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字》中的清教思想

2015-12-07 09:30李文悦
文学教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自我救赎原罪红字

内容摘要:霍桑的《红字》是一部充满了神秘清教思想的作品。他一方面将清教的道德观念作为认识社会的基准,渗透了清教的“原罪”与“自我救赎”的意识;另一方面他又抨击清教苛刻的教条对人性的摧残和迫害。本文主要通过对三位主人公的分析研究,探讨《红字》中原罪与自我救赎的思想以及霍桑对社会命运的思考。

关键词:《红字》 清教 原罪 自我救赎

纳撒尼尔·霍桑共创作了一百多部短篇小说,及四部长篇,是美国十九世纪影响力最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之一。他的大多数作品都渗透着具有神秘色彩的清教思想, 其中《红字》极具代表性。

一.“原罪”意识

在清教思想道德观中占据着核心地位的即“原罪”意识,它认为人生来皆是背负罪恶的。而霍桑出身于清教世家, 加之他很早就关注并研究新英格兰的清教史, 因此早年时期他心中就孕育着一种这样一种观念——他也认为每个人的心中普遍有着与生俱来、无所不在的“恶”。从而霍桑善用犀利而敏锐的眼光去挖掘人类心中“恶”的根源,探讨人类的道德问题。“原罪”的宗教观便是他作品中最常表达的主题,旨在揭示人类的罪恶。

《红字》中的几个主要人物身上都背负着他们各自的“罪”。海丝特胸前的红字“A”象征着她与牧师丁梅斯代尔所犯下的“原罪”。“A”为“adultery”的首字母,意思是通奸。尽管海丝特极力想要庇护自己的心上人,却依然犯了欺骗罪;丁梅斯代尔牧师因畏惧惩罚,隐瞒了自己的罪恶,继续留在圣职上,既亵渎了上帝,又欺骗了教民;齐林沃思的罪则表现在他发现海丝特的不忠罪行之后,进行了疯狂的复仇,对牧师的心灵不断折磨,最后俨然成为一个“恶魔”;就连最天真无邪的小女孩珍珠都是“……罪恶的情欲泛滥中开放的花朵”,这更加强烈地体现了霍桑想要传达的“原罪”意识。

二.自我救赎意识

霍桑在《红字》中对清教的某些信条给予了肯定,他认为上帝是仁慈博爱的,人人都有自我救赎的可能。他主张人们必须正视罪恶,通过虔诚的忏悔和高尚的品行来完善自我,洗刷自身的罪恶,从而得到救赎。

海丝特坦然面对自己的罪行,独自将罪责承担下来。她带着女儿生活在郊外一间简陋的茅屋里,她安分守己,刺绣缝衣,靠勤劳的双手维持生计。她不仅顽强地面对自己的生活,同时还接济穷人,四处行善。海丝特的善举使得她赢得了乡民的尊重,渐渐地,她胸前的字母“A”在人们心中也已由之前的本意通奸(adultery),转化为天使(angel),能干(able),甚至欣赏(admiration)等各种正面的含义。对于牧师丁梅斯代尔,他既承受着内心的煎熬,又提防着外界的猜忌,多年来总是用鞭子抽打自己,斋戒绝食,长期忍受着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不断地忏悔自己的罪行。而当他最终迈向刑台,彻底坦白了内心深埋已久的罪恶,并含笑在海丝特怀抱中死去时,他的灵魂也在生命的终点得以解脱,获得了救赎。

三.霍桑对清教思想的批判

17世纪的新英格兰是清教主义统治的世界,清教主义主要表现为虔诚、勤勉、诚实、节俭、节欲、自我完善等,抵制一切可能引发道德堕落的行为,最初带来了积极、正面的影响。但另一方面,清教徒们主张禁欲主义和清贫的生活,宣扬严厉苛刻的道德教条,谴责对尘世娱乐的享受,要求人们如同艰苦修行般生活,因此,清教思想狭隘的一面也开始显露出来。

年轻貌美的海丝特·白兰由于家庭贫困,只得嫁给年老体弱、身体畸形的学者齐林沃思。他们之间除了名誉上的婚姻关系,根本没有真正的感情。面对严苛的清教教规和法律,她毫不畏惧、退缩,而是坚定勇敢地选择了爱情。她无法遏制内心深处向往爱情的人本天性,用实际行动同清教主义奋力抗争。她可以为了庇护自己的爱人独自承受一切的苦难。她善良真诚、自强独立、乐善好施,重新建构起与社会的联系,赢得了乡民们的认可与尊重,并最终令自己胸前的红字A的象征意义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霍桑通过海丝特这个人物形象揭露出守旧严酷的清教思想中的矛盾性,及其对压抑人性的旧制度的抨击。

丁梅斯代尔作为正统神学家,致力于研读宗教典籍,拥有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德行,是一位有着强烈的宗教信仰并受人爱戴的牧师,可以说他的身上已经深深打上了清教主义的烙印。可遇到海丝特之后,丁梅斯代尔难以控制人性原始的情感冲动,同她坠入爱河,并生下私生子,犯下了在清教徒看来不可饶恕的通奸罪。那么,一个深受清教思想熏陶、德高望重的牧师为何会犯下如此严重的罪过呢?霍桑正是借此展现出灵魂与肉体的冲突、封建宗教道德观与人文主义道德观的斗争,是对压抑人性的清教主义的讽刺,是对尊重人性、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的颂扬。

四.结语

霍桑对清教的态度也因清教自身的复杂状况而具有两面性。《红字》作为他的代表作,更深刻地体现了他对清教的认同与怀疑: 一方面他对清教的严苛残酷予以揭露和批判;一方面又对人性罪恶与自我救赎之路深入探索。霍桑在小说中通过对恶的鞭挞,传达其对人性向善的美好愿望;通过对压迫人性的清教的抨击,表现其高尚的人文主义情怀。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霍桑对所处社会的关注与思考,也体现了他对人类命运的深层探索。

参考文献

[1]霍桑著.《红字》[M].译林出版社,2011.

[2]张晓毓.论霍桑的罪恶观[D].华中师范大学,2003.

[3]戚涛.霍桑对爱默生超验主义的解构[J].外国文学,2004.

[4]王颖慧.论霍桑《红字》中的人文主义清教观[J].陕西师范大学,2009.

[5]付少华.恶与善的选择——宗教对海斯特·白兰与潘金莲的人生结局的影响[J].福州大学学报.

[6]王亦萌.《红字》中霍桑对清教主义的颠覆[J].法制与社会,2010.

(作者介绍:李文悦,青岛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我救赎原罪红字
阿奎那关于原罪的实在论解析
Expectation for The Future of Puritanism
浅析电影红字和小说红字的区别
“摸金”中的自我救赎
寻爱之路,自我救赎
电影镜头中寂然独立的女性身影探究
罪与罚
《年轻的布朗先生》:对信仰的批判与坚持
论《追风筝的人》主人公的自我救赎
原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