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东,郝平蕾
(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134)
延安时期延安大学的历史教学与社会实践
杨东,郝平蕾
(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134)
摘要:延安大学作为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创办的第一所正规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其中史学课程不仅是重要的学科,而且较此前的课程设置也有了较大程度的转变,并逐渐走向正规化。为提升教学效果,教员们通过探索实践,逐渐形成了具有延大特色的教学方法。社会实践亦是延安大学最关注的环节。延安大学学员除了一般的社会调查和具体工作锻炼外,在社会实践活动方面同样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点。
关键词:延安大学;史学教育;教学方法;社会实践
陕甘宁边区既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和抗日战争的指挥中心,也是根据地高等学校最集中的地区。其中延安大学就是中共在陕甘宁边区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其时,因国民党发动反共摩擦,阻滞革命青年奔赴延安,导致“各校人数减少”。[1]为了集中人力、物力办学,中共中央将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自然科学院、鲁迅艺术文学院、民族学院、行政学院、新文字干部学校等校合并,起初拟以“陕北联合大学”命名,后经中央政治局讨论决定命名“延安大学”。延安大学遂成为陕甘宁边区学校中系科设置最全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多年来,理论界对革命时期延安大学的研究,多半是侧重于干部教育这一视角进行阐论,专门讨论史学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研究成果却并不多见,同时对于延安大学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也未见专论。鉴乎此,本文拟就相关问题作一谫陋之究。
一、走向正规的史学课程设置
延安大学成立之前,已有“抗大”和“陕公”等众多学校。但是这些学校的共同特点是实行“短平快”的教育模式。延安大学成立之后,无论是学制还是课程都有了很大的转变。吴玉章等人在延大开学典礼上,对于延安大学的教育教学方针做了明确地定位和阐释。
吴玉章指出,中国教育的毛病是“很空虚不实际”,“大后方的教育仍是无甚用处,在我们革命的地方,过去因前方需要,六个星期就训练完毕,只学会一般革命的基本课程,近两年还是如此,还是很空虚。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做不好事情,不能使我们活泼地运用马列主义。目前我们要应付这个革命的时代,教学方法就感到不够。我们党实行整顿学校,变成正规化。纠正不切实习惯。今后要培养能做事的了解中国国情的青年。”延安大学的成立“是教育上很大的转变”。[2]具体而言,就是要改变过去的“空虚”与“不切实际”,实行“正规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延大社会科学院院长艾思奇,在开学典礼上对此也做了具体说明。他说:“这次党所提倡的学习教育上的新方法是使学习教育更联系中国的实际。可分两点说,第一是目的,要联系抗战解决抗战问题,过去光联系了抗战,但只做到学习理论,应用到实际就很少结果,延大就要抓紧目的。第二是怎样学习研究实际,若是只能说是教条,就不算及格,还要能运用到大大小小的实际问题上去。”[2]根据这些教育方针,延安大学在史学课程的设置上,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改变。
延大在史学课程设置上的一个突出的变化,就是开设“中国通史”这门课程。这在以往的学校课程设置中并不多见。与此同时,学校还开设了“社会发展史”、“中国现代史”、“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国古代史”、“联共党史”等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一方面表明延大在史学教育方面有了很大的重视与提升,另一方面也纠正了过去政治课程压倒一切的显现。当时延大明确要求专门课占80%,政治课占20%。在教学组织方面也比较正规,上课按“班”次进行,不再以军事化的“队”为基础。这就一改过去听大报告式的上课方式。不过延安大学成立初期,在教学上也存在教条主义的影响,产生理论与实际分离、所学与所用脱节的情况。因此,初创时期的延安大学,其影响还尚未有后来那么大。于光远曾这样说到,1941年的延安大学“基本上是陕北公学型的学校,它在延安的影响也不很大。”1944年决定把行政学院、自然科学院、鲁迅文学艺术学院合并重新建立的这个延安大学,“它的性质,同以前的不一样。”1944年重新建立的延安大学“则是一件要从头做起的事情。”[3]
1944年5月,延安大学颁布了新的教育方针,明确提出学校“以适应抗战与边区建设需要培养与提高新民主主义和革命三民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实际工作干部为目的”,以“中国革命历史与现状的教育,真正增进学员革命理论的知识与新民主主义与革命三民主义建设的思想,并进行人生观与思想方法的教育,以培养学员的革命立场与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4]依据这一原则,延大将课程设置为全校共同课和各院系专修科。新的教育方针颁布后,延安大学的史学教育基本被涵括在全校共同课之中。主要包括“中国革命历史”、“中国革命问题”、“革命文选”、“边区建设史略”、“自然发展史略”等课程。另外,针对一些文化水平较低的预科学生,还专门开设历史文化课。
“中国革命问题”与“中国革命史”课程,主要包括毛泽东等人对中国革命问题的有关论述总结以及党的各项重要文件。这门课中具体包括中国社会、中国革命的性质、动力、前途,新民主主义和旧民主主义时期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党的建设、统一战线等问题。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启发学员执行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总路线的自觉性。
“革命文选课”所选文章内容,大致涉及宣传、劳动、斗争、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反小资产阶级情感、反自由主义、反教条主义等材料。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引导学员逐步建立革命的人生观与正确的思想方法。同时,为了能够引起学员们的学习兴趣,所选文章还偏重“行文的生动、泼辣,并涉及各种体裁、以资调剂。”革命文选的学习主要是为配合教员的讲授,“以自己阅读为主,阅读后再进行漫谈。”[5]185同时,每月还请人作两次全校性的报告。报告之前学员先阅读材料,报告之后再精读并进行讨论。
