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课程翻转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究*

2015-12-05 06:22:00胡建平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囚徒成员分数

胡建平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江苏连云港 222006)

实训课程翻转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究*

胡建平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连云港222006)

在实训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合作学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合作学习中有搭便车和保守现象发生,影响了合作学习成效。文章分析了合作学习中的囚徒困境现象,以《平面动画制作实训课程》为例,从教学内容设计、分组、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价四个方面作了具体探讨。以囚徒困境为理论基础设计的合作学习策略,能提高课堂合作学习效率,促进翻转课堂的高效开展。

囚徒困境;合作学习;项目式教学;Edmodo

引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理论的高速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在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学生通过课前学习教学视频和相关辅助资料,完成了学习过程的第一步“知识传递”,课堂上师生共同完成学习的第二步即知识的“吸收内化”。在翻转课堂中,知识的“吸收内化”有很多种方法,比如自主探究、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等,在实训课程翻转教学中,小组成员通过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实训项目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合作学习是一种有结构、有系统的教学策略,对提高课堂教学成效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同伴互助学习可以提高个体的学习成果,同时达到团体共同进步的目的[1]。当然,合作学习是一种理想化的行为,在教学实践中,也会有部分同学由于自身的利益或是其他因素,存在搭便车或保守现象发生。但是,教师在学习评价时往往又过于强调小组的整体表现,将小组整体表现等同于全体组员的表现,忽视了个体绩效,造成了不公平的现象,从而降低了其他组员的积极性,也导致了下一轮合作学习整体效果下降的局面。在实训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中,为了避免个别小组成员逃避学习任务,却共享合作成果,让互助学习双赢局面成为泡影,将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理论引入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可以有效避免投机行为的产生,以期达到利人又利己的双赢局面。

1 合作学习中的囚徒困境

博弈论又称为赛局理论和对策论,核心概念是在游戏规则之下,玩家采取各种策略和手段以求得最大的好处[2]。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不一定是团体的最佳选择。在囚徒困境的故事中,两个犯案同伙被抓,由于证据不足,警察将两个嫌疑犯分开审讯,并且定好规则: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刑1年;如果两人都坦白,各判刑8年;如果其中一人坦白一人抵赖,则坦白者予以释放,抵赖者判刑10年。在不能相互串供的情况下,每个嫌犯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考虑:如果同伙抵赖、自己坦白的话可以被释放,不坦白的话判一年,坦白比不坦白好;如果同伙坦白、自己也坦白的话判8年,不坦白的话要判十年,坦白还是比不坦白好。由于人都是理性的,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所以两人都选择了坦白,各判刑8年。但是,这个选择明显不是体现团体利益的最优解决方案,对于团体而言,都选择抵赖是最优模式,各判1年,而现在都选择了坦白被判了8年,这就是困境所在。

囚徒困境的故事提示我们,合作学习小组成员最好保持合作的状态,各方所得利益的总和即团队利益才能最大化。以合作学习中的资源共享为例,假设组员A和组员B都拥有对方不知道的价值相等的资源,将价值分为基本价值和附加价值,分别用b和a表示,a为组员拥有对方欠缺资源的优势,且b大于a。此次博弈收益矩阵如表1所示[3],此时2b+a>2b>b+a>b。从表可以看出,当双方都愿意共享资源时,整体的收益总值达到最大,能达到双赢局面,合作能有效开展;一方共享而另外一方不共享时,只有一方获益,另外一方会失去合作的驱动力;双方都不共享时,两者都不获益,小组合作失去了意义。

表1 资源共享矩阵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合作学习小组中的个体选择其最优策略时可能对整体来说并不是好的策略,教师在进行翻转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设计时,应当设计合适的教学策略,引导每个小组成员都自觉地为整体努力,以团体利益为出发点,尽量避免陷入囚徒困境。

为了避免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陷入囚徒困境,教师在进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注意三个重要的因素:一是重复博弈,二是组间竞争,三是公平的评价。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不是一开始就认同小组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而是要经过多次的磨合产生小组认同感,设计课程时可以将实训课程内容分为多个训练项目,让学生有机会多次的进行合作。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是促进合作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组间竞争会使小组有共同的目标而凝聚小组团结的力量,激发小组成员的集体向心力,让他们有共同学习的意愿,个人尽其所能的贡献自己的知识并分享给其他成员,使得小组可以提升整体的学习成效。为了提高所有成员的合作热情,教师要在合作学习开始前建立明确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成绩绩效评价标准,把在小组学习中的贡献可以获得个别利益当作诱因,提高低参与者的参与意愿,同时,每位组员所得分数不能超过他在组内所做的贡献,不能一刀切的全组成员无论贡献大小都获得一样的分数,让积极参与者觉得公平而变得更加积极,以提高全体成员的合作积极性,帮助小组利益最大化,提高合作学习的整体收益。

