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教-学-训-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效果

2015-12-05 03:12尼春萍刘喜文徐莎莎胡雪慧史瑞洁
护理研究 2015年31期
关键词:学时护理学基础

尼春萍,刘喜文,画 妍,徐莎莎,胡雪慧,冯 婷,邵 佩,史瑞洁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基础护理学为学生提供从事临床护理、社区保健、家庭照护等各个工作领域所必须具备的护理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情感态度,是护理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主干课程,在护理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传统的护理教育中,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体现不充分、实践环节训练不到位,导致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护理的意识不足、独立发现与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不够[1,2]。为了适应现代护理实践中日益呈现的整体性、独立性和复杂性发展的需要,我校在2012年启动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中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临床见学-模拟实训-实践应用”(简称“教-学-训-用”)一体化基础护理学教学模式,经过初步实践,在培养护生素质、提升综合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本校2012年级正在学习《基础护理学》的43名护理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均为女生,年龄18岁~24岁(20.70岁±1.68岁)。

1.2 方法

1.2.1 以需求为导引整体规划教学安排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健康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卫生保健服务体系对护士的能力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以学生形成熟练的操作技能为主的护理教学已无法适应现代护理发展需要。为此,我院构建了《基础护理学》“教-学-训-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即:以护生能力培养和提升为导向,通过“三早一结合一贯通”(早接触专业、早接触临床、早接触病人,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实践应用贯通于课程学习全过程)以及多情景的教学呈现(课堂虚拟情景、实训模拟情景、临床真实情景),将传授知识、形成熟练技能与发展能力、培养素质有机结合,实现“教-学-训-用”交叉融合一体化。具体体现在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的整体规划中,将课程教学由原来的第2学年第2学期提前至第2学年第1学期开课,学时数由180学时调整为110学时(课堂讲示60学时,实训室模拟训练50学时),增加2周约80学时的临床见学。

1.2.2 以学生为主体分层实施课程教学 根据教学的目的与实施场所,《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分为 “三层”,即课堂教学层、实训室训练层、临床实践应用层,各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均贯穿体现护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学医院的资源,学校与临床教师密切联系、加强合作、取长补短,以护生素质培养、能力提升为导向,将临床见学由原来的分阶段见习及课后集中见习调整为“早期实施、循序渐进、全程贯通”的“浸入式”临床见学,体现“教-学-训-用”一体化。具体做法为:从《基础护理学》授课始,即由少到多、非匀性安排课间临床见学(每周1次~3次,每次2学时~3学时),并在课后进行集中见学(18学时)。临床见学安排在本校附属某三级甲等医院进行,护生分为11组,每组3人或4人,分别在长期承担临床带教任务的11个科室完成。

1.2.3 以能力为核心综合评价教学效果 采用多阶段、多环节综合评价的方式重点考核护生知识转化为实践以及发现、提出、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①理论学习评价,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占总评成绩的50%(阶段测验与结课考试分别占10%、40%);②操作技能评价,采用模拟情景考核的方式,占总评成绩的50%,其中平时操作回示10%、护生临床见学报告5%、临床见学教师评价10%、综合护理技能考核25%。

1.3 效果评价 采用问卷调查、成绩分析结合的方式评价《基础护理学》新教学模式实践的效果。调查问卷为自行设计,包括两部分:①临床教师对护生临床实践效果的评价及建议,共30个条目,在护生临床见学结束前对临床带教老师及所在科室护士长进行调查。②护生对课程学习及安排的评价,共20个条目,在《基础护理学》教学结束前对护生进行调查。除教学建议采用开放性回答外,问卷其他条目均采用“是、否”选项。调查临床教师、护生人数分别为22人和43人,回收有效问卷22份和40份,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0%、93.0%。

1.4 统计学方法 收回的资料经核对后,采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双份独立录入数据。数据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 效果

2.1 护生与教师的评价 护生对《基础护理学》“教-学-训-用”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均持赞成态度,92.5%的护生对课程教学整体安排满意,对课堂教学、实训室模拟训练、临床实践应用的满意率分别为100.0%、97.5%和85.0%,97.5%的护生对临床见学的收获予以肯定;56.1%的护生认为临床见学在时间安排、频次、带教老师是否固定等方面需要进行调整。

