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庆桥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就曾说过:“我国是一个大国,世界上有的东西,我们不能样样都有,但是重要的东西,如飞机和汽车,我们就一定要有。”或许,国产C919的正式下线,就是对这句话的最好回应。
前不久,中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民用客机正式下线。恰如2007年中国政府正式宣布上马大飞机项目一样,C919的正式下线,再次引起全球的瞩目。在全球客机供应商和消费市场相对稳定的当下,中国为什么要下定决心搞大飞机呢?
中国人的航空工业梦想,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1909年前后,冯如在中国大地上制造并试飞了中国人的第一架飞机。而世界上的第一架飞机,也不过是在早几年(1903年)被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出来。就此而言,中国人研制飞机的最初实践并不落后于世界太多。然而,处于列强瓜分下的中国,注定难成大事。20世纪前40年,西方世界飞机制造技术突飞猛进,飞机开始广泛应用、服务于军事需要,民用航空市场也逐渐成型。而这一时期的中国,由于军阀割据、外敌入侵,想要研制高精尖的飞机,根本无从谈起。
中国人开始认真考虑研制飞机这件大事,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凭借其强大的空中力量,不仅在攻城掠地中肆无忌惮地用飞机轰炸中国军队,而且还大肆轰炸中国的城镇和无辜百姓,其目的在于摧毁中国人的抗战意志。历史证明,日本帝国主义错了。面对侵华日军的暴行,中国人没有被吓倒。有识之士开始思考克敌良方,“航空救国”思潮便在这种反思中萌发并最终成为国民政府的战略决策。
一方面,国民政府大量买进美国军用飞机,在盟国的帮助下,组建中国人自己的空中武装力量,甚至还邀请美国空军直接来华参加对日作战,著名的“飞虎队”和“驼峰航线”就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另一方面,国民政府也为制造飞机做准备,成立航空委员会和航空研究院,建造飞机制造及修理厂,大学里开设航空工程相关专业与课程以培养人才。比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就是在交通大学读书期间,受“航空救国”思想影响,毅然改变原本修读的机械工程学方向,转而主攻航空工程并以此作为赴美深造的专业。不过,在国民党退居台湾之前,中国在飞机制造上并无建树。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出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需要,制造飞机必然成为新中国领导人的战略选择。不过,那时领导人考虑的主要是制造战斗机以充实空军力量加强国防,民用飞机难以顾及。即便是制造战斗机,也主要是在老大哥苏联的帮助下进行的,后来中国自己制造的比较有名的“歼击机”系列和“歼教机”系列,都有很深的苏制飞机烙印。更重要的是,即便是空军所需的战斗机,也主要向苏联购买,大规模的研制飞机并没有成为建国初期国防战略的重点,而原子弹、导弹才是中国战略武器发展的重点。
1956年2月17日,回国不到半年的钱学森向周恩来提交了《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以下简称《意见书》)。这个《意见书》要解决的一个战略问题就是,中国到底是优先搞导弹还是优先搞飞机? 同年3月14日,周恩来主持召开军委扩大会议,钱学森与新中国的将帅们展开了讨论,中心议题就是为什么中国要优先选择发展导弹而不是战斗机?钱学森给出了令人信服的回答。
首先看发展战斗机的问题:一代战斗机的研制周期,发达国家是10年,形成武器列装到部队,需要15年时间。发达国家尚且如此,那么中国呢?中国工业薄弱,15年的周期肯定不够!即使解决了这些,以中国的经济实力,大批量生产也不现实。
再看导弹的比较优势:导弹就不同了,它是自动寻找目标,而且是一次性使用,即使工业落后,不能确保每个部件是最好的,但根据系统工程原理,把一般的部件组合起来,同样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2015年11月2日,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中国商飞公司总装下线。 图/东方IC
最后,通过上述两点的比较,可以得出优先发展导弹的高性价比:导弹的投入主要集中在科研、试验上,一旦研制成功,国家再穷,生产一部分应该不是问题。即使从战争角度看,导弹不仅对地面,也可以对空中、海上来犯之敌进行有效打击,在当时我国空军、海军还很弱的情况下,选择从导弹上突破,不失为一条捷径。
应当说,当时的钱学森和决策层是务实的。仅凭中国当时的经济实力、工业水平和制造能力,短时间内大批量造出飞机并入列部队用于实战,的确很难做到。于是,新中国作出了研制“两弹”的战略决策。事实证明,这个决策是正确的。但是,由于飞机研制没有享受到“两弹一星”那样的战略地位和扶持——尽管飞机的研制也没有停步,因而其发展水平无法在根本上提升,大大落后于世界。军用飞机的命运尚且如此,民用大飞机的研制就更是没有影儿的事了。
