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品课教学中渗透科普教育

2015-12-02 08:39罗安国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11期
关键词:思品课科普教育渗透

罗安国

【摘 要】思想品德课若能恰当地渗透科普知识教育,不仅对学生道德品质教育会收到良好效果,而且可以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在教学中抓住所涉及到的有关科普知识,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适当地引申扩展,注意调动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积极性,不但圆满完成思品教育内容,也起到普及科学适应听作用,从而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摸索出了思品课堂教学渗透科普教育的结构模式,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学文明理,扩充知识,畅所欲言,巩固深化;归纳总结,指导行为,并以普及科学知识穿始终。

【关键词】思品课;科普教育;渗透

素质教育要落实在课堂上,思想品德课若能恰当地渗透科普知识教育,不仅对学生道德品质教育会收到良好效果,而且可以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在教学中抓住所涉及到的有关科普知识,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适当地引申扩展,注意调动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积极性,不但圆满完成思品教育内容,也起到普及科学适应听作用,从而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摸索出了思品课堂教学渗透科普教育的结构模式,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学文明理,扩充知识,畅所欲言,巩固深化;归纳总结,指导行为,并以普及科学知识穿始终。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能主动地思维、钻研所学知识,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就会被动地应付,精力也不集中,即使学得了知识,也只能是囫囵吞枣,一知半解,不能起到指导学生进一步自觉学习的目的。学生对学习主题产生兴趣,就会产生探索知识的迫切愿望,并积极主动地,心情愉快地投入学习。品德课程中许多主题是指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这些内容,学生都有一定的亲身经历,非常感兴趣。这类课堂的导入,设计时采用精心裁剪的生活情景,凸现潜在的教育导向意义,以“趣”入境,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让他们自然的对教育主题感兴趣。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在平等、温和、喜悦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们非常乐意接受教师给他们设计的活动模式,教师也能够民主的接受学生基于自己生活提出的一些品德教学活动模式,不经意间,就“打破”了课堂与生活的那层“隔阂”,把生活“延伸”进了课堂,把课堂“开放”进了丰富的生活。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手段。听故事是小学生最感兴趣的一种形式。例如:在教学十一册《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邪教》部分时,首先给学生讲《再见,观音菩萨》的故事,接着让同学们讨论,那个同学生了病,打针吃药都不灵,拜了观音就灵,但是他的考试成绩不好,再去拜观音保佑又不灵了,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复习才考了好的成绩,经过讨论,同学们初步有了相信科学,不迷信的概念,接着就导入了新课。

二、学文明理,扩充知识

在导入时,结合内容,创设情景,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处于“心愤口悱”的积极思考的学习状态。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导入设计。提高认识,引导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现行品德课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类课堂导入时,应更多的考虑,在导入环节中以“思”入境引发学生对课堂教育主题做一定的思考,便于把课堂主题教育进行的更为深刻。有针对性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道德认识,在生活体验中规范言行。学生在理解“礼貌用语”、“礼貌动作”之后,我让学生做填空练习:“小明到叔叔家做客要()敲门。当叔叔请小明坐下倒茶给他喝时,小明应用()接过茶杯,说声()。跟叔叔告别时,小明应该说声()。”填空练习复习巩固了礼貌行为规范。为了进一步巩固深化学生的礼貌规范。我又设计了一些情境让学生进行模拟表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按礼貌热情待人的要求去做,学生不仅再现了课本中的礼貌热情待人的情境,还调动了生活中原有的积累,弥补了生活中不到位的礼貌缺失,使学生的“礼貌用语”和“礼貌动作”更为规范、丰富。思品课的主要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精神,热爱科学,相信科学,不迷信的品质,要热爱科学,相信科学,不迷信,还应该解决为什么要相信科学的道理,但课本鉴于学生的年龄小,很多课文中未明显提出,就需要老师恰当地、灵活地予以补充讲解。例如在教学十一册《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邪教》部分时,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老师还须简要讲解迷信、邪教产生的原因和迷信、邪教对人们的危害性等科学道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迷信、邪教是愚味无知的表现,科学是破除迷信、邪教的有力武器”这一结论,从而使学生在“相信科学,不迷信”的教育中变被动行为为主动行为。

三、畅所欲言,巩固深化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联系实际有针对性进行教育工作者,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畅所欲言,谈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并在学生的发言中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从中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引导学生,以达到巩固深化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认识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十一册《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邪教部分时,教者提出来:你见过哪些迷信活动和邪教现象?你又是怎样对待这些迷信、邪教的?讨论后教师要作出明确的结论,提出哪些是属于迷信、邪教,教育学生不参加迷信、邪教活动,提出完成课后的想和做习,另外,再适当补充少量的判断题,以达到巩固深化,提高认识的目的。

四、总结归纳,指导行为

归纳总结,指导行为是思品课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学习的目的所在,通过一课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明白文中的道理,还要能运用所学知识结合生活实际指导规范行为,陶行知先生的“学做真人,教人求真”的教诲,正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在思品课中应遵循的原则,例如教学《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邪教》部分时,最后应将所学的科学道理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归纳总结;世上没有上帝,神仙、鬼怪、迷信、邪教是由于经济文化落后产生的,是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用来统治人民的工具,是愚味无知的表现,所有的迷信、邪教都是假的,骗人的,要相信科学,教育学生从小学习科学,热爱科学,用科学这个有力的武器去破除迷信和邪教,不参加任何迷信、邪教活动,不相信命运,要靠自己的艰苦努力,勤奋学习才会有所成就,有所作为。

总之,在思品课教学中,恰当地渗透科普知识,既有利于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还有利于增强学生懂得科学的道理,从而尊重科学,热爱科学,为科学事业而奋发读书,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品课科普教育渗透
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整合的体会
依托“村淘”项目建立科普教育网络平台研究
为思品课插上爱的翅膀
乡土资源给力生动思品课堂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