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培养青少年参与校园足球的经验性思考

2015-12-05 10:09武文骏
少年体育训练 2015年7期
关键词:足球运动动机群体

武文骏

(南京市宁海中学,江苏 南京 210000)

对培养青少年参与校园足球的经验性思考

武文骏

(南京市宁海中学,江苏 南京 210000)

1 研究背景

2008年,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计划正式启动。如今,足球进校园已升格为国家体育战略的一个重要部分。在看到未来中国足球希望的同时,应当理性地总结并对未来的计划有一个清晰的思路,至少目前这样一种思路应当在框架层面上清晰可行。这样才可对我国足球数十载发展中所积累的经验去糟取精,并结合现在学校足球发展的有利条件,探索出符合我国目前国情的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模式。本文通过对多名足球专家的访谈,并结合笔者作为专业足球运动员与高中体育教师的双重经历,在对以往文献回顾的基础之上探讨我国青少年参与校园足球的一些经验,并提出建议。

2 研究方法

2.1 专家访谈法

采用访谈法对江苏、浙江两地5名具有青少年执教经历的A级足球教练员,4名具有副高或以上职称的高校足球教师,4名从事青少年足球管理工作的足协工作人员进行半开方式访谈,对访谈内容进行记录并整理。

2.2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体育教育学、运动心理学、青少年足球训练类书籍,并利用“知网”“万方”等网络文献数据库,搜集近10年来有关青少年足球培养方面的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筛选。

3 足球兴趣的培养

3.1 内部动机的建立

青少年参与校园足球运动,首要培养的应当是对于足球运动的兴趣。兴趣培养的关键在于建立青少年群体对于足球运动的内部动机。Vallerand &Losier(1999)有关运动动机的理论指出:动机并非简单对立的分为“内”“外”二维,而是从无动机至内部动机渐进过渡。校园足球推广后可以预见的是:青少年群体参与足球运动会因为社会、家庭、学校、他人或自身等外部、内部因素的不同影响,产生不同程度的动机。内化程度高的动机水平对于青少年群体足球运动的参与有着正向的影响。然而,若动机内化水平较低,则无论是自身对足球运动的兴趣,以及对足球运动的持续参与都是不利的,甚至会有退出足球运动的可能。

因此,建立青少年群体的足球内部动机首先应当对青少年个体的动机水平有着量化了解,对于动机内化程度较高的青少年个体,应采用强化的思路,如:在个体原有足球水平上设立相对中等难度水平的技战术练习,使任务难度控制在“跳一跳,摸得着”的前提下,个体可以获得足球成就逐渐提升的乐趣;而对于动机内化程度较低的个体,则应当降低足球技战术练习的难度水平,甚至应从简单的足球游戏做起,使个体首先不排斥足球运动,之后再通过合理的任务设置逐渐提高个体动机的内化程度。

3.2 培养渠道的非功利化

校园足球运动不同于竞技体育环境下的职业、半职业足球运动,其内涵在于使更多的青少年群体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我国以往在校园中开展的足球项目,多以成立校级足球队为基础,以参加各级比赛并获得成绩、等级排序为学校的足球绩效。足球中的激烈对抗及其伴随而来的胜负关系,确实为足球运动的魅力所在。但若学校过分强调输赢和排名这样一种竞争性的结果导向,则无论是对青少年具体培养计划设置,还是对青少年对足球运动兴趣的本源都是一种异化。最终,校园足球将有可能混淆于职业、半职业足球,成为一种排他、精英式的培养方式,从而脱离校园足球建立的内涵初衷。

建议在充分建立各级校园足球比赛的同时,应当淡化排名、排序,甚至输赢。可采用量化打分和专家评定相结合的方式,创立如“最佳前锋”“最佳门将”等个人奖项,以及“最佳后防线”“最佳中场”等小团体奖项的评价标准。从而使学校、足球教师,以及青少年群体对比赛的社会认知与评价,由结果导向转变为过程导向。同时在培养渠道非功利化的基础上,针对运动员个人成就应当建立细化的等级评定,并对相应成就的运动员的学业生涯和足球职业生涯提供政策上的支持。从而在培养运动员足球兴趣、扩大青少年群体参与足球运动的同时,能够合理地、非排他式地发掘潜在的精英球员。

