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会谈后的中日关系如何走?

2015-12-02 04:41郁志荣
社会观察 2015年12期
关键词:双边关系首脑中日关系

文/郁志荣

第六次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于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韩国首都首尔举行。借此机会,李克强总理在首尔应约会见了安倍首相并举行了双边会谈。

李总理认为两国关系逐步走出僵局,保持回稳势头。但是,重回正常发展轨道依然任重道远。他对改善中日关系提出四点建议:一是牢牢把握两国关系的大方向;二是妥善处理和管控敏感问题;三是培育相互信任;四是深化务实交流合作。

本来外界认为此次双边会谈,安倍会提及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东海油气开发等一连串敏感问题,但是实际并非如此。安倍抱着如履薄冰、谨慎小心的态度作了简单的发言,和他过去参加国际会议时那种桀骜不驯的情形截然不同。安倍的发言像是在代表日本全体国民在表态,所涉及的五个方面,几乎都是中方所期盼的。安倍好像在投我所好,中方想听什么他就说什么,从他的一言一行看,似乎表现出了少有的努力改善两国关系的“诚意”。如果安倍此次真心诚意的话,中日双边关系大幅度改善指日可待,然而,首尔会谈后中日关系会一帆风顺吗?

举行首脑会谈本身体现双边关系有所改善

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例行性会议已经停止3年半了,本次重启会议是由中韩首先发起,日本积极响应的。与其说日本积极响应,不如说期盼已久的愿望终于有机会实现了。所以,中韩重启会谈的意向一经传出,日本方面马上表示同意,可谓一拍即合。其实,从2012年9月野田政府上演了非法购岛的闹剧并造成中日关系陡然紧张后,安倍的第二次执政也没有努力修复双边关系,反而变本加厉作出更多严重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言行。如悍然参拜靖国神社、否定日本侵略历史和强征慰安妇、竭力反对我宣布东海防空识别区,始终以中国为假想敌,宣传中国威胁论,挑拨台海关系和中国与南海邻近国家之间的关系,采取种种手段攻击中国、诽谤中国、诋毁中国,把中日关系推向深渊。安倍首相虽然多次厚着脸皮强烈要求举行中日首脑会谈,但每次都被中方以条件不成熟而坚决拒绝。直到去年11月召开APEC前夕,以杨洁篪国务委员与谷内正太郎国家安全保障局长举行中日高级别会谈达成四点共识为契机,中日紧张关系开始缓解。去年11月和今年4月习近平主席先后两次分别在北京和雅加达会见安倍首相并进行简短交谈。今年1月、10月中日先后举行了第三次、第四次海洋事务高级别磋商,为缓和中日关系和重启中日韩首脑会谈打下了基础和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因此,中断3年后的三国首脑会议能顺利举行本身已说明中日关系由紧张趋于缓和,而会议的召开又为进一步改善双边关系起到了催化剂作用,两者形成良性循环。

从中日首尔会谈后安倍的种种表现看,他在首尔会谈中所作出的表态和承诺并不真诚,其对华的强硬政策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以中国为假想敌,散布中国威胁论,遏华、制华的基本方针依然照旧。所以,要进一步改善中日关系的难度相当大,进展十分缓慢,甚至还有倒退的危险。

双边首脑会谈有利于促进两国关系改善

李克强总理11月1日会见安倍首相并举行正式会谈。无论是李克强开头对中日关系的总体评价,并提出的四点建议,还是安倍首相表态式的五点承诺,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要进一步改善双边关系。李总理的四点建议颇有针对性。首先提出要牢牢把握两国关系的大方向,就是希望日方奉行积极的对华政策,同中方相向而行,推动两国关系持续稳定改善。其次是妥善处理和管控敏感问题,希望日方充分认识历史问题的高度敏感性,切实恪守迄今作出的郑重承诺,真正做到正视和反省历史,以负责任的态度处理好有关问题。再次是培育相互信任,希望日本继续沿着和平发展的方向走下去,在军事安全领域尊重亚洲邻国的关切,多做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的事。最后是深化务实交流合作,希望双方加强宏观经济政策沟通,共同应对挑战。李总理的四点建议就是对安倍首相的四点要求,在温和友善的话语背后,其实也是要安倍痛定思痛,不要在反华、遏华方面固执己见、一意孤行。

从本次会谈中安倍的表态看,基本符合中方的要求。尤其突出的是两点:一是坚定不移地按照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原则,沿着建立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基本思路,进一步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二是日本立足对二战的深刻反省将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专守防卫”政策。从安倍此次会谈中的整体表现可见,中日两国关系在逐渐恢复正常。

