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科举废除对书法的影响

2015-12-03 03:16李阳洪
中国艺术时空 2015年1期
关键词:士绅科举书法

李阳洪

清末科举废除对书法的影响

李阳洪

从隋到清末,科举制度经历了千年的历程,于1905年最终被废除。由于科举与传统中国社会的流动和多个方面息息相关,所以,废除科举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影响是很大的。其中,科举的废除对书法的影响在书法史上也是不可忽视的。

一、“以书取仕”之途中断

从科举代替九品中正制度以后,书写对于入仕的重要性就得到彰显。千年科举考试在试卷的誊录还是糊名方面反复多次,但对重视书法这一点,只是程度的差别。

当然,因科举带动书法发展并呈现出巨大成就的,首先当推唐代。唐代把读书、习文、书写、考试、仕途这几件事情与个人身份、地位、命运联系在一起。“书判取仕”这一制度为书法的普及、教育和一流书法家的产生,提供了极好的文化、社会环境。今天留下的唐代碑刻文字,其楷法之精,后世无法比拟,被誉为“唐楷”,与科举制度是分不开的。

唐代的锉选制度是吏部对六品以下的文官进行考核的制度,以“四才”为标准,即“身、言、书、判”;而对于择流外职的官员,主要看其“书、计、时务”。尤其是一年一选的“四才”标准,由于唐代疆域非常辽阔,选人数以万计,无法对其身、言一一验查,简便的做法就是从其书、判进行。天宝九年,朝廷“取人不得限以书判”的禁令,更从一个侧面显示这一现象的普遍性,亦可见书法对于当时文官任职的重要作用。

科举制度促使书法普及,掀起了举国学书热潮,并使得研习书法不再局限于举子。唐朝设有“书学博士”,对八品以下官员和庶人之子教以《石经》、《说文》、《字林》,一方面教授识读文字、字义来源等知识,一方面将教材作为字形法帖,提高书法能力,如结构、用笔技巧等。

明朝的科举,在经义、礼乐论、时务策三场考试之后,试以“骑、射、书、算、律”五事。其中之“书”,官方的意图在“通于六艺”,而当时文官的记载则是“观其笔画端楷”,可见作为重要考试内容之一,书写端严美观是非常重要的标准。

到清朝后,对科举试卷的书写有着明确的要求:正大端楷。若使用俗体,过于潦草,生员降等,童生不录。清朝中后期,科举中的小楷受到重视。陈康祺的《殿廷考试专尚楷法之由》说明了殿试对小楷的重视程度:“专尚楷法,不复问策论之优劣。”而评卷的大臣也十分重视楷法的优劣。薛福成则记录了工于小楷试帖往往能获售翰林、御史、内阁中书等清要之选。龚自珍则因写不出一手“俗体”馆阁小楷,无法选入翰林,只能在部曹一级郁郁以终。他将家中妇女训练得人人一手翰林小楷,并写下了《干禄新书》,愤怒地表达了对科举“遴楷法”的不满。宋衡看到由此引发的学子重视“楷课”的风气:时文以外,莫之或先。清朝廷也看到这一选才的偏颇之处,通过下旨对“抑文重字”的现象进行了批评。

嘉庆二十二年(1817)状元吴其濬的应试试卷

由此可见科举对书法的重视,从科举晚期的清朝士人小楷水平普遍很高亦可见一斑。除了科举遴选,实际在文官体制的日常应用中,书写也很重要,尤其是刚入官场,多会做一些文书记录工作。这自然也会引起整个科举体系中的文士学子对书法(尤其是楷书)的重视。

在科举取消后,“以书取仕”的可能性彻底中断,因此,入学的学子重视书法训练的程度降低,一般只要能够写得清楚,便于正常交流即可。这样,文化界的整体书写能力基础也就相对下降,不利于书法家的成长和高水平书家的涌现——废除科举对于书法的发展是一个重大的、影响深远的转变。

二、书法的文化氛围转变

(一)士绅阶层的转化

士绅是古代中国在地方上有文化、有财富、有一定地位的群体,一般有着秀才之类的低层功名,或者是退职居家的人,属于在野的但享有一定经济、政治特权的知识群体。科举时代,士绅阶级在社会、经济、文化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主要作用是辅佐官员,管理地方民众等。士绅独有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空间、方式,是科举社会制度中进行社会流动和保持文化传统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对维持中国乡村的安定状态和文化延续起到很大的作用。

随着新的教育体制的运行和科举的废除,士绅阶层的社会地位逐渐转变,并慢慢消失。1901年,书院改为大、中、小学堂。科举废除后,士绅阶层也必然发生多条途径的分流:1.遗民,这是任何易代之后都会产生的一个群体;2.出仕,这是清廷缓解矛盾的办法,也是耕读之士的传统取向;3.塾师,晚清长达50年的教育改革,始终没有触动乡村历史悠久的、占统治地位的私塾教育模式,新学制无法短时间完全建立和落实,士绅沉居乡间,做塾师是重要生存选择;4.绅商,苏州出现“商人资格甚高,半皆有学问而不愿为官者,时寓于此,讲求有素,故实业颇兴”(李明、汤可可《社会结构变迁视野下的苏州市民公社考论》,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5.自由职业者,包括撰稿人、报刊记者、发行人、编辑、出版商、书记员、小说家、自由撰稿人等;6.留学转型新式知识分子,如留学学习法政、警务等;7.学习新政,任地方办理人,新政急需人才,一些士绅丢开所学,转向新的知识,成为有实用价值的人才。

