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秀真
(河南省夏邑县中医院,河南 商丘 476400)
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柳秀真
(河南省夏邑县中医院,河南 商丘 476400)
目的 观察治疗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寒证)患者时使用加味黄芪建中汤的疗效。方法 选取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寒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西药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使用加味黄芪建中汤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寒证)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能够提高治疗的疗效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寒证);加味黄芪建中汤;疗效
消化性溃疡多发病于胃或十二指肠,属于慢性溃疡,该病的发病率较高,且近几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1]。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及具体原因还尚未明确,但通过研究普遍认为该病与胃酸分泌过多、胃粘膜受到损伤、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有着密切的关系[2]。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上腹部疼痛、反酸恶心、嗳气呕吐等,严重时还会出现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3]。传统的治疗方式是对患者使用西药,但长期的服用容易导致患者产生不良反应,而且病情容易反复,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本研究对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寒证)患者采用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的方案,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寒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38.5±1.8)岁。病程1.5~12年,平均病程6年,临床表现均存在恶心呕吐、上腹疼痛胀气、反酸厌食等病症。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西药进行治疗,口服阿莫西林和甲硝唑,剂量分别为500 mg和400 mg,3次/d,外加雷尼替丁,剂量为150 mg,2次/d,疗程为1个半月。
观察组患者使用加味黄芪建中汤进行治疗,其配方为:黄芪60 g,党参、饴糖、大枣各30 g,炒白术、枳壳、白芍各20 g,桂枝、茯苓、槟榔、紫苏叶、半夏各15 g,炙甘草、干姜各10 g,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的轻重以及体质差异等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如果患者伴有脾胃虚弱,可加沙参12 g和麦冬10 g;若患者有泛酸的反应,则在药方中加入瓦楞子15 g和乌贼骨12 g。水煎服,并分3次口服,治疗疗程为2个月。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禁食辛辣食物或者有刺激性的食物,并戒烟、戒酒。在治疗结束半年后进行复查。
1.3 评价指标
将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并由患者匿名填写满意度调查表。痊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彻底消失,复查表示溃疡愈合,且并无复发;显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均消失,经复查发现溃疡基本消失,而且复发的比例小;有效:主要症状和体征都出现了缓解,复查表示溃疡缩小程度在50%;无效:患者症状和体征均未改善,甚至出现加重,复查表示溃疡没有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以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对本案进行观察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有效率和满意度对比 [n(%)]
消化性溃疡是慢性溃疡的一种,目前我国的发病率高达了10%,而且中年居多[3]。中医学中研究认为,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多为肝胃不和、中焦虚寒所诱,因此治疗的根本是治愈溃疡和防止复发;而现代医学认为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该病菌能够破坏胃部防御功能,因此治疗的根本是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感染[4]。由于消化性溃疡是一种慢性病,因此治疗的病程较长,而且病情易迁延导致反复,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
本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使用加味黄芪建中汤的治疗方式,该方剂当中的的黄芪、党参、茯苓等药物能够起到止血、制酸、益气托补、祛瘀等功效;而干姜配桂枝能够起到温补脾阳的作用;白芍和甘草,能够酸甘化阴、缓解腹痛和肝急。通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满意度调查中,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为在中医学中,消化性溃疡属于痞满、吐血、呕吐、便血、胃脘痛等范畴,病变在胃部,并累及肝脾[5]。主要是由于饮食伤胃、外邪犯胃、脾胃素虚以及情志不畅所致。就病理因素来看,消化性溃疡是因为气、痰、血、湿、火、食等实邪犯胃,经常会伴随脾胃阳虚、气虚、阴虚或者阴阳两虚,导致寒热杂错,胃失和降、脾胃升降失常。而过胃失和降,患者就会感到上腹饱胀、呃逆、嗳气;脾胃升降失常则会使食积、泛酸,胃中嘈杂,甚至导致血液的运行失常,严重时可使患者出现便血或吐血等症状[6]。因此在治疗当中,主要是以调理脾胃为主,根据患者的寒热虚实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措施。在现代学医中,治疗消化性溃疡时多注重抑酸、抗Hp以及保护胃黏膜,但是由于细菌耐药性的增加,药物的治疗效果并不明显甚至出现了下降。研究中所用的加味黄芪建中汤则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复发率低,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在对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寒证)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加味黄芪建中汤的治疗方案能够取得显著疗效,且患者的满意度高,作用持久,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和应用。
[1] 吴灵年.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J].甘肃科技,2010,26(14):150,171.
[2] 于国华.加味黄芪建中汤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情况探析[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5):2933.
[3] 冯青青,周 虎,樊拖迎,等.加味黄芪建中汤抗大鼠乙酸胃溃疡的作用[J].临床军医杂志,2011,39(5):818-820.
[4] 胡业建.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寒证)临床疗效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
[5] 杨鲜丽,陈宏娣.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消化性溃疡67例[J].陕西中医,2009,26(1):20-21.
[6] 刘 芬,谢慧臣,杨 强,等.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大鼠消化性溃疡的拆方研究[J].中医药通报,2012,7(6):26-28.
R259
B
ISSN.2095-6681.2015.07.06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