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城乡收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

2015-12-05 08:51叶金龙
怀化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消费率人均收入居民收入

吴 姗, 叶金龙

(安徽财经大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安徽 蚌埠233000)

一、问题的提出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在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内是经济发展的重点,农村市场已经成为我国扩大内需的重要一部分,根据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充分发挥农村的比较优势,增加农村居民收入,能够有效地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收入分配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城镇的高收入阶层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增加使高档品消费需求上升;另一方面农村中低收入阶层尤其低收入阶层在总收入比重下降导致基本消费品需求增长速度缓慢,最终使得高档品行业迅速发展,带动相关钢铁、水泥、建筑及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发展,导致产业结构变化[1]。农村在追求高边际报酬率的驱使下,会减少农村地区的闲置劳动力,提高农业领域的劳动生产率,进而大大提高了国民经济中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同时农村收入的提高会带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更加显著。

在研究收入分配与产业结构理论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通过实证分析得到很多可靠性结论,杨天宇(2014)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和HAC-GMM、SYS-GMM 方法,研究我国收入差距的扩大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收入差距的扩大会减慢产业结构的升级速度[2]。而殷凤(2013)则认为收入分配会通过消费和要素供给作用于产业结构,深入分析了收入分配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机制[3]。林毅夫(2013)则从宏观上讨论了政府发展战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而通过劳动力的调整影响收入分配,我国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背景下,收入差距则会进一步扩大[4]。

以上研究文献及其主要观点是本研究的理论参照与逻辑起点,但仍具有较大的改善空间。已有的研究表明,收入差距的扩大会影响产业结构升级,且收入差距越大,产业结构升级速度越慢,但城镇和农村收入对产业结构升级具体的影响大小还未涉及,本文利用VAR 模型和方差分解方法,得出了安徽省农村和城镇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产业结构升级水平的影响,农村和城镇收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值大小,结论表明,安徽省农村和城镇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产业结构升级都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城镇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小于农村收入水平。

二、指标的选取和数据处理

(一)数据的选取

本文把收入水平分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两大部分,加入变量最终消费率,通过查找安徽省统计年鉴,选取了1995—2012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和最终消费率的数据,作为本文的自变量。

(二)产业结构升级的测度

从定义上讲,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从测量上看,常用的标准有:库兹涅茨的“标准结构”,钱纳里的“产业结构标准模式”,但这种方法只能得出粗略的判断。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使用其他的产业结构水平测度方法,主要有两类:一是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还有一类是用单个测度指标去解释。

本文选取第二种方法,在均衡条件下,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都遵循一个唯一的路径,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那么产业结构升级度就可以测定" 由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特征是第三产业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小,所以指标设计中,给第三产业赋值最大,第一产业赋值最小)[5]。其中Pi为第i 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R 表示产业结构水平,R 越接近于1,说明产业结构水平越低,如果R 值越接近于3,表明产业结构水平越高。目前我国产业结构水平即R 值在2 和3 之间,是一种以重工业为主的状态。

三、实证分析

(一)模型的设定

在进行计量分析时,采用它们的对数形式来考察。因为采用它们的对数形式可以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本文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建立农村人均收入水平,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最终消费率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系统关系,分析城乡收入水平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并假定内部变量全部内生,所有滞后变量都纳入模型之中,从而建立变量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VAR 模型[7]:

式子中,Yt= (R,LNINCOME1,LNINCOME2,LNFC),即四个内生变量,产业结构水平,农村人均收入水平,城镇人均收入水平,最终消费率,k为滞后阶数,本文使用的计量软件为eviews6.0。

表1 ADF 检验结果

从检验结果来看,如表1,在10%这个显著水平下,单位很检验的临界临界值为-2.67、-2.66、-2.66、- 2.68,ADF 统计量值分别为- 1.44、3.51、1.93、0.40 分别大于相应的临界值,从而不能拒绝原假设H0,表明存在单位根,是非平稳序列。为了得到单整序列,我们利用计量方法做出二阶差分序列的ADF 检验结果,如表2。

从检验结果来看,5%这个显著水平下,ADF 统计量值分别为-7.99、-4.61、-2.95、-2.16,单位很检验的临界临界值为-2.67、-3.34、-2.69、-1.60 分别小于相应的临界值,从而不能拒绝原假设H0,表明不存在单位根,是一阶平稳序列。

表2 ADF 检验结果

本文为了满足建立VAR 的条件,除了需要平稳性之外,还需要合适的滞后期k,本文根据AIS 和SI取最小值的准则,经过多次尝试,最终所确定的滞后期为2 阶,在这个条件下,被估计的VAR 模型所有根的模均在单位圆内,模型稳定,其回归结果如下:

如上述结果所示,效果显著,产业升级系数的变化跟城乡居民收入的变化基本呈正向的变动关系,且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对产业升级系数的影响更大。

