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级集合在现代音乐视唱中的运用
—— 从音程听辨训练谈起

2015-12-01 01:51
音乐生活 2015年5期
关键词:音级半音音程

李 宁

论音级集合在现代音乐视唱中的运用
—— 从音程听辨训练谈起

现代音乐中音程关系的凸显加强了视唱中对音程训练的重视,但音程在现代音乐中与传统音乐有着哪些不同?在现代音乐中强调的音程练习又是什么?现代非调式音乐体系下,两个音所构成的单一音程,是否具备打破调式倾向性的能力?笔者通过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展开,理清现代音乐听辨中应强调的音程训练的是什么,并结合音级集合理论建立相适宜的训练方法求教方家。

众所周知,现代音乐与传统音乐有着很大的不同,公认的现代音乐开始是从传统音乐的调式体系崩塌开始的,传统音乐中调式结构力的无效化,使得音程这一在传统音乐中一直处于从属地位的概念在功能上开始逐渐被重视起来。随即,在现代音乐的视唱中,对音程的训练也引来了更多的关注。实则,在传统音乐视唱教学中,音程的练习已然是听辨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故而笔者以为,音程兼顾了传统与现代音乐构成的同时,再一如既往地加强音程的训练能否成为打破传统音乐调性的桎梏,并作为现代音乐听辨训练中行之有效的练习方法而产生的异议。依此,本文将运用音级集合理论尝试陈述音程在现代音乐与传统音乐中的异同,并理清现代音乐听辨中应强调的音程训练的是什么,以及采用怎样的训练方法,以求教方家。

1.音程之辨析

1.1 半音音数之变

格鲁夫音乐辞典中对于音程的解释是“两个音之间的距离”。

在传统音乐中,由于调式体系的统治,音与音之间的关系常常被音级之间的关系所取代,音程关系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通常被基本音级或调式音级所引导。描述音与音之间的关系通常用“度”来表示,是指两音之间包含了几个调式音级(或基本音级)。在大小调音阶中“由主音到主音的排列”,一共包含八个音级(两个重复的主音),故我们称调式音阶中相邻主音为“八度关系”。而在这些调式音级中,相邻音级的大小并不是完全相等,一个八度中相邻的音级有两个半音关系和五个全音关系,其中全音或半音关系用另一参数“音数”来计量,全音为1,半音为而大小增减则用以区分相同音级个数之间所构成的不同“音数”的距离关系。我们可以通过C到E,与E到G两种音程距离窥见,二者分别包含了三个调式音级,但是其中包含的音数不同,C到E的音数是2,E到G的音数为由于2>故前者被称为“大三度”,而后者被称为“小三度”。笔者通过这一众所周知的实例是要说明,在调式音乐中最小的音程关系虽然是半音关系,但半音音数的不同只是作为决定了调式音级之间不同性质的计量参数,而“度”才是调性音乐中对“音程”性质的描述。

在现代音乐中,大小调体系的壁垒已经被击破,“调式音级”已经不再使用,随之,用来衡量音程关系也不再用“度”这一单位,音与音之间的关系只剩下“半音数”作为通用参数,根据音级集合理论,用0-11这12个整数指代十二平均律体系中的所有音高和音名,这样半音音数为整数1,音与音之间的距离则被称为音程级,用小写的字母ic与相应的半音音数组合而成,如前文所述C到E包含了4个半音,因此音程关系(音程级)记为4,即ic4。

如(图1),从图表中不难看出,半音音数除了存在分数与整数的差别以外,在传统音乐中,半音音数主要用于服务于调式音乐,用以区分相同度数音程,而现代音乐中半音音数则直接作为计算音与音之间距离的单位。虽然传统音乐的半音音数从本质上说也是音程之间的计算单位,但是,由于“度”和分数的使用,使得音程的计算较之现代音乐更加复杂、繁琐。

图1:

在上表中,需解释的是音级集合理论中将互为转位的音程按小音程计算,音程级定为6级,如在八度以内C向上和向下与E构成的音程,取较小的向上的距离计算,为ic4。作为分析手段,这种方法固然能够更加清晰地揭示一些音高排列的数理逻辑,但在视唱中我们无法忽视不同音高差产生的音响效果差异,因此,笔者认为视唱中应将一个八度内的音程级分为12级,依次展现音与音之间不同距离而产生的不同音响效果。而且,这样的划分也能够促进传统音乐视唱向现代音乐视唱教学的平稳过渡,使传统的音程教学观念能够顺利地转换成为现代音乐中音程级的概念。

