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艳
(延安大学文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唐宋诗词中草意象的丰富内蕴
王小艳
(延安大学文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摘要:草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很普遍的一个意象,经过前代的发展演变,到唐宋两代时草意象的内蕴已相当完备成熟。在唐宋诗词中草意象主要被用来象征生命,抒发离别相思、吊古伤今、愁苦、向往隐逸等情感。
关键词:唐宋诗词;草意象;内蕴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个重要元素,王国维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1],简言之,意象通常是指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袁行霈先生也说:“中国诗歌艺术的发展,从一个侧面看来,就是自然景物不断意象化的过程。”[2]草是人们生活中一种常见的景物,在古代诗歌尤其是唐宋诗词中被作为意象广泛运用,并且被赋予了极其丰富的内涵。
一、唐以前诗歌中草意象的内蕴流变
草这一意象最早出现在《诗经》中,但此时它只是起兴的媒介,或者描写当时的客观环境起“赋”的作用,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寄托意义。如“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小雅·何草不黄》)[3]743以枯草起兴,借枯黄衰亡的秋草写行役在外的征夫们生活的艰辛。“野有蔓草,零露溥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郑风·野有蔓草》)[3]259幽静的青绿的野外蔓草只是描写了当时的环境——春天清晨的明媚,烘托了美人出现时自己喜悦的心情。此时草意象虽无甚特殊内蕴,但对后世作品具有源头意义。
到了《楚辞》中,草意象就具有了某些特定的含义。草本身到了秋天就易枯萎的自然属性诱发了诗人们对时间易逝的感叹:“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4]6;枯黄凋敝的秋草其形其态给人以衰败感,再和秋风等悲凉的秋景相叠合,极易营造一种萧瑟悲凉的氛围,同时暗含着一种凄凉的心境:“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九辨》)[4]182;此外,草意象还表达着淡淡的怀人意味:“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招隐士》)[4]233。可以说,《楚辞》中草意象内涵的巨大飞跃对后世文学具有了更明显的启发意义。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在继续并广泛运用草意象感叹时间流逝、营造悲凉氛围、怀人思归内涵的同时,又生发延伸出两种更深的意蕴:一是生命意识,二是送别情怀。“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少壮几时奈老何。”(汉武帝《秋风歌》)[5]由草至秋干枯的本性引喻出韶华易逝、人生短暂。“君不见河边草。冬时枯死春满道。君不见城上日。今暝没尽去。明朝复更出。今我何时当然得。一去永灭入黄泉。人生苦多欢乐少”(鲍照《拟行路难》其五)[6],草秋天枯萎而来年春天还会再绿,但人却没有这种失而复得的机会,在将人和草两相对比之后诗人便生发出沧海桑田、物是人非、感时伤世的情愫。由草的自然变化诱发衍生出来的这种感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物是人非、感时伤世的生命意识在唐宋诗词中被大量运用。另外,草的意象在这时还延伸出送别的内蕴。“萋萋春草生,王孙游有情”(谢灵运《悲哉行》)[7],萋萋春草触发离别的情思,因为相思怀人是在离别之后的,所以草意象便延伸出送别之意。至此,草意象的基本内涵均已具备,在之后的唐宋诗词中其内蕴更加丰满。
二、唐宋诗词中草意象的内蕴类型
唐宋两代是诗歌高度繁荣的时期,此时草意象的内涵虽大部分承袭前代,但用法更加娴熟多样,草意象的内蕴也在唐宋诗词中体现得最淋漓尽致,试归纳一下,大致可以将其分为如下五类:
(一)象征生命
春天来临,万物恢复了生机,诗人们便尽情地咏唱那象征着美好生命和希望的青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8]4977诗人通过浅浅的草把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春意盎然,充满生机。因为是早春,草还没有长茂盛,只有没马蹄那么长,所以说“浅草”。一个“浅”字状出春草向荣的趋势,一股清新的生命气息扑面而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8]3872初春时节,刚刚冒出纤细小芽的春草隐隐泛出了一抹青青之痕,极淡的青色显得那么朦胧,似有若无。尽管朦胧疏淡,但敏感的诗人还是感觉到了春天将至的勃勃的生命气息,并通过“最是一年春好处”表达了他的欣悦之情。