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素奎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华侨中学 广东惠州 516100)
2014年7月,国家教育部印发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文件,旨在加强我国在校学生体育锻炼,增进身体健康。广东省教育厅等单位也联合发文要求所属学校重视学生体质健康,并明确规定了相应的锻炼时间与标准。文件规定,“中小学每节体育课必须安排5~8min身体素质练习内容”。笔者认为,核心力量素质练习对学生整体身体素质提高有着良好促进作用。为此,在笔者所在学校,进行了教学实验并取得较好效果。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华侨中学高二年级随机抽取24人,其中男生12人,女生12人。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网上检索,以及相关文献、书籍查阅,广泛研读有关资料,对核心力量研究现状及发展情况有较为深刻的了解。
1.2.2 实验法
按拟定的训练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训练,收集相应数据。
1.2.3 数据统计法
对实验前后所得数据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
核心力量训练目前在我国竞技训练中得到广泛应用。所谓核心,通常指我们所说的身体中间区域,包括腰椎、骨盆、髋关节及其周围的肌群,该环节包括32块或对肌肉,这些肌肉可分为局部稳定肌和整体原动肌,在人体运动中起到稳定平衡、传导力量、环节发力等作用,对运动中的身体姿势、运动技能和专项技术动作起着稳定和支持作用。
在核心肌肉当中有两部分肌肉需要特别关注。其中之一是腹横肌,是四块腹肌中最深层的肌肉,其肌肉纤维是横向的,所以当它收缩时,作用类似腰带,压缩内脏,给予背部支持,对于预防腰背损伤和提高运动表现有非常重要作用。以外,骨盆底部肌肉联结在骨盆底部,由多层肌肉交错构成,收紧这些肌肉时,可以增大腹内的压力以及协助收缩腹横肌,从而起到稳定身体的作用。
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在体育课上进行核心力量练习,可以促进身体正确姿态形成,避免运动及日常生活中的肌肉损伤,同时掌握了练习方法对于其今后发展身体健康,终身体育观的形成均有积极的良性促进作用。
2014年11月,广东省教育厅等单位联合发文《广东省学校体育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粤教体[2014]2号,要求确保全省学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上报率达98%,测试优良率:小学80%以上、初中75%以上、普通高中及中等职业学校70%以上。文件同时规定,“中小学每节体育课必须安排5~8min身体素质练习内容……”[1]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包括:50m跑,1000m跑(男),800m跑(女),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掷实心球,立定跳远等男女各五项。在跑类与跳类项目中,核心力量对于运动中人体平衡、下肢力量充分发挥带动身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投掷类项目,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核心肌肉,下肢力量难以传导至投掷臂,没有躯干及下肢的稳定支撑,器械难以投远且投掷者也易出现腰部损伤。引体向上主动肌群虽然是上肢及肩带肌群,但腰腹部肌肉的稳定收缩,能够使身体稳定加大腹压从而使上肢更易于发力。至于女子的仰卧起坐,则完全是核心肌肉力量体现。因此,在中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核心力量训练,对于提高学生体质测试达标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与重要意义。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华侨中学随机抽取24人(男女生各半)进行核心力量教学实验,男子指标为:掷实心球、50m跑、立定跳远、1000m跑、引体向上。女子指标为:掷实心球、50m跑、立定跳远、800m跑。学生在实验前进行测试并记录起始测试指标成绩。经过三个月教学实验后进行复测,并将测试指标成绩与其起始测试指标成绩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
2.3.1 博罗县华侨中学体育课核心力量教学手段及方法
笔者在学生体育课教学中,因时间器材限制等因素,选取了仰卧起坐、平板支撑、悬垂肋木举腿、持杠铃片迈步转体等四个练习手段对学生核心肌肉进行力量训练。仰卧起坐动作要求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要求为准。平板支撑动作要求,在垫上学生身体进入俯卧姿势,双肘弯曲支撑垫上,肘关节和肩关节与身体都要保持直角。用脚趾和前臂支撑自身体重。躯干伸直,头部、肩部、髋部和踝部保持在同一平面,腹肌收紧,盆底肌收紧,脊椎延长,眼睛看向地面,保持均匀呼吸。该练习分组进行,每组30s。随着学生提高逐渐增加练习时间,每次3~5组。该练习采用静力力量练习,发展腰腹及背部力量。由于肌肉持续收缩,可以动员腰腹部更多肌肉组织,对腰腹部肌群有良好的刺激作用。
悬垂肋木举腿,两手反握肋木与肩同宽,手臂承担身体重量呈直臂悬垂,两腿伸直依靠腹部肌群发力将双腿举到水平位以上,周期性重复。该练习主要刺激人体下腹部肌肉,同时对上腹部肌群也有良好的刺激作用。部分身体素质能力不足的学生(特别是女同学)改为屈膝上抬膝关节至胸口。随着腰腹及腿部力量提高后转为标准动作。该练习每组练习8~10次,重复3~5组,随着身体素质提高逐渐增加每组次数。
