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佳树(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昆明 650500)
对有效体育教学教育性的三点思考①
邹佳树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昆明 650500)
摘 要:该文针对当前体育教学存在的效度不够以及体育教学教育性相对薄弱的现状入手,提出在体育教学中引入教育性的观点,为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作了一点有益的探索。文章从体育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教育的理念出发,分析了体育教学教育性人本、主体、差异的三大特点,阐述了提升有效体育教学的教育性的具体措施:正视人本,激发学生兴趣爱好,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正视主体,弘扬学生主观能动,让学生身心自由发展;正视差异,彰显学生个性特点,让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致力达到“身心一统、健康第一”育人境界。关键词:有效体育教学 教育性 人本 主体 差异
有效体育教学是指体育教师在遵循体育教学基本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激发、维护、促进学生体育学习活动的热情,在确保教学效率的前提下,达成预期教学效果、实现预期教育目标的教学方式。有效体育教学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有效果指的是通过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学生的生理机能得到锻炼、运动技巧得到掌握、身心健康得到提升;有效率,就是在单位时间里,教学效果最大化,能做到轻负担、高效率;有效益指的是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在实现体育教学显性任务的同时,达成体育教育隐性的教育目标。通过正视人本、正视主体、正视差异,努力追求体育教学的最高境界,达成体育教育“身心一统、健康第一”的教育性目标[1],“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让学生享受生命的意义。
当代人本主义教育家认为,教育要以人为中心,人的本质在于自我实现,并有不断向上的巨大潜能,教育要以激发这种潜能为目的。人本主义首先强调以人为本,其次强调人的独立尊严,最后强调人的精神文化品格。要达成体育教育的有效性,体育教师要躬身自省:我的体育课,有没有关注眼前鲜活的生命?是否聚焦学生的兴趣爱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节优质的体育课,体育老师有两大要务:激发学生兴趣爱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体育课和其他所有课程最大的不同,就是学生通过学习,倾听讲解、观摩演示,结合自己的体验来掌握新的技术动作,亦可把学会技术动作的探索过程,在兴趣引领下实施从分化到泛化,再到内化的渐变。统领教学的根本,还在于关注人本、因材施教。例如,篮球运动一直为青少年学生所喜爱。但从初中到高中,篮球课就一直教的是运球、传球和投篮。高学段的教学目标没有很好的延续性,这就会让一些能力强的同学觉得兴味索然,而对那些能力不是太强的同学又成为负担。体育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中心,要了解学生学习需求和心理期待,清醒地认识到“攻心为上”在教学中的巨大意义,使教学做到“心中有人、练中有趣”。教师应寻找并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2],为他们设置努力“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让人本主义得到最大的彰显,这才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同时,还可在体育教学中引入体育游戏,重新构建体育教育的目标、情境、过程以及师生关系,重塑体育课堂。体育游戏不仅使体育教学的内容更生动活泼,让学生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容易接受教学内容从而爱上体育;还可以使学生身体得到锻炼,启智调心,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提高学生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
在有效体育教学研究中发现,学生的体育运动状态一般呈“苦练、好练、乐练”三种情形。首先是苦练。提起训练就是“刻苦、刻苦、再刻苦”,处于这种层次的同学,总觉得运动很痛苦,是“被动的负担,对体育心存惧怕。其次是好练。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求知欲对学习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最后是乐练。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达到这种层次的同学,已能把运动看成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把学会运动、学会有效体育运动当成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动力。因为只有这样激发学生快乐运动的兴趣,才可能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才可能实现“每一个生命都很重要”的教育理想。《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以人为本,以素质提高为中心”的根本理念,是我们实现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更是每一位基层体育工作者的工作重点。要遵循娱乐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教师主导与学生自主参与相结合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去更好地实施体育新课标、优质地完成体育教育工作、更全面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助力添彩。
在体育课堂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体育教学的主体,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更是发展的主体。因此,体育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情,开展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做学习的主人,让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取得发展和进步。
更新观念。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实施“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运动与健康的主人[3],彰显“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理念,让学生的身心在欢快的运动旋律中得到自由的发展。
创新教法,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应该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佳途径。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现代体育教学理念,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运动的乐趣,感受到体育运动带来的身心愉悦。惟如此,才能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体育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教师只有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努力去反思并改进以往的教法,探索出与“我要学”的热情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才能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当然,这一过程必须是有序引导、分层激发。如,篮球教学可以根据学生身心发育的特点,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技术、战术等从整体上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分解、重组和调整。激发学生“我要学”的热情,就要开启他们的主动思维。学生自主思维的过程,是一种信息加工和内化的过程,这也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手段,“因为思得深所以想得透,因为想得透所以习得熟”。积极有效地启发、调动和控制学生思维的主观能动性,将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与锻炼,长此以往,学生必定能在体育王国中自由飞翔。同时,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饱满的精神和情绪高昂、认真的态度和丰富的表情等等,也是至关重要。它可以吸引学生,提高学生愉快的感觉和学习的兴趣。一个真正讲究教学艺术的教师,会调动他的语言、表情、眼神等所有一切积极因素,来感染和打动学生,,增强教学的互动氛围。这样,学生在技术动作的掌握上,也会比较容易体会到了练习成功的愉悦,激发起更大的学习兴趣。