“边区建设史”这门课程,主要包括“边区革命及建设史略”、“三三制及政权问题”、“文教政策”、财经政策”、“司法政策”等内容。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主要培养学员们对边区建设的历史、现状、前景及目前具体任务的了解,培养他们对边区建设的思想感情和献身于边区建设的决心。
“自然发展史略”与“社会发展史”课程,主要是从猿讲到人,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同时在更广阔的背景上,从天体的演变讲到地球的形成和生命的起源。从宏观的角度,引导学员正确认识宇宙、自然、人类、社会及自我等现象的本质面貌,从自然发展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上认识确立革命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在最根本的思想基础上改变青年学生的传统观念意识,实现政治思想教育的目的。其中贯穿这些课程的基础则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法思想。
二、延大的师生构成与教学方式
延安大学的教员,一部分是边区实际工作部门的负责人或负责干部,另一部分是住校专门从事研究与教学的专家(鲁艺的教员多属于这一类型,其他院系则占少数)。就总体而言,延大教员有着这样的特点:
第一,他们享有讲学与研究的自由。教员在不破坏抗战,不破坏团结,不反共反人民的原则之下可以自由讲学。不同意见可以互相争论,互相批评。这样一方面可以反对思想上的武断,另一方面也防止思想上的混乱,“一切争论都必须为着达到一个共同真理,为着解决某一个实际问题,而不是无的放矢。”全体教职学员中都要提倡实事求是的作风。第二,延大教员有着较为丰富的实际经验,多数教员是边区实际工作部门的负责者。一部分外来专家学者也都热心地走向实际,参加边区实际部门工作。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与边区实际密切结合。教员都有实际经验,“才有可能将边区的实际经验提升到理论高度。我们的教学才有生动活泼的内容,我们才能从教学上实现理论与实际一致,学用—致的方针。”第三,教员与学员的关系“是在生活上打成一片,互相了解,在教学上共同研究,互相学习。”一方面学生应敬重教员,尊重知识和技术(但不是盲从,对教员的讲授可以提出意见和批评),另一方面教员在教学过程中,应同时向学生学习,了解他们的思想、经验、情绪、要求。教员“应向学生学七分,然后教三分。”这是教员应遵循的原则,同时也是教学民主精神的一种表现。第四,教员要进行不断的自我教育。教员不仅指导学员学习,他们自己也积极地进行自我教育。他们不仅参加在职干部的学习,也参加全校共同课的学习,同时在参加边区各种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业务知识。此外,他们也积极参加政治生活、生产劳动等工作。[6]404-405总之,延大的教员水平还是较为雄厚的。当年曾在延大学习的杜鹏程即说,延大的老师“大部分很出色,有不少是著名的学者,教授和革命家,可以说这里集中了从全国各地来边区的优秀的知识分子。”[7]113-114
延安大学的学员,根据1944年的统计,共有1302人(男生982人,女生320人)。除带孩子们的母亲为了生活上的便利,编为一班(母亲班)单独进行学习外,其余都分布在各院系学习。学员的招收办法分为两种,一种是招考,一种是轮训。前者是为了吸收边区内外的青年知识分子,培养成为边区实际工作干部;后者是为提高边区实际工作干部。招考对象一般为中学以上学生为主,轮训资格则为区长以上干部。延大学员的水平参差不齐,尤以行政学院最为显著。一部分学员是来自实际工作的工农干部,他们有较多的工作经验,但文化水平低;另一部分是刚离开学校的学生,他们文化水平较高,但缺乏工作经验;第三部分是来自实际的知识分子干部,他们是文化水平既高又有相当工作经验的。这种情况,一方面固然便利各种不同成分不同程度的干部之间在知识、经验、思想各方面的交流,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教学上的困难。根据这种实际情况,延大制定了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法。
延安大学的总体教学方针是实行自学为主、讲授为辅。就史学教育而言,主要是采取这样的教学方法:
1.讲授:教师就该课内容提要讲授,着重提出问题,启发学员研究线索;2.研究:学员根据实际材料,参照教师提示进行研究,作笔记,展开讨论。讨论的形式可以不拘一格,既可以漫谈、讨论,也可以用墙报的形式;3.总结:研究完毕后,教师汇集研究过程的争论与疑难问题,分别予以解答,或对全课作出较有系统的结论。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延大还提倡以用“民主”、“互助”、“反省”的精神进行教学。也就是说学员对教员讲授的课程可提出自己的意见,教员要避免用行政手段解决教学上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强调集体互助,学校提倡教员与学员互相学习,并组织全校不同程度、不同成分之各种学员间学习上的互助。在学习过程中学员要反省实践,“学员对某些能联系到自己过去和现在的思想学习与工作的过程,必须根据学习心得,从事反省与实践,以做到知行合一与言行一致。”
参考文献:
[1]林迪生.延大简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1(1).
[2]延大举行开学典礼[N].解放日报,1941-09-23.
[3]于光远.我的编年故事:1939-1945抗战胜利前在延安[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179.
[4]教育科学研究所筹备处.老解放区教育资料选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119.
[5]王云风.延安大学校史[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6]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老解放区教育资料·抗日战争时期(上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
[7]杜鹏程.杜鹏程文集:第3卷[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
[8]李桂林.中国现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责任编辑刘国荣]
作者简介:杨东(1978—),男,陕西府谷人,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郝平蕾(1990—),男,河北承德人,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项目“延安时期青年学生史学教育与社会实践的成效与启示”(14JDSZK060)
收稿日期:2015-10-10
中图分类号:D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975(2015)06-00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