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佳
本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总体需求继续呈节后恢复态势,加上班轮公司开始加大运力控制力度,欧地、澳新、波斯湾等多条航线供需关系改善,但受北美航线供需关系不佳、运价回调压力较大的影响,综合指数继续下跌。
10月23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752.21点,环比下跌1.7%;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537.73点,环比下跌5.4%。
欧洲航线,随着“十一”长假因素的逐步淡去,中国出口生产企业开始恢复出货,加上受多数班轮公司计划在11月初大幅调涨运价的消息影响,部分货主为赶上涨价前末班车,不断加大出货力度,推动本周货量大幅增长。运力方面,部分班轮公司为缓解运力过剩的压力,于10月中下旬起进一步加大运力收缩力度,停航、撤线的措施不断出台,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总体运力规模。供需关系明显改善,船舶平均舱位利用率攀升至90%~95%水平,部分航次出现爆舱。市场平均运价基本止住了9月以来的单边下行走势,部分航次运价出现反弹迹象。10月23日,上海出口至欧洲、地中海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分别为231美元/TEU、202美元/TEU,环比分别基本持平、上涨3.6%。
北美航线,美国经济保持平稳复苏态势,10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继续上升,反映出居民消费需求依然较为旺盛,推动运输需求稳定增长。但受下半年以来班轮公司大幅扩大运力供给影响(据Alphaliner统计,截至10月初,远东至北美航线平均周舱位供给量同比增长约6.1%),供大于需的状况不断加剧:美西航线船舶平均舱位利用率仅在80%~85%;美东航线由于新增部分绕航苏伊士运河的大型船舶,舱位供给增幅更大,船舶平均舱位利用率不足80%。受此影响,月中涨价基本宣告失败,多数航次运价已跌破涨价前水平。10月23日,上海出口至美西、美东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分别为1166美元/FEU、2163美元/FEU,环比分别下跌15.3%、9.5%。
澳新航线,进入10月下旬,运输需求呈现季节性回升趋势,供需关系逐步好转,船舶平均舱位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水平,部分航次装载率达95%。受此鼓舞,继上周部分班轮公司上调运价后,本周又有部分班轮公司跟进涨价。10月23日,中国出口至澳新航线运价指数为610.60点,环比小幅上涨3.4%。
波斯湾航线,本周货量小幅上升,且班轮公司继续执行停航措施,供需关系持续改善,船舶平均舱位利用率保持在90%~95%,市场运价延续10月中旬以来的上升走势。10月23日,上海出口至波斯湾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为370美元/TEU,环比上涨7.2%。
日本航线,本周货量继续上升,上海港船舶平均舱位利用率上升至70%以上,市场运价基本稳定。10月23日,中国出口至日本航线运价指数为674.88点,环比微涨0.2%。
(如需详细数据,请洽上海航运交易所信息部)
▲ 备注:分航线运价包含海运费及海运相关附加费,具体包括下列附加费(Note: The freight rate includes ocean freight and surcharges, i.e.):
1.燃油附加费(BAF/FAF);2.紧急燃油附加费(EBS/EBA);3.币值附加费(CAF/YAS);4.旺季附加费(PSS);5.战争附加费(WRS);6.港口拥挤附加费(PCS);7.运河附加费(SCS/SCF/PTF/PCC)。
基本港:选择该航线基本港的运价进行报送(Base Port: Report Freight Rates of Base Ports )。
如:地中海-巴塞罗那/瓦伦西亚/热那亚/那不勒斯(Mediterranean Sea—Barcelona/Valencia/Genoa/Naples ); 欧洲-汉堡/鹿特丹/安特卫普/弗利克斯托/勒阿弗尔(Europe—Hamburg/Antwerp/Felixtowe/Le Havre); 美西-洛杉矶/长滩/奥克兰(USWC—Los Angeles/Long Beach/Oakland); 美东-纽约/萨凡纳/诺福克/查尔斯顿(USEC—New York/Savannah/Norfolk/Charleston); 日本关西-大阪/神户;日本关东-东京/横滨(West Japan—Osaka/Kobe East Japan—Tokyo/Yokohama)。
航运交易公报2015年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