2 翻转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好的网络学习环境是合作学习开展的基础,笔者选用了Edmodo平台,有人形容Edmodo就是“上课用的Facebook”。Edmodo允许老师以多种形式发布功课,既可以让全班同学一起合作,也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互相协作。通过平台,学生不单可以在课堂上与同学一起解决问题,在课堂外也能继续合作。Edmodo为教师组织小组协作式学习、发布作业及批改作业提供了方便,也提供了数字签章工具,数字签章是对某种技能或成就的可视化表示,最直接的目的是把它作为动机激励的工具激励学习者,并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作出合理评价[6]。Edmodo平台特别适用于多媒体、动漫等专业实训课程展开小组合作学习,下面以《平面动画制作实训课程》为例,分析以囚徒困境为理论基础的翻转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2.1设计多次合作的学习内容策略

通过利用囚徒困境对合作学习进行分析,多次博弈有利于合作群体的稳定。在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多个项目,在学习过程中,及时调整小组成员的学习心态,让学习者反复参与合作,维持知识的循环与交流顺利的进行[7]。此阶段是合作学习课堂实施过程的基础阶段,教师要根据教学计划,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以及学生的专业特点设计多个合作项目。通过代表性的项目为学生创设适当的合作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开展高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过程来获得学习。比如《平面动画制作实训课程》将课程内容分解为网络广告制作、FLASH MV制作、FLASH网站制作、动画短片制作、游戏制作和手机动画六个实训项目。教师在每个项目开始前,利用Edmodo平台,向学生展示项目具体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合作学习的学习规则,明确给出项目的评分细则和个人绩效责任,突出评价的激励调控细则,激发学生内在发展的动力。

2.2“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策略

合理分组是合作学习建造平等竞争的基础,学习小组的组建对实训项目合作学习成功与否至关重要。采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形式进行分组,学生在竞争中就会有“旗鼓相当”的感觉。既利于小组成员之间建立起积极的、支持性的合作关系,便于合作者在相互学习时找到相互博弈的知识点,增加合作学习的机率。同时,也利于各小组之间展开各种竞赛活动,增强取胜的信心,提高全组成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训课程前期准备阶段,教师根据实训课程的特点,将学生按照不同的特长分为多组。比如在对《平面动画制作实训课程》进行小组分组时,根据前面几个学期相关课程教师的推荐,同时结合学生前期课程的分数和提交作品的质量情况,笔者将12级动漫设计与制作班32个同学分为四个特长组,分别是脚本编写组、动画造型设计组、分镜头设计组和动画制作组[8],每个特长组八人。然后本着“自由组合、适当调整”的原则,从每组选出一人,利用Edmodo平台的分组功能将全班同学分成八个合作学习小组。进行小组重组时,既要考虑每个小组的整体水平,为后期的作品竞赛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前提条件,也要考虑小组成员的和谐共处,使学生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相互启发、互教互学,共同进步,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9]。最后,每个合作学习小组由组员推选出一位责任心强、学习态度好、有一定创新意识的学生担任小组长。

2.3“组间竞争、组内合作”的项目式学习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只讲合作,不谈竞争,竞争能激发学生的动机和内在动力,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而小组与小组间的竞争,更能促使小组成员相互团结合作,使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所以在进行实训课程设计时,采用分组竞赛的学习方式将竞争机制引人课堂,这样有利于激发小组成员内心的学习欲望和动力,提升小组成员合作学习的意愿,提高合作学习的成效。实训课程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课前利用网络发放合作项目通知书,提出教学要求,提供相关教学视频和拓展学习资料,设计好项目评分细则。学生则利用学习平台分组进行自主学习,掌握项目前期准备知识。课堂上,小组长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工作流程将实训项目分解成不同的工作任务,然后结合成员的特长选出阶段负责人。基于博弈论中的“以牙还牙”策略,阶段负责人出于自己的职责和利益会选择积极工作,其他成员为了避免在自己负责的阶段无人配合,也会选择积极配合其他负责人完成阶段任务。小组成员通过讨论制定实训项目的制作方案,包括解决问题的思路、小组成员的分工、实训目标及自评与互评细则等。教师仔细审阅各个小组的项目方案,确保项目可行,指导小组将项目分工细化,使小组成员能够明确自己的任务,防止“搭便车”现象发生。项目实施过程中,由小组长协调,阶段负责人具体负责阶段任务,小组其他成员配合阶段负责人完成阶段任务,最后由小组长整理资料,根据前期的工作进行项目的合成,完成成品。

在项目制作阶段,教师要不断巡视、指导,适当帮助学生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排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增强他们合作完成项目的信心,并对优秀的学生在Edmodo平台中授予相应的数字签章作为奖励,比如对于创意很好的项目,对构思出该项目的学生就授予“最佳创意”数字签章作为奖励,该签章可以兑换分数。项目完成之后,小组长利用多媒体教学网分别演示本组作品,对本小组的制作思路进行简要阐述,并回答教师和非本组学生的提问,进行作品答辩。

