.org/about/partners.
[6]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五批“精品视频公开课”名单的通知[EB/OL].[2014-07-10].http://www.moe.gov.cn/puhlicfiles/business/ htmlfiles/moe/s5972/201404/xxgk_167525.html.
[7]宋灵青.MOOC时代教师面临的挑战与专业发展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9):139.
[8]李未.抓住MOOC发展机遇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14,(3):32-34.
[9]教育部高等教育厅2014年度工作重点[EB/OL].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 moe/moe_745/201402/163551.html.
[10]吕中华.“慕课”(MOOC)对高校教育的影响和启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6):25-26.
[11]袁松鹤,刘选.中国大学MOOC实践现状及共有问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4):7.
[12]莫甲风.MOO C时代如何提升大学教师教学能力[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29-133.
[13]王鉴,徐立波.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途径——以实践性知识为核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125-129.
[14]尚俊杰.MOOC:能否颠覆教育流程?[N].光明日报,2013-11-18(16).
(责任编辑:赵晓梅;责任校对:杨 玉)
The Research of MOOC’s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in our Country’s Higher Education
LIU Fu,QI Wei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henyang Liaoning 110870)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ill have a revolutionary impact o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MOOC,as the depth fusional produc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higher education,attracting extensive attention with its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quality,openness,autonomy and so on,and causing a significant transformation of the global education.As for higher education,MOOC can be widely used in classroom teaching,training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and college teachers,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higher education,using the function of resource integration,knowledge expansion and teachers’motiv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higher education;mooc;function;application
G649.21
A
1674-5485(2015)06-0086-06
辽宁省教育厅2014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网络环境下《民法学》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UPRP20140433);沈阳工业大学教改项目“基于MOOC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刘芙(1964-),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诉讼法学研究;齐伟(1983-),男,辽宁海城人,沈阳工业大学文法学院讲师,博士生,主要从事民商法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