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丽 程杉
摘要:文章阐述了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含义,对我国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意义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该制度的实施现状、三种主要模式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几大问题。针对问题,分别从制度、导师、学生及保障机制等各方面提出健全本科生导师制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本科生导师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8-0201-02
一、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及意义
在我国,导师制长期以来是针对研究生教育的,研究生教育一般涉及到的课程不多,学生的大部分时间用在科研工作上,配备导师可以专门指导学生学习、科学研究、论文撰写等工作。近年来,随着普通高校的扩招,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也为本科生配备了导师,即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是对这种制度的应用和延展。具体来说,本科生导师,是近年来我国部分高等院校在国外高等学校管理和教育工作经验的影响和启发下,为培育高素质本科人才而做出的一种探索以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需要。通常是指按一定师生比例为本科生配置导师,并由导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直接综合指导。[1]
在学分制条件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可以有效地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引导学生成长成才,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原有本科生培养模式一般是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针对群体设计的培养方案,没有针对每位学生提供具体化、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不容易培养出有创造力的人才,而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要求导师针对个别特定学生,制订相宜培养方案,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精确制导,并进行具体考核。导师的有效引导,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可以有效实现教书与育人两者的结合和促进。在导师制条件下,导师与学生的距离与关系都有了变化,导师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特长等,学生也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导师,深入学习导师各方面的长处,有利于在师生之间建立起良性的互动沟通机制,并易于形成亲切、平等、自由的师生关系,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与进步。
二、现有制度施行情况及产生的问题
我国现有本科生导师制的模式从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分类,[2]以学生为主体的实施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类:全程导师制:这种模式一般要求有充足的师生比,本科生整个本科四年均有导师指导。新入学的时候由导师引导首先解决学生的适应性问题,使学生顺利实现高中与大学之间的转变,然后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专业学习和科学研究,参与课题和科技竞赛等,在大学四年级的时候由导师指导合理选择工作、考研或出国等。总之,这种模式就是由指导教师从教学、科研和其他实际工作方面等各方面为学生大学生活各阶段提供指导,使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年级导师制:通常包括低年级导师制及高年级导师制。前者指学生本科前两年由导师指导,实现教学活动优化并提升学习能力升,另外导师介绍相关专业领域发展情况,并实时了解分析学生学习、选课和成绩等情况,帮助学生解决期间出现的问题。同时,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使学生更深刻地受到导师人格魅力的感染,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到三、四年级不再专门配备导师,这种模式主要是为引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学会进行大学学习。只在本科三、四年级实行的导师制称为高年级导师制,由导师指导学生巩固之前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指导学生参与研究课题、参加学术讲座或报告会等,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业务知识、能力培养、科学道德、思想品质和就业。
英才导师制:是主要针对优秀学生实行的导师制,比如推荐免试生和高考高分考生。这些学生先跟普通学生一样学习文化课程,之后提前配备导师,并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主修专业,实现个性化培养。优秀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具有超前性,导师充满针对性和导向性的指导可以帮助其更好地发展。这种模式可以方便优秀学生得到最优秀导师的指导,并充分利用学校最好的资源实现自身成长。
目前我国高校推行的本科生导师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这种制度在我国毕竟还处于探索阶段,运行过程中难免出现一定问题,可以归纳为三个层面:
