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泉汐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大学生成长危机、就业压力、人际交往及性心理危机的表现,并提出了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心理健康
“心理危机”被界定为“个体遇到的对自身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常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时,其心理上所产生的失调状态”。在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由于无力应对这些现实的冲突与压力,往往会导致心理危机,因此,帮助大学生度过人生的“挣扎期”,解决其心理危机是十分重要的。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
(一)成长危机
青年大学生正处在生理发育的基本成熟和部分心理发展的相对滞后的特殊时期。他们正处在人生观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人生和社会的问题认识飘忽不定。在他们认识中,也有自相矛盾的情况。这种不稳定的心理状态如受到外界的各种影响就很容易产生心理危机。
(二)就业压力带来的心理危机
在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中,一些同学表现严重的危机感;另一些同学为适应需求而不断地给自己施加压力,除了专业课程,又花费大量时间和人力、物力、财力学习外语、计算机等。长期处在一种紧张的状态中,一旦努力失败会带来严重的心理挫折和失败感。
(三)人际关系紧张所带来的危机
在大学里,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汇集在一起,个自生活习惯、兴趣、性格的差异不可避免地带来摩擦与冲突,甚至是损伤感情。性格孤僻内向,不愿意与他人交流的同学很容易产生孤独和抑郁。久而久之,这样自卑抑郁封闭的性格经不起生活中的挫折,就会产生严重的心理危机。
(四)性心理的成熟和性心理的不完善产生的危机
大学生已经进入青年期,性心理已经基本成熟,性意识增强,有性冲动需求,对异性的友谊和爱情产生渴望。但由于性心理的不完全成熟,生活经验欠缺,对青春期的性冲动和性要求理解不当,常会长身紧张、恐惧、羞涩,还有因陷入感情漩涡、失恋、单相思等问题困扰产生苦闷、惆怅、失望,给身心带来严重影响。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策略
(一)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
在大一新生入校的时候,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和学生工作部门应进行合作,对新生进行一次心理普查,并建立大学的心理档案,这样可以确定重点预警对象。之后,可以通过心理健康中心来发现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尤其是对具有自杀危险性的高危人群,更要注意排除。通过科学的手段建立的心理健康档案,可以发现处于严重心理危机状态的对象,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应对。同时还可以把潜在的心理危机对象纳入到时刻观察和心理危机预警体系当中,并准备好同一类别心理危机的应对预案。通过有效的普查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于形成教育、跟踪咨询和干预一体化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
有效的开展心理危机预警将使我们提前判断可能出现心理危机的个体、时间、问题及严重程度,有助于减少心理危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引导大学生认识心理危机的表现、危害及进行及时干预的必要性,使他们能够理性面对和处理心理危机,适时把握转机获得健康发展;二是开展大学生心理教育,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弹性和抗挫折能力,通过积极探索有效的心理训练模式,为大学生应对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打下“免疫针”;三是根据预警对象的情况,建立预警指标,具体包括具备何种特征的大学生和事件可能会引发心理危机,早期会有哪些表现,分析预警对象与危机情势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而进行危机早期预测。
(三)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构和预案
要效应对大学生频发的心理危机,必须建立专门的心理危机干预机构。机构的人员应是经过专门的心理危机干预训练的专职人员。在借鉴国外干预研究和经验的基础上,可采取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应对:(1)给予处于心理危机的大学生积极的精神支持,让他们感觉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表现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2)不打断他们可能暂时的非理性言语,给他们宣泄消极情绪的机会;(3)认真倾听他们的诉说;(4)保持自己的判断,探讨他们可能回避的问题;(5)让他们明白问题所在,认识到心理危机转变的途径;(6)避免形成依赖心理,让他们认识到走出困境的主动权在自己手中;(7)要使他们认识到,心理危机并不全是消极的,要有信心变“危”为“机”,促进自我的心理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