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巍
(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江苏泰兴225400)
妊娠期胆内胆汁淤积症是孕妇妊娠中期或是晚期特有的一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黄疸,而且伴随着胆酸以及胆酶含量升高等,其不仅会引起患者本身的身体不适,而且还可以导致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等[1]。妊娠期胆内胆汁淤积症在我国发病率较高,但具体发病机制不是很明确,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故如何有效治疗成为关注的重点[2-3]。清肝利胆汤是一种纯中药制剂,具有扶正养胎、退黄止痒等作用,并且没有毒副作用。2013年9月—2014年12月,笔者观察了清肝利胆汤联合西药治疗妊娠期胆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及对肝功能、血清胆汁酸谱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上述时期在我院诊治的94例妊娠期胆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均在妊娠期出现皮肤瘙痒等症状,血清转氨酶轻度升高;患者一般情况均良好,无明显呕吐、虚弱等症状。排除有肝胆疾病者,乙肝及丙肝病毒等病毒性肝炎者,合并其他疾病者。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7例,年龄20~33(25.32 ±2.45)岁,妊娠 28 ~37(35.43 ±1.01)周;初产妇30例,经产妇17例。对照组47例,年龄22~35(25.69±1.98)岁;妊娠29~38(35.52 ±1.23)周;初产妇29例,经产妇18例。2组孕妇的年龄、孕周及孕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片15 mg/(kg·d)口服,3次/d;腺苷蛋氨酸1 g溶于500 mL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肝利胆汤治疗,方药组成:茵陈及金钱草各15 g,茯苓及党参各10 g,白术及黄芩各9 g,栀子20 g,甘草6 g,根据患者的病情酌情调节用量及添加黄柏清热和半夏止呕。1剂/d,水煎2遍,分早晚2次服。2组均连续治疗1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治疗效果,测定治疗前后血清肝胆酸(CG)、总胆汁酸(TBA)、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及胆红素(TB)水平及血清胆汁酸谱[胆酸(CA)、鹅脱氧胆酸(CDCA)、脱氧胆酸(DCA)、石胆酸(LCA)、熊脱氧胆酸(UDCA)],比较2组分娩结局。
1.4 疗效评价标准[4]显效:治疗后临床病症完全消失,血清 CG、TBA、ALT、AST、TB 水平均恢复到正常范围;有效:治疗后临床病症均明显改善,血清CG、TBA、ALT、AST、TB水平有明显改善;无效:治疗后临床病症无明显改善,血清CG、TBA、ALT、AST、TB 水平无明显改善。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CG、TBA、ALT、AST、TB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CG、TBA、ALT、AST、TB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s)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 <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 n CG/(mg/L)治疗前 治疗后TBA/(μmol/L)治疗前 治疗后ALT/(IU/L)治疗前 治疗后AST/(IU/L)治疗前 治疗后TB/(μmol/L)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7 2051.0±581.2 502.3±185.2①② 65.7±20.9 6.3±1.2①② 112.5±17.6 37.9±6.8①② 126.7±23.1 42.4±7.3①② 45.8±8.6 26.3±7.6①②对照组 47 2004.2±576.8 1002.1±205.6① 65.3±20.4 31.2±7.3① 110.7±18.6 58.9±11.8① 125.4±21.4 53.1±8.6① 46.5±8.9 38.6±7.8①
2.2 2组治疗前后血清胆汁酸谱比较 治疗前2组LCA、UDCA、CDCA、CA、DC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 2组 LCA、UDCA、CDCA、CA、DCA 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清胆汁酸谱比较(±s,μmol/L)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清胆汁酸谱比较(±s,μmol/L)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 <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 n LCA治疗前 治疗后UDCA治疗前 治疗后CDCA治疗前 治疗后CA治疗前 治疗后DCA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7 0.13±0.03 0.08±0.02①② 0.33±0.04 0.25±0.05①② 0.44±0.01 0.36±0.02①② 3.75±0.36 1.28±0.15①② 4.30±0.56 1.56±0.05①②对照组 47 0.14±0.03 0.09±0.02① 0.34±0.05 0.28±0.04① 0.43±0.04 0.37±0.03① 3.74±0.34 1.57±0.21① 4.20±0.75 1.68±0.03①