1.2 音程训练与否

毋庸置疑,在现代音乐视唱训练中应该对音程给予足够的重视,但是通过上文的图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无论在现代音乐体系中,还是在传统音乐体系中,音程的数量与距离是没有变化的,换言之,在现代音乐视唱训练中所应该强调的音程关系,并没有超出我们以往在传统音乐中的训练范围。

让我们回到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在音高排列上的分歧原点来看,真正产生现代音乐与传统音乐差异的是传统音乐的调式感被瓦解,在现代音乐发展初期,真正的现代音乐作曲理论并没有完全成熟之前,某些作曲家甚至为了创作具有现代感的音乐而故意在音乐创作中有意地避开调式的倾向感。

首先,关于构成调式,需要几个音高是值得思考的。斯波索宾在《音乐基本理论》中将调式定义为“几个音根据它们彼此间的关系而联结成有一个主音的体系,这些音的总和就叫调式。”又有童忠良的《基本乐理教程》第68页中称:“若干高低不同的乐音,围绕某一音有稳定感的中心音,按照一定的音程关系组织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体系,叫做调式。”李重光在《基本乐理通用教材》中也阐述道:“几个音(一般不超过七个,不少于三个)按照一定的关系(高低关系、稳定与不稳定的关系)联结在一起,构成一个音组织,并以某一音为中心,这个音组织,就叫做‘调式’。”在上述几个国内比较通用的定义中,都提到了中心音或主音和对这个主音的围绕,这说明了构成一个调式,至少需要三个以上的音高才能实现。

其次,确认一个调式,需要几个音高?勋伯格曾指出,一个调性需要用这个调内的所有音高来表明(音阶的完全呈现)。辟斯顿说:“调中心是通过音阶的内在联系用作曲将其建立起来”;“三和弦的定性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调性组织者,不协和的解决是加深调性的倾向性”。在传统大小调体系音乐中,单声旋律,需要强调调式中的三个正音级的方式来建立调式,而在和声体系中,则是由正三和弦的出现,来确立调式。这说明了至少需要三个特定的音高排列在一起,才能确认一个调式。

上面所说的两点,无论从一个调式的构成的角度,还是确认一个调式的角度,都至少需要三个以上的音高,从现代音乐模糊调式感的角度出发,我们同样会得到这种结论:由于建立调式需要三个以上的音高,那么对调式的模糊当然需要更多的音高来实现。一个孤立的音程,是无法建立调式感的,同样也不可能消除调式感,因为孤立的音程并没有流淌起来。因此,我们练习的真正重点,应该最少存在三个音高(即两个音程)及以上的连接方向的训练。

2.集合理论适用性之辨

音级集合在我国音乐分析理论界已属于老生常谈的问题,上世纪90年代,对于音级集合的各种研究文献大量涌现,其中罗忠镕、陈士森、王中余等人的研究非常详尽,对于将音级集合理论应用于视唱教学,也有一些相关于“音程相位模块训练”①李金华,音程向位模块在视唱教学中的运用,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02期及将音级集合理论应用于视唱教学等的研究。如前文所述,那些打破了调性的一些音高的排列才是我们现代音乐训练的重点,“音级集合”中对于现代音乐的音高排列体系确实为我们视唱训练提供了一些适用的理论基础,但与此同时,应用于视唱中也存在了一些弊端,如:

2.1 音级集合是“纯”数理抽象排列法,对于音高概念,并不十分注重音高音响效果。在这一方面,笔者认为在训练过程中要运用这一理论体系,结合具体音高所组成的音响效果来进行实践训练。

2.2 音程级是音级集合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李金华在文中指出,由于八度等同原则,所以在阿伦福特的音级集合的理论体系中,只有六个音程级,也就是ic1-ic6,但是笔者同意李金华的观点,在实际的视唱训练过程中,不同的音程距离,产生的音响效果是明显不同的,所以在实际训练过程中仍要坚持使用12个音程级。