2.4公平合理的评价机制策略

为了防止实训项目中小组成员出现搭便车和保守的动机,课程设计应该以促进成员信任与合作为导向,改善诱因与奖励措施。小组成员持续的做出积极贡献很大程度取决于感知公平,在一般合作学习情境中,无论成员是否有积极的参与到项目中,整组成员都会得到一样的分数,即积极参与者和投机者都得到同样的分数而造成不公平的现象。在前面的囚徒困境中提到,当一个团队中有搭便车的学习者出现时,会降低其他学习者的努力意愿,若能对投机者进行惩罚(或减少奖励),将有助于提升其他学习者的积极意愿。实训项目的完成要有清晰的评价标准,让学生清楚的知道老师将如何评估小组和个体的努力[11],如何对他们的学习成绩进行评分。实训课程评价采用多元评价方法,每个项目采用百分制,分别由80%的项目过程评价和20%的职业素质评价组成(见表2)。

表2 学生个人分数

考勤采用扣分制,每旷课一次扣3分,事假病假扣1分,迟到扣0.5分。学习态度主要考察两部分,一是学生课前利用网络自主学习的情况,比如登录平台的次数、观看视频的时间及回复帖子的次数与质量等;二是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比如电脑操作是否规范、是否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及是否具有团队意识等。

作品评价分数由教师给出的小组作品分数乘以学生的贡献指数得出。首先,教师对项目制作的不同阶段利用课前制定的评分细则进行打分,所得分数作为小组共同的作品分数。然后,计算出组员的贡献指数。项目完成后,依照组内成员和自己在项目中的贡献度,参考前期制定的评分细则,小组成员进行组内互评和自评,对不同的选项分别给予1分到4分,1分为贡献度最低,4分为贡献度最高,以此类推,互评时每位组员的分数不能相同,即每个分数只能给一位同学。为达到博弈论中的感知公平,基于个人贡献度与所得奖励必须成正比的原则,并对搭便车和浮夸贡献的小组成员进行惩罚,设计出组内互评与贡献指数换算表(见表3)[12],在小组互评中得分最低的学生记为TM1,最高者为TM4,以此类推分为四个等级,为了考察学生的自评与互评的真实度,此表不告知学生,仅作为评分依据。小组成员根据自评的分数和获得的等级换算出不同的贡献指数,只要在不浮夸贡献程度的范围内,学生根据贡献大小,TM1到TM4可以分别得到0.7、0.8、0.9和1的贡献指数。但是在自评阶段每浮夸一个等级就减少0.1的贡献指数。计算出贡献指数后,将小組得分S乘以该贡献指数H即为个人的作品评价分数。例如,某小组项目作品得分是90分,某同学互评分是小组四人中的第2名,即TM3,但是该同学自评分是4分,浮夸了一个等级,所以最终的贡献值只能得0.8(本来应该是0.9),作品评价部分的分数为90×0.8=72分。

项目档案主要是考核学习小组与完成项目相关的材料的质量和数量是否达到要求,比如制定的项目工作方案是否完善、项目制作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是否齐全及实训报告完成质量等。为了更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大程度激励学生,将学生在合作学习阶段获得的数字签章进行分值换算,每一个奖励签章加2分,最高分为8分。

表3 贡献指数换算表

3 结束语

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知识内化阶段很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习动机,使得每个学习小组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学习者建立相互平等的合作学习伙伴,在学习的过程中使用重复博弈和组间竞争策略,建立公平合理的评价机制,能有效地提升合作学习的成效。将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理论引入到翻转课堂的合作学习中,能有效地改善合作学习成效,促进实训类课程的教学改革。

[1]HUANG,H.C.,Shih,S.G.,Lai,W. C.,”Cooperative Learning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A Game Theory-Based Approach”.Internation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2011,27(3):1-10

[2]赵东升.博弈论入门[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3]吕宗翰.从赛局理论观点看个案分组讨论对学习表现之影响:以二技在职专班大学生为例[J].课程与教育,2008(4).

[4]重复博弈—破除囚徒困境[EB/O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765780010105n9. html.[2012-03-18]

[5][7][11]汤跃明,刘峰.博弈论在学习共同体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8(8).

[6]温小勇,焦中明,孔利华.教育徽章:促进网络学习的有效工具[J].现代教育技术,2014(8).

[8]关峻萍.平面动画综合实训课程的项目设计探讨[J].学园,2013(14).

[9]林海霞.中职《计算机基础》项目教学设计[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8598e 68701018q7b.html.[2012-08-14].

[10]我们天生都是合作学习者[EB/OL]. http://mooc.guokr.com/opinion/437625/.[2014-07-21]

[12]王建伟.基于赛局理论的合作学习融入国小阅读理解成效之研究[D].台湾新竹:新竹教育大学,2013.

[责任编辑烽燧]

G434

A

1008-7656(2015)04-0054-05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编号:D/2015/03/085)

2015-09-17

胡建平,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远程教育与多媒体。

猜你喜欢
囚徒成员分数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分数的由来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可怕的分数
趣味(数学)(2019年12期)2019-04-13 00:29:08
机智的囚徒
算分数
囚徒
岁月(2016年12期)2016-12-07 17:3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