临床教师对护生《基础护理学》临床见学效果的满意率为95.5%,91.0%的教师认为“浸入式”临床见学对护生《基础护理学》学习促进作用明显,特别是在转变学生对护理工作的认识、强化课堂学习内容、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收获颇丰(见表1)。73.0%的教师对临床见学提出了改进建议,60%以上的教师认为见学时间应该安排在08:00~10:00、每次2学时,每次带教护生数以2人为宜;见习频次应适当减少,由原来的每周2次或3次临床见习调整为每周1次或2周1次。

表1 临床教师对护生《基础护理学》临床见学效果评价较高的前10个条目 人(%)

2.2 护生学习成绩 《基础护理学》总评成绩优良率为53.5%,操作技能考核与临床见学评价优良率分别为95.3%、90.7%。

3 讨论

3.1 “教-学-训-用”一体化基础护理学教学模式可行、有效

3.1.1 “一体化”教学模式符合护生学习规律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在护理人才培养中具有夯基础、纠认识、提素质等重要作用。在本教学模式实施中,将《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前移至第2学年第1学期开课,纠正了既往护理教育中护生接触专业课较晚、影响其专业价值观形成等问题,体现了早期接触专业的教学改革思路,有利于护生更早更好地认识专业、培养情感;以核心能力培养和提升为导向、多情景模拟课堂教学及“浸入式”临床见学,则使护生在早期接触临床、早期将理论知识向临床实践应用转化的过程中,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以能力为核心多阶段、多环节的学习效果综合评价,纠正了以往学生为成绩而学习的思维定势,帮助他们在知识学习、应用、检验、提升过程中以创新为主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该课程教学模式得到了全体护生一致的赞成和肯定,他们对课堂教学、实训室模拟训练、临床实践应用的满意率分别达到了100.0%、97.5%和85.0%。

3.1.2 “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肯定 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自1983年至今飞速发展,对护理本科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受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传统的护理教学强调知识的传授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忽略了护生情感、态度、个性、创新能力的协调发展,制约了护生理论知识向临床实践的转化。“一体化”教学模式着眼于课堂理论教学、实训室模拟训练、临床实践应用的有机结合,注重培养护生以创新为主的综合能力,从本门基础课程教学伊始,有计划地帮助他们适应岗位需求,有利于护生早日进入护理角色。为此,该教学模式受到护生和临床教师的普遍欢迎,尤其是“浸入式”临床见学,从开课始,即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护生到临床护理病人,改变了既往“见习”过分强调“见”而忽视“习”,克服了分阶段见习及课后集中见习过程中学生不能很好消化吸收所学知识的欠缺[3],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95.5%的临床教师对护生基础护理学临床见学效果满意,并对临床见学在转变护生对护理工作的认识、强化课堂学习内容、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护生学习成绩的较高优良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效果提供了佐证。

3.2 基础护理学教学模式进一步完善优化的思考护理最大的特点是其实践性,临床见习是一种有效的实践性教学方法,在完善护生临床技能、培养其综合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4,5]。《基础护理学》“教-学-训-用”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和提升为导向,以任务驱动为核心,通过“三早一结合一贯通”以及虚拟、模拟和真实情境的有效呈现,尤其是通过“浸入式”临床见学的实施,充分发挥了临床教学的优势,较好地实现了课堂教学与临床实际的“零距离”,达到了理论知识向临床实践能力转化的目的。但是,该模式在实施中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本调查发现,73.0%的临床教师和56.1%的护生对临床见学提出了改进建议,她们多数认为临床见学时间安排在08:00~10:00、每次2学时、每周1次或2周1次较为适宜。考虑到目前临床护理单元护士短缺、带教资源有限,尤其是教学医院,平时临床工作忙、带教任务多、护士流动性大等实际情况,在既不影响临床护理工作又能最大程度保证临床教学效果最优的前提下,进一步科学论证、有效组织基础护理学临床见学,是今后本教学模式持续完善和优化的主要环节。

[1] 梁春光,郝桂芬.英国护理教育与我国护理教育的比较研究[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4):57-59.

[2] 许乐,时永超.本科实用型护理人才临床能力期望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1,8(10):445.

[3] 高玲,胡增祥,董雪.护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体系探讨[J].吉林医学,2008,29(4):309-310.

[4] 汤勇,袁皓瑜,蒋茜,等.两种教学方法在外科护理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全科护理,2010,8(5C):1402-1403.

[5] 徐莎莎,曹宝花,尼春萍.“三早一贯通”本科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3,33(5):674-678.

猜你喜欢
学时护理学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整式”基础巩固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