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雅珍++张巍娜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许多新建本科院校为谋求自身生存与发展,探索适合其发展的办学方式——校企合作。分析了基于校企合作的新建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的素质现状及成因,并就如何提高基于校企合作的新建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素质提出了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校企合作;计算机;教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25-0063-02
Research of Computer Teacher's Quality Based on 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on
GU Ya-zhen, ZHANG Wei-na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llege,Chifeng University, Chifeng 0240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education reform, many new colleges to seek their ow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nd to explore way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school —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alyze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ause of the computer teachers quality, and give the ideas on how to improve it.
Key words: 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on;computer;teacher;quality
计算机专业是全国本科院校开设的第二大专业,就像硬件更新速度一样,计算机知识的更新换代非常快。学生在学校学到的部分理论知识没出校门就已经被淘汰了,跟不上社会的发展,满足不了企业对IT人才的需求。面对这个矛盾,某些新建本科院校探索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办学方式——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发挥企业和学校各自的优势,以学校为主体,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由于企业根据社会需要参与了学校教学计划的制订,这使得“校企合作”的培养方案也与传统计算机本科的培养方案有很大差别。这样的培养模式也对计算机专业的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内涵
从全国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的实践来看,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结合的具体形式灵活多样,有以教育为目的的校企合作,有以科研开发为目的的校企合作,但更多的合作方式是将大学的三个职能融为一体,使双方实现共赢。[1]。以与安博集团合作的计算机本科专业为例,校企合作采取的是以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由企业提供实习、实训场所的方式。以赤峰学院为例,学生在校学习采取3+1培养模式。在大学前 3 年完成通识教育课(42分)、学科基础课(17分)和专业必修(36分)和专业选修(29分)课程学习;大四开始进入实训基地实习,结合企业项目和开发平台学习相关的开发工具和技术。[2]另外,企业要负责8门课程讲授过程中的短期集中实训,使得学生更好的理论练习实际,掌握课程中的内容在项目中的应用。这些实训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全面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解决非研究型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科就业难,技术水平低的问题。
2 计算机专业教师素质现状
2.1学历层次
实施校企合作办学的高校多数为非研究性大学,有很多是新建本科院校。众所周知,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原先多是本科学历,升本后尽管有不少教师积极攻读在职研究生 ( 或参加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课程班学习) , 校方也竭力引进一些研究生, 但总体上高学历比例依然偏低, 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一般不到教师总数的 30%, 其中取得博士学位的教师更是不足 5%。[3]由于我国计算机专业整体水平并没有一直处在世界前列,所以这样学校的计算机专业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更是相对其他专业要少。
2.2知识结构
实施校企合作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原先的培养方案是培养理论型人才,实施校企合作后,企业按着市场需求参与培养方案的修订。新的培养方案中增加了较多市场上流行的新技术,更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计算机专业教师就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知识老化,知识面狭窄的问题,不能同步的跟上新培养方案中知识的更新。
2.3教学水平
基于校企合作的新的培养方案的实施,暴露出部分教师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死板,教学手段不能跟上现代化媒体发展,课堂气氛沉闷,不能因材施教,与学生交流少,实习实训指导不到位等问题。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跟上培养对象的发展,没有跟上现代化教学条件的发展,没有跟上社会的发展。
2.4师德师风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的这句话清晰的阐明了教师的使命。教师要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教授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与主动学习得可贵品质。校企合作的绝大多数教师都能做到一名教师的基本素养,但也有个别教师没有跟上形势的发展,没有认真分析校企合作学生的个性方面,而轻视了对学生的引导与规范。也有的教师忙于自身事业或科研,对教学则敷衍了事,缺乏责任心。这样教师的师德水平有待甚至亟待提高。
2.5科研能力
校企合作的本科院校多数是教学型学校,非研究型院校。学校方面虽然对科研方面非常支持,提出很多鼓励措施,但是由于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薄弱,学历层次低,缺少博士、高水平学科带头人,没有品牌优势等条件限制,大部分教师在科研上建树较少。特别是计算机专业,博士人才相对缺乏,能到新建本科院校工作的更是少之又少;实验设备投资较大,得到的支持有限;新的培养方案课程增多,师资缺乏,教师教学任务重,无力分身搞科研。以上原因都限制了基于校企合作的计算机专业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
3 计算机专业教师提升自身素质途径
基于校企合作的计算机教师的自身素质还存在很多不足,特别是教学能力建设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无论是从管理者的角度还是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探索加强计算机教师教学能力建设的主要途径已成为当务之急。[4]
3.1更新教育理念,完善理论升级
