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奶业形势分析

2015-12-06 08:54苗玉涛王健诚程志利孟君丽李佳河北省畜牧站
中国畜牧业 2015年3期
关键词:液态奶乳企奶源

文│苗玉涛 王健诚 程志利 孟君丽 李佳(河北省畜牧站)

当前奶业形势分析

文│苗玉涛 王健诚 程志利 孟君丽 李佳(河北省畜牧站)

2013年下半年受奶源紧张及需求增长的影响,引发大范围的“奶荒”,乳企上演抢奶大战,奶价涨至历史高位。但在国内奶产增加及大量低价进口奶粉的冲击下,2014年奶业发展形势悄然急转直下,2月初奶价停涨,此后一路下滑至今,奶农交售困难,个别地方甚至出现杀牛、倒奶现象,奶牛养殖处于亏损边缘。近期中澳签订自贸协定,将逐步取消奶业关税;欧盟2015年度将解除奶业配额;中国乳企频频开展跨国合作,不惜重金打造海外奶源基地。2015年将是国内奶业发展艰难的一年,应加快奶业转型升级,加紧重塑国产奶类产品消费信心,维护奶农利益,保护好奶业发展的基础。

一、当前奶业发展现状

1.奶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规模养殖比例继续提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政府强力推进城镇化发展,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乳业格局中最重要的奶业市场。中国原奶(乳制品的主要原料)缺口巨大,奶源建设需求非常迫切。据统计,2012年我国原奶需求总量达4359.6万吨,而供给量不到4000万吨,供需缺口较大。2013年我国人均乳制品消费仅为37.0千克,与全球平均108.7千克或亚洲平均的73.1千克相比,有着巨大的增长空间。在2013年高奶价的刺激下,市场、政策双重利好,谁控制的奶源越多,谁在竞争中的优势就越大,除国内乳企外,行业内外相关资本继续加大规模牧场建设力度,外资也积极建设奶源基地,争相布局抢占奶源;受养殖成本增加、比较效益下降及环境制约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小规模养殖户加速退出。这一转变,促使牛群结构得到优化,奶牛单产水平得到提升,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2.乳品大量进口,严重冲击国内市场。

一是进口奶粉持续大幅增长。2014年1~10月我国进口奶粉84.51万吨,同比增加36.61%,已接近2013年全年85.44万吨的水平。其中从新西兰进口664478.57吨,占78.63%;美国48029.87吨,占5.68%;澳大利亚31013.26吨,占3.67%;欧盟66387.01吨,占7.86%,已经成为拉动国际乳制品需求、支撑国际乳制品价格的重要力量。2014年1~10月奶粉进口平均价格4937.21美元/吨,同比上涨26.52%,进口额为41.72亿美元,同比增加72.84%(图1)。

二是国际奶粉价格延续跌势。进入2014年由于中国进口需求放缓,库存积压,国际奶粉价格大幅走低。其中10月进口3.13万吨,环比增加22.16%,同比减少58.82%,进口额为13054.05万美元,同比减少64.94%,10月奶粉进口平均价格为4167.43美元/吨,同比下降14.86%。2014年国际奶粉拍卖价每吨由5000美元的高位降至2400美元左右,近期测算进口奶粉到岸价为20000元/吨,折合原料奶2.36元/千克,而据农业部监测,10月全国平均奶价3.9元/千克,较国外高65%(图2)。

三是对国内奶业发展冲击严重。根据IDF(国际乳品联合会)2013年的统计数据,全球原料奶产量为7.70亿吨,而国际乳制品市场的贸易量为6190万吨,大约占全球总产量的8%左右。据测算,2013年我国进口奶粉总量相当于1156万吨牛奶,而2013年全国牛奶产量只有约3531万吨,进口相当于全国牛奶产量的33%,进口量占国内总需求量的25%左右。如果按照国内的奶牛单产5~5.5吨计算,进口原奶相当于国内210~230万头可提供商品牛奶泌乳牛的产奶量。大量进口奶源,价格优势明显,国内乳企大量使用进口奶粉,压低了国内奶价,国内奶业生产形势艰难。