中国的飞机事业,尤其是大飞机事业的转折,发生在1970年。那年夏天,毛泽东在上海视察,指出上海工业基础好,要造飞机。毛泽东所说的飞机,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大型运输机。在最高指示下,史上被称为“708”工程的研制大飞机的专项任务很快上马,大型客机“运10”的研制任务在极其艰难的状况下,快马加鞭,竟真的成功了。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运10”的成功是一个奇迹。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中国航空人用汗水和生命制造出了一架真正意义上的“运10”大飞机!“运10”不仅试飞了,而且在中国大地上进行了长时间大规模地试飞,几乎飞遍了中国的东西南北,比如:北京、合肥、哈尔滨、乌鲁木齐、广州、昆明、成都,甚至飞到了世界屋脊西藏。按理说,有了这么好的基础,假以时日,中国大飞机的辉煌应该指日可待。然而,就是这样一架中国人自己独立自主研制出来的真正意义上的大飞机,却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悄然下马了。至今,除了少量航空史爱好者和老一辈航空业内人士,大部分国人并不知道中国曾经拥有自己独立自主制造出来的大飞机!大部分中国人的意识里,似乎是中国没有能力研制出大飞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大大的遗憾。
“运10”大飞机的下马,原因是多方面的,教训是惨痛的。有人从政治上解读,说它是“文革”的产物,这注定了它的命运;有人从技术上解读,说它是模仿抄袭波音707飞机,并无新意,而且已经落后,还存在大量技术问题;有人从时代背景上解读,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急需发展航空业,急需购买大型民用飞机,走市场换技术的道路;也有人从阴谋论的视角解读,说外国势力巧妙干预,麦道和波音公司为减少竞争对手,迎合中国政策意图,以合作生产、低价提供大飞机为诱饵,甚至贿赂高官,让中国航空业自废武功,从此一蹶不振。
“运10”大飞机下马的严重后果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与麦道、波音(1996年麦道被波音兼并)的合作一次次令人沮丧的失败,让人谈大飞机而色变,在此后20年的时间里,国家竟然没有发展大飞机的战略规划。而近30年却是世界航空业深刻变革的30年。如上文所述,大飞机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日渐突出,且不说军事上的战略意义,单是庞大的世界民航市场的大飞机需求,全部被美国的波音和欧洲的空客两家公司瓜分了,中国每年要支付巨额资金高价购买波音和空客的大飞机。而空客的起步,只比中国“运10”大飞机的起步早3年!历史不能假设,但我们也不妨遐想一下,如果“运10”继续搞下去,世界航空市场会不会是美、欧、中三分天下呢?
故事还有另一半。虽说新中国成立之初,选择了优先发展导弹而不是飞机的国家安全战略,中国的飞机事业发展不如人意,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军用飞机发展水平至今还处于非常低的水平。事实上,中国在军用大型运输机和轰炸机的研制上,也是有亮点的。2013年初试飞成功的“运20”就是军用运输机的代表,最新的“轰6K”就是轰炸机、战斗机的代表。据说,“轰6K”不仅可以携带巡航导弹,其打击能力甚至可达美国夏威夷。笔者对此说法是存疑的,但从这些说法中也能窥见“轰6K”之先进程度。换句话说,中国制造战斗机的水平已经脱胎换骨。世人常说,中国的军机都有苏制飞机的影子,毕竟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底子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对华援助期间打下的。但是,在“运20”大型军用运输机和“轰6K”战斗机上,人们已经看不出苏制飞机的影子了。究其原因,就在于改革开放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不断加大对军用运输机和战斗机研发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历史经验和优势,逐渐突破并掌握了相关核心技术,于是才有了今天值得军事迷们稍感宽慰的“运20”和“轰6K”。
21世纪初,在中国政府酝酿大飞机工程的过程中,其实是有很大争议的,主张上马大飞机的人当然很多,但持保留意见的人也不少。最终,中国政府下决心搞大飞机,这里的原因既简单又复杂。简单来说,搞大飞机的原因,就两句话:一是有钱可赚,二是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复杂在于,要把这两句话讲清楚,并不那么容易。
首先我们来看为什么搞大飞机有钱可赚。
自从20世纪中叶人类进入核威慑时代以后,尽管再次发生世界大战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和平与发展已成时代主流。当然,主流之外,也有支流——局部战争和冲突不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发展一定是绝大多数国家的不二选择,而各个国家发展的结果就是国内国际交流的密切与频繁。交流就离不开交通工具,无非就是汽车、火车、轮船、飞机四大类。前三类且不去谈,为什么造飞机在将来可能会有钱可赚呢?
