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重阳
冷静辨析积极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契机
黎重阳
顾名思义“互联网金融”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就是数据处理技术与金融产业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它基于信息大数据平台而构建,随着金融技术不断创新而形成。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由弱趋强,对商业银行构成了越来越多的机遇与挑战。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对经济与金融带来的影响尤其突出,眼下的“互联网金融”除了已经渗透进入传统商业银行的信贷、支付、交易中介等业务领域,还衍生了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网络借贷、众筹融资、网络搜索多种金融功能。本文作者阐释了互联网金融的现状,分析其对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以供业内读者探讨借鉴。
毋庸置疑,互联网金融虽然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领域形成冲击,带来了从未有过的压力,但是商业银行只要顺势而为,对经营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将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有利于在以下方面促进转机的到来:
1.有利于拓展客户与业务渠道
客户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各项业务的基础,互联网金融模式有利于其培育和拓展客户基础。截至2012年全球互联网用户已达24亿人;我国互联网用户已达5.65亿人,网购人数1.93亿人。根据这样的需求规模在互联网金融作用下,商业银行可以结合自身发展战略,一方面拉近与已有客户的业务关系,增加客户黏合度;另一方面挖掘、吸引新客户,培育新的业务资源。在互联网金融模式趋向于成熟的环境下,由于中小企业及个人客户不断产生多样化、个性化服务需求,他们更倾向于通过互联网参与各种金融交易。银行传统物理网点的优势将逐步趋于弱化,其传统的目标客户群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改变。商业银行传统价值创造和实现方式必须随之发生改变,只有能够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才会重新得到客户的青睐。
2.有利于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互联网金融拥有大数据、云计算并创新了微贷技术。商业银行可以利用互联网金融,更全面地了解小企业和个人客户的经营行为和信用状况,建立数据库和网络信用体系,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有效解决中、小、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以P2P平台为例,在信贷审核时将贷款对象网络交易和信用记录,作为参考指标加以分析,有助于发挥中小企业融资及个人贷款积累的数据与信息具有的独特优势。超越传统融资方式的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利用网络平台发布违约者相关信息,提高其违约成本,降低投资者风险,切实提高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
3.有利于发挥价格发现功能
发挥价格发现功能,推动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模式能够客观反映市场供求双方的价格偏好,作为交易平台,资金借方报价,贷方依据对流动性、风险等因素偏好选择贷款对象,由互联网金融促成双方议价成交,有利于促进交易价格市场化。随着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商业银行金融机构在依托央行的基准利率指导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寻找实际利率基准。分析互联网金融市场利率走势,有助于判断特定客户群的利率水平。研究挖掘经过积累与分析的数据,可以用来在价格谈判时掌握更多主动,回应利率市场化波动。甚至可以形成由市场决定的“利率指数”,从而有效完善贷款定价基础。
4.有利于中小银行赶超大银行
银行业现有竞争格局和实力排名,很可能因为互联网金融的繁荣而发生改变。互联网环境的不断完善,为中小银行提供了与大银行竞争的契机。中小银行应该重新审视发展战略,适应互联网金融模式带来的挑战。利用这一模式积极创新,在新兴业务领域赶超大银行,形成核心竞争力。特别要指出的是那些不满足第三方网络支付平台业务的互联网企业,他们或将成为金融改革中积极跻身于金融行业的新型中小银行,凭借数据信息积累与挖掘的优势,它们直接面向并解决供应链、小微企业信贷等融资的需求,将直接冲击银行的核心业务、抢夺客户资源,替代银行物理渠道,颠覆银行传统经营模式和盈利方式。
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实际影响,已经波及经济结构的多个层面,带来以下的负面效应提醒银行,传统银行独家经营的地位或将很快终结,能否变压力为动力,取决于在以下方面是否具有切实的应变能力:
1.金融脱媒再次加速
