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①

2015-12-04 16:00:50刘芳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4期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素质教育

浅析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①

刘芳

(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基础学科部 河南郑州 450001)

摘 要: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把健康教育放在首位、以素质教育为指导建立新的体育教学模式,按终身体育的要求不断充实课外体育活动内容,注重高校体育教学内容项目的改革、更新教育指导思想和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开展创新教育等,以期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思路,积极完善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实践改革。

关键词:普通高校 体育教学 教学改革 素质教育

作者简介:①刘芳(1978,1—),女,汉,河南西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8(c)-0224-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4.224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将更加剧烈,主要表现为以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其焦点是人才的竞争。人类历史的发展表明:只有依靠科技和教育,国家经济才能发达,民族才能振兴。科技和教育是富国之源、强国之本。[1]因此,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必须以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为指导思想,建立和健全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高校体育教学制度, 该文结合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对有关问题作了探讨,并提出改革构想。该文查阅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中外书籍和期刊等文献资料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对专家、体育教师访谈法对此进行研究,以期提供有益的借鉴。

1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探索

大学是学生奠定终身体育基础的重要阶段。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的基本途径。它是指以体育课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双活动。体育教学除了要遵循一般课程的教学规律外,还要遵守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和人体功能适应能力变化的规律以及人体生理功能活动变化的规律等。这些规律相应的决定了其自身的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任务、内容、原则、方法与组织形式。[2]

经历了小学、初中、高中体育,来到大学的青年学生面临着体育的学习的最后时期,因为要参加工作了。大学体育一般是选课制度,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体育项目,基本都是大一、大二两年选择2~4次。尊重了学生自己的意愿,激发了学习兴趣。高等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是:(1)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2)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养生常年不断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3)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4)进行思想品德与意志品质教育,塑造新世纪的全面发展的高科技人才。

2 当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2. 1体育教学目的应把健康教育放在重要位置

2005年4月25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充分认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健康体魄是青少年学生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高等学校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阵地,健康体魄是高素质人才的物质载体,学校体育是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环节。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认真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3]

当今社会,由于大学生的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学习任务繁重,心理和生理压力增大,从而出现头痛、心悸、月经不调、食欲不振、等亚健康状况。其次还有不良的生活方式如不吃早餐、暴饮暴食、偏食,熬夜、吸烟、酗酒、心理疾病等这些突出的问题,让我们一定要把健康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可以通过开体育公共选修课和体育知识讲座来实现。

2. 2以素质教育为指导建立新的体育教学模式

严格按照学生体质水平分班授课。按照学生体质、素质和基本运动技能分级编班,使处于同一水平的学生能在相同的基础上起步,易见成效,并同时可以提高教与学的水平。分班后找到接受能力较快,协调性较强的体育积极分子和体育骨干任命为小组长,教师教授课程后,可以分组练习,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力争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所授知识。同时还要找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

我进行了一个教学实验,对于编导141和编导142两个班级的体育课程,我按照传统的教法,上课我主讲,学生练习。另外编导143和编导144班在授课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我讲完后再抽查学生复述,这样每个学生上课的时候都高度集中注意力,小组练习成员轮流当组长、纠错带操喊口令,课程结束时候考试以分组比赛形式进行,按照素质教育要求引导学生不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组织编排舞蹈队形、自己设计考试服装,自己选用音乐,考试结果出乎意料的优秀。而编导141和142班考试成绩远不如她们。引导式、启发式、互动式、探讨式教学方法要实际操作,让学生真正的成为主演,教师主导。努力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积极推行体育学分制。以我们学校为例,大一、大二学生一共修两年体育课,平均每年1学分,共2学分,每年开学第一节课程是学生自由选课,给与学生以较大的宽容度和尊重、理解、自由,使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2年中至少学会两样体育运动技能和体育健身知识,从而提高体育教育质量。