2.3 延续上一点的观念,一个音级集合的数个音高,在排列组合的过程中,虽然可以排除“标准排列”,但是在“标准排列”以外,有着很多的“转位”排列形式,对于这些“转位”我们同样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因此,笔者认为将集合理论运用于视唱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但在实际教学中,或许还会存在些许理论与实践的不相适应,这便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做一些有益的调整。

另外,在将音级集合理论引入到视唱教学的过程中,三、四音集合应作为音程连接训练的重点,原因有三:

其一,传统与现代的教学过渡。虽然音乐没有高低级别之分,但是在我国现阶段的视唱教学过程中确实存在着这样的现实问题,那就是现代音乐的视唱教学普遍存在于高等教育阶段,在学生进入高等教育阶段之前,多数训练仍为传统音乐的大小调体系。因此,我们在训练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这种现实问题,要注重现代音乐视唱训练与传统音乐大小调体系的衔接问题。在传统音乐的听辨训练中,除了有音程的听辨外,还有对和弦的听辨训练,而和弦构成多数以三音与四音构成,这种长此以往的训练足以使人产生出一种心理习惯,所以说,在现代音乐音高训练过程中,三、四音的集合,更加具有训练意义。

其二,在前文中提到音级集合的“标准排列”以外,有着对于现代音乐视唱音高训练同样具有训练意义的相当多的“转位”,就这些“转位”的数量来说,根据数学中排列组合公式进行计算,三四音的音级集合所构成的排列,在数量上属于比较合理的,因为由五音集合开始,这些排列的数量将达到三位数,这种数量,笔者认为是不容易掌握的。

其三,人类的记忆是有一定容量的,短时间的记忆中,七个以上的记忆对象则开始大面积地模糊起来,所以记忆对象不宜超过七个。①短时记忆,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621723.htm#4_1在我们听辨或演唱一串音高排列的时候,并不是简单的两个相邻听到或演唱的音符之间具有关系,在短时间内,前面发生的音与后面发生的所有音高都会产生关系,如下图

图2:

在一个先后发声的四音集合之中,甲与后面三音发生着三个关系,乙与后面两个发生着关系,而最后两个丙丁之间也有关系,甲乙丙丁四个音都出现之后,脑中会有一个总体印象。这些因素相加在一起恰巧等于七个,所以说在生理上,四音集合更加符合人类的记忆习惯。

虽然训练的重点放在三、四音集合之上,但是通过一定方法的拓展,我们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训练效果。

3.听辨训练之纲要

3.1 基础训练

首先,数字到音响。延续传统音乐视唱体系,结合集合理论,进行标准排列训练(12个音级上的移位)。所谓标准排列,即把集合各音级集中在尽可能小的音程内的排列。②罗忠镕,集合原型简便计算法,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7.01期我们把它等同于传统调式音乐中某一性质的“原位和弦”,如“大三和弦”,我们通过训练能准确地辨认出“大三和弦”的音响效果,再进一步确认这个和弦的音高位置,这是训练的首要目标。运用同样的训练方法,在音级集合的“标准排列”训练中,我们需要在一个具体音高之上来呈现某个“标准排列”,并在不同的音级之上移位训练,进而达到这种“标准排列”的音响效果在脑中的固定反射。由于音级集合的无序排列法不考虑音高的进行方向,建立在某一具体音高上同一集合的标准排列可构成互为倒影的两个音列。如下例中都是在C音上建立的集合3-11[0,3,7]的标准排列,形成了互为倒影的两个三音列。

例1:

其次,音响素材的积累。仅仅训练“标准排列”是不够的,因为在标准排列中的音程连接是固定的,所构成的音响效果也是比较单一的,所以我们在“标准排列”的基础之上,仍要借鉴调式音乐中“和弦转位”的排列转换手法进行“转位”与拓展训练。

例2:

上例为C音向上构成集合3-3[0,1,4]的标准以及“转位”排列,与传统调式音乐中的“转位”不同,由于音级集合的无序音高排列特点,以及追求丰富音响效果的训练目的,我们在音级集合的“转位”过程中,改变音高序进方向,以及音高出现的先后顺序,尽可能多样地将“标准排列”内的音高加以排列。这样有助于丰富音程连接的听觉积累,以便使每一个音高真正地独立起来,而不再倾向于某一个“中心音”。

