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知的理论发展及应用——以内隐联想测验为例

2015-12-01 07:06王昱丹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24期
关键词:测验心理学态度

王昱丹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社会认知的理论发展及应用——以内隐联想测验为例

王昱丹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近年来,由于社会因素的引入,认知心理学逐渐明确了社会认知的概念,发展出以外显社会认知和内隐社会认知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理论模式,并随之展开大量的实验研究.本文通过对社会认知研究发展的梳理及以内隐联想测验为例对内隐社会认知的深入分析,对社会认知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为以后的内隐研究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并开拓了更广阔的思路.

认知心理学;社会认知;内隐社会认知;内隐联想测验

1 引言

20世纪50年代中期,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在西方兴起,并于20世纪70年代成为了西方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1].1967年,根据总结当时的各种研究成果,美国心理学家奈瑟(U.Neisser)出版了《认知心理学》,标志着其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流派.早期的认知心理学派以皮亚杰(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为主要观点,他看到了儿童在发展过程中的各个时刻,在不同领域的行为之间的一致性[2],由此提出了儿童发展四阶段,分别是:感知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阶段.

现代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3],代表人物有西格勒(Siegler)和米勒(Miller).此观点将人的心智假想为一个繁杂的认知系统,并且在某些方面计算机与其有相同之处.它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加工信息:编码、重编码或解码;与其他信息比较结合;存储于记忆中或从记忆中提取;纳入或排除出注意的中心等等.因此,不同于皮亚杰,信息加工的发展学家更关注于从某一时刻到下一时刻的认知活动,较少关心认知结构.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加工任务由社会心理学家引入到社会行为中,以考察“社会信息”在这种模式中的加工过程.在此之后,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研究便随之兴起,其研究内容主要围绕态度及其影响的行为模式方面展开(杨治良,2009).1995年,“内隐社会认知”作为一个明确的心理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Greenwald和Banaji提出[4],并随后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目前,内隐社会认知研究由于对促进人类和谐发展发挥着重大贡献而受到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

2 社会认知的研究进展

社会认知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属概念,其研究范围极为广泛,这一复杂领域可以用下面的图来概括.如图所示,S和D代表自我或知觉的主体,O代表团体或他人.社会认知的结果和行动用虚线箭头来表示且可穿透目标,是因为它可判断、推理及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品质;而外显社会行动用实现箭头表示,上下两部分分别说明了自我可对自身及团体或他人进行各种认知方式,以及由个人或团体之间的各种联系和交流所构成的社会认知.图中用来联系上下部分的垂直实线代表了自我既可以独立地思考自身或他人,也可以思考自我与他人间的关系及他人与团体之间的关系.因此张淑华等[4]人认为社会认知是围绕人及人的活动展开,考察人们对社会,特别是对社会大环境中他人的了解从而理解,并且进一步概念化的过程,即人们对自我及社会中他人的了解和认知.由于社会认知的研究愈发盛行,近年来人们从外显和内隐两个角度对社会认知开展了大量研究.

图1 社会认知的研究对象

2.1 外显社会认知研究现状

社会认知外显性的核心是意识和语言在社会认知中的作用[5],心理学家由此提出了不同且相似的心理理论.奥地利心理学家弗里茨·海德(F.Heider)于1958年在《人际关系心理学》提出的认知平衡理论认为:人们总是习惯于将日常生活中的认知活动保持在有秩序且符合逻辑的状态之中,即尽量将自己的认知体系处于平衡状态.随后,其提出了平衡结构理论,即P-O-X模型假设.而费斯汀格(L.Festinger)提出的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人的一些认知因素之间是互相独立的,但也有些认知因素是互相关联的.在这些关联的认知因素中存在两种情况:可能协调,也可能不协调.认知因素之间的失调会使心理上发生不愉快,有时有压迫感.因此,当认知体系内存在不协调情况时,人们就会有意去减轻和解除此类不协调关系,避免与已有认知因素相矛盾的信息发生接触.认知失调理论能说明人们的行为及其态度的变化,比海德的理论模型所运用的范围更广泛.关于外显社会认知还有奥斯古德(C.E.Osgood)和P.H.Tannenbaum的一致性理论和W.J.McGuire的认知相符论理论等,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2.2内隐社会认知研究现状

在以海德、奥斯古德和费斯汀格为主的早期社会认知学派中,更加注意人的认知对社会刺激此时此刻的组织和解释,并且是在明确的意识监控之下进行严格的逻辑推理的理性过程,并不考虑认知者的过去经验对现时的认知影响.直到1995年,格林沃尔德(A.G.Greenwald)以及巴纳吉(M.R.Banaji)等人才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内隐社会认知(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的概念,把研究目光转向了社会认知的内隐加工过程.如果说20世纪40年代中期布鲁纳等人关于“社会知觉”的研究实现了认知研究“从一般认知到社会认知”的第一次转向的话,那么最近二十年关于内隐记忆的研究,则使人们的研究兴趣从注重外显认知开始转向注重内隐认知,实现了认知研究的第二次转向;而A.G.Greenwald等人从社会态度、自尊和社会刻板的角度比较系统地回顾了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可以说实现了认知研究从注重一般的内隐认知到注重社会内隐认知的第三次转向.