有效体育教学的追求就是让学生在学会运动中,会自主运动,会快乐探究,会反思创新。要坚信学生的潜能。为让学生运动的自主意识实处,必须强调“态度决定一切,方法决胜一切”的学习理念。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方法技巧固然重要,但学做一个独立自主进取的人是第一位的。因为健全人格的形成、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多元智能的开发,对良好的运运健康态度的养成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激发学生进取意识。在一个集体里,每个人都是活的生命体,高低不是静止的,进步才是最重要的。学会进取,就是要以积极的心态应对竞争,努力让今天比昨天有进步,就是最大的成功。
美国著名植物遗传学家麦克琳托克在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奖感言中说:“我是一朵开放在秋天的雏菊,我相信不是每一朵花都在春天开放。”[4]这就是说,生命是有个体差异的。个性差异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和后天生理、心理发展逻辑的必然状态,它是一种客观存在。每一个具有不同个性的学生,都有其不同的发展潜质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必须正视差异、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能只关注“差别”,更要关注“特异”。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差别与特异,主要是由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知识水平、特长爱好等因素所决定。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充分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个性差异,不断寻求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有效教育方式,另起一行,让更多的学生身心和谐发展。[5]
实现差异式教学的首要在于教学对象要区别对待。体育老师要熟知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项目专长,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有针对性地给予“扬长避短”式的待遇与要求。例如,要在肯定其成功的运动强项基础上,激发其运动弱项的信心。其次,教学过程要分层推进。分层推进即从学生的现状出发,针对学生的不同体质、能力、爱好为其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和练习过程。例好,在耐久跑教学中,根据学生身体素质的高低,把教学内容分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选组别,在教学进程中再根据运动实绩与素质的提升调整组别。最后,教学评价也要因人而异,层级有别。科学评价学生在体育课堂的表现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例如,在对相对较弱的学生评价时,教师要在激励时维护其自尊心;而在对于一些体育技能较优的学生评价时,教师就应该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激发其更加强烈的体育精神,促使他们真正成为体育学习的强者。
在有效体育教学研究中,“有效”不等于“多练”。为在“现实”与“理想”之间达成有效体育教学的共识,可以教研组为单位展开有效体育教学论坛,认真组织体育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的经验,不断要求广大教师在现实与理想的对比反思中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寻求共识。受传统的思维定势和行动惯性的影响,不少教师总认为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多练效果就会好,不注意各类有差异学生的特殊需要。其实不然,盲目多讲不是工作认真的表现,而是对教材把握不准、教学信心不足的大曝露。最好的学习就是有针对性的“订单式”预约和“菜单式”消费。
教无定法,教亦有法。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只有正视学生的人本、主体、差异,采取灵活而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才能实施有效体育教学,实现体育课程应有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淑真.新课标下教师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J].中学教学参考,2011(36):94.
[2]汪波.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探讨体育教学中的“以人为本”[J].四川体育科学,2005(4):105-107.
[3]黄煜熙.体育教学中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措施[J].教学与管理,2009(21):155-156.
[4]肖远骑.家庭教育的15条智慧[N].中国青年报,2013-11-19.
[5]刘平安.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在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29):37.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5(c)-0125-02
作者简介:①邹佳树(1990—),江苏人,在读硕士,云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体育教育研究。
Three ideas about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s of effective PE teaching
Zou Jiashu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Kunming Yunnan,650500,China)
Abstract:The current PE teaching lacks sufficient validity and its educational functions are relatively weak. Hence in this paper the writer puts forward the introduction of educational functions to PE teaching and tries to make some beneficial exploration for the reform of middle school PE teaching. Based on the concept that the highest level of PE teaching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lifelong P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hree major features of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s of PE teaching: humanism, subject and difference. This paper states the steps to promote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s of effective PE teaching: humanism should be faced up to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and let students develop healthily both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subjects should be faced up to to promote students' subjective move and let students’ body and mind develop freely; the difference should be faced up to to reveal students’individuality and let students’ body and mind develop harmoniously. All these efforts are to achieve the educational level-body and mind to unify, health first.
Key Words:Effective PE teaching;Educational functions;Humanism;Subject;Dif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