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通榆县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李晶涛
通榆县农业机械管理总站 吉林通榆 137200
[摘要]农机化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标志。现在,中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时间节点,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对于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拉动农村消费需求等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我国农机市场发展现状良好。
[关键词]农机;现状;前景
通榆县农业机械管理总站是通榆县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是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下设农机监理站、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农机职能鉴定站和18个乡镇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这些单位都是固定的事业单位,有一支技术过硬的农机队伍,全系统现在职工253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3人,工程师65人,助理工程师98人。负责着全县的农机管理、新技术推广、安全监理、农机职能鉴定等工作。
截止目前,全县农机总动力达105万千瓦,农机原值达6.1亿元,农用拖拉机保有量达到4.1万台,农用运输车达到5300辆,各类配套农机具9.8万台(件)。2014年,全县共完成机械耕地240万亩、机械播种280万亩、机械施肥280万亩、机械收获120万亩、机械灌溉80万亩、机械运输1万吨/公里、机械脱粒12亿斤。全县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70%。全县现有农机修理网点225个、农机配件商店遍布城乡,达100余家,担负着全县的农机修理和配件供应任务。全县有农机合作社23个,农机大户104个,这些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经营着全县60马力以上的大中型拖拉机和农机具。
1、加强农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加快建设农机公共服务体系,大力提升农机技术推广、鉴定、安全监理、质量监督、信息服务和应急救灾等公共服务水平。健全农机质量投诉监督机构,受理调解农民对农机质量和售后服务的各类投诉。健全完善农机技术推广体系,拓展推广服务领域,稳定基层推广队伍,增强乡镇农机技术推广机构服务能力,为农民提供农机示范推广、培训、技术咨询、安全教育、信息等公益性服务。加快农机信息化建设,实现网络互联和信息共享,为农民和农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
2、加强农机服务组织建设和社会化服务。建立健全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农机大户为骨干,农机作业服务公司、农机协会、农机中介组织为补充,多种组织形式并存、高效便捷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按照增加数量、扩大规模、提高标准、提升能力的原则,优先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引导政策、资金、技术、信息和服务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倾斜,支持有条件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承担农业开发和新技术推广项目。以维修高性能、大中型农业机械为重点,建设一批县为中心、乡为骨干、村为补充的农业机械维修示范网点。加强抗旱排涝和抢收抢种的机械化应急装备、应急队伍和应急机制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抗灾能力和应急水平。推动农机跨区作业向广度和深度拓展。积极培育农机销售、经营、作业、维修、中介、租赁等市场,创新社会化服务模式。
3、加强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建设。要联合高等院校、农机化技术学校,培养多层次的农机管理人才和科技推广、农机专业技能型人才。要配齐配强农机化工作机构和人员,县农机主管部门要通过“阳光工程”实施岗位培训、技能培训、远程教育等,大力培养农机作业和维修能手。积极推进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大力实施资格证书制度,将农机职业技能鉴定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结合起来,为实现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提供人才保障。定期对农机推广、农机监理和农机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水平。
4、加强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围绕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项目、机械深松整地作业补贴项目,加大保护性耕作、机械深松整地技术推广力度,建立符合我县实际、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机械化耕作制度。大力推广玉米机械收获、节水灌溉、精量播种、化肥深施、机械化病虫害防治和以秸秆还田、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农机化节本增效技术。着力改善农业机械化装备结构,按照技术先进、科学适用、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原则,重点推广大、中等功率、高性能、技术含量高、适应性强、复式多功能作业的新型机械。
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财政对农机化的投入要逐年增长,重点加强对农机科技攻关、试验示范、推广和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扶持;加大对农机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大农机安全监理装备、农机化技术培训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改善全县农机安全监理基础条件,保障各级开展“平安农机创建”工作经费,逐步提高全县农机安全监理能力。财政部门要积极支持和参与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落实和监督工作,增加资金投入,并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安排必要的组织管理和推广经费。
2、完善农机购置补贴制度。按照科学、公开、公平、高效的原则,完善农机购置补贴管理办法,及时公布年度实施方案和补贴资金等,提高政策实施的透明度和公平性。根据国家政策补贴范围与标准,在稳定粮食生产机械补贴的基础上,要不断拓展补贴机具种类,对保护性耕作、玉米机械化收获、秸秆还田等重点环节农机作业实行作业补贴。积极探索农机以旧换新补贴办法,建立农机报废更新制度,加快淘汰老旧及高耗能农机。
3、加强金融信贷支持。进一步加大对农民和农机服务组织的信贷扶持力度,农村信用联社等金融机构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简化贷款手续,在贷款种类、额度、利率、期限、担保等方面给予最大限度优惠,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服务组织发展。在保障信贷资金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推动农机抵押贷款业务,合理审慎确定抵押率,采取灵活的贷款期限与还款方式,为农民和农机服务组织多元化融资提供便利。对符合产业政策和信贷原则的农机制造企业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和农机流通设施建设,给予信贷支持。中小型农机制造企业可享受国家和我县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扶持发展农机互助合作保险,支持各地结合实际创新农机保险和服务方式。
李晶涛(1974.12-),男,大学学历,助理工程师,现从事基层农机管理和服务工作。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