眭依凡认为,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对教育及其现象进行思维的概念或观念形成物,[5]理念是教育行为的先导,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起着引导定向作用。实施校企合作前,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办学层次不高,专业过窄,虽然计算机的基础理论课每年会有部分内容更新,但主体内容也比较固定,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固守一块内容,形成了懒惰思想,缺少与时俱进的教学精神。在校企合作实施过程中,企业将新的培养方案,新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理念带入校园,教师也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关注学科前沿发展,比如清华大学提供的在线学堂MOOC平台,可汗学院等新生的开放式课堂,学习里面优秀的讲课方式与理念,利用期中的优势资源,丰富自己的教学。从主观意识上提升对新理念的认识和理解;明确校企合作办学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熟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积极探索,树立适应形式的本科教学理念。
3.2提高学历层次,优化知识结构
校企合作的实施,大量新课程的增加,新建本科院校的低起点,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都迫使计算机专业教师克服困难,顶住压力,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学历层次,优化知识结构。如攻读在职硕、博研究生,申请工程硕士学位,出国访学等等。计算机教师继续教育是深化高校校企合作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6]。实施校企合作后,管理层也为教师提供了很多继续教育的机会,如参加企业培训,考证,进修。众所周知,“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长流水”,教师只有加深基础理论,不断拓宽知识面,才能有较强适应能力,才能有创新的潜力,才能解决教学、科研中的新问题,才能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开展科学研究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优化教师知识结构的方法。基于校企合作的新建本科院校的计算机教师,首先应加强科研意识,积极申请科研、教改项目。只有参与计算机专业及相关学科的科研、学术活动, 才能深入理解和认识计算机专业的知识,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科的新发展、 新趋势、 新技术,[7]特别是市场上IT企业的前沿性信息。其次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像对待科研任务一样,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培养科学研究习惯与思想。第三,应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听高水平的学术讲座,动手做实验。最后将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中,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带科研。
3.3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
教高[2007]2号文件中指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教学是教师的首要工作, 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8]。在教师的能力构成中,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是教师对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能力,是高校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包括教学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组织能力和多媒体技术驾驭能力。因此,在校企合作的前提下,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更应该在这些方面下功夫,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对于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应利用专业条件的优势,研究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堂多媒体技术使用的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除此之外还可以参加各个级别的“教师技能大赛”、“微课教学比赛”,参与指导学生的“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PPT设计大赛”,“ACM编程大赛”,“网页设计大赛”等来提高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3.4注重师德修养,树立榜样形象
基于校企合作的新建本科院校的计算机教师应在新形势下,新压力面前,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率先垂范,加强道德品质修养。道德修养包含多方面含义:首先,计算机教师应具有高度事业心,责任心,及为教育献身的精神,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普通专业与校企合作专业的异同。第二,计算机教师要有高尚的品格,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教育和影响学生。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纠正学生心理误区。第三,计算机教师要有大爱精神,爱事业、 爱学校、 爱学生, 其核心是爱学生。大爱精神是教师职业精神的最高表现, 是一种纯粹的教育之爱。[9]大爱精神使教师能够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 更能明白“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崇高的赞誉。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师资是高校最核心的软资源。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高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关键在师资。基于校企合作的新建本科院校的计算机教师更意识到自身肩负的使命,正视自身差距,加强学习,从而德才兼备,不负重任。
参考文献:
[1] 陈萦. 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调查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09,3(6).
[2] 李红卫,封蕾,王伯槐,张峰. 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3+1”模式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3(3).
[3] 杨锦鸿,洪山. 关于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素质的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07(26).
[4] 束仁龙. 新建本科院校加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建设的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11,23(3).
[5] 康全礼. 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C].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5. 7.
[6] 张敏,米海英. 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继续教育问题探析[J].中国报业,2011(6下).
[7] 赵庆展,梁斌. 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计算机教师科研与教学能力的提高[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7月第35卷,专辑.
[8]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9] 高丽倩. 大爱精神与教师职业精神的培养[J].新西部,2011(21)(下旬理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