1.管理层面缺少制度保障。完善的规章制度是顺利、有效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保障。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入改革,很多高校都逐渐意识到了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重要性和实施的必要性,逐步出台了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方案,但与此配套的相关制度和保障措施却很少。比如本科生导师的任职条件及导师配备、职责和考核的規定以及如何组织与管理等规定并不全面,这样实际实施起来,无法优化导师的遴选及明确导师的任职资格;无法实现双向选择确定导师指导学生的实际数量;导师制培养成效也缺少完整考核制度,无法分阶段定期考核培养计划,无法根据考核结果找出问题及时调整培养计划,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另外本科生导师制的组织管理需要学校多部门参与,不同部门之间在组织协调和配合监督时易出现问题。总之,目前高校实施的本科生导师制,缺少制度保障,容易流于形式。
2.导师层面。问题主要集中在几大类:第一,指导学生的数量过多且指导次数较少。在导师资源比较紧缺的高校,导师的时间大部分用在教学、科研、社会工作和指导研究生上,没有过多时间和精力指导本科生。第二,指导内容随意缺乏规划。这跟导师的职责定位密切相关,部分高校把本科生导师的职责定位过于笼统:导师既要指导学生学术和学业,也要指导学生学习、生活、修养和成长,同时指导高年级学生有效就业,是学生全面性的导师。导师承载的任务过多,核心工作职责缺乏具体规定,职责范围很大程度上混淆于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之中。导致对学生指导内容比较随意,对自己的工作内容不十分明确。第三,指导偏重专业知识而忽视全面发展。通常本科生导师都是本院系的专业教师,导师更专注的是自己所讲授的课程和所做的科研,这样很多指导内容更偏向专业知识和科学研究,学生对于全面发展的诉求得不到满足。
3.学生层面。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对导师制的相关制度了解不够,不明白配备导师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把导师制当成一种任务和负担。第二,学生主动联系导师的意识淡薄,多数学生等待导师联系自己,很少主动联系导师,学生对本科生导师制的认识也存在偏差。我国传统教育理念是在老师教诲下,学生洗耳恭听。学生习惯了听从老师的安排,如果导师没有主动联系自己,自己则不习惯于主动联系导师,即使碰到问题也只等导师召见的时候才提出來,对导师制的热情不高。第三,现代社会,学生受到的影响及承受的压力是多方面的,比如大学四年级时候由于存在考研、出国和就业的压力,很多学生不得不按自己的想法来规划,导师的介入无法充分有效起作用。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根据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的实施情况及对出现问题的分析,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更好地完善这一制度。
首先,确立本科生导师制为基本教学制度,并加强配套政策和制度建设,为其有效实施提供保障。建议可以从学制入手,把导师制充实进来,结合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改变一成不变的四年制本科传统;针对导师的选拔、管理和监督激励、考核等也要求有一套完整的保障制度;高校应使多相关部门联合起来,并明确指导部门,制定相应规章制度,指导和监督本科生导师制的有效运行。其次,优化导师的配备。导师需要选拔合格且有责任心的人;导师的工作职责要明确,并按指导学生的数量和质量计入教学工作量,享受导师补助或津贴,同时与教学工作量一样享受校内相关福利政策;对导师的考核也要科学合理,本科生导师制牵涉到导师和学生共同的作用,结果的好坏同时受到双方的影响,避免只用学生的成绩或成果优劣评判导师指导的好坏,并且把导师的工作考核与报酬、职称评定或职务晋升结合起来,对于指导成绩特别优秀的导师在年度评优、在职进修和职称晋升等方面适当倾斜,避免出现导师只重科研而轻教学、轻指导的局面。再则,完善导师制的配套设施,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建议从学生选课度、学分管理、学籍管理和实习、实验制度等方面入手建立保障体系,并加强学生工作、财务管理和后勤保障等方面的服务,另外学生的表现也可以与课外创新学分、三好测评、奖学金评定、入党、推荐免试研究生等挂钩,以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这就要求学校相关部门转变传统培养观念,切实建立起与本科生导师制相适应的配套培养服务体系。
四、结语
综合上述,高校改革现有教育和管理模式,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新的办学模式和办学方法,都是为了更好地推行素质教育,以便因材施教,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并特别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本科生导师制正是这种有益的尝试,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也是高等学校提高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的新动力。目前,很多高校在具体的政策和做法上还在探索,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理论研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与改革,从而更好地促进本科生导师制的作用发挥,努力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本科生导师制将成为我国本科生培养工作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唐耀华.论本科生导师制对高校发展的促进作用[J].高教论坛,2005,(03):9-13.
[2]冯翠兰,王淑英.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模式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9,(18):37-38.
[3]李瑞.我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与优化研究[D].河南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