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现象与粉丝效应

2015-12-07 09:21王燕子
文学教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内容摘要:开放式课堂教学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概念梳理和解说,第二部分则是由学生自己进行经验性的描述与反馈,第三部分则是师生一起就某个问题进行讨论。集中郭敬明现象与粉丝文化进行大众文化的讨论,如,什么是粉丝,如何定义粉丝?郭敬明现象与粉丝文化的关系讨论等。在概念梳理与经验描述过程中,对问题进行剖析,可以起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关键词:教学改革 大众文学 郭敬明现象 粉丝效应

高校课堂内,有些文学现象的分析是可以从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获得,这比单纯的理论分析来得务实,且真实性更让人信服,相信,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吧。

在文学理论课程中,《文学概论》是比较难上的课程之一,里面的术语分析最难一语概括,这种本质主义的概念分析方式常会遭受诟病,因为无法阶段化说明问题。最切实可行的便是分阶段的描述,分析,这当然属于历史主义的教学方式,用流动的文化历史视野描绘出大众文学的概念和范畴的变迁,从而说明这个概念的历史问题。为了突破以往的比较固定式的讲述方式,笔者进行了一些开放式教学的改革。以“大众文学”的概念教学[1]为例,可以多角度交叉式进行教学。下面,便是笔者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札记。

一般情况下,开放性的课堂教学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概念梳理和解说,这是一个单向度的授课,第二部分则是由学生自己进行经验性的描述与反馈,这同样是一种单向度的交流,不同的是多角度的单向度的回应,第三部分则是师生一起就某个问题的讨论,此时便是多向度交叉式的交流模式。

第一部分:概念梳理与解说

什么是大众文学?一般而言,大众文学是放在现当代文学的时间段来说。

讨论大众文学的概念,至少需要分出三个阶段的层次。

第一个阶段为启蒙主义时期,此时的大众是作家的启蒙对象,主要是希望通过推广白话文文学,让大家通过耳熟能详的简单化口语文学,改造国民性,推介科学与民主的文明思想。此时,白话文的大众文学创作,起初真的是很大众化,胡适的《两只蝴蝶》,让人真的是耳目一新。但之后的作家,因其固有的文学理想,实际上承担了文化英雄之责任,创作出现了一系列白话文经典之作,现在看来,内容还是很高大上的。

第二阶段为革命语境时期,此时的大众成为了作家的导师,作家需要从底层大众身上获得灵感源泉,从而成为大众的代言人。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便是当时最高的权威性指导文件,通俗的大众文学被要求纳入到革命文学的范畴。从周立波、赵树理等作家的作品就属于这一类大众文学。

当然,还有一些从新文学转换过来的作家,如何其芳这类以前是《画梦录》类型,喜欢镜花雪月般风格的诗人,开始转换成为了歌唱祖国大众的诗人。他们这一类作家的真诚是毋庸置疑的,他们真诚的认为抛去以往那个小布尔乔威亚特色的小我,融入到大众中去,歌唱白天的歌,是一种凤凰涅槃的精神改造。但这些作品,内容是接地气了,但艺术风格的粗糙感同样也是毋庸置疑的,以致到了现代文学作品选之时,课堂讲授也只会选择何其芳早期的作品作为代表作。

第三阶段为新时期的大众文学。建国后十七年的大众文学概念,其实还是在延续革命语境中的大众文学风格,新时期的大众文学可以看为改革开放之后的大众文学,欲望化的内容展示,类型化叙事策略的畅行,都是新时期大众文学的特色。当下,商业化消费主义,新媒体的技术化发展,后现代主义的思潮泛滥都可以看出新时期大众文学发展变化的底色。

第二部分:学生经验性的描述与反馈。

对于之前两阶段的大众文学的定位,属于已经被确认的文学史范围,对学生全然没有所谓大众文学的吸引力,大众文学内蕴中的当下性,娱乐性都已经被历史石化,没有鲜活感。自然兴趣颇少,但对于第三阶段的大众文学,学生则是身在其中,当然话题多多。

话题一:最爱看的小说是什么?

青春小说为多,网络青春小说比例大。青年作家的作品多,成名作家的作品只是当课外读物。其中比较喜欢看七堇年,落落,笛安,张悦然的作品。有看郭敬明的作品的人不太愿意表态。

典型性的描述方式:以前在高中的时候看,现在不怎么看了,不愿和别人提起,特别是不愿和同专业的人提起。有看《小时代》,并有看电影版的。说不上特别喜欢,但是会去看,只是愿意看,说不上是粉丝。

话题二:比较小说而言,是否更喜欢影视剧?

