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玲贞
摘 要:初中生在写作文中往往会犯这样或那样的毛病,究其根源不外乎两大因素,一是智力因素,二是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指立意构思、选材组材、语言表达运用。非智力因素指文字书写、结构形式、卷面清洁、文字数量等。主要讨论了智力因素方面的病因及应对的策略。
关键词:立意构思;选材组材;语言表达;文章中心;应对策略
作文是学生最不愿意做的作业,究其原因有普遍的,也有特殊的。用专业术语讲,既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主要指对文章立意构思、选材组材、语言表达运用等方面的能力;非智力因素主要指文字书写、结构形式、卷面清洁、文字数量等方面的能力。那么面对这些问题如何应对,是需要老师思考的难题。
一、审题不清,立意不高
审题是写作的第一步,更是作文取得高分的关键环节,如果审题错位,匆忙下笔,势必影响整篇文章的构建,造成主旨不明,甚至离题万里的严重错误。有个考生在《其实我不是这样》中这样写道:班主任老师打电话到家里跟她妈说,说她家女儿读书成绩很好,重点高中在望,希望家长多关心、多鼓励孩子,让她能发挥最佳的学习动力,做好复习,迎接中考。她母亲为自己有这样的女儿感到骄傲,逢人便夸自己的女儿成绩很好,不久就能进黄中读书,将来有希望进重点大学。她听了这话心里很烦,说她妈每天把大学挂在嘴上,对她是多大的压力。她想跟别人解释说“其实我不是这样的,没有这么好”,又难以启齿,在众口铄金中她只好接受了这个事实,她要改变这个现实,“我其实不是这样的”变为“我争取要这样”。这篇文章从立意来说是赞美青少年自强不息的精神,可与试题上的一段写作提示又有矛盾:“在你成长的旅途中可能与你身边的人有许许多多的误会,或因为你的一时冲动,或因你的一时鲁莽……”请以“其实我不是这样的”为题写一篇文章。这段话就明白地告诉我们,这篇文章的题材选取要紧扣“误会”两字,而上面那个考生的题材里的“这样”是指成绩很好,不是误会制造了矛盾。这跟命题者的意图在审题上是有出入的,犯了审题不清的毛病。所以严格来说是离题的文章。当我把这话告诉学生时,她反驳说“文章一定要人云亦云”。这根本不是人云亦云的问题,是她对写作要求的轻视,没理清要求。很多学生往往在拿到题时,随便瞟一眼,匆匆下笔,以致离题千里。所以作文前的严格审题十分重要。一方面要细读写作要求,另一方面要着眼立意,胸有成竹,下笔如神。审题是文之根本,立意是文之灵魂。
二、材料杜撰,缺乏真情
作文中,有些学生为了作文,发挥主观想象,胡乱编造,由于生活离自己太遥远,所以文章没法写,内容过于简单,缺乏关键的动情之笔,造成文章大而空。小作者自己不能身临其中,只是学了电视上的几个镜头,寥寥数语,文章没点分量,纯粹是为作文而作文。
现在有些中学生,喜欢写“爱情篇”,根据电影、电视胡乱编,有过经历也编,没过经历的也编。结果编得千人一面,面目全非。不说这类文章不合身份,不宜书写,关键是学生把这类题材到处乱贴,写不出新意。以至诚之心,写至情之文,找回学生作文的灵魂,乃是作文成功的真谛,真情实感是作文的价值和魅力所在,有着很强的亲和力,能使作文人见人爱。由此可见,学生犯了“生活与作文分裂”的毛病,对生活缺乏积累,缺乏观察和思索,其实文章的源头就是每日的生活和阅读,所以说“人情练达即文章”。你生活的底子薄,见闻少,不懂“人情世故”,文章就会显得稚弱、单薄。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写起文章来自能左右逢源、侃侃而谈。所以“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十分重要。
三、语言贫乏,平铺直叙
如果说立意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骨架,那么语言就是文章的肌肤。肌肤亮丽能使文章摇曳生姿,熠熠动人。拜读“大家”的文章,感触最深的是他们丰富的词汇、贴切的修辞、生动的描写以及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的编写哪一样都要文字功底。眼下的中学生由于积累的贮量不足,写作技巧没到位,文章只停留在写顺,写完上,只会简单地用比喻、排比修辞方法,其他写作手法,一律不会。
有一个学生写了一篇《给心灵留一片空白》。他开头是这样写的,说自己完成了一门作业,又赶紧去完成另一门作业,马不停蹄地赶,累得腰酸背痛,终于到了完成那一刻,赶紧草草洗了上床,由于太累,怎么睡都睡不着,正值是有月色的夜晚,他像苏轼样赶紧起床,欣赏月亮的光辉,情思牵动,看到月亮如此的明亮,想到自己整天被作業压得喘不过气来,心底一片黑暗,想如何能让自己的心灵留一缕光芒,像月亮那样熠熠生辉,充满乐趣。对月沉思,略有所悟,无论读书有多苦,但美好的、快乐的心不能停止,苦中有乐、乐中有苦。月亮永远是一个最好的见证。这样的文章构思比较特别,有一定的思想内涵,心胸豁达。但他在表述中言词晦涩,之所以出现如此现象与他不经常习作有关,还有想象思维比较定式,习作技巧短缺,语言表达粗枝大叶。漂亮文章的语言要有一定的表现力,特别是有些语言的描写要有精彩和细腻之处。这些精彩的语言和动人的描写,使语言似乎如歌的节拍、诗的气韵,跌宕起伏,有着强烈的感染力。
四、详略不当,中心不突出
一篇好的文章最忌讳的是主次不分,不知哪个内容该写,哪个内容不该写。强调与文章中心无关的不能写,与文章中心有一点关系的要略写,突出文章中心的内容要详写,一部分学生置若罔闻。初中生考试作文字数限于600字左右,假如不加慎重,扬扬洒洒,一发而不可收,这样的作文一定不被老师青睐。
那如何能杜绝这一现象,这主要的要养成写前列提纲,理清文章的思路的习惯,现在有些学生看到题目就写,连中心都没明确,要选哪些材料,如何取舍含糊不清,思绪像脱缰的野马,横冲直撞,古语云:“手拿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写到最后不知自己在写什么,匆匆回过神,时间没了,乱涂乱画,呜呼,悲哉!所以,动笔前打心里腹稿是很重要,虽不可能很清晰,作文往往在写了一半以后,思路忽然明朗,这样的现象往往有之,但也不可能全盲目下笔,否则一定主次颠倒,中心不明确。
总之,写好一篇文章的得力点很多:阅读、生活积累、多写多练、思想理论、知识的修养……这些会因人而异。中学生由于阅历浅显,知识储备不丰厚,要写好作文,就应先把生活写得鲜活生动,说真话、说真心话是最基本的原则。要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平时就必须要多读、多思、多写。多读,可以汲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使优秀的句子、优美的词句、含义深刻的描写在心灵中留下印痕;多思,可以提高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认识,提高认识问题的敏捷性;多写,是不断实践的过程,学生在写作中可将感触认识深的体会加以练笔。久而久之,学生就可积累丰富的素材,喜欢上写作。一篇作文,是作者多方面的素养、多方面的能力和多方面的学识的巧妙结合,能力要求极高。只要有心,我相信会出现朱熹诗句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胜境。
参考文献:
陈宝祥.作文很低效,教师亦有责:作文教学低效病因诊断[J].语文教学通讯,2011(16).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