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与框架
王丹慧
大庆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黑龙江大庆 163316
[摘要]随着经济建设的加快,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升,对于精神文化建设的需求也在不知不觉中有所增加。有关部门也加大了对于人民文化生活设施的投入,图书馆--作为文化设施中的重要组成功部分,拥有广泛的受众,兼具有专业性和公共性,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基础上,加强对于图书馆的全面建设,尤其是对于管理模式的强化,对于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本研究就目前图书馆管理存在的问题、改进的方向以及未来的预期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图书馆的模式优化提供可靠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模式;框架
图书馆的优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改良体系,管理模式与框架作为图书馆整体建设的主体,将直接决定了图书馆的运行模式以及相应的职能建设。近几年来,图书馆的推广建设已经逐步完善,根据不同的地区特点和需求,图书馆所具有的规模和职能也有所区别。在普及公共知识设施的基础上,加强设施的工作质量,提升每座图书馆的工作运行的效率,将现有的模式进行改进优化后能为广大群众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以及其他精神文化体验。
1.1管理层普遍存在着分工不明
图书馆作为一个公共知识设施,属于服务类公共单位,其具有工作量大、工种杂的特点,在管理上难度较大。随着图书馆规模的扩大化,许多的图书馆都存在管理阶层混乱和懈怠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图书馆的工作服务质量。的确,管理阶层作为整个组织团队的核心,其工作状态直接影响了整体的发展,图书馆的管理本身就需要耗费很大的人力物力,对于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充分的把握,而现今的图书馆管理往往存在着分工不明确,管理制度不规范,在管理中产生许多盲点和交叉点,从而不能很好的执行管理工作,起到对整体工作统筹领导的作用。
1.2管理模式过于单一古板
传统的图书馆模式以借阅为主,读者在图书馆中自行寻找所需要的服务,而图书管理也仅仅局限于对于书籍的登记、整理和保养。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知识的需求也逐渐趋于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图书馆的传统管理模式对象单一,不存在互动,读者和管理员之间的信息交流不对等,造成了“两盲”的工作模式,对于这样单一古板的图书馆管理形式,很难在根本上对图书馆进行改进优化。在图书馆的管理模式改进中,要充分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加入到新的管理理念中,建立新颖高效的图书馆管理模式,构建起和谐、对等的服务框架,对于图书馆行业的日后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
1.3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性
管理人员直接参与图书馆的管理运行工作,现有的专业图书管理员总体量较少,对于图书馆管理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短板。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在图书本身的管理,专业知识的储备,以及对读者的需求掌握上都起着关键的作用。现有的图书馆存在的工作模式闭塞与工作人员的专业性也有很大的关系,不仅仅在于专业知识的掌握,更重要得是随着时代进步,读者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扩大,专业素养的培养能更好的建立信息的交流,从而进一步健全图书馆的工作机制。对于不同规模的图书馆,要相应的对管理人员建立专业性的要求,努力提高图书馆服务的专业性,才能强化其作为公共知识设施的职能。
2.1加强管理制度的规范性
图书馆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对于图书馆管理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制度的建立健全,要做到服务质量为主,以顾客为主,图书馆现实性管理是图书馆管理的决定性因素,即建立健全一种管理现状与发展方向相匹配的管理体制,确保图书馆管理中的各项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对于每一个工作环节都要建立相应的规范,并且要定期对制度存在的漏洞和不合理进行讨论改进,不同的工作部门要制定不同的规范,并且要建立专业的监督小组对制度的执行进行公平公正的评议。既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也要监督保证制度能落实在日常的工作管理中去,只有同时具备规范的管理标准和有力的执行,才能为日后管理模式的成型化奠定良好的基础,才能实现管理模式的优化。
2.2强化从业者专业素养的培养
专业素养对于每一个行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专业素养的考察不仅仅在于了解掌握,要注重其实际运用,要学习将专业素养体现在平常的与读者的交流交往中。图书馆职能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的开发、科学技术的研究上,这就要求图书馆管理人员、员工综合素质、业绩、资源配置、信息利用等内容构成更具可行性的实用技术,良好的专业素养对于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和框架的构建有着极大的作用,可以极大的减少工作中与读者的摩擦,强化工作者的服务意识,对于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2.3建立信息化的新型管理模式
信息技术的发展壮大对于各行各业都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对于图书馆的管理建设来说也不例外,在未来,信息化必将成为主要的发展趋势,建立自动化、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对于图书馆今后长期的管理框架构建有着长远的意义,新型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将大大的减少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也能降低庞杂工作中的错误率,优化工作质量。信息化不仅要求建立信息系统,其深层次的要求是对于创新意识的采纳接受,信息化的图书馆管理将使得图书馆的服务更加贴近顾客,使得读者的需求更加充分的与图书馆的职能对接。管理模式的信息化使得管理体系整体简化,这也是更加成熟,更加健全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形成的一大标志。
图书馆的一路发展伴随着知识体系的变迁、知识模式的改进,在这样一个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创造未来的时代,图书馆的职能将会得到更好的实现。与此同时,科技的进步对于图书馆的模式也是很大的挑战。传统的纸媒由于其自身存在的缺陷将很难满足信息时代人们对于知识的需求,对于图书馆的管理模式改革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只有积极的从观念上进行改变,时刻保持将创新意识与图书馆管理模式改进相结合,多方位的考虑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努力向自动化、智能化、服务化、自主化的模式转变。图书馆未来的发展必将是与科技发展、信息发展相适应的,而其职能也将脱离传统单一的借阅,向多样化知识推广型设施发展。
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时代的需求,图书馆管理模式与框架的优化将在观念意识、制度执行以及创新化改革中逐步展开。现有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已经逐渐将新型的管理观念采纳其中,也在逐步实践先进的管理模式,在未来,图书馆的模式将会与读者需求更加适应,成为更合理全面的知识设施。当然,在改进与优化中还将面临很多的困难,出现新的问题,作为图书馆的工作者,要在不断充实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积极解决管理模式的不足,共同创造更加合理高效的图书馆管理模式,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侯宏皎.图书馆知识管理运作环境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0.
[2]武学良,杨帆.公共图书馆管理流程优化实施方法研究——以企业流程优化管理模式为借鉴[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4,8:172-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