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冰玲
南澳大利亚巴罗莎山谷是澳大利亚最古老的、世界上最好的葡萄酒产区之一。首先由欧洲移民于1842年定居在此,现仍保存其悠久历史的魅力。巴罗莎山谷大约有150个酒厂和酒窖,也以其新鲜的时令农产品、工匠食品生产者和屡获殊荣的餐厅。当然,这里非常适合骑单车或是开一部老爷车穿梭在葡萄庄园之间,也可以坐热气球、直升机高空领略全景。巴罗莎山谷的神奇之处在于它的生长条件的多样性,这里有独特的凉爽气候,加上特殊地山谷地形,这也是当初欧洲移民之所以选择巴罗莎山谷种植葡萄的原因。
一、巴罗莎山谷的第一世纪元
——1840-1940
英国航运商人乔治发现了巴罗莎这块土地,于1836年将第一测量军住扎在此作为自由殖民地。1837年,上校威廉姆将此命名为巴罗莎山岭(Barossa Ranges)后,由于他在1811年的半岛战争打了一场著名战役,当时英国取得英法战争中的胜利“Battle of Barrosa”,因此得名。然而,起初“Barossa”一词在注册过程上出现错误,待回到伦敦时安加斯提出一个命题由反对路德的领导者,Pastor August Kavel为了重新解决西里西亚农民和商人的新世界,他们于1842年到达伯大尼。西里西亚定居者发现这块土地适合水果种植,尤其是葡萄,随后几十个酿酒厂相继成立。在1929年,全世界有25%的葡萄酒产自巴罗莎。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下,后来就变成仅仅是售卖水果了。
二、战后重建——1940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全球性的灾难,有六千万伤亡人数,在巴罗莎毋庸置疑的是第四代英国人和德国同胞。而该地区是第一个用葡萄酒节来治愈他们失去亲人的伤口,用一个全新的合作化运动来接管零售店和酒店,当然还有一些当地葡萄酒产业的现代化。科林,是约翰格兰的后代,他通过在美国纳帕谷的观察到现代酿酒的技术,于二战后返回巴罗莎,并在1947年制作出自1860年以来第一支干红佐餐酒,是特别地干红葡萄酒,同时也有色拉子和赤霞珠等其他葡萄酒品种。科林是新巴罗莎的创新者之一,也是巴罗莎葡萄酒的教父。
三、乐观和创新——1950
澳大利亚最著名的酿酒师是奔富酒庄的马克思舒伯特,他手提箱包前往波尔多,发现了佐餐酒的复杂性,特别是赤霞珠的味道是在木桶中渐渐成熟的。但当他回来后却发现这种大木桶在澳大利亚是十分短缺的,促使他制作出一个像美国木桶的大桶。1951年,Grange Hermitage是新的澳大利亚红酒独特的风格,这也是之后延续了60年之久。
在寒冷的巴罗莎范围,Cyril Henschke在1952年制作出第一支Mt Edelstone色拉子,随后,经过广泛的海外研究和二次加压发酵冷稳定,科林在1956年推出了奥兰多巴罗莎明珠,这个就的成功鼓励了许多其他品种的产生,所有的这类酒都受到广大市民的喜爱,尤其是年轻女性。
四、清爽飘逸——1960
尽管佐餐酒的消费在澳大利亚仍然每人平均两瓶,但是巴罗莎的酿酒师仍然在引领创新,高海拔的美酒革命。
御兰堡于1840年在巴罗莎范围内购买了老牌葡萄庄园,并开始雷司令和赤霞珠品种试验,奥兰多将其雷司令葡萄植物种植在有风、石质山坡上;托马斯 哈代父子推出了Siegersdorf雷司令;奔富酒庄还在1962年发布了Bin 60A,这是一款融合了色拉子和赤霞珠的品种,其后50年仍然被认为是澳大利亚最好的葡萄酒。
在安格斯顿有一颗新星诞生,那就是彼得 莱曼已经在御兰堡完成了酿酒学业并且在Saltram接任首席酿酒师,创造出长寿命“液压机”的色拉子,这是巴罗莎葡萄酒在七八十年代葡萄酒的重新开始。
五、繁荣和萧条——1970
澳大利亚葡萄酒局莱恩 埃文斯大力推广普通酒产业并刺激了消费者的需求,这是从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巴罗莎新的酒业潮流。许多古老家族酒厂在巴罗莎都无法抵挡繁荣的发展速度而忍痛割爱地销售跨国食品。这些酒厂推出高效率成为行业机械化生产葡萄酒以及灌装技术保证生
产质量。也有忠诚的巴罗莎种植者越来越重视本土产业,无论是水果还是酒业,只要是出厂的都标记着巴罗莎的记号。
直到1978年,巴罗莎面临着严重的红葡萄酒过剩,多国多格蒂讲述了Saltram酿酒师彼得 购买当地的水果,使加工水果作为代表他们的佐餐酒。他在1979年仍然重复着这样的举动,直到他离开Saltram,后来才开始了他自己品牌的标签,也就是酿酒师彼得 葡萄酒。
六、走出黑暗——1980
葡萄酒供过于求意识形态下的官僚效应,南澳大利亚州政府引入了“葡萄拉动计划”,支付果农除去非生产性藤蔓和退出该行业。意想不到的是,具有100岁先驱的色拉子和歌海娜葡萄树存在高风险,这是历史性的农业区域将被房产开发吞噬和破坏。