4 运动特质的培养

依据Nicholls的目标定向理论:由于对能力这一概念的不同认知,青少年在参与足球运动时会表现出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这两种特质倾向。任务定向者将自身作为参照对象,以自身能力的不断提高为参加足球运动的目标;而自我定向者则以他人为参照对象,以竞争和超越他人为参加足球运动的目标。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表明:任务定向相对于自我定向,在获得运动的满足感、成就感和应对较高难度的任务挑战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培养青少年群体在足球运动中的运动特质应以任务定向型为方向。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教师和教练应当注意动机气氛对青少年运动特质的重要影响。教师、教练的言语、行为是否鼓励团队合作、掌握,表扬和激励是否以青少年自身的进步为参照,言语、行为是否以鼓励个人英雄主义、排他竞争等行为,均会对青少年的运动特质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教师和教练应当对自己的言语、行为进行自我评估,使用任务定向型的动机气氛进行教学和训练,这样才有助于青少年群体良好运动特质的形成。

5 足球技能的培养

“传、接、控、带、射”这五个字反映了足球最为基本的技能范围。成年职业足球运动员在这几个方面的培养都会有一定的倾向性,如:著名球员齐达内、贝克汉姆的传球与任意球射门,梅西和内马尔的控球与突破等。相反,足球运动的各项基本技能之间具有相当强的关联性,或者可以从实战的角度将“传、接、控、带、射”看作是比赛中一个连续统一的整体。如同经典的木桶效应一样,如果某一个环节成为一名球员的弱点,则在实战中有可能因为这一弱点破坏了球员其他基本技能的连贯运用。

对于青少年群体足球技能的培养,以往的经验往往出现两种极端:一是过分强调技能培养的全面性,忽略了对青少年球员特点的挖掘;另一种则过分强调特点的挖掘,而忽略了其他基本技能的统一发展。前者多出现在学校足球基本课程的教授过程中,后者则多出现在业余体校等半专业性质的足球训练机构中。

借鉴足球先进国家的培养理念,针对青少年群体足球技能的培养,首先应当符合其相应年龄阶段生理及心理特征。在此基础之上校园中足球的开展应当基于学生的不同足球基础,以多层级、递进的方式设置多种足球培养方式,如:针对基础为零的学生,应当以各种足球技能体验为重心;针对基础稍好的学生,则可以在强化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初步挖掘某一项技能;而对于基础扎实,天赋特异的学生,可以仅将基本技能的培养作为一种状态的保持,重点在于深度挖掘某一项或多项技能的潜力。学校可通过足球普及课、足球提高课、课外活动指导以及社团等多种方式来具体实现。

6 足球思维的培养

足球兴趣的培养是青少年校园足球参与的前提,足球运动特质的培养是青少年校园足球参与的良好基础,足球技能的培养是青少年校园足球参与的必要条件,而足球思维的培养则是青少年终身参加足球运动永恒的驱动力所在。狭义的足球思维可以特指足球场上的“意识”,意识可以解释为球员瞬间的思考、分析能力,也可以看作是灵感的涌现;而广义的足球思维,则涵盖了与足球相关所有环节的智力付出。本文的“思维”特指足球“意识”的培养。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一个普遍现象是:缺乏在球场上思考、分析、随机应变的能力,即足球“意识”的缺失。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在青少年阶段对于足球思维的培养不够充分。而“跑套路”等传统的训练手段,对于无对抗情况下初期理解教练的战术意图效果尚可;带入实战后则因对手这一变量的引入,造成熟练“剧本”的中断。

因此,针对青少年群体足球意识的培养可依据足球比赛的特点分为比赛信息获取、战术选择与战术实施这三个不同的培养阶段。结合青少年群体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一般手段的基础上利用诸如教学、训练录像回放、多媒体教学、形象思维训练等多种直观的现代教学手段,循序渐进地进行足球思维的训练与培养,从而逐渐让青少年群体由“学踢球”提升为“会踢球”,最终终身参加足球运动并获得其中的真正乐趣。

G843

A

1674-151X(2015)07-011-02

2015-06-01

武文骏(1990 ~),中教初级,本科。研究方向:运动训练学。

猜你喜欢
足球运动动机群体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业余足球爱好者对足球运动损伤的认知与预防研究
足球运动对超重、肥胖儿童和青少年体质与健康影响的系统综述
包头市第十一中学学生足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哪些群体容易“返贫”——受灾户、遇困户、边缘户
关爱地球,学生成主流群体
认清亏欠问题——对参与近期香港暴乱的青年群体之我见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