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动脉开口狭窄163例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15-12-01 07:32林华冯晓敏吴振宏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民族医院神经内一科广西南宁530001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5年24期
关键词:椎动脉开口半胱氨酸

林华,冯晓敏,吴振宏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民族医院神经内一科,广西 南宁530001)

缺血性卒中事件中,约有25%发生于椎基底动脉系统。后循环缺血性卒中 (posterior curculation ischemic,PCI)预后差,极大影响患者正常生存能力。研究表明,约有1/5的后循环缺血事件发病原因中以椎动脉颅外段狭窄或闭塞性病变为主[1]。椎动脉狭窄可以发生在任何部位,包括颅内段及颅外段,但最常见的以椎动脉起始段为好发部位[2]。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椎动脉开口狭窄163例患者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椎动脉开口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椎动脉开口狭窄163例患者 (狭窄组),男124例(76.07%),女39例 (23.93%),平均年龄 (64.73±8.74)岁。所有患者均行经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 (DSA)证实椎动脉开口狭窄。另收集同期收治的经DSA证实血管无异常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14例 (对照组),男69例 (60.53%),女45例 (39.47%),平均年龄 (63.90±8.84)岁。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根据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MRI检查证实。

1.2 方法

记录入组患者的病史,包括性别、年龄、家族史、吸烟、饮酒史及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心梗病史、TIA病史、房颤病史、心瓣膜病史及外周动脉疾病等病史;入院检测血压、血糖、极低密度脂蛋白、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选择单因素分析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危险因素比较

两组患者的常见危险因素如年龄、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既往卒中史、TIA史、冠心病史、心梗病史、房颤史、心瓣膜病变、外周动脉血管疾病、LDL-C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这4个危险因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间常见危险因素的比较

2.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性别、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代入Logistic回归方程行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病与椎动脉开口狭窄相关性最高 (P=0.000,OR=4.067),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P=0.000,OR=2.682)次之,再其次为糖尿病 (P=0.020,OR=2.476)及性别(P=0.027,OR=1.928)。

表2 性别、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是颅外段椎动脉狭窄最常见的原因。在一项4748例卒中患者的DSA研究中,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的发生率仅次于颈动脉分叉处,是目前颅外段血管狭窄的第2个好发部位[3]。尸检和脑血管造影均显示,在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人群中,50%以上都存在椎动脉开口处狭窄或闭塞[4]。近年来有国外学者对PCI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人口学资料以及危险因素的分布进行了系统描述,但是研究结果在不同种族、国家、地区间存在一定的差异[5,6],这可能与饮食生活习惯及社会经济地位有关。Caplan等[5]1988至2000年主持的PCI登记研究 (NEMC-PCR)结果是迄今最著名的PCI研究,其亚组分析提示高血压、吸烟和冠心病是颅外段椎动脉病变的最常见危险因素[7]。

高血压病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压增高引起广泛的小血管病变,玻璃样化,硬化的血管床过度充盈,发生静脉充血、水肿或出血,最终导致脑出血的发生。另外,高血压可非特异性激活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机械感受器,使生物动力学效应异常,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8]。高血压在卒中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患病率,一项对1085例中风患者的研究发现高血压患病率达到65%[9]。本研究中结果显示,高血压的患病率在椎动脉开口狭窄组中达到了84.05%,是在众多危险因素中发病率最高的,回归分析也显示高血压与椎动脉开口狭窄相关性最高,对椎动脉开口狭窄具有显著的影响。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是青年卒中。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升高一方面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导致脂质代谢异常,血液凝固性增高[10],另一方面促进氧自由基生成,引起血管内皮损伤。研究显示,60%脑卒中患者中血浆同型半胧氨酸水平升高[11]。Yoo等[12]研究发现高HCY与狭窄血管数量呈现显著的相关行,除此之外,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病死率呈正相关。本研究中,两组病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者分别为66.26%和42.9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提示在椎动脉开口狭窄的形成和发展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起了重要的作用。

