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有效课堂的打造

2015-12-01 21:26郭茂锋
师道·教研 2015年10期
关键词:物理优化探究

郭茂锋

“有效教学” 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强调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人为本”,提高教学效益。课堂作为教学的主阵地,其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因此,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

一、创设实际生活情境,体验物理的“生活味道”

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的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就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而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也曾说:“人们对知识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了实际。”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创设教学情境,让物理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物理,接触物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新颖有趣的引入课题,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为学习新的知识铺设一条平坦的大道。这样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聯系起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了学生的思维。如走路、骑车、照镜子……,这些看起来随意的日常生活,其实包含着许许多多物理知识,这为学生学习物理提供了大量的生活经验背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地运用学生身边的一些学习、生活用品(如用铅笔和手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用雪碧瓶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用乒乓球从地上弹起探究“能的转化”……),甚至学生自己的身体(如用嘴对手背“吹气”探究“蒸发吸热”、用嘴对手背“哈气”探究“液化放热”;用两手掌摩擦感觉发热探究“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用手掌分别轻压和重压在桌面上并拖动可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来进行实验,比运用实验室中器材做实验更富有亲切感,更帖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深刻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也能为学生今后开展创新实验提供了物质保障。

二、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精心安排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意味着:从特定的教学目标出发,以现有的教学条件为依据,选择并实施在这种条件的最佳的教学方案,以最大限度达到培养目标。要切实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应做到七个精心:即优化备课——精心设计教案;优化教学目的——精心设计“六点”,即重点、难点、知识点、智能点、教学点、启发点。优化教学方法——精心构思教学手段;优化课堂练习——精选例题;优化课外作业——精心批改作业;优化反馈检测——精心出卷。同时应精心安排物理课堂教学两大环节。一是精心设计探究性实验。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通过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与实验关系,培养学生的一定实验能力。例如在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实验时,我先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然后放手让学生去结合书上给出的实验设计方案完成实验并让学生思考几个问题:(1)音叉的振幅不易观察,我们通过什么方法能比较出其振幅的大小?(2)这一实验中我们应观察什么?如何记录实验现象?(3)你还能设计哪些不同实验进一步探究这个问题?最后学生们很好完成了本探究实验,并设计出了几种新的探究方案,而且还学到了一种科学的方法:转换法(变微观为宏观)——观察乒乓球弹起的幅度来推理不易观察的音叉的振幅。思考问题时避免单向性、单一性,能充分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又如在初三复习完《密度》这一章节后,在下列器材中,量筒、天平、密度计、盐水、弹簧称、金属块、细线以及一定量的水中选取合适器材,要求学生设计出多种方法测定盐水密度。从这个实验中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和归纳创新能力。二是精心设计探究的教学方法,科学性探究教学模式,就是要在课堂物理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要从生活中事实经验出发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猜想假设,通过学生实验验证,归纳出实验结果。再经过教师的点拨、释疑,再上升到理论高度,完成一个探究活动环节。这是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最佳手段。如进行“长度的测量”教学中,首先让三位学生如何正确知道教师讲台长度,让学生想出方法,然后由学生选择测量工具后去测量,并让三名学生测量完成以后,在黑板写出自己的结果。由于三个人的结果不同,必然会让学生惊奇,从而让学生去思考猜想分析。这样即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乐趣,同时又对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教学的展开有良好的启迪。

责任编辑罗峰

猜你喜欢
物理优化探究
只因是物理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处处留心皆物理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