格林沃尔德和巴纳吉认为,所谓内隐认知,指的是过去的经历尽管在通常意义上已经不在记忆之中,无法得到自省和自我报告,却仍能对特定的行为产生影响.他们在此基础上推而广之,给出了特定类型内隐认知的定义:一个内隐的C指的是能够对R产生调节作用,却无法通过内省加以确定的过去经验的痕迹,这里的C指的是特定的概念,如态度,R指的是假定能够被这一概念所影响的行为反应.值得关注的是,格林沃尔德和巴纳吉涉及的社会认知中的无意识现象非常广泛,并且用内隐社会认知的视角对很多现象进行了重新解释,包括:晕轮效应、纯粹接触效应等.而其于1998年提出的内隐联想测验自问世以来,更被广泛应用于内隐态度、内隐自尊、刻板印象、自我概念、身份认同等方面的研究.

表1 内隐联想测验实验顺序

3 内隐联想测验的研究进展

3.1内隐联想测验

1998年,Greenwald等人提出了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IAT)——一种社会认知的内隐性研究测量的新方法[6],主要思路是通过测量属性词和概念词间的评价性联系从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进行间接测量.它将反应时范式与社会认知两者有机的结合以达到间接测量个体社会认知的目的.内隐联想测验的基本程序是给被试呈现一定的刺激,要求被试在之后做出既准又快的反应并记录反应时.由于所呈现的刺激大部分是与自我相关并且由社会性的词语,由此会引起被试相同或相悖的心理认同感,因此属性词的性质(与被试的内隐社会认知一致与否)将导致反应时的长短发生变化.由于被试对属性词的反应很难受意识操控,因此在此条件下所获得的结果被认为具有社会认知的内隐性,通过对反应时的间接测量成为内隐联想测验的一大特点.

如表1所示,内隐联想测验一般由5个部分构成:①尽快地辨别属性词并对其进行按键反应:把“积极刺激”归为一类并按相同键(I键);把“消极刺激”归为一类并按相同键(E键);②尽快辨别概念词并进行按键反应:把“自我刺激“归为一类并按相同键(I键);把“非我刺激”归为一类并按相同键(E键);③混合前两步中所有刺激词并将其一一呈现,把“积极刺激”和“自我刺激”都归为一类并进行按键反应(I键),把“消极刺激”和“非我刺激”归为一类并进行按键反应(E键).④为②的反转,即互换“自我”类和“非我类”刺激的呈现位置,同时互换相应的反应键,其他不变,此步骤的目的是建立反应键和自我词之间的新的联系,为⑤的练习步骤.⑤是③的反转,即把“非我”和“积极刺激”归为一类并按相同键(I键),把“自我”和“消极刺激”视为一类并按相同键(E键).

上述每步反应的反应时和对错情况都由计算机自动记录.根据Greenwald的记分规定,将低于300ms的以300ms记,大于3000ms的以3000ms记,删除大于20%的错误率;然后对原始反应时的数据进行对数转换,并计算相容组和不相容组的平均反应时;最后,将不相容组的平均反应时减去相容组的平均反应时,即得到相对于消极词而言,积极词与自我的关联程度,即内隐自尊强度.

Greenwald在随后对IAT的信度研究表明[7],该测验的复本信度在0.39-0.68之间,重测信度在0.36-0.69之间,一致性系数在0.78-0.88之间,说明该测验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一致性.

3.2研究进展

内隐联想测验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大多数围绕内隐自尊、自我概念、及内隐态度等研究范围展开.Greenwald和Farnham[8]利用IAT测验对内隐自尊(implicit self-esteem,简称ISE)的最初研究表明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虽有相关,但其相关程度很低.随后Bosson等[9]人对自尊的内隐和外显测量的信度和效度进行的分析,表明外显测量与内隐测量并无相关.国内蔡华俭等人[10]运用外显的自陈量表和自行设计的内隐联想测验对大学生的性别自我概念进行了研究,证明了运用内隐联想测验来测量性别自我是可靠、有效和敏感的,研究还表明性别自我概念包括内隐的性别自我和外显的性别自我概念,两者是独立的.除了对内隐自尊这一社会认知的研究,桑标等[11]人使用IAT测验比较了在消极情绪的诱发情境中,不同个体的情绪体验差异.发现在情绪调节方面具有积极内隐态度的个体,会自动的调节自己的情绪,而具有消极内隐态度的个体则与之相反.中介因素的加入,使IAT测验得到了更广泛的研究,其也更需贴近社会层面的研究.黄希庭等[12]人运用IAT测验研究了个体对心理疾病患者的内隐态度,发现个体倾向于将心理疾病与消极词联结在一起,表明了个体对于心理疾病患者的内隐态度是消极的.随着内隐测验使用范围及研究的不断增加,文化成为IAT测验新的研究领域,柏阳等[13]人从文化角度出发,探讨了东方人内隐层面的辩证自我,研究发现东方人确实将辩证概念与自我及自我相近概念联系的更为紧密.

