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作芳
【摘 要】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他各门学科的重要基础,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成绩的好坏,加强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
【关键词】农村学生;阅读教学;指导阅读
语文教学除了承担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以外,还承担着培养学生的文字素养,陶冶情操,健全人格这个基本任务。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他各门学科的重要基础,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成绩的好坏,加强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读,在读的过程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体验,并从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在思想上受到启发和教育。
“书是读懂的,而不是教师讲懂的。”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道出了学生阅读的重要性。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在整个语文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阅读是人们学习语言、驾驭语言、运用语言的重要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阅读课文是新课标对阅读的总要求。可是语文教师满堂灌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师将属于学生读的时间,过多的用在了对课文的讲解、分析上,学生根本没有多少时间阅读,不能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文章思想。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要让学生多读,从读中理解、体会、质疑。所以我们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现在有很多农村学生阅读兴趣不浓,阅读能力不强,阅读量不大。在课余时间不爱读书,他们最喜欢的是看电视或打游戏。由于农村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不太好,在家长和学生头脑中,一听说要买课外书,就有抵触情绪不愿意买,即使买书,也只买作文书,学生阅读书籍的范围不广泛,很少学生读到中外名著,民间传说,科幻等读物,家里基本没有藏书。越来越多的农村家长为了生计纷纷外出打工,有许多孩子成了留守儿童,由祖辈来带,祖辈们有很多只能给孩子煮饭,根本管不了孩子的学习,小孩子自我约束能力差,贪玩。他们离开了学校,离开了老师的监管,就没有了自觉性。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农村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农村学校有些教师教学方法不恰当,只重视课堂教学,轻视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总是不厌其烦,苦口婆心地讲,面面俱到,生怕学生不懂,课堂上挤占了学生朗读、感悟的时间,忽视了学生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不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良好的预习习惯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一讲到底,一问到底充斥课堂;泛读、滥读比比皆是,只一味的读,没有层次、没有点拨、甚至没有要求,不重视对教材进行有机整合。
我们要让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这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让学生通过阅读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提高文化素养。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给学生读书的自由,再相机引导,逐渐转化他们的兴趣点,学生并不是对一切书籍都不感兴趣,我们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看的书,让每个学生都与书交朋友。可以在班上建一个图书角,每个学生把家里的书带到教室放在图书角,实现资源共享,打造一个书香教室。教师可利用班会课开展一些活动。如我们可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也让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比较与竞争提高阅读的兴趣;另外,也可以采取手抄报和手抄小杂志的方式,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然后再对所读知识进行选择、编辑、抄写、插图,并能提高其选择及加工信息的能力。还可将班级学生的优秀读书笔记汇集成册,使学生从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读书的乐趣。从而喜爱读书。学生能读到自己喜爱的书,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也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兴趣的培养。小学生喜欢表扬,对读得好的同学及时表扬,会大大激发他们的兴趣,对听的同学来讲,也会努力争取读好书,争取得到老师的表扬。在老师的鼓励中,学生会产生更强的成就心理,更能积极投入到学习中主动阅读。另外我们还可采用多种形式来读,朗读、轮读、范读、领读、分角色读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教师还要利用阅读教学向学生多推荐适合他们的儿童读物。如学习《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后,学生对机智、勇敢的小英雄产生了敬佩之感,我就向他们推荐看《鸡毛信》,学习课文《景阳冈》后,学生对打虎英雄武松佩服的五体投地,我就推荐他们在暑假时看《水浒传》,学习了《卡罗纳》,向学生推荐《爱的教育》,学习了《蟋蟀的住宅》,我就向学生推荐法布尔的《昆虫记》。《昆虫记》既是一部严肃的科学著作,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多读有益的书,扩大阅读范围,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喜欢阅读,爱上阅读,能把课余时间用在阅读上。
兴趣虽然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但是学生光有阅读的兴趣,只凭兴趣毫无目的、不讲方法地去读,其意义和收效也是不大的。如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第一、我们要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读错字,不读漏字不加字;第二、指导学生流利地朗读课文。读的时候句子清晰,停顿适当,语言流利顺畅;第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使学生在读中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以提高朗读效果。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全班一起读,分组读,个人读,自由读,分角色读,带读等等,通过读让学生提出问题,或者质疑,要从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从读中体会思想感情,从读中产生感受,并逐步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还要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阅读做到了“手脑并用”才会变得更精彩、更有实效。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对小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十分重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