有预言者预测,巴罗莎将只适合种植蔬菜,因此有些地区开始压榨葡萄的种植,使其持续下降。幸运的是具有丰富经验的酿酒师跟随彼得 莱曼一样,开始了自己的小酒厂。这是对葡萄和葡萄酒价格长期影响并具有结构性的变化,国内和国际公司占据着主导地位,现在有几十个小型创业者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组合。他们开始为已经被低估了多年的老葡萄树果实的需求,创造令人兴奋的新产品并贴上新标签,在该地区的饮食和生活方式重新点燃游客的兴趣。
七、变革——1990
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是澳大利亚葡萄酒业的一次变革,也是巴罗莎红葡萄酒的一种新风格出现。重点在于对老葡萄酒树稀有的传统酿酒技术,以及了解欧洲土壤类型、地质和气候的影响,使葡萄酒开创性地再次升值。
巴罗莎的葡萄酒和饮料已经繁荣发展并出口国外,演变成熟的色拉子味道正如美国橡木桶中一样,与此同时,也了解巴罗莎其他传统葡萄酒品种,如歌海娜、马塔罗、雷司令、赛美蓉等。种植者也是能够听取酒厂的意见,仔细管理他们的葡萄树树冠,减少产量,控制灌溉,以生产优质水果。
八、成熟阶段——2000
随着新千年黎明的到来,巴罗莎持续着葡萄酒驱动海啸的风波,有的从老葡萄园最稀有的葡萄树上提取酿造高达1000瓶,在美国拍卖行受到了具有影响力的评论家罗伯特 帕克,以及一些葡萄种植者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会达到10,000美元/吨前所未有的成绩。
2001年9月11日再次聚焦于此,受到诸多美国葡萄酒收藏家的青睐,不仅虚增了葡萄酒的价格,使葡萄酒价格崩溃,但在全球上市公司债券上,也拥有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通过20世纪90年代吞噬了历史悠久的葡萄酒标签,也开始了打折的狂潮,再加上所造成的非战略性种植不断变化的消费趋势,而垄断的零售业则是供过于求,全国葡萄酒行业陷入困境。
九、蓬勃阶段——2010
另一个新的十年出现了希望和积极乐观的现象,酿酒商和种植者期待出现转机过剩的葡萄酒行业,然而,许多这种积极性来自亚洲和其迅速西化的中产阶级,也就是所谓的探索欧洲和澳大利亚的葡萄酒行业。
巴罗莎作为澳大利亚最有名的国际葡萄酒产区预期受益最大,最明显,这十年来的特点将是提升品酒会、晚宴等其他场合,同样,新一代的酿酒师像他们的鼻祖一样,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彩。
此次前往巴罗莎山谷,非常荣幸地采访了Ch?teau Tanunda, Icon of the Barossa酒庄的总经理Matthew McCulloch。起初欧洲的新移民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时发现了巴罗莎山谷这块天然的土地,公认是澳大利亚最好的葡萄种植故乡,于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把葡萄品种带到此地,是第一个播种葡萄面积最大的并且是第一个成立的葡萄酒庄。Ch?teau Tanunda酒庄家族史的葡萄栽培追溯到六代人,当约翰的祖先在南非历史最悠久的乡镇里种植葡萄,培养了对葡萄酒浓厚的感情。Ch?teau Tanunda酒庄成立于1890年,是巴罗莎红酒酿造在世界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Matthew还详细地解释了葡萄种植则根据地形、天气、适度、土壤等因素而产生出不同品种的葡萄酒的,如赤霞珠、色拉子、雷司令、香槟等不同品种的葡萄酒。Matthew非常自豪地提到今年正好是Ch?teau Tanunda酒庄125周年纪念,拥有百年酿酒历史无疑是巴罗莎的招牌酒庄,从本周开始便有一系列的庆典活动。
本次采访运气特别好,还遇到了这个百年老酒庄的开酿仪式,酒庄的庄主亲自敲响开酿的第一钟声。采访中,Matthew提到就目前澳大利亚葡萄酒占据着全世界一半的葡萄酒市场份额,巴罗莎则是南澳大利亚葡萄酒主要出口地,出口目的地排名第一的是美国,其次是中国,第三是英国。随着中国葡萄酒行业市场地不断增大,中国的需求量已经慢慢地将成为世界第一。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投资者对澳大利亚的葡萄酒酿造业感兴趣,正如华人第一富商李嘉诚购买了数多澳大利亚葡萄酒庄园。就此Matthew认为中国投资商投资澳大利亚的葡萄酒行业潜力无极限,以中澳合资的居多,澳大利亚提供葡萄酒种植技术和酿造技术,而中国则提供开拓国内市场的多元化渠道。每年整个巴罗莎山谷葡萄酒生产量7万吨,相当于6500万瓶,随着葡萄酒酿造技术的不断提高,市场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巴罗莎山谷的生产产量也会与时剧增,为全世界人民提供更美味的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