(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

为了进一步检验四者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进一步进行协整检验,经过一阶差分后的变量是平稳的,满足进行协整的前提条件,本文采用Johansen极大似然协整检验方法,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四个变量至少存在一个长期协整关系即:

上述各变量都经过对数处理,所以不能直接从系数直接描述变量之间的变动关系,但这可以反映变量之间的长期弹性,从符号来看,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对产业结构呈正相关关系,且农村居民收入影响系数更大。总体说,城乡居民收入与产业结构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但这种关系是否能构成因果关系还需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

既然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表明他们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因果关系,本文利用格兰杰提出的格兰杰因果假设检验实现,检验结果如表3 所示:

表3 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

如表3 所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和最终消费率都是产业结构的格兰杰原因,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的变化都能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同时最终消费率跟产业结构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城镇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收入与产业结构升级系数之间之存在单项因果关系,即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但反过来不能成立。

图1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最终消费率对产业结构的脉冲响应效果图

(三)脉冲响应

下面对给出三个自变量一个正的冲击,采用广义脉冲法得到关于产业结构的脉冲响应,如图1,横轴表示滞后期间数,纵轴表示产业结构升级的响应。

从图1 可知:当本期给予三个变量一个正向冲击后,产业结构对其反映各不相同,农村人均收入的提高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脉冲影响最为明显,在第一期接近0,在第十期为最大值,呈直线上升趋势,且在初期由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较低,且增长速度慢,所以脉冲响应函数波折上升,在后期,由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迅速,国家政策偏向等原因,农村收入对产业结构升级脉冲影响迅速上升,相对于农村人均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提高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效果从第一期开始就有正向效果,后呈上升趋势,在后期,比农村人均收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脉冲影响低,最后,最终消费率对产业结构升级呈下降趋势,在第一期为0,在第五期达到最小值,然后上升,在第十期接近0。这说明,城乡居民收入对产业结构有长期的正向影响。说明城乡居民收入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长期正向关系。

(四)方差分解

脉冲响应函数是对一个内生变量的冲击效果,而方差分解是讲系统的均方误差,分解为各个变量冲击所做的贡献[7],为进一步评价不同要素冲击的重要性,通过方差分解分析每个结构冲击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度。

表4 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差贡献结果

表4 表明,不考虑产业结构对自身的贡献率,农村居民收入,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对产业结构的贡献率从第二期开始显现出来,且在滞后六期的情况下,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的贡献率最大为43.42%,其次是消费率提高对产业结构为30.68%,城镇居民收入的贡献率仅为9.42%,所以,相比较城镇居民收入而言,农村居民收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率较大。总体来说,与协整结果,脉冲响应效果基本一致。

四、政策建议

当前产业结构不合理和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两个亟需解决的问题。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三个方面的措施。

1.随着农村收入的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系数逐渐较大,所以应该保障农村居民收入的稳定性,增强农村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利用多种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合法权利。国家应该通过多种手段对农民进行补贴,鼓励农民开办、进入乡镇企业,有关部门应该切实保障他们的正当权利。鼓励农村居民就地就业,大力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和旅游业,加增收入。

2.在建设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应保障城镇居民收入,使农村地区的低收入群体,迅速向非农业产业大规模转移,扩大城镇居民就地就业,减少城镇高素质劳动力的流出,促进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使第一、二、三产业发展更加协调,优化产业结构。

3.经过计算,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系数一直稳定在2.3 ~2.4 之间,产业结构水平还不高,与其他省份差距在进一步扩大,所以国家通过相关政策支持中西部经济发展,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

[1]冯素杰.论产业结构与收入分配状况关系[J].经济管理,2008 (8):50-56.

[2]杨天宇.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GMM 估计[J].产经论,2014 (1):58-71.

[3]殷凤,陈宪.中国收入分配差距与产业结构转型[J].上海大学学报,2013 (4):70-83.

[4]林毅夫,陈斌开.发展战略、产业结构与收入分配[J].经济学家,2013 (4):1109-1139

[5]徐德云.产业结构均衡的决定及其测度:理论解释及验证[J].产业经济研究,2011 (3):56-63.

[6]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7]郑妍妍.脉冲响应函数理论及其在宏观经济中的应用[D].天津:南开大学学报,2010 (2):21-121.

猜你喜欢
消费率人均收入居民收入
忠诚村的“棚经济”——村集体资产3025万元,去年村民人均收入2.3万元
新疆城镇化与农村居民收入实证分析
这个村子不简单 人均收入十万元
中国人均收入差距分析与预测的实证研究
最优消费率测算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0-2018年数据的实证研究
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数说陕西70年”之居民收入
我国经济消费率问题探析
2018年一季度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
经济动态效率视角下的省际最优消费率研究
国有经济对居民收入差距的非线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