首尔会谈后中日双边关系改善值得期待

安倍在首尔会谈后提出,希望明年在日本举行下一轮会谈。据悉,安倍政府已开始研究明年5月前后在日本举办下一轮中日韩首脑会谈,并称已向中方和韩方告知这一意向。如果这一提议能够得到中韩的响应,三国首脑例会将会在日本举行。这一时间安排主要是考虑到明年5月26日、27日,日本将在三重县伊势志摩举办七国集团(G7)领导人峰会,若配合中日韩首脑会谈能够进一步放大外交效果,同时向G7国家展示日方改善与中韩关系的姿态。安倍此举放出改善关系的积极信号,虽然只是一个意向性的提议,而且尚未得到中韩两国的首肯。但是,按照目前情况分析,在日本举行第七次会谈的可能性较大。中国有句俗话,解铃还须系铃人。中日韩三国关系倒退到这个地步,主要原因是日本执政者采取的错误政策造成的。会后安倍有这样一个提议,应该是一个改变双边关系或三边关系的积极信号和务实态度。安倍深知前几年中韩两国首脑对他十分冷淡,几次求见都被拒绝,作为一国首相内心很不好受。为实现第七次中日韩三国首脑会谈在日本举行,想必安倍将采取积极措施改善与中国、韩国关系,在历史问题、慰安妇问题乃至岛屿争端等敏感问题上会收敛许多,做更多的有利于两国、或三国关系改善的事。此外,李克强总理刚结束中日韩三国首脑会谈回到北京,就由三大经济团体、200余名企业家组成的日本大型经济界代表团访华,其中包括日本日中经济协会、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日本商工会议所等3大经济团体的会长、65家日本代表性企业的经营者。李克强总理表示欢迎并亲自接见和进行座谈,推心置腹与日本经济界人士交心和交流。李克强在座谈会上对日本经济代表团说,“中日之间有一些机制将逐步恢复,这会为中日加强经贸合作,也为日本企业家对中日经贸合作有稳定的市场预期发出积极的信号。企业界可以做更多工作。”日方代表榊原定征与日中经济协会会长宗冈正二、日本商工会议所会长三村明夫相继发言,提出,为建立作为世界经济活力源泉的亚太地区总体贸易圈,希望中日韩自贸区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进程能够继续推进。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中日关系正在逐渐改善,而且不断出现新的气象和势头。正如一句歌词所言“阳光总在风雨后”,中日关系在“暴风雨”过后出现晴空万里的好天气,是自然现象,也是社会发展的规律。

暗流涌动,进一步改善中日关系任重道远

从整体上看,中日总理首相会谈气氛不错,双方积极主动,态度诚恳。但是,就会谈内容而言,中日会谈没有韩日会谈那样深入,尚未进入实质性的谈判。在会谈中,安倍的表态出人意料,非常积极,不过其坚持四个政治文件原则和推进战略互惠关系以及努力改善中日关系等动听悦耳的话语,是否发自内心,事后能否兑现,目前很难判断。尤其是坚持“专守防卫”政策,听起来铿锵有力,实则很难取信于中国和国际社会。自安倍二度执政后定了三个计划:安倍经济学、地球仪外交以及修宪强军。目前的一个结果是,修宪不成改走“曲线救国”之路。去年7月内阁通过决议解禁集体自卫权,今年又强行通过“新安保法案”,架空了《和平宪法》第九条放弃战争、不拥有军队的承诺。因此,日本民众称之为“战争法”,它为日本自卫队通向“全球动武”在法律上铺平了道路。一旦付诸实施,中日岛争危机管控机制将失灵,局势失控造成擦枪走火的危险性大大提高;日本以外交、武力同时介入南海争端,进入所谓巡航的实质性阶段已经为期不远;造成台海形势紧张,危机升级也只是时间问题。

俗话说,“江山好移,本性难改”。考察首尔会谈之后的短短半个月内安倍的所作所为,也很难印证他在李总理面前的表态和承诺是出自肺腑之言。

其一,安倍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等国际场合提出中国在南海的岛礁建设问题。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称,南海问题直接关乎地区和平稳定,是国际社会共同的关切。

其二,成立检验历史委员会将“检验”东京审判。以安倍为总裁的自民党已决定成立一个检验历史的委员会,由安倍直接领导。该委员会将聘请专家研究太平洋战争的原因、经过等,自民党现任干事长谷垣预计将担任委员会的委员长。

其三,安倍欲拉印尼对抗中国。安倍在11月12日与印尼下议院议长塞蒂亚·诺凡托举行的会谈中,就中国建造人工岛礁加剧南海局势紧张的问题表示,希望日本与印尼和东盟用同一个声音说话,赤裸裸地挑拨中国与印尼关系,挑动印尼与中国对着干。

其四,日本与美军组建日美共同部,筹划钓鱼岛作战细节。日本防卫省计划在2017年前与驻日美军共同组建联合指挥机构性质的“日美共同部”,以提高美军与日本自卫队的协同作战能力。日美筹划成立“日美共同部”意味着美日正在走向真正的联合作战,这将是日美军事一体化的标志性进展。

安倍政府上述种种言行表明,他执政期间对华的强硬政策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以中国为假想敌,散布中国威胁论,遏华、制华的基本方针依然照旧。所以,要进一步改善中日关系的难度相当大,进展十分缓慢,甚至还有倒退的危险。安倍的内心想法仍然是“政冷经热”,两个轮子分别转。日本在经济上需要依靠中国的市场等优势,搭顺风车;但在政治上依然追随美国遏制中国的和平发展。为此,我们也要学会用软硬两手,有针对性地回应安倍政权表里不一的两面派手法。

猜你喜欢
双边关系首脑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的内在动能应大于外部干扰(社评)
政治风险、文化距离和双边关系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
提高初中政治教学质量之我见
世界女首脑
浅谈高职英语教学中互动合作模式的运用
中日关系进入 “后摩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