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开福,王海莉,马 燕,赵俊华,李琼芬
(1.云南省勐海县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勐海666200;2.云南省景洪市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景洪666100)
云南省勐海县农业和科技局认真落实中央文件精神,自实施阳光工程以来,对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就业能力,脱贫致富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机学校在服务社会,承担阳光工程培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就勐海县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承担阳光工程状况及进一步发展问题进行探讨。
勐海县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隶属勐海县农业和科技局。学校有教职工10名。聘任高级教师8名。具有独立的教学场所和固定的教练场地,学校占地面积为6 359.43m2,教练场地为3000m2,全部为硬化场地,办公室、教室、学员宿舍、电教室、档案室等配套设施较为齐全有效。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不断加强,社会贡献率不断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农机学校有条件、有能力承担阳光工程培训项目。
1.2.1 做好培训基地组织建设
按照 “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西双版纳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各县、市经过公开竞聘,确定了各县、市农机学校为阳关工程培训基地。勐海县阳关工程培训基地加强了组织建设,确定了专业的师资队伍。
1.2.2 严格管理规范运作
勐海县阳光工程培训基地按照 《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关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和 《云南省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关工程项目实施方案》使培训工作向有序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1.2.3 培训目标明确,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
勐海县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能够以农民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就进就地为目标,围绕提高农民技能进行培训。在培训过程中,能够比较科学地制定培训计划,安排培训课程、培训教材师资力量,强化德能培训和考核制度,使学员有所长,学有所专,达到了一定技能水平。
1.3.1 转移就业比较困难
版纳地区大型工厂少,很多农民都不愿意外出打工,主动转移就业能力弱。
1.3.2 市场调研不够,培训项目仍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阳光工程培训前期需求调研不够充分,单位用工需求调研不足。造成当前普遍存在的培训项目与用工单位需求项目脱节的现象。培训质量参差不齐,培训后转移就业尚有困难。
1.3.3 后续跟踪服务不够
不利于调整培训项目,培训课程,不利于阳光工程可持续发展。
从实际出发,使阳光工程定位于坝区劳动力转移的“启蒙培训”、 “引导性培训”。通过短期培训,让农民开阔眼界,增强外出就业的信心和动力。例如,勐海县阳光工程根据农村实际,农民需求,确定培训内容和方法,让农民开阔眼界,实现依靠知识勤劳致富的目标,许多农民通过 “阳光工程”培训后,不但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技能,实现了就业,而且思想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放宽对参加 “阳光工程”项目培训的学员的年龄和非农业人口的限制,让更多的人受惠于 “阳光工程培训”。进一步合理安排培训时间,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方便各类人员的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细化培训对象,按个人的基本情况进行分类,择优分类培训。
“阳光工程”培训的可持续发展,在于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政策,不断调整培训项目和内容。2010年勐海县阳光工程培训项目是橡胶割胶工培训。2011年培训项目是割胶工、植保员、蔬菜园艺工、菌类园艺工。2012年培训项目是种植服务人员、兽医服务人员、涉农企业从业人员、农业专项技术培训、畜牧和渔业生产服务人员、农机操作手。2013年培训项目是高产创建甘蔗栽培技术、水产养殖员、专业合作社骨干社员、割胶工。
深入企业调查研究,了解市场需求,推动培训机构实现,订单培训能够有效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实现培训学员顺利,稳定的转移。用工单位和培训学员的双赢才是 “阳光工程培训”得以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内动力所在。例如, “就近转移、就地培训” “企业出工、联合培训”等行之有效的模式,均取得较好的效果。
2.5.1 加强培训质量的考核
要把阳光工程培训质量考核作为项目监管的重要内容,制定培训质量考核办法,加大培训质量考核力度,着重考核结业率、就业率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2.5.2 始终严格执行五项制度
公式制度:各地要向社会公布承担项目的培训基地名称、培训任务、资金补助等内容。 “第一堂课”制度:在第一节课上,阳光办的负责人重点讲解实施阳光工程的重大意义。台账制度:培训基地必须健全农民的培训转移台账,台账填写必须完整。月报制度:各级阳光办要按月统计各培训基地的培训和转移名单,还要及时将培训学员的信息录入 “阳光工程监管系统”。验收制度:重点做好招生前培训基地招生简章的审核工作,招生后学员的数量和身份的检查,结业时,要对每班次结业学员的数量和培训效果进行抽查,了解转移就业情况。
2.5.3 协调各方面关系 确保培训经费到位
“阳光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农牧业、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扶贫、教育、科技等多个部门。要求培训基地提出经费使用项目,与地方相关部门协调关系,确保关系经费渠道畅通,经费到位。还要加强市场调研,校企合作,就业后续调查等方面经费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