经过三四音音级集合系统性训练后,可以说我们已经初步地将传统调式音乐视唱中的概念与现代音乐视唱中对接在一起,也初步建立了独立音感以及现代音乐感。接下来,我们还可以根据音级集合中子集与母集的关系,逐步训练5音集合、6音集合,来扩大训练的集合。或者还可以运用补集原理,进行关联训练。当然,这些训练更加的复杂与灵活,本文不再展开讨论。

3.2 作品训练

前文所说的基础训练,都是在实际作品中运用的基础。

如下例3:

这个图示是韦伯恩在《为9件乐器所写的协奏曲》(op.24)当中使用的12音序列的逻辑图示,将其用正常的乐谱来表是这样的:

例4:

组成序列的四个三音列为原型、倒影逆行、逆行、倒影,音高组织材料都源自集合3-3[0,1,4],这种排列手法非常的精妙。这样一条12音序列,刚好是音级集合3-3的“标准排列”以及移位的“转位”,在现代音乐的基础训练中,我们已经对这样的集合形成了一定音响上的积累,所以在具体的作品截断中也能做到快速反应。

当然,并不是所有作品都能像上例那样刚好满足完整的三音集合或四音集合,在遇到超过三四音音级集合的时候,我们可以有两种解决方式,一种是无所顾忌地将音高按照三或四音排列分组,理由是我们并非分析音乐的结构,因此无需严格地参照构成音乐的所有影响要素来截段音乐,当然这种做法可能造成在视唱的过程中情感表达生硬甚至与作曲家初衷相背的可能性,但是这无疑是让我们能够迅速上手一部刚刚接触的新作品的有效手段。另一种方式是比较传统的做法,我们可以从第一个音开始三音或四音,之后每一个音上再按照三音或四音分段,一点一点地向前蚕食推进,这样的训练虽显笨拙,但是脚踏实地,且最终能按照音乐的原有结构来进行视唱,能够更加接近作曲家的真实表现意图。

本文谨从音程的训练是否能够作为现代音乐区别于传统音乐的主要训练方向提出异议,并结合调式、集合理论提出音程的连接尤为重要。在现代音乐视唱的训练中,以三音集合训练为起点,逐步进行音级集合练习,建立由数字到音响的互为转换及音响素材的积累势在必行。然而,现代音乐作品更加强调个性,主体意识的个性展现更加突出,寻求统一的分析和训练方法是十分不现实的。而且,音级集合数字式的高度抽象化十分容易使我们忽视听觉的审美与感知的联想,从而脱离了音响的听觉感受。因此,在实际的作品分析中,我们还应多结合作品的审美和音响,更加准确、完美地诠释音乐所表达的内容。

[1]李金华.音程向位模块在视唱教学中的运用[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02期

[2]罗忠镕.集合原型简便计算法[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7.01期

[3] 段文晶.我国“音级集合理论研究”述略[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8.01期

[4] 阿伦·福特著,胡晓编译.《音级集合理论概述》[J].《音乐探索》,1987年第3期。

[5]阿伦·福特著,胡晓编译.《音级集合理论概述(续)》[J].《音乐探索》 ,1987年第4期。

[6]阿伦·福特著,胡晓编译.《音级集合理论概述(续完)》[J].《音乐探索》 ,1988年第1期。

[7]陈士森.三音集合的结构与排列组合形式[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03期

音程 音级集合 现代音乐 听辨训练

李宁(1967 ——)女,沈阳音乐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霍 闽)

猜你喜欢
音级半音音程
浅谈半音键竖琴在竖琴启蒙教学与普及推广中的重要地位
一种序列思维的延展途径——布列兹音级乘法技术的原理及初次应用
调式音级“隐形结构”论
——与音级听觉心理相关的音级内在结构机理分析
音程循环向音列循环的扩展及其理论构建
科尔文手势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明朝琴曲的清商音与含半音五声音阶
简析音程听辨中的各环节及要务
昆曲曲学小讲堂之北曲的半音
增减音程都是不协和的吗?
音乐游戏玩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