◎图1 我国奶粉月度进口量

◎图2 我国奶粉月度进口单价

二、未来的挑战和形势

2014年11月中澳自由贸易协定(FTA)达成。根据协定,在4年时间里,澳大利亚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关税将逐渐降为零;液态奶也将在9年时间里关税降为零。澳大利亚近两年在中国市场的主要出口乳制品为奶酪和液态奶,2013年澳大利亚出口到中国的乳制品占其总价值的13.7%,约为3亿美元,2014年1~9月在中国进口的乳制品中,来自澳大利亚的奶酪占27.2%,鲜奶占15.6%,奶粉占3.7%。短期来看,从澳进口奶制品较少,且由于新西兰制衡,中澳自贸协定不会对中国乳制品市场造成太大影响。2015年,欧盟将废除牛奶生产配额制度,但欧盟内部各国奶业发展并不均衡,奶业大国和奶业具有潜力的国家,可能会出现原料奶产量较大幅度增长,但奶业弱势的国家由于面临欧盟国家内部较大的竞争压力,不大可能出现产量大幅增长的局面,且欧盟奶价高于其他主要奶业发达国家,竞争优势并不明显。据统计,2013年欧盟各国的原料奶加权平均收购价格,按年度汇率计算,折合人民币2.98元/千克,相比2012年涨幅为11.8%,为近几年的高位。总体来看,欧盟原料奶增产的幅度不会太大。

但液态奶市场尤其值得关注,国外进口液态奶已经打破了国内乳企垄断的局面,开始大量进入我国市场。2013年我国进口液态奶19.48万吨,同比增加91.55%。目前,国内乳制品企业主要靠液态奶,特别是高端液态奶的较高利润,维持行业的盈利水平,在我国当前生产成本上升,环境资源双重约束下,如果价格低廉的国外液态奶大量进入我国市场,将会对我国乳制品加工业,甚至整个产业链产生较大的冲击。

◎图3 2013年以来生产区生鲜乳价格曲线

三、乳企国内兼并整合、海外布局

为解决奶业发展的困境,近年来,国内乳企整合并购确保稳定优质的奶源供应,实现奶源战略的长线布局扩大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加快开拓新品类,完善产业链,使产品结构多元化,行业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但随着中国奶业标准化规模养殖的不断推进,资源短缺和环境制约已经越来越明显,土地、水、饲料、环境保护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奶业的快速发展;而且中国目前的原料奶价格已经远高出国际水平,位居全球前列,同时原料奶的质量离国际奶业发达国家的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国内积极布局海外,重视建立奶源基地,加大科研投入寻求技术支撑,充分利用国内、外奶源,中国乳企正在走向世界,实现全球战略布局。

四、生鲜乳价格回调,养殖效益下滑

据农业部畜牧业司监测数据,全国10774个登记在册的生鲜乳收购站1~10月累计产奶量为1727.61万吨,同比增加8.28%,但比2012年和2011年仍分别减少1.19%和1.5%。生鲜乳价格每千克从2月初的4.27元直线下降,至11月第二周跌至3.84元(图3)。

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玉米价格在8月一度达到高位2.55元/千克,豆粕价格逐步走低,仅1~8月全国进口苜蓿蓿草总计54.98万吨,同比增26.15%;8月苜蓿草平均到岸价400.62美元/吨,首次突破400美元/吨,同比上升10.57%,环比上升1.49%。奶价下滑,饲料成本的上涨,劳动力成本逐年升高,奶牛养殖效益下滑严重。据国家奶牛创新技术体系统计,2013年我国散户和规模牧场每头成母牛的养殖效益分别为3000和6000元,单产水平高、管理好的规模牧场每头成母牛的养殖效益在10000元以上。目前奶牛养殖勉强维持。

猜你喜欢
液态奶乳企奶源
液态奶市场分析及前景展望
论区域性乳企产品供应的经验借鉴
区域乳企加码低温奶 “温度”与“广度”需平衡
河北省液态奶消费城乡差异研究
基于统计过程控制的液态奶脱脂工序评价分析
乳企价格战:牛奶重回一元时代,一边缺奶一边产能过剩
乳企价格战:一边缺奶,一边产能过剩
中兽医药治疗奶牛疾病对奶源安全的影响分析
奶源自有可控是乳业转型提质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