近年来,IAT测验也被广泛应用于内隐自尊的跨文化差异方面.Kitayama与Uchida[14]利用IAT范式研究了日本人和美国人在自我与好友和自我与他人方面的内隐认知,研究发现两样本在外显方面看重朋友多于自己,日本人比美国人更加显著;而相比于他人,两者都更看重朋友.Kobayashi和Greenwald[15]利用IAT测验进行了另一种跨文化研究,他们通过对日本和美国被试在内隐自我增强差异方面实施了三个IAT测验,发现两国被试具有相似情况:他们更重视自己,其次是好友、同学和他人.跨文化在此方面并无差异.此外,Yamaguchi[16]利用两个IAT测验比较了中国、日本和美国被试的内隐自尊.虽然结果显示三国被试在内隐自尊方面,自我内隐自尊显著高于内群自我的内隐自尊.但日本被试相较于其他两国差别更加显著,这可以用日本的相依文化来解释.日本人更注重群体合作,在集体主义的社会环境下,日本人的内隐自尊将显著低于自我的内隐自尊.在前人研究基础上,Andrew C.H.Szeto等[17]人通过IAT测验比较了日本和加拿大人的内隐自尊,研究发现日本人的内隐自尊显著低于加拿大人,研究也同时体现了跨文化内隐自尊研究的复杂性.国内蔡华俭[18]对内隐和外显方面进行的深入且广泛的研究,发现在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关系方面,东方个体的内隐自尊不如西方个体,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亦是独立的结构.综上,内隐联想测验随着心理学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地应用于各个方面,它不再简单地与外显相联系,而是增加了很多外在因素,这也为我们以后的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4 评价与展望

内隐联想测验的间接性使得它在心理测量方面备受重视,精神分析学派的投射等内隐测试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测得被试的心理,但其标准不具说服性,没有一个可靠的标准来准确的衡量被试的心理特征,而内隐联想测验将反应时范式与认知的有机结合,使内隐方面的测量直观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标准化,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广阔的基础.

但纵观关于内隐联想测验的研究,更多的是探究与外显认知的关系,较少切合时代主题,使其研究有较少的范围,我们不能再局限于狭窄的理论范围,要更多的结合社会、时代的话题,增强研究的创新性,随着社会经济和祖国的繁荣发展,习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每个国民的内心,可人们对其真正的态度是什么?个体的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一致吗?这些都很值得我们去思考.为此,我们将内隐测验技术与社会话题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它应用于社会的这个大背景之中,更具应用性且不失可行性,我们今后的研究将对此开展.

〔1〕游旭群.普通心理学.第1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J·H·弗拉维尔,P·H·米勒,S·A·米勒.认知发展(第四版).第一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王甦,汪安圣.认知心理学.第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张淑华.社会认知科学概论.第1版[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5〕邵志芳,高旭辰.社会认知.第1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6〕蔡华俭.Greenwald提出的内隐联想测验介绍[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339-344.

〔7〕郑日昌,孙大强.心理测量与测验.第1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8〕Greenwald AG&F,S.D.Using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to measure self-esteem and selfconcept.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Bosson JK,Swann WBB,J.K.S,et al.Stalking the perfect measure of implicit self-esteem: The blind men and the elephantrevisited.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0.

〔10〕蔡华俭,杨治良.大学生性别自我概念的结构[J].心理科学,2002,34(2):168-174.

〔11〕刘俊升,桑标.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对个体情绪调节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9,32(3):571-574.

〔12〕王晓刚,黄希庭,陈瑞军,章鳞.心理疾病内隐污名:来自单类内隐联想测验的证据[J].心理科学,2014,37(2):272-276.

〔13〕柏阳,彭凯平,喻丰.中国人的内隐辩证自我:基于内隐联想测验(IAT)的测量[J].心理科学进展,2014,22(3):418-421.

〔14〕Kitayama S&U,Y.Explicit self-criticism and implicit self-regard:Evaluating self and friend in two culture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3,39:476-482.

〔15〕Kobayashi C&G,A.G.Implicit-explicit differences in self-enhancement for Americans and Japanese.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2003,34:522-541.

〔16〕Yamaguchi S,Greenwald AG,Banaji MR,et al.Apparent universality of positive self-esteem.Psychological Science,2007,18:498-500.

〔17〕Andrew CHS.Using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across cultures:A case of implicit self-esteem in Japan and Canada.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9,12:211-220.

〔18〕蔡华俭.内隐自尊效应及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3,35(6):796-801.

B842.1

A

1673-260X(2015)12-0085-04

猜你喜欢
测验心理学态度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新年大测验》大揭榜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两个处理t测验与F测验的数学关系
态度决定一切
你知道吗?
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