在目前的信息接收方式中,影视的比例比纸质版的更为集中,效果更佳。

挑选方式,主要是看时光网,豆瓣网的评分,评分太低的,根本不看,或者是看热点比较多的,评分低有时也会看,看看为什么评分低,特意去找吐槽对象。

典型性的描述方式:当然啦,好多小说都是看完电影,电视剧才看小说的。《杜拉拉升职记》《失恋三十三天》《花千骨》等等。有些是先有小说,但不一定看,看影视比较火了,瞅瞅,也挺喜欢,再追作品看。

第三部分:师生讨论部分

根据描述性的回应,特设焦点,进行问题讨论。

1.为什么不爱看成名作家的作品?而郭敬明的作品看了,却不愿说,为什么?

2.如何理解“粉丝”这个词?

3.以《小时代》系列书籍及电影为例,分析郭敬明现象与粉丝文化的关系。

这三个问题的设置,是以循序渐进的过程逐渐展开的,讨论完第一个,才开始第二个,渐进的好处在于,对前一个范围问题的讨论观点,可作为下一个问题的前提。

对于第一个问题的讨论,集中在读者心理角度,从接受方面来看,对于成名作家作品的阅读,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第一,如果不在课堂要求范围以内,首先考虑的是阅读之后,是否可以与自己的朋友进行讨论,讨论时候的话题是否太过学术化,导致呆板和书呆子印象,第二,因阅读面较窄,对经典作品理解不够,对于能否阅读出经典意味有所担心,反倒有自卑心理。因此,反而愿意去看热捧的作家作品。娱乐化,当下性是考虑最多的因素。阅读作为一种资源话题的累积工具存在。endprint

但是,对于郭敬明的态度有些模糊,以前喜欢,但是现在毕竟是大学生了,还是中文系的大学生,对于郭敬明的态度不能表现得太积极,是自己的青春记忆,但是,太过于热情,恐怕被人看低,娱乐化太过了。(对于身份的考虑较多。)

对于第二个问题的讨论,集中于粉丝概念的讨论。何为粉丝,现在的粉丝概念和以前的粉丝概念有何不同?

此问题的讨论集中在师生共同的粉丝经历上,在微博,微信的粉丝关注度上的热情和态度进行讨论分析。粉丝不再是以前的单一向度的“脑残粉”概念,只是一种关注度较高的粉丝行为,理性较之以往更多些,会进行粉丝内部讨论,有分歧,甚至有粉丝部落集群现象存在。可以随时关注,随时放弃,理性因素与感性因素并存。

在此讨论时,笔者乘机对粉丝文化进行了一些概念性分析,同时对当前学界在粉丝文化理论分析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如下介绍。

粉丝的关注与回复是一种社会过程。在学者亨利·詹金斯看来,“在这种社会过程中,个人的阐释经过与其他读者的不断讨论,进而被塑造和巩固”。[2]这些讨论一方面扩展了观众的观赏经验,使其超越了初始的体验阶段,另一方面在讨论过程中,自发或自觉地选择性进入某一个阐释话题,从而在粉丝群的集束部落中,获得群体归属感,由此一来,在讨论中加以巩固的阐释意见,会更加完整地融入到粉丝部落的体验生活中。

第三个问题的讨论,集中在郭敬明现象存在的媒介性背景的讨论。因为第三阶段的大众文学存在的网络多媒介背景,被称为第二媒介时代,如此时期的大众文学的特点,必然与粉丝文化的高涨联系起来。历时几年的《小时代》可以成为一个文化事件:《小时代》书籍的出版与再版,《小时代》电影拍摄的花絮事件,《小时代》电影的营销放映,《小时代》主题等价值取向的各方探讨(其中还牵涉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的评论及学者等多方回应)。

因此,当下性,娱乐性的集中化展现于一体的《小时代》事件,将被看成是第三阶段大众文化的代表性文化现象。其中的文学意味次之,反倒是媒介化,社会化问题较为集中。而粉丝关注的话题性特点更为明显。因此,郭敬明现象与粉丝文化的绑定可以作为特例出现在大众话题中。

参考文献

[1]南帆、刘小新、练暑生.文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33-242.

[2]陶东风.粉丝文化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51.

(作者介绍:王燕子,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文艺美学,艺术传播)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