2. 3按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充实课外体育活动内容

据调查了解学习占用了学生的大半课外体育活动时间,这是因为低年级学生要熟悉适应新环境,参加学校社团组织活动较多,新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也让他们耳目一新,这需要时间去适应磨合。同时面临计算机等级、普通话、英语四、六级等重要考试。高年级学生面临毕业找工作写论文的压力,还有部分学生考试公务员、司法考试、教师资格考试、研究生考试等等也让他们无暇顾及课外体育锻炼。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呼吁有关部门为学生减轻负担,制造宽松环境。让他们从繁重的学业解放出来,有更多时间投入到课外体育活动中来。通过校园报栏、广播站、等宣传体育锻炼科普知识,制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们潜移默化的接受体育锻炼。学校团委、工会、体育协会定期组织系部体育联谊活动,如:篮球迎新杯、网球友谊赛、健美操、啦啦操比赛等活动。积极组织学校大型运动会如冬季长跑比赛和春季田径运动会。

2. 4体育教师多提供技术指导,制定合理运动处方

体育教师在课余时间多指导学生,为他们制定合理科学的运动处方,提供健身知识。体育锻炼处方可分为健身锻炼处方、健美锻炼处方、保健锻炼处方、康复锻炼处方等。体育锻炼处方由运动目的、运动强度、运动项目、运动频率和运动时间等要素组成。运动处方的实施一般包括三个环节:医学检查、制定处方、实施体育锻炼。作为高校体育工作者,我们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和兴趣爱好来选择运动项目、确定运动负荷,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

2. 5积极创新,开拓与时俱进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改进教学方法,理论和实践课程都要重视,例如:在健美操课程,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步法、音乐、健美操套路等实践知识,还可以增加健美操的概念、发展状况、锻炼价值等等。让学生了解健美操是根据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和体育美学等多科理论,为促进人体健康美发展而进行编排的。因此它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每个动作都有针对性,对人的身心影响较为全面。对学习者要求不高,健美操运动负荷和难度可以选择、不同年龄、性别、个性的练习者可以酌情选择项目参加锻炼,此外它锻炼起来不受场地器材影响,练习起来安全简单易学,适合不同性别年龄的学生开展,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教学中发现在上课前增加体育游戏如喊数抱团、贴烧饼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一方面使他们积极进入学习状态,吸引注意力;另一方面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增进了师生间的交流和感情。

摒弃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高校教师应努力把演绎法和归纳法结合起来,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以引导为主,力争把体育课上成体育引导课,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倡师生共同研讨问题。大学生已初步形成了个性化的认识体系,他们思维的独立性、批评性、选择性已有较大发展,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意志对教师的言传身教进行加工、改造、吸收,使其纳入到自身原有的知识体系之中,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觉的评价标准。平等的研讨,自由的双向交流,最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通过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开拓精神、创造能力和参与意识,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

2. 6高校体育教学内容项目的改革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高校体育课的不断丰富与发展,体育舞蹈、啦啦操、爵士、街舞、瑜伽、肚皮舞等这些新兴项目也悄然加入,这些项目节奏鲜明、动作时尚、健身价值较高,更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拓展知识面和开阔眼界,并且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高校教学内容的改革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体育教学中,当代大学生更倾向于休闲娱乐、增进人际交往和提高运动技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围绕课程设置、教学目的及教学项目不断进行更新和完善。

2. 7加大体育场馆建设的投入和增进体育器材

随着高校近年来的扩招,学生人数迅猛增长,呼吁学校增加场馆设施建设,增加在体育健身器材、设施等专项资金的投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运动器材和运动场馆。以保证教学、训练、竞赛、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 结语

学校体育是构成我国现代体育不可缺少的部分,而体育教学又是学校体育的中心环节,体育教学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5]通过高校体育教学是学生逐步掌握体育运动的各项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并学会各种锻炼身体的方法,能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处方,以及有关卫生保健常识,养成自学、自练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丽平.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思考[J]体育科学研究,2000,4(3):36.

[2]张明俊,时金钟.大学健康体育教程[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

[3]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Z].教体艺[2005]4号,2005-04-25.

[4]李太行,秦勇,温禹.创新教育与高校体育改革[J]体育学刊,2002,9(5):80.

[5]王燕梅,付明.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与改革设想[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26(5):158.

猜你喜欢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素质教育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25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7:21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7:11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8:02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9:54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
人间(2015年19期)2016-01-04 12:46:56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