2009年,波音和空客分别发表了关于未来20年的全球民航市场展望的报告。大体来说,他们的展望和预测是可信的。在干线客机方面,两家航空寡头对于2009~2028年全球民用干线飞机(100座级以上)的市场需求预测是一致的,更有意思的是,他们都认为中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将对市场需求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据他们估算,中国未来20年将需要新增大飞机3689~3800架,直接经济价值达到4000亿美元左右。请注意,4000亿美元仅仅是中国市场,那么全世界呢?如果我们认同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发展的主流这一判断,那么,无需经济学家的测算,我们也可以推断,全球大飞机市场的经济价值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波音和空客是航空大佬,主要生产干线大飞机,对支线小飞机不屑一顾。2010年,两家生产支线飞机的主力军庞巴迪和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也都发表了未来20年支线航空市场展望报告,两者对于全球支线飞机的需求数量判断差异较大,但是,他们对中国市场的预测却极为相似。未来20年,中国共需要100座级以下的飞机数量为950~969架。按平均每架1400万美元保守估计(“新舟60”飞机的市场价),大致经济价值在133~136亿美元。也就是说,即便是小飞机,未来的中国市场需求依然巨大。同样,如果我们认同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发展的主流这一判断,无需经济学家的测算,我们也可以推断,全球航空市场小飞机的经济价值也同样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至此,关于大飞机的经济价值已无需多言了。面对数千亿美元的国内市场,我们要拱手相让给波音和空客这两家寡头吗?面对全球难以估量的巨大市场,中国人难道要选择放弃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
看到这里,有人要质疑了:即便你造成了大飞机,国际市场不一定买,因此,也就是几千亿的国内市场。保守估计,大飞机项目的前期直接投资超过2000亿人民币,要真正搞成,还不知道要砸进去多少钱。因此,即便搞成了,也不一定赚钱,说不定还赔钱呢。有这样的疑问的人可能还不少,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
首先,搞大飞机不一定赚钱这个说法本身就是有问题的。确实,如果只把未来某一段时间我们造出的飞机的售价总和与投资总额进行比对,可能会得出不合算的结果。但是,这个想法有个极大的漏洞,就是没有考虑到大飞机产业的经济溢出效应。关于这一点,其实经济学界早有很专业的研究。大致说来,航空工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 、资本密集产业,产业链很长,其发展不仅能够促进本国科技进步,而且能够带动大批相关产业的持续发展,其智力、技术和经济的溢出效应是难以估量的。仅以航空发动机的研制为例,据日本业界的一项研究,在单位重量创造的价值比这一数值上,船舶为1,轿车为9,计算机为300,支线飞机是800,而航空发动机高达1400,被称为世界工业产品“皇冠上的明珠”。因此,搞大飞机赚不赚钱、合不合算,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
其次,搞大飞机的战略意义更是深远,非经济价值所能衡量。
先讲两个小例子。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中国人民难以忘却。地震发生的最初几天,震区交通中断,地面人员难以接近受灾最严重的核心区。此时,最好的救灾方式就是空投救灾人员和物资,并通过空中力量运出受灾人员。可是,大家能够看到多少空投的画面和空运伤员的镜头?的确有,但多吗?真的不多!究其原因,不是人民军队不想投入更多的空中力量,是咱们力量缺乏。另一个例子,是关于南海的。至少现在大家都承认,我们要更好地保护南海的广袤海疆,不仅海军力量要强,空中力量也要强。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在南海处于被动的局面,与我们的海空力量薄弱有很大关系,这是众所周知的。
那么,上面这两个例子与大飞机的研制有什么关系呢?
现代航空业从其诞生开始,就带有明显的国防工业色彩,早期的飞机就最先用于军事用途上。因此,现代航空工业被认为是典型的“军民结合”产业,世界上所有的航空工业企业(当然包括波音和空客两家大飞机制造商寡头)都同时生产军用飞机和民用飞机,美国军方就一直是波音公司的大客户。道理很简单,主要原因在于减低成本、增加利润,根本原因在于技术的通用性。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民机的水平上不去,军机的水平也好不到哪里去。这一点就特别适合解释中国的状况。因此,中国通过搞大飞机工程,提高飞机研制的水平和能力,不仅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其战略意义更是不能用经济价值来衡量的。也就是说,即使搞大飞机不赚钱,我们也必须搞。我们搞大飞机,主要并不是为了赚钱。这一战略意图,即便我们不说,人家也是懂的,2007年中国正式立项大飞机工程以来,西方媒体已经不知道多少次在这一点上做文章了。
飞机在现代社会中的特殊功能与价值日益凸显。如果说核武器是战略威慑力量,那么飞机就是战略任务的执行力量。核武器是不能轻易用的,大量的战略任务是要靠飞机去执行完成的。在未来,飞机将在国家的重大紧急状态中发挥无可替代的重大作用,比如抢险救灾、大规模人员与物资的紧急调动等。并且,一旦国家进入紧急状态,95%的民用飞机都可以转为战机使用或是其他特殊用途。类似这种情况的电影镜头在美国大片中已是司空见惯的了。因此,对于中国而言,大飞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把自己的巨大航空市场拱手让给波音和空客显然是不合适的,单纯研制军机显然更是极不经济的。这样看来,自己搞大飞机不就是最好的选择吗?
历史如一盏明灯,能照亮未来。我们回顾中国人的航空工业梦想,总结中国航空事业发展的曲折历史,不是要打棍子,而是要汲取历史教训和经验,让未来的路走得更好。历史的教训和经验给予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在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核心科学技术上,绝不能指望别人,绝不能偷懒,必须依靠我们自己,老老实实走自力更生的道路。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就曾说过:“我国是一个大国,世界上有的东西,我们不能样样都有,但是重要的东西,如飞机和汽车,我们就一定要有。”或许,国产C919的正式下线,就是对这句话的最好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