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密特走了

2015-12-02 04:41文/吕
社会观察 2015年12期
关键词:施密特老朋友德国

文/吕 澍

施密特于1975年应周恩来之邀来到中国,是第一位访问中国的德国总理,也是唯一一位与毛泽东见过面的德国总理。他从政期间,曾积极促成德国与中国建交。在西方世界,施密特被认为是在经济政策上卓有建树的“伟人”,政治、军事上“杰出的战略思想家”,欧洲的“基辛格”。

德国前总理施密特以97岁高龄于2015年11月10日与世长辞。

这位一直被中国人称作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的德国政治家,于1974~1982年担任联邦德国总理,然而其政治影响力及其魅力却一直延续终身。离开政坛之后,作为政论家和精英大报《时代周报》发行人的施密特不断写文著书,还经常出现在电视上的谈话节目中,他关于中国的言论在德国甚至欧洲家喻户晓。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施密特认为,中国是“不用暴力的征服者”,呼吁西方不要傲慢排斥中国,而应该让中国来公平竞争。在2013年的一次电视访谈涉及中国对待持不同政见者的态度和做法,施密特强调,问题首先在于西方世界,他们传教士般的热情,简直就是狂妄。西方人在这一问题上自以为是、高高在上,这是有害的。以施密特自己的话来说,“中国与西方不同,至今没有强迫别的国家接受他们的社会制度”。“中国是世界历史上最和平的大国,而且也不会放弃这一传统。”

这些言论在西方语境中当然不正确,甚至是犯忌的,我们可能以为这位被称为“中国人民老朋友”的外国政要在本国并不受待见。但是,施密特例外,我想原因在于施密特的这些话很早就说过了,并不会被怀疑是为了奉承和巴结崛起后的中国;另外,施密特确实喜欢并由此钻研了中国的思想和文化。尽管他的这些见解并非无懈可击,但也鲜有人加以诘难。至少电视主持人没有反驳过他。当然,施密特一言九鼎的说话姿态,又长于辩论,再加上那一大把年纪以及老中青的庞大粉丝团,别人即便是想挑战恐怕也担心伤不起吧。

平心而论,正是因为了解,施密特才对中国(确切地说,是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抱有同情的理解,这一立场终其一生未变,他从来没有因为意识形态的差异而敌视中国。从1975年作为联邦总理首访中国,两见毛泽东,到卸任之后的多次访华,施密特见过历任中国领导人,与邓小平、江泽民、朱镕基和胡锦涛都把酒交谈过。

特别是1989年夏天的政治风波之后,西方对中国一致谴责和实施经济制裁,施密特却于1990年以私人名义拜访了邓小平。他对邓小平说,我们是好朋友,应该互相说心里话。他说中国一定要坚持改革和开放。这次谈话,是“八九政治风波”之后中国与外国政要的首次对话。他后来也没有隐瞒过自己的观点:若中国政府无法掌控局面,就会造成内乱,而这对于生活在中国的13亿中国人就不是好事。

还是在1990年,他还发挥自己在退休的世界政要组织里的职位和影响力,游说这些前政治大佬来上海开会,为的也是力挺中国继续改革开放。这让人想起当时的美国总统、中国人民的另一位老朋友老布什说过的一句话——我不能得罪中国人民(大意,非原文引用)。

从这一点上讲,施密特不是政客,而是学者本色,是大政治家。如同老布什一样,他首先对中国老百姓富有感情,因而不愿制裁伤害到普通大众。他在1990年的勇气与作为,让我这个中国人会惦记一辈子。他后来只是不断重申自己的中国观,所谓吾道一以贯之,殊为难得。

实用主义政治家的人文情怀

施密特走了。电视里再也看不到他一根接一根抽烟、海阔天空侃大山的情景了。据说,电视录音棚里不允许抽烟。但施密特说,不让抽烟,他宁愿呆在家里。这就是施密特,他总是无视法律和规定。他的可爱,也正在于此。 图/东方IC

在德国,人们都知道,施密特之名声鹊起并受人敬仰,是源于他在1962年处理汉堡洪水灾害危机的成功。在当年违反宪法的情况下,他不仅让德国联邦国防军来救灾,还和北约部队联系,让他们出动人力物力到汉堡救灾。他说,那些天里我就没看宪法!灾难面前,救人是第一位的。1963年施密特又因叛国嫌疑受到检察院调查,当然,最终调查在1965年被取消了。

由此可以看出,这位被德国媒体称作“实用主义者”的政治家,其实真正拥有以人为本的情怀。他可以不在乎所谓的政治正确,是因为他把人和生命看得重于一切。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他对“八九政治风波”之后的中国采取的态度,是着眼于13亿中国普通人的命运。所以他被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德国人听着不反感,的确是当之无愧!

此外,施密特对西方之外的国家——俄罗斯、印度等所奉行的准则,撇去了现代文明先行者高人一等的傲慢。这不禁令人想起19世纪60年代来华的普鲁士东亚考察团成员们后来记述并发表的对清朝社会的感想。他们在看见清代社会中国的贫穷肮脏和残忍之事时,在批评之余,总是尽量寻找客观理由。施密特也让人领受到那个时代德国文化人的风韵遗存——那是150年前,还没有德意志帝国,只有普鲁士王国的时代。

施密特走了。电视里再也看不到他一根接一根抽烟、海阔天空侃大山的情景了。据说,电视录音棚里是不允许抽烟的。但施密特说,不让抽烟的话,他宁愿呆在家里。电视台只好让步,这就是施密特,他总是无视法律和规定。他的可爱,也正在于此。

另一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经说过,他希望能死在施密特之前,因为他不想活在一个没有施密特的世界里。

从今往后,我们都活在一个没有施密特的世界里了。

赫尔穆特·施密特生平:

德国社会民主党政治家。1918年12月23日生于汉堡。1934年加入希特勒青年团。1937年中学毕业后应征入伍。1944年被英军俘虏,战后获释。1945年入汉堡大学攻读政治和经济学。1946年加入社会民主党。1974年至1982年,出任联邦德国总理。著有《均势战略——德国的和平政策和超级大国》等书。

施密特在当政期间因其出色的口才被政敌称为“大嘴施密特”。他的经济学才华也得到广泛的认可。他和法国前总统瓦勒里·季斯卡德斯坦,美国前外长亨利·基辛格是好友。他与瓦勒里·季斯卡德斯坦于1975年共同发起经济峰会(即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前身)。第一届峰会在Ramboillet城堡举行,聚集了意大利、日本、英国和美国的政府首脑。 施密特支持核能建设,并始终坚持这一观点。

2015年11月10日,施密特在德国北部城市汉堡去世,享年96岁。

猜你喜欢
施密特老朋友德国
潘维廉漳州行 有种“老朋友”的感觉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在德国喝啤酒
“梦梦”“娇庆”德国行
再见了,老朋友
带着GPS去流浪
中国人民都有哪些“老朋友”
带着gps去流浪
开始敲门
月经带来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