“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8]4847茂盛的原上之草即使被野火烧得精光,来年一旦春风化雨,势必复苏再生。草秋枯春荣、生生不已,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与其说这是一首野草颂,不如说这是一首生命的颂歌。“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曾巩《城南》)[9]40雨过之后,山高低不齐、路崎岖难行、花被摧残凋零,只有草沁着水珠鲜亮碧绿,依旧生机勃勃。不仅如此,诗人还用“桃李花开尽”与“青青草色齐”对比,烘托草生命力的顽强,不仅毫无被摧残的零落之状,而且整整齐齐,更加青翠欲滴。也许正是因为草最能体现春天的生气盎然,碧绿之色给人以希望和生机,再加之其顽强、执着的生命力,所以它才作为生命的象征被诗人们反复歌咏吧。
(二)离别相思
一片连绵不断、延伸到远方的芳草极易让人想到漂泊在外的行人,于是,草意象也和离别相思结下了不解之缘。唐宋诗词中,在借助草意象抒写离别相思时,因为抒情对象的不同,主要可分为三类:情人之间、友人之间、游子思乡。
1.情人之间
离别本身足以令人黯然销魂,而融入了草意象的离别,更是让人肝肠寸断。
“剩肯新年归否?江南绿草迢迢。”(《代人寄远六言二首》其二)[8]6032杜牧的这首代思妇抒怀之作借绿草意象描写道路之迢迢、离别之久远、思念之深沉、盼归之恳切。“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八六子·倚危亭》)[10]456临亭远眺,无限惆怅,秦观回首与佳人分别的场景,满眼是“萋萋刬尽还生”的芳草,这既是眼前之景,又隐喻离恨,词人的离别相思就像这原上之草,春风吹又生,生生不已,通过草这一意象将离别相思之情描写得缠绵悱恻、委婉动人。“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李重元《忆王孙·春词》)[10]1039极目望去连天芳草千里萋萋,而思念的人更在天涯芳草之外,闺中人的心也随之轻轻飘扬到天尽头,呈现出一种深微要缈的情思。
2.友人之间
草意象也经常和亭台、柳枝、古道等意象一起出现在唐宋诗词中,用以表达朋友之间的送别怀人。“春堤杨柳发,忆与故人期。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8]1639“杨柳”引起了诗人对往日与友人离别场景的回忆,草木自有荣枯而人生苦短,草木本无意但人间有情,以草的无情反衬了作者对远方朋友的深情。“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李白《灞陵行送别》)[8]1801“灞陵”、“灞水”这些意象在唐诗中本身就有离别的色彩,再加上多情的萋萋芳草,更增添了送别的伤离意绪,抒发的感情绵长而深厚。“芳草复芳草,断肠还断肠”(杜牧《池州春送前进士蒯希逸》[8]6011,以景色起笔,连天的春草渲染了送别的气氛,紧接着以“断肠”直抒胸臆,表达出送别友人时绵绵不尽的伤感之情。“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林逋《点绛唇·金谷年年》)[10]7日暮时分长亭送别,友人的身影渐行渐远,慢慢消失了,只见那茂盛的春草茫茫无涯。草意象渲染了无限惆怅和依依惜别的情感。
3.游子思乡
草同样是羁旅在外的游子抒写思乡情怀的极好媒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8]1329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引发了诗人的乡愁,天色已晚,鸟要归巢,游子要归乡,可何处是故乡?诗人归家心切溢于言表。“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范仲淹《苏幕遮》)[10]11在这里,芳草依然是乡情的触媒,草不谙人情绵延到天涯,似乎比夕阳更远,由景及情,实质是借草意象感叹故乡的遥远,在芳草天涯的景物描写中透露出悠悠的乡思离情。还有如同一词牌名梅尧臣的《苏幕遮·草》:“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10]118虽全篇不着一个“草”字,却把草描绘得神形俱备,而且用遍地青草衬托了少年的春风得意,用草之苍老表达了词人叹老倦游思归的心情。“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9]48和煦的春风温暖得千里江岸一片新绿,而我何时才能在皎洁的照耀下回到日思夜想的家乡呢?面对生机盎然的景色,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三)吊古伤今