糖尿病也是脑卒中独立的危险因素之一[13]。通常,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是多因素的结果,该类患者一般同时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多种基础疾病。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加速常由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及纤溶系统异常所致[14]。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糖尿病容易导致颅外大动脉动脉粥样硬化。在一项对2型糖尿病PCI患者DSA椎动脉狭窄分析研究中,2型糖尿病PCI患者以椎动脉V1段狭窄最常见[15]。本研究分析结果发现,糖尿病患者发生椎动脉开口狭窄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文献 [15]相符。

此外,有研究表明导致颅外段颈动脉狭窄发生的显著危险因素还包括高龄和男性。本组研究中,性别差异与椎动脉开口狭窄存在密切关系,两组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异议 (P<0.05)。分析原因,考虑可能与男性患者中的高吸烟率有关。

笔者通过研究椎动脉开口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发现高血压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糖尿病和男性等4个危险因素与椎动脉开口狭窄具有显著相关性。临床工作中,需要对高血压病、糖尿病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进行更有效干预和管理,尤其是男性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或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更应该注意进行椎动脉开口狭窄的筛查,以便制定个体化的干预措施,有效避免卒中的发生。

[1] Chukanova E L,Arakelian R K.Efficacy of vestibo in the treatment of 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 [J].Zh Nevrol Psikhiatr Im S S Korsakova,2012,112:53~56.

[2] Marqllardt L,Kuker W,Chandratheva A,et al.Incidence and prognosis of≥50%symptomatic vertebral or basilar artery stenosis:prospective population-based study [J].Brain,2009,132:982~988.

[3] Drescher P,Katzen B T.Percutaneous intervention of symptomatic vertebral artery stenosis with coronary stents [J].Catheter Cardio-vasc Interv,2001,52 (3):373~376.

[4] Deng D,Cheng F B,Zhang Y,et al.Morph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vertebral and basilar arteries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 provides greater diagnostic accuracy of 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 and reveals gender differences [J].Surg Radiol Anat,2012,34:645~650.

[5] Caplan L R,Wityk R J,Glass T A,et al.New England Medical Center Posterior Circulation Registry [J] .Ann Neurol,2004,56 (3):389~398.

[6] Lee J H,Han S J,Yun Y H,et al.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stroke in Korean population [J].Eur J Neurol,2006,13 (7):742~748.

[7] Caplan L.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then,now,and tomorrow.The Thomas Wilis Lecture-2000 [J] .Stroke,2000,31 (8):2011~2023.

[8] Li C,Xu Q.Mechanical stress-initiated signal transduction in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in vitro and in vivo [J].Cellular signalling,2007,19 (5):881~891.

[9] Chamorro A,Sacco R L,Mohr J P,et al.Clinical-computed tomographic correlations of lacunar infarction in the Stroke Data Bank [J].Stroke,1991,22 (2):175~181.

[10] Boysen G,Brander T,Christensen H,et al.Homocysteine and risk of recurrent stroke [J].Stroke,2003,34 (5):1258~1261.

[11] Kalita J,Kumar G,Bansal V,et al.Relationship of homocysteine with other risk factors and outcome of ischemic stroke [J].Clinical neurology and neurosurgery,2009,111 (4):364~367.

[12] Yoo J H,Chung C S,Kan S S.Relation of plasma homocyst (e)ine to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cerebral atherosclerosis [J].Stroke,1998,29 (12):2478~2483.

[13] Reeves M J,Vaidya R S,Fonarow G C,et al.Quality of care and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hospitalized with ischemic stroke findings from get with the guidelines-stroke [J].Stroke,2010,41 (5):e409~e417.

[14] Hoogeveen E K,Kostense P J,Jakobs C,et al.Hyperhomocysteinemia increases risk of death,especially in type 2diabetes 5-year follow-up of the Hoorn Study [J].Circulation,2000,101 (13):1506~1511.

[15] 赵桂森,师从顺,孙明昊,等.2型糖尿病后循环缺血 (PCI)患者DSA椎动脉狭窄分析 [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2,12 (19):338-344.

猜你喜欢
椎动脉开口半胱氨酸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三门核电检修工单开口项管理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Zipp全新454 NSW碳纤开口轮组
西安地区同型半胱氨酸参考区间的初步建立
不易滑落的毛巾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