士绅阶层的消失是对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基础的侵蚀:首先,士绅分流后,从事书画等传统艺术的人在减少;其次,社会对士绅的看法在改变,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度也在降低,后来的新文化运动更是起了极大的破坏作用;再次,士绅的消失,对于广袤中国每一个村落的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影响极大,学生学习的内容和传统文化逐渐脱离(当然,这主要和教育制度相关);还有,士绅阶层的审美,尤其是源于传统的审美,逐渐被现代的审美取代,这从最根本上消解了书画等传统艺术的根基。梁实秋在谈到书法的前途时感叹道:“所谓士大夫阶级,所谓文人雅士,根本衰落了,其所拥有的艺术之书法,当然也只好跟着式微……中国书法的前途,是不是也要和瓷器一般的无望呢,这很可虑。”(梁实秋《书法的前途》,载《中央日报·平明副刊》1945年6月13日)

(二)乡村文化失落

在这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乡村。科举浸染“造成了一个弥漫着书香的世界,使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最具书卷气的民族,甚至目不识丁者也知‘敬惜字纸’,普遍有一种对于文字、文献的崇拜”(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4页)。而科举废除之后,社会现代化在不断前进中,但社会的整体文化普及率和水平在下降,当然,这主要体现在乡村当中。

新的教育体系带来教育内容的更新,在培养新式人才方面取得了成就。但社会的整体教育普及率和普及程度仍有很多缺失,最突出的就是乡村未能同步发展教育。张之洞等人当年踌躇满志兴办的“新学”,最后局限于少数省城大学堂,在农村却无法普及新式学校,结果是乡村民众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减少,文盲增多,乡村文化衰落。这从当时的“乡村(文化)建设运动”可见一斑。

一方面,新式学堂的筹办需要大量资金,除了少数官办的学堂外,私立的一般是学塾改成,要达到新学制的学堂标准,开办即需要银元数千两,开支得每年一二千两。如此规模,有能力参建的士绅恐怕不多,即使先集资创办,也往往因公无闲款、私无募集,无力维持。

另一方面,乡村家庭无力支持子弟上学,还有的不愿意继续上学,缘于不了解新教育,读书前景不明,许多家长不再送子弟上学。因为书院和现代学堂学费等的不一致,寒门子弟因为学费和生活来源等问题,也无法上学,哪怕是上到高一等的学校。出洋留学,更是大多寒士所难以企及的。以中国传统重视读书的观念,乡村竟然放弃读书的机会,可见新学制的冲击和影响之深。

乡村教育的失落,必然造成城乡的文化差距在科举废除后越来越大。科举时代,乡村走出的学子在朝廷任职后,因为候缺等原因,会回到乡村。新学制中的“学生”疏离了乡村,进入城市求职、定居,不再落叶归根。以前城乡之间的人才、信息、资金等相互循环流通,逐渐走向单方面的流动。新式学生离村,农村社会提供了金钱支持教育,他们并没有成为农村社会的领袖,相反,读书人脱离群众,自居于智识阶级地位,轻视乡村,就产生了城乡“文化之中梗”(章太炎《在长沙晨光学校演说》,选自汤志钧《章太炎年谱长编·下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而农民没有人带领他们改善生活。这其中潜在的众多因素,造成了乡间读书人的缺失,识字的人渐渐减少,整个乡村文化失落。

三、书法教育的全面变化

民国之前上千年的科举考试制度,对教育产生了极为强大的导向作用,对书法教育的影响也极大。

据《唐六典》记载,唐代习字的教材以《说文》、《字林》、《石经》为主,兼习其他字书。这样的教学安排可以从两个方面促进习字:一方面通过知识性的了解,将文字来源、字义等文字学方面的基础知识贯通;另一方面,将此作为点画与结字的法帖来习写,提高学生的书法修养、书写技能。

唐代的“书判取仕”制度使得学子们在“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中学习书法。而“书判身言”的铨选制度,常因为需要铨察的官员成千上万,不能一一亲试,依赖书、判的现象就很严重,天宝年间明令“取人不得限以书判” 实际徒成空文。在择放外职时,书法也起到免外流放的重要的用。

宋代以降的书院、学田及私塾发展,都因科举推动一直延续到民国现代学制建立后,对书法基础教育的推动影响很大。因考试、为官需要,明清时期台阁、馆阁体盛行,书写答卷、奏折、文件等,要求整齐匀称、流美和谐、对称统一,但要做到这几点,也必须技法纯熟、功力深厚,这其实也客观上推动了明清楷书教育在结构、笔法等方面的努力。晚清时期学子从小“争言书法,提笔伸纸,竞讲折策”的情形,正是馆阁体盛行时期书法教育的写照,使得书法的学习得以广泛普及。

清 王引之题科举进士匾

废科举后,对习字教学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在现代教育学制中的教学内容,关于文字发展等部分减少,对书法的具体技法讲解、学习训练的时间都有很大限制,因此,在书法的课程方面虽有相应安排,但较之前代的扎实程度,相去较远。当然,相较今天的书法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部分,因为传承较近,成效自是好很多。

科举制度中的书法教育注重了书写的规范性,且要求较高,对书法规范、尤其书法基本规律起到了重要的界定作用,这对后来书法艺术水平的发挥十分有利。同时,科举还通过引导教育过程,设置教育内容的方式,在诗赋、经义、书法等基础教育方面增加学习的动力。总的说来,科举实际为书法学习的广泛开展和扎实基础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就社会和教育的整体发展而言,废科举使得教育的近代化加速推进,但就书法教育和书法的整体发展而言,失去了科举的制度保障和踏实的书法教育基础,在后期发展中,必然只能走上专业性的培养之路。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士绅科举书法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晚清士绅的拍照秀——近代名人日记翻检拾得
从《红楼梦影》看顾太清对科举仕途的思考
“科举”
书法欣赏
清代贵州团练与地方政治
对于士绅在“双轨政治”中的作用的分析
南戏中的科举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