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鸥
【摘要】目前中职学校学生语文课堂上普遍存在厌学情绪,上课玩手机、睡觉、看课外书的情况屡屡发生。针对这些现象,笔者分析可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中职生 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7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80-02
目前,中职学生的入学情况十分复杂:有辍学年龄较小的;有来自失去双亲家庭的;有来自单亲家庭的;有来自贫困家庭的。这些学生来到中职学校后,普遍会出现轻视文化课的现象,不愿意学习,学习习惯差.特别是在中职学校中学生不重视语文素养的培养,不重视作文的书写,不重视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因此如何激发中职阩的語文学习兴趣,成为中职学校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
由于中职学生的家庭情况复杂,大多数的家庭不重视学生的成绩,不重视学生的心里变化,不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中职学校学生出现了不学习,学习习惯差等不良习惯。关于课内阅读教学的几个问题的调查,课本上的文章你喜欢吗? 从200份问卷中随机抽查50份做了统计,喜欢占26%,一般占68% 。一部分学生意志薄弱,半途而废,还有不少学生上课玩手机、睡觉、看课书,如何能够做到将68%的不喜欢课本的学生转变观念,首先要激发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一、 要做到因材施教
当代的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已经不单纯是为工厂培养出初级技术人员,招生模式已经多样化:出现了三年制的中职就业班,三年制的中职对口升学班,3+4直通升学班,3+2直通升学班,2+3直通升学班等模式。中职学校的语文教材在这些不同专业的学生,普遍使用。但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同,应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教学。针对三年制中职就业班,语文课上只要能够让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简单的写作能力得到锻炼即可;对口升学班的语文课上需要将高考的考点及书上的知识点落实即可,直通升学班的学生需要将综合语文素养提高即可。
1.三年制中职就业班
三年制中职就业班的学生普遍认为我来到中职学校来学习的是技术,语文课没有用。为了能够打破学生的这种保守的旧观念,可采用语文课为专业课,为就业服务的教学理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在每节语文课上先让学生练习写一篇字帖,让学生懂得“字如其人”的道理,还可以举行书法比赛的形式;在朗读课文时,采用朗读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好胜心;每周带就业班的学生到图书阅览室,看看新闻时政,看看能够温暖人心的文章,触动学生内心深处。
2.对口升学班
对口升学班的学生面临着高考的重任,同时还要在学校强化所学专业的技能。在所有学科中,学生认为语文这门学科不听课也能会。为了纠正学生的想法,可以采用每节课让学生到讲台前讲古诗,不仅锻炼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增强自信,还能让学生在讲解的过程中,查阅资料,积累古诗分析的方法。还可以让学生每周写一篇周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学生交流一周的心得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直通升学班
直通升学班的学生都是通过中考考试,取得一定成绩并且素质相对较高。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方说学幼师专业的学生,不仅得了解一下成语小故事,成语接龙,《三字经》还有《弟子规》等,还可以让学生到讲台前模拟老师给台下的学生讲,这样更好的体现出文化课为专业服务。
二、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对口升学班,背负着考学的压力,在语文课中,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梯度式教学。作业采用一般的必做和选做的形式。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只做必选的作业,落实基础知识。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选作作业。
2.就业班,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就业班的学生通常会学习四个学期的语文课程,语文老师可以在第一学期设定他们提高听、写的能力(听即完整的复述别人说的话,写即书写工整);第二学期提高说的能力(即兴演讲,模拟求职,朗读比赛);第三学期提高分析能力(分析文章,鉴赏文章,赏析电影);第四学期检验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比如说现在职业学校中,大多数都采用多媒体技术及白板应用。比方说,在讲文言文时,可以穿插一下视频资料;讲诗歌时,可以用音频为学生做朗读示范;讲小说时,观看一段影片可以加深对课文中主人公的认识和理解。
三、精心设计教学流程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源自语文教师的精心设计,因此,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还需要语文教师对课程的精心设计:
1.导入设计
中职学生和其它高中学生不同,他们相对基础较差,没有学习的自主性。通常在课程导入时,可以采用故事讲解导入。例如《读伊索寓言》,这是一篇议论文,学生对议论文的学习兴趣不浓厚。在讲解课文时,教师可以用寓言故事《南辕北辙》、《农夫和蛇》导入,再加入伊索的个人经历讲解,这样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将“寓言故事”的定义深入人心。因此说没有不生动的文章,只有不精心的教学设计。
2.熟悉课文
学生在进入了到课文中后,为了让学生更快的掌握课文,可以按照文章的题材内容不同安排学生速读课文、默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在朗读后,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在评价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沁园春·长沙》,可以先播放名家朗读,再让学生朗读,教师范读,学生背诵,进行朗读比赛。学生朗读和名家朗读中,让学生自己找出不足之处。同时在朗读中体会诗中意境。
3.分析文章
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学生是有生命力的鲜活的个体,任何漠视学生的存在的教学都是不成功的,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必须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是对话、碰撞。这种双边活动最为显著的体现在语文课堂的分析文章的这个环节。
(1)巧妙的设计问题。
教师的提问和任务的布置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在讲解《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时,分析文中林黛玉的人物形象。这个教学任务的落实对就业班的学生是非常困难的。教师和学生分析人物前,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文后,将心中的黛玉形象画出来,点评每个黛玉的特点,将人物形象勾勒出来。
(2)声情并茂的引导。
在教学中要激起学生的审美情感,教师就要全身心地投人,然后把丰满的感情有层次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律动和微妙的审美心理。如孙犁的《荷花淀》,开头写水生嫂月夜编席的场面。教师在讲授时如能先声情并茂感情投人地铺陈渲染:“水乡的夏夜,景色多么迷人!月亮初升,淡淡的月光静静地泻在大淀上,水面笼罩着一层轻纱般的雾,月光和薄雾融和一起,把大淀变成一片银白的世界徐徐清风送来缕缕荷香,令人心醉神怡。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风景中,一个纯情的农家少妇,灵活地编着席子,她偶尔望望淀 里,秀目满含柔情,她的心灵定然和白洋淀一样美丽宽广。”朗诵这段话,就可以调动起学生们的审美情感,使他们产生体验作品艺术美的强烈欲望。
4.拓展练习
中职学生学习语文课程,很明确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讲解完课程后,学生只有在拓展练习中,提高能力。往往学生在这个环节中,收货最多,因此要精心布置拓展练习的任务。例如在讲解微型小说《永远的蝴蝶》,学生掌握了微型小说和普通的短篇小说在结构上的不同之后,在拓展练习时,可以让学生也写一篇微型小说。这样不仅强化微型小说的特点,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一举三得。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语文教师想要在课堂上,突破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想要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要做到因材施教,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式教学,更需要语文教师想法设法地采用多用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需要针对教材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