持杠铃片迈步转体,双手持杠铃片(男子10kg,女子5kg)置于胸前行进间弓箭步走,同时腰腹部发力转体双手将杠铃片移至前支撑腿异侧腰部位置,行进距离20m,每次3~5组,随着学生身体素质能力的提高逐渐增加行进距离。该练习主要发展腹外斜肌,同时对上肢及肩带部肌群、正腹部肌群、背部肌群也有刺激作用。
2.3.2 博罗县华侨中学体育课核心力量教学效果
在体育课上,安排仰卧起坐、平板支撑、悬垂肋木举腿、持杠铃片迈步转体等四个练习手段对实验对象进行核心力量训练,每次课选取两个动作,练习时间为8~10min。经过三个月的训练,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达标项目测试并进行配对T检验处理。因核心力量训练与腰腹肌力量提高显著相关,为保证实验结果的说服力及可信性,在女生测试统计学处理中,剔除了仰卧起坐项目。实验发现,男生在掷实心球、50m跑、1000m项目上T检验P值均小于0.01水平,均显示统计学意义上的非常显著性差异。立定跳远与引体向项目上T检验p值为0.01,呈显著性差异。
女生在掷实心球、50m跑、立定跳远、800mT检验P值均小于0.01水平,显示统计学意义上的非常显著性差异。其中,立定跳远与男生情况不同,提高情况优于男生。分析认为,女生相对平时大肌群运动少,腿部力量起始状况较差。在核心力量练习时,悬垂肋木举腿、持杠铃片迈步转体两个练习方法对于女生腿部力量有较好的刺激作用,作用情况优于男生,腿部力量与腰腹力量提高的叠加效应,致使女生在立定跳远项目上提升幅度好于男生。
由实验结果可见,在掷实心球项目上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均显示为非常显著性差异。掷实心球项目,在手臂将实心球后引至脑后位置时,身体向侧后方拉长呈弓形,之后双腿发力蹬地,腹部收缩,双手以“鞭打”式用力将球掷出。在这个过程中,腰腹部在力量的传导中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下肢力量传到至上体时,不会出现腰部晃动使力量分散。之后快速的腰腹肌收缩,又能够将腰腹部及腿部力量叠加传导致上肢,形成整体发力将实心球投出。这表明,在掷实心球项目上,腰腹力量的提高,对成绩提高有着显著性的效果。
50m跑,属于极限强度运动,在奔跑过程中人体上下肢肌肉做最大强度收缩,而腰腹部肌肉则属强直收缩,避免快速摆臂引起上体晃动使向前行进力量分散维持躯干的稳定性,同时为下肢快速高抬大腿提供稳定的牵拉平台。在后蹬阶段,腹横肌保持上体稳定,腹外斜肌辅助腰部拧转增大步幅,提高奔跑速度。这说明,本次核心力量训练实验后,学生腰腹力量提高对短距离跑成绩提高是有着显著性作用的。
立定跳远,实验结果显示呈显著性差异。由腰腹肌在在立定跳远整体技术环节作用中可以看到,在动作起始阶段,腹肌由身体前屈时收缩状态转变为腾起时主动拉长状态,通过收缩伸展带动身体充分向前。落地阶段,收缩腹肌举腿,强有力的腹肌可以延缓脚部着地时间,增加跳跃距离。
800m及1000m项目,统计结果显示显著性差异。这是因为腰腹肌属参与呼吸的肌群,核心力量训练,增强了这些部位的肌肉力量,在长距离跑中起到了增大通气量的作用,从而使学生的长跑成绩得到提高。
引体向上项目,属于测试上肢相对力量指标,统计结果显示显著性差异。这可能与肋木悬垂举腿练习和持杠铃片迈步转体练习对于肩部、手臂、胸部肌肉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关,如果实验时间延长或增加杠铃片重量,可能会对上肢力量有进一步的促进作用。
由以上分析可见,核心力量训练对于身体素质提高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通过核心力量练习及讲解,让学生了解到核心力量练习的作用,通过练习使学生在离开学校后也能够自行练习,培养其“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具有更为重要的社会学意义。
(1)核心力量练习,能够促进青少年学生身体正确姿态形成,避免运动及日常生活中的肌肉损伤,同时掌握了练习方法对于其今后发展身体健康,终身体育观的形成均有积极的良性促进作用。
(2)通过为期三个月核心力量教学实验后发现,男生在掷实心球、50m跑、1000m项目上成对T检验均显示统计学意义上的非常显著性差异。立定跳远与引体向项目上显示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女生在掷实心球、50m跑、立定跳远、800m成对T检验均显示统计学意义上的非常显著性差异。
(3)教学实验证明,在体育课程中安排核心力量练习,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机能,对于落实《广东省学校体育三年行动计划》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4)通过核心力量练习及讲解介绍,使学生在离开学校后也能够自行练习,培养其“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具有更为重要的社会学意义。
[1]广东省学校体育三年行动计划[EB/OL].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体育局粤体教[2014]2号.
[2]郭广越.传统力量训练与功能性力量训练的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13.
[3]张春合,蔡端伟.功能性力量训练的理性思考——基于专项竞技能力形成的视角[J],体育学刊,2013(1):98-103.
[4]季磊.功能性力量训练的实质及其训练方法探析——基于悬吊训练、振动力量训练、核心力量训练、本体感觉功能训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