2.3 2组分娩结局比较 观察组剖宫产、早产、胎儿窘迫、羊水污染以及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分娩结局比较 例(%)
2.4 2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着孕妇的身体健康以及胎儿的发育,容易导致胎儿窘迫、羊水污染以及新生儿窒息,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新生儿在生产过程中的风险[4-5]。该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其主要的发病原因与患者雌孕激素水平升高、抗心磷脂抗体含量升高、免疫功能异常以及遗传因素等有较为密切的关系。且胎儿窘迫及窒息与孕妇体内的胆汁酸水平、各种转氨酶以及胆红素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当胆汁酸含量增加时,它会通过孕妇的胎盘进入到胎儿体内,从而使其细胞衰竭受损,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6-8];而胆红素具有细胞毒性,当其含量过多时会影响胎儿的血液流动,进而使其缺氧窒息[9]。血清胆汁酸谱中各指标的含量变化可以有效反映患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具体情况,并且可以作为衡量治疗效果的依据。
目前临床上对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治疗大多采用熊去氧胆酸片和腺苷蛋氨酸进行治疗。其中熊去氧胆酸片可以通过内源性胆汁酸竞争来降低胆酸,从而达到改善胎儿环境、延长胎龄、减轻瘙痒症状及降低生化指标的目的。腺苷蛋氨酸是一种人体组织和体液中的生理性化合物,它能够使细胞膜磷脂甲基化而改善细胞膜流动性及钠泵的转运活动,从而起到缓解肝内胆汁淤积的效果[10]。但单纯应用西药治疗对改善 CG、TBA、ALT、AST、TB 等肝功能指标效果并不佳[11]。
中医认为妊娠期胆内胆汁淤积症其发病主要与湿邪内侵、七情内伤、劳逸失当、体质等因素有关,气血失调、湿热蕴脾、肝失疏泄为其主要病机,治疗方面主张清热利湿,疏肝理气,扶正安胎。清肝利胆汤方中茵陈为君,苦泄下降,善于清热利湿、疏发肝胆之气;黄芩为臣,具有加强清热利湿的效果,并且具有较好的安胎效果;金钱草清热利尿,使体内湿热由小便排出;白术健脾渗湿,党参补充一身之气。诸药合用有扶正养胎和清热利湿功效[12]。
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 CG、TBA、ALT、AST、TB 及LCA、UDCA、CDCA、CA、DCA 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剖宫产、早产、胎儿窘迫、羊水污染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胆内胆汁淤积症效果较好,且妊娠结局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1]王增芳,胡吉英,王增艳,等.SOCS3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J].江苏医药,2014,40(2):197-200
[2]张小兰,肖会泉,陈晓艳,等.清疸止痒方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1(1):24-27
[3]吴妙琴,崔文芬,徐侠慧,等.53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9):3199-3201
[4]黎智彪.肝功能检测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3,11(18):49 -50
[5]兰易,黄健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特点和发病危险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4,43(13):1573-1575;1578
[6]贾小燕,漆洪波,罗欣.早发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血清总胆汁酸水平与围产儿结局的关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3,29(6):464 -467
[7]张丽娟,张凤华,汤丽丽,等.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与胎儿损伤[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8(6):645-652
[8]宁建英,刘莹,谷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9):2746-2747
[9]孙成玲,周荣向,林奕媛,等.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血清甘胆酸水平变化与围产儿预后的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9):1630-1631
[10]李婷婷,陈江鸿.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34):69 -72
[11]凌玲,刘兆明,邵勇,等.经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血清胆汁酸谱分析[J].中国药房,2011,22(26):2438-2440
[12]张存娥.中西医结合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治疗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32):5223-5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