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锐
荔湾区龙溪小学处在广州市荔湾区最西端,与佛山市南海区仅一河之隔,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小学。5年前,我从城区学校调到这里任职,逐渐被这里师生的纯朴的个性所吸引,深深地喜欢上这原生态的校园和孩子们,开始践行我的“自主开放式”管理。
一、“自主开放式”管理
学校自主管理就是通过唤醒管理对象自我成长的内在需求,赋予其自主管理的权力,并为其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和平台,促进其自我发展与主动发展。对学校而言,组织及其成员一旦具有了这种自主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学校就会彰显出强大的活力和激情,使其获得不可逆转的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动力。自主开放式需要对学生充分的信任,相信学生的各种组织与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自觉运行的。让学校的各种资源发挥最大的效能,其特点具有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监督。
学校开放式管理是相对于封闭式管理而言:学校封闭式管理是主张以控制为第一要务,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方式,活动设计进行严格控制,使学生在学校的一切行动按照学校的管理意图进行。它的最大特点是落实计划性强,结果可控性高。开放式管理基于方便学生学习成长的目的,把学校里面具有学习教育的功能场室全面向学生开放,为孩子参与校内管理提供机会,让孩子们认识到自己是学校的“小主人”。自主开放式管理是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精神,促进学生主动追求知识、参与管理,并为之最大可能提供学习、成长的资源和平台。
二、案例呈现
【案例一】我们的孩子是“走地鸡”。
我曾在不同场合表示非常反对实施“圈养”式管理,但事实上基于安全需要,在管理中实施所谓的“圈养”也是无奈之举。在龙溪小学,乡村孩子有着天然的特性,缺少城区孩子的“骄娇”二气,他们在学校里面打打闹闹,互相追跑,摔几下是没问题的,即使有点碰碰磕磕,我们只要耐心向家长做好解释,家长们也理解。我管理的“胆魄”也就慢慢大了。于是,这样的一幕每天都在龙溪的校园里呈现,早上7点左右,校园里的足球场就热闹起来,孩子们有的在草地上踢球,有的在跳绳,有的草地上打滚,有的绕着跑道在嬉闹,整个操场充满着欢声笑语。下午放学了,也是如此原生态的快乐场面,一直到保安、家长来催促,孩子们才依依不舍离开学校。我每天早上7:30回到学校后,非常惬意地站在操场上看着嬉闹的孩子们,真的希望六年的小学学习生活留给孩子们除了知识的充盈外,还有校园自由奔跑的气息。
【案例二】你们真棒,校长相信你们。
在学校里,对每一位学生充分的信任是我坚持的教育理念之一。即使真的犯错误了,也要给孩子们充分阐述自己错误的理由,我真的怕自己由于职业习惯,用语言或者行为的强势压制孩子的个性。
我有一次刚下课巡查厕所卫生,发现有一个厕所没有冲水,对孩子们说了一句,你们这帮小鬼,又没按照学校要求去做,我顺手就按了一下冲水阀冲干净厕所,同时对自己的教育挫败感有点沮丧。回到办公室后,一位二年级的孩子在其他孩子的陪伴下来到我办公室,很腼腆地跟我解释,“曾校长,是这样的,刚才第一节停水了,同学们没办法冲水”,我听了一下子就释然了,还好没错怪孩子们,我马上解释说:“你们真棒,校长相信你们。”
三、开展自主开方式管理的操作策略
1. 全员认同策略
实施学生自主管理的前提是提高认同感,教师对学生自主管理的目的意义理解了,他们就会主动指导学生如何自主管理,在自主管理中出现问题时,会及时给予修正。对学生亦然,孩子们理解了他们参与的组织和社团能给他们带来什么结果,就会热情参与组织、设计和维护组织的荣誉。并不断强化自律与他律意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2. 全面开放策略
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在学校里,具有教育功能的场所实施须全面开放,其中就包括运动场,图书馆,广播站,电视台,卫生检查,安全管理,比赛活动,课程建设、社团组建……,除了安全需要不能向学生开放的地方,其余我们都要全面向学生开放,实施学生自主管理,让校园里每个角落都有学生学习的身影。
责任编辑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