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天成 川行无拘
——赏潘川的“童趣系列”人物画创作

2015-12-05 00:59:57
中国艺术时空 2015年1期
关键词:神韵画室人物画

杨 杰

童趣天成 川行无拘
——赏潘川的“童趣系列”人物画创作

杨 杰

中国画最早的起源无疑是从人物画开始的。众所周知,从东晋的顾恺之到隋唐的闫立本、吴道子,北宋李公麟,明代仇英,清代任伯年,再到新中国的徐悲鸿、蒋兆和……直至当代画坛优秀的人物画名家,1000多年来,中国人物画坛气象万千、风光无限,形成中国悠久绘画史中无可替代的宏大景观。“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代诗人赵翼的名句无疑是对这一景观成因的最明确、精辟之解释——中国画的发展正是在历代优秀画家的不懈努力下,在他们自觉对前人的反复总结继承和不断创新推进中完成的。由此,历史上每一位优秀的代表画家便成为后人尊崇的偶像和研究的对象,而其作品则顺理成章地成为世人争相收藏赏析的文化财富。事实一再证明,优秀的艺术家会不断改写历史,而历史也永远铭记他们,无论在什么历史时期,对于收藏家而言,寻找、判断、辨别和发现当下优秀而富有潜力的艺术家是多么的关键和重要。

潘川是中央美术学院培养的优秀青年画家,也应是当下收藏家们关注和重视的未来新秀。她本科期间求学于央美油画系一画室,该画室以研习欧洲十五世纪文艺复兴以来的严谨写实绘画传统为方向,并且因成果卓著而广为人知,靳尚谊、杨飞云、王沂东等当代写实油画名家便是该画室的精神代表,大学能被选入该画室学习的人凤毛麟角、倍受艳羡,潘川能在本科四年成为其中一员,无疑是对她个人良好的艺术素质和超强写实造型能力的最好证明。出人意料的是,潘川在研究生深造阶段却转向了自己完全陌生的中国画专业,师从名师李洋教授研习中国写意人物画。如此大的专业跨度和转型,使得外界难免产生不解与质疑,但潘川却用获奖和被母校收藏的毕业创作反复证明着自己的选择与实力——有着巨大文化差异的中西绘画传统,竟然如此戏剧性地融合共存于这位年轻柔弱的女画家身上——这种独特而传奇的学习经历充分展现出潘川独立而成熟的艺术追求与理想,同时也更造就了她与众不同的创作能力和艺术才华。

中国人物画及其文化精神历经千余年的积淀,汇集无数精英艺术家的思想精髓,自成一套完整严密、内涵丰沛的艺术体系。但无论创作题材和表现技法的如何千差万别,“神韵”始终是中国人物画的核心价值和评判标准,只有具备“神韵”的作品,方才能称之为佳作。我认为:神者,乃形象之精华;韵者,乃形象之动态。精于形象,自不难求得“神韵”。而潘川的“童趣”系列作品无疑是符合“神韵”这一标准的。纵观该系列作品,艺术家将天真烂漫的孩童作为创作对象,题材截取孩子们欢快无忧的各种日常生活场景——无论是玩闹嬉戏,还是牙牙学语,亦或是撒娇调皮……已为人母的潘川通过自己细致入微的生活观察和体验,以水墨小写意设色的艺术手法,完美地把握和再现了自然天成的童趣天地之“神韵”,使作品给人以轻松自然、意趣盎然、真挚无拘的艺术感受。

该系列作品虽创作于扇面、斗方、对裁等小尺幅纸面,但因艺术家大胆而果敢的内容取舍,细腻而巧妙的布局安排,使得画面简洁明快,主体突出。这种大胆而独特谋篇构图,既符合传统中国画对于章法的品评要求,又极具现代主义构成趣味,使观者在欣赏到画面丰富内容和细节时完全不觉纸面的局促,同时又还因其中大量的留白与层次关系而获得极佳的艺术遐想与感受张力。

在用笔上,艺术家在作品中的皴擦点染、描绘勾勒、起承转合,均彰显出难能可贵的简洁明快与轻松自如,使画面效果毫无繁冗拖沓之感。由此,观者足以见识和领略艺术家那稳健自信的造型能力和精准到位的笔线功夫,而画面中所描绘的那些天真烂漫的孩童们便顽皮、可爱地“跑”到众人眼前,“活”了起来,使人无不为之所动——潘川确实做到了“意为笔之体,笔为意之用 ”,从而使自己的作品形神皆备、妙趣横生。

清新雅致的用墨与设色亦是潘川该系列作品的另一特色与亮点。古人认为“五色令人目盲”,故传统中国画最为崇尚和主张的是“黑白两色为原色”,进而有“墨分五色”、“墨分六彩”之说,潘天寿先生也曾谈到:“吾国绘画,一幅画中,无黑或白,即不可画矣。”可见黑白两色使用得好,能强化绘画的视觉感受,会有出人意料、“妙超自然”的效果。在潘川“童趣”系列作品中,她既很好地掌握和使用了传统水墨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同时又凭借自己在油画学习中培养出的细腻且敏锐的色彩感受能力,按照自己的意念和想象,大胆地使用色彩,并恰如其分地在作品中自由应用,做到了“随类赋彩”、雅而不俗。如此一来,在墨与色的交响变奏之中,潘川的“童趣”系列作品既保有清新高雅的传统修养意趣,又不失丰富亮丽的现代审美情韵。

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就应该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通过对潘川“童趣”系列作品在构图、用笔、用墨设色等各方面的分析品赏,我们便可以发现其中难得的高度和谐性与统一感,也正是这种周全细腻、恰到好处的艺术把握与创造,能让我们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从不同的角度真切感知到作品的动人之处,进而被其深深感染和触动。

可谓是:童趣天成,川行无拘。

猜你喜欢
神韵画室人物画
清远冲淡 神韵天然
中华诗词(2022年12期)2022-07-31 02:45:40
老鹰画室
现代装饰(2021年1期)2021-03-29 07:07:54
第一批孩子慧智画室随笔
少儿美术(2020年5期)2020-12-06 05:52:36
走进鼎盛的唐代人物画
陆俨少人物画谱(九)
老年教育(2018年12期)2018-12-29 12:43:04
陆俨少人物画谱(二)
老年教育(2018年5期)2018-05-30 02:24:10
墨舞神韵
中国工人(2017年11期)2017-12-11 10:13:20
石榴:秀美东方神韵
金色年华(2017年11期)2017-07-18 11:08:43
关于写意人物画的断想
公关世界(2016年20期)2016-02-27 11:15:05
创意画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