因为草年年岁岁春荣秋枯,它能够见证历史,突显世事变化、人世无常,所以草意象常常出现在唐宋怀古咏史的诗词中。“君王不可见,芳草旧宫春。”(刘长卿《春草宫怀古》)[8]1482春草宫是隋炀帝的别宫,由宫名可见此地春草之茂盛。而今隋炀帝终被历史的车轮淹没,昔日豪华的亭台楼阁也已变成废墟,唯有芳草年年春意宛然,在怀古伤今中深含对暴君的鞭挞和对历史的思考。刘禹锡《乌衣巷》中的“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8]4127和《台城》中的“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8]4127,都是用眼前野草的荒芜之景表现王谢家族和台城今昔之不同,面对满目疮痍的野草之地凄凉之景,诗人感受到历史的变迁和世事的沧桑。“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杜牧《金谷园》)[8]6063诗人经过西晋富豪石崇的金谷园遗址而兴吊古之意,野草年年以碧绿迎春,而金谷园昔日的繁华却已随烟尘飘荡无存,在碧草依然而繁华消失的对比中蕴含了多少物是人非的感慨。同样,他的《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一诗中“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8]6009,也是将草色天光依旧与六朝繁华不再作对比,表达自然永恒而人事无常的感慨。
(四)表征愁绪
唐宋诗词中往往以茂盛的天涯之草表达绵密深远的愁思。“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10]25词人登高望远,夕阳下铺地如茵的春草闪烁着一层迷蒙的光色,满怀愁绪油然而生,不说这愁生于心田,反说它起于遥远的天边,原来是天际的草色触发了他的春愁。“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10]513闲愁是漫无边际、捉摸不定的,若问愁情到底有多少?接下来词人从三个角度来回答:用一望无垠的烟草写愁的广度,满城柳絮飘飞写愁的密度,梅雨时节写愁的长度,将抽象的闲愁写得形象生动、具体可感。
(五)隐逸情怀
面对喧嚣的社会,诗人们远离俗世间的纷扰,亲近自然,在山水自然中寄寓自己的隐逸情怀,而草因为往往生于偏僻静谧之处便成了他们抒写归隐之心的媒介。“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孟浩然《留别王维》)[8]1643因无人引荐而失意哀怨,考虑要与老朋友惜别返回故乡归隐了,“芳草”则代表自己归隐的理想。“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8]1317寻访隐者但访人不遇,便自己赏景来领略隐者的幽情雅趣,新雨初晴草色青青,风吹松动清爽宜人,此景此情使得诗人内心也由惆怅而变得满足。“春风动百草,兰蕙生我篱。”(王维《赠裴十迪》)[8]1239那沉睡的百草在春风的吹拂下悄然萌动,那篱笆墙中丛生的兰惠散发出缕缕清香。在描写山水田园之景的同时,表达了自己向往田园隐逸生活、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恬淡心态。“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8]1999暮春时节,诗人行至涧边,看到一片青草萋萋,诗人偏爱这一幽雅的景致,因为“幽草”自甘寂寞、不慕世俗的风标以及它所渲染的清冷氛围正与诗人的性格和此时的心境相契合,在抒写怀才不遇的忧伤时也透露出淡淡的隐逸之意。
值得一提的是在草意象的诸多内蕴中离别相思和吊古伤今之意运用最普遍,而且在唐宋诗词中,有时不是单纯使用一种内涵,往往将几种内蕴交融叠加,使得意象内涵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13:19.
[2]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2.
[3]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91.
[4]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郁贤皓.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三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9.
[6]钱仲联.鲍参军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231.
[7]吴小如.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624.
[8]孙通海,王海燕.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99.
[9]钱钟书.宋诗选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10]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65.
[责任编辑王俊虎]
■教育部“延安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研究项目成果展示
作者简介:王小艳(1986—),女,陕西甘泉人,延安大学文学院讲师,文学硕士。
收稿日期:2015-06-25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975(2015)06-009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