传统银行在金融业务往来中,主要充当资金中介的职能。而互联网金融将加速金融脱媒,使传统商业银行的资金中介功能出现边缘化。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互联网理论上能够为资金供需的双方,提供平台搜索撮合交易等多项服务,充当资金信息中介的全面角色。从融资角度分析,资金供需双方只要通过平台,寻找到合适的交易对象,融资交易过程就能够由双方自行完成。即使需要通过抵押担保,也可以通过其他第三方介入,而不需要非由银行作为中介。从支付角度看,第三方支付平台能够为客户提供收付款、自动分账以及转账汇款等结算和支付服务,从而替代传统银行支付业务,形成另一条并行不悖的结算链条。
2.冲击银行传统领域
第三方支付平台和P2P平台,冲击了银行传统的存贷业务和中间业务。2013年“双十一”仅支付宝的第三方支付交易笔数就达到了1.7亿余笔,峰值处理交易速度达到每分钟285万笔,总金额超过350亿元,极大地分流了银行支付结算客户;余额宝的支付平台可以提供增值金融服务、信用支付等综合金融服务,具有了门槛低、赎回快、风险收益稳定等优势,吸引了客户和资金不断参与与投入。2013年底余额宝规模已超1800亿,客户数量达4303万人,基金规模1853亿元,对接的增利宝货币基金稳居国内最大基金的宝座。据统计国内以P2P为平台的网络借贷公司已超过800家,其提供的服务基本覆盖了三类金融需求,一是具有担保功能的网络金融交易平台,以有利网为代表;二是具有纯信用无担保网络特征的借贷平台,以拍拍贷为代表;此外还有以点名时间为代表的众筹模式平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P2P平台上线的融资项目已经达到了近1700个,项目融资成功率接近50%。互联网金融交易平台的应用,拓宽了客户的存贷款途径,对银行冲击甚大。
3.淡化银行的服务角色
与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相比,互联网金融使客户的需求和体验得到了满足,消费者由于自主选择金融产品和服务,能够实现多样化、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体验得到方便、快捷、互动的优质服务;互联网金融强调产品的灵活性,主张在交易过程中的保持信息对称,对银行的传统服务模式形成了严峻挑战。互联网金融发生的交易,一般通过第三方平台实现,客户不再与银行发生接触,从而将疏离与银行的关系,逐步降低了银行客户的忠诚度。随着互联网金融日益推进与成长,商业银行如不能借助于互联网金融,对客户多样化需求作出回应,将会逐渐使传统的线下经营的盈利模式被彻底颠覆。
4.减少银行收入来源
互联网金融发展最直接的结果,是减少了银行的营业收入。第三方支付企业已经具有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等银行具有的业务功能。以第三方支付为代表的非银行机构,凭借其掌握的大规模客户入口、强大的信息整合能力,使得商业银行在结算业务收入方面已经少分了一杯羹。随着互联网贷款平台的逐步优化完善,更多的小微企业也可以在互联网上实现融资需求,因此银行又将流失了一部分的贷款客户,利息收入来源进一步收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更多的公司会依赖互联网金融,将严重影响到银行的利差收入来源。今后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渠道,将进一步被互联网金融所挤占。
与传统金融业提供的服务相比较,互联网金融具有信息更透明、交易更便捷、用户参与更深入、资源配置更高效的明显优势。商业银行需要以主动应对的态度,顺势而为的策略,从数据来源更丰富、客户体验更直接、合作机会更广泛、人力资源需求更迫切的追求出发,从以下端口进行有效切入:
1.推动大数据的应用
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成功,归功于在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应用。因此,商业银行应当引入数据财富的概念,借鉴先进的互联网金融数据形成与分类技术,对现行信息采集系统进行升级换代,对银行原有的存、贷、汇归类的数据库体系进行细分与整合,通过对业务系统数据架构的改造,形成数据资产的规范运用与治理,加快手机银行、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业务环节的应用步伐,提升信息综合处理、技术应用、增值服务、客户发现、市场拓展、风险提示等方面的能力。
2.重视提升客户的体验
互联网金融为客户提供了简便和个性化的金融解决方案,避免客户在办理业务时遇到的诸多麻烦。商业银行应要以此为鉴,以立足客户体验为根本,突破传统的经营模式,满足客户的个性化、专业化需求:重新梳理业务流程,充分利用数据信息,减少不必要的业务环节,提供配置资源的效率;将发展“指尖”(键盘)上的金融,落实到发展手机银行APP载体上的业务,创新移动理财、近场支付、网络贷款、第三方支付等手段,打破业务办理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约束。
3.加强合作寻求共赢
以互联网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多领域、多行业、多渠道寻求合作机会,充分利用商业银行的商户资源和客户信息。一方面联合小额贷款、担保、租赁等金融服务商,形成金融服务联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交叉销售;另一方面大力开发第三方支付,或者与相关商品、期货、物流的互联网平台进行合作,提高自身移动支付渗透率,扩大商业银行的电子商务方面的业务范围。
4.加快综合人才培养
商业银行在新员工招聘时,既要有掌握金融知识的应届毕业生,也要有从事网络硬件设计与软件开发的新技术运用复合型人才。同时要注重在工作中制定技术应用、维护、换代等专门的培训计划,培养集金融业务知识、市场营销技能、网络信息技术于一身的新型综合性银行人才,根据自身市场定位的需要,积极改善人力资源侧重于金融业务的失衡结构,打造商业银行与互联网紧密结合的核心竞争力。
THE NEW OPPORTUNTY OF INTERNET 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