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波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儿童的素质教育,注重儿童德、志、体、美、劳方面的综合素质发展。儿童舞蹈是幼儿启蒙教育的一个分支,把握好这个分支可以很好地带动儿童对美的理解和赏识,更好地提高儿童的总体素质。但是就目前形势来看,儿童舞蹈创作方面仍然有很多的问题存在,影响儿童对舞蹈创作的理解。本文辨析目前儿童舞蹈创作所存问题,并提出意见,以期更好地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儿童舞蹈 舞蹈创作 创作现状 解决方案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不再仅仅关注衣食住行方面,更注重健康和教育,在儿童教育上也不再单一地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更加注重儿童的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儿童的舞蹈方面更是受到人们的重视。舞蹈是一种美的象征,更是全方面发展儿童的一个有力介质,儿童可以通过舞蹈来提高审美的能力,在练习舞蹈时锻炼肢体动作,培养思维表达能力,更有助于儿童的正常成长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儿童舞蹈及其创作现状
1、儿童舞蹈。儿童时期正是人刚刚接触社会,快速成长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灌输儿童正确的审美观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儿童舞蹈存在的真正意义。社会的进步使得人们慢慢地重视儿童舞蹈,利用儿童舞蹈来培养儿童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观,使其更好地接受社会,贡献社会;利用相应的平台,让儿童表演舞蹈,更好地发展儿童的综合能力。就目前形式来看,虽然人们在不断地支持和发展儿童舞蹈,但儿童舞蹈发展局面并不是那么的乐观,儿童在表演舞蹈时并没有得到舞蹈应该带给他们的快乐和新的审美观。
2、儿童舞蹈创作现状。儿童舞蹈是天使的舞蹈,应该充满着天真、浪漫,像一首无忧无虑的诗歌,是一种童趣的描述。孩子的世界里充满着快乐,儿童舞蹈的创作更应该接近儿童的思想,以儿童为立场,编制儿童的“梦”。现阶段,儿童舞蹈的创作并不是那么的令人满意,部分儿童舞蹈的创作是以成人为主导,忽略了表演主体是儿童这个概念,编创的舞蹈失去了儿童表演的兴趣,更不受儿童所喜欢;还有部分儿童舞蹈创作忽略了儿童的真实内心,少了儿童的天真无邪,而是大人的思维;儿童在表演过程中,不能真正的乐在其中,失去了对舞蹈的审美观培养,势必对儿童感知外界的新事物带来不利影响。
二、儿童舞蹈特点
1、趣味性。儿童天性是爱玩的,这在儿童舞蹈中也有所体现。舞蹈是通过肢体来传达信息的,对儿童来说更有一种趣味性,跟着音乐的旋律,慢慢跳动、扭转.欢呼,儿童乐在其中。儿童舞蹈与成人舞蹈不一样,就如同成人的世界与儿童的世界不一样,儿童的世界总是以玩为主导的,没有趣味性引不起儿童的动力,所以,在儿童舞蹈编创、表演过程中要以趣味性整体贯穿。
2、认知性。儿童舞蹈是孩子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一种表现形式,儿童更是利用舞蹈来审视美的。舞蹈是由肢体动作表现出来的,儿童在表演舞蹈的同时更是在接触不同层面的世界,不同的舞蹈更是阐述着不一样的世界,从丛林到海洋,各个环节,各个层面,都会对儿童有所启发。认知性是儿童舞蹈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特点,有情节的舞蹈可以让儿童感知里面的善与恶,去感知情节变化,从中学会成长;环保情节的舞蹈可以引导儿童了解社会现状,增强环保意识;中华美德类的舞蹈能让儿童在无形中学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一种别致的形式表现出来,更利于儿童接受和理解。
3、纯真性。儿童的世界是天真、浪漫、无邪的,这更加能从儿童舞蹈里面表现出来。儿童舞蹈是从儿童的内心角度出发,利用儿童的纯真、幼稚来直接表现。儿童的思维很简单,通过舞蹈表现出来更是简单到从躯体的运动就能猜测出来所要表达的含义。儿童时期幻想与想象丰盛,儿童往往会勾勒出一幅完美的画面,自己是里面的主人公等等,这些也能通过舞蹈直观表现出来。儿童的纯真是儿童舞蹈不可或缺的一大特点。
三、儿童舞蹈创作若干问题
1、缺乏趣味性。现在的较多儿童舞蹈创作没有很好地贴近儿童,更没有从儿童的思维出发,往往作品慢慢接近成人化,缺乏了儿童时期的天真浪漫,更剥夺了儿童的趣味,让儿童不乐意去接受舞蹈,更不喜欢去表演,这就与创作的初衷相矛盾。儿童的世界是快乐的,趣味性的,而现阶段的很多儿童舞蹈作品却失去了趣味性这个关键因素。
2、创作者专业素质不高。儿童舞蹈的创作需要专业素质极高的工作者,创作者的专业素质不高就会使编创的儿童舞蹈作品偏离初衷,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更有甚者会扭曲儿童的审美观。而现阶段,专业素质较高的儿童舞蹈创作队伍建设不尽人意,专业素质不高的创作者大行其道,这需要有关部门的严格监管。
3、创作脱离儿童实际生活。舞蹈是一种美的体验,也是对日常生活的表现。儿童舞蹈需要更加贴近生活,让儿童通过舞蹈更好地理解社会,接触生活。在儿童舞蹈创作过程中,如果作品脱离了儿童的实际生活,就会严重影响儿童,使其一定程度生活在虚幻的世界,不利于儿童的成长。儿童舞蹈中有孩子的想象,有儿童实际生活的现实,这样才能够让儿童理解美,感受美。
四、儿童舞蹈创作问题大的解决方案
1、从儿童心理出发创作舞蹈。儿童舞蹈的创作,应从儿童的心理出发,以儿童实际生活为标准,更好地阐述美,这样就有利于儿童审美观的形成,会让他们慢慢地感受日常生活的美。儿童的心理是天真浪漫的,不应该有成人化的因素掺杂其中;应该赋予儿童的美,要直接从舞蹈中表现出来,让儿童在自己的世界里感受世界的美,快乐幸福地健康成长。
2、加强创作者素质建设。切实提高创作者的专业素质是创作儿童舞蹈的关键前提,保证创作者有较高的专业素质是创作好舞蹈的起点。一个高素质的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必定会先去熟悉儿童的天性以及其日常生活,在熟悉中找到灵感,在了解儿童生活的过程中发现儿童的心理和性格美,这样才能够在儿童舞蹈中充分表现出来,才能够创作出好的儿童舞蹈作品,这样,儿童在舞蹈表演中才会更加自然,更加快乐。
3、创作要为儿童阐述美。儿童刚刚接触社会,他们的世界是美的,无暇的,在儿童舞蹈创作过程中,要为儿童表现出美,社会的美,情感的美,大自然的美等等,这些都需要创作者从儿童的角度出发阐述出来,让儿童理解并接受。儿童的世界里面还不存在善与恶,创作要引导儿童从善,更要从中教导他们学会接受社会,了解大自然,学会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让儿童在美的世界里生活下去,这样更加有利于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
结语
作为人类最早产生美的介质——舞蹈,它是一种美的象征,艺术的表现形式,人们利用肢体动作来传达信息,利用它更好地诠释美。时代的进步使得人们更加注重儿童舞蹈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儿童舞蹈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儿童舞蹈是对儿童审美观的培养,更好地发展儿童的综合素质,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所以在儿童舞蹈设计方面更应该接近儿童,从儿童的世界出发,让舞蹈能更好地为儿童阐述世界的美丽与魅力,让儿童在美好的世界里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