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与智库

2015-11-29 10:25
社会观察 2015年11期
关键词:学术研究学术期刊智库

智库是有灵魂的,而智库的灵魂就存在于学术思想之中,脱离学术研究,智库就没有底气。我们应该更重视学术研究,而不是抛弃学术妄谈智库建设。

学术是智库的灵魂

胡键:学术思想是智库的灵魂

智库是有灵魂的,而智库的灵魂就存在于学术思想之中,脱离学术研究,智库就没有底气。只有研究接地气,智库才能有底气。研究接地气就是要进行审核调查,勤跑图书馆和档案馆等。有扎实的基础研究,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因此,在建设智库的过程中,学术期刊的生存空间不是缩小了,而是扩大了。我们应该更重视学术研究,而不是抛弃学术妄谈智库建设。

另外,智库不仅要发挥“咨政”功能,还要发挥“谏政”功能,要敢于对不科学的决策提出建设性的批评意见。

(作者系社会科学杂志社社长、总编)

章忠民:智库最可贵的就是独立性和创新性

智库建设和学科发展的关系有对立、融合和各有侧重三种可能性。如何理解、处理二者的关系,要看研究者在二者之间处于什么区位,高校、社科院和专门的决策咨询机构都是有所区别的。在实施“双轮驱动”的过程中,必须以学术为魂,否则智库之源将会枯竭。智库最可贵的就是独立性和创新性,学术研究最可贵的就是思想的相对自由独立。

(作者系上海财经大学党校校长)

冷静反思“智库热”

周智强:“智库热”表明了社会的进步

“智库热”的背后是党和政府更加注重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学术研究更多地参与到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进程中来,这也表明了社会的进步。为什么要建设新型智库,因为过去的智库往往是在阐释、论证和说明领导的意图。打造新型智库要针对这一弊端,基于中国的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使中国的智库与国际接轨。智库不必追求大而全或小而全,而是要基于自身的思想资源、专业资源、社会资源来发挥智库功能。

学术期刊在智库建设中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在中国智库建设的初级阶段,学术期刊主要应发挥智库功能,而不是去构建智库。期刊有自己的人才资源、思想资源,可以基于专业基础,发挥智库功能。上海社会科学院的学术期刊构建智库平台,是传统媒体通过发挥智库功能,探索新的发展之路。在时机成熟、路径逐渐形成的时候,学术期刊可以考虑构建媒体的新型智库。

(作者系《解放日报》报社党委副书记)

姚申:对“智库热”应该有“冷思考”

我们对当前的“智库热”应该有“冷思考”。智库成果区别于学术成果,更侧重于实践。但是,智库成果也要注重研究的规范性、创新性和独立性;学术研究要成为政策的理论来源、政策的评论者以及政策实施后的评估者,而非政策的阐释者。

(作者系《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总编)

俞平:智库可能是一种功能

国外大致有三种不同类型的智库:以社会资本为核心竞争力的商业智库、以政治资本为核心竞争力的党派智库、以智力为核心竞争力的学术智库。智库可能是一种功能,而不应是一个机构所追求的目标。一个机构基于自身的研究,能够发挥智库功能时,不仅能影响政府决策,而且能影响社会,自然而然就成为了智库;而不是首先预设一个智库建设的目标。学术和智库是体用关系,不能偏废。

(作者系《国外社会科学文摘》主编)

智库建设存在诸多现实问题

郭学堂:避免智库的“运动式”发展

学科发展与智库建设的关系问题,在西方是早就解决了的问题。现在,我们还在讨论这个问题,说明存在认识上的分歧:1.是学科发展引领智库建设,还是智库建设引领学术研究?2.高校是只做学术研究、教书育人,还是要参与到决策咨询中来?

这些问题具有中国的特殊性和时代性。现在的智库热背后涉及经费、评价机制、决策咨询的时效、机构排名等特别实际的问题,也客观地导致中国智库“运动式”、唯上型、垂直化的特色。如何评价这些特色,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智库要发挥“启民”“咨政”的功能,需要有良知的学者。

(作者系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李孝弟:利益驱动引发智库建设乱象

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进行智库建设,主要是因为利益的驱动。有些学科不太适合参与智库建设,但因为利益驱动,也在争取智库项目。另外,现在大家对智库的认识也偏狭隘,把智库的作用局限在社会治理层面。如果从广义上理解智库,各个学科应该都可以参与到智库建设中来。例如,人文和历史的研究,在外交中可以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系《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主任】

姚勤华:目前智库的人才来源很单一

在经过多年探索,上海社会科学院最终明确了“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不过,我院的大多数研究所是理论型研究所,学科架构都是按西方的学科架构来布局的。在智库建设过程中,各研究所都面临着如何转型的问题。我院的“双轮驱动”战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客观上导致了一些问题:第一,体制管理的双轨制,其中也包括评价体制的双轨制,这是现实问题的一种体现;第二,研究的双重性,这对社科院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从国际经验来看,“两条腿走路”是非常难的,国外的智库通常只作决策咨询研究;第三,“两条腿走路”要求研究人才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有对现实问题的敏感性,但目前智库的人才来源是单一制的,来自高校的理论型人才都面临着转型的问题,转型实际上是很艰难的过程。

学术期刊也面临转型问题,可以尝试在学术期刊适当增加一点智库研究的内容。期刊评价体系中,都是学术性的指标,因此,可以考虑办一份以刊发智库成果为主的智库型期刊。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世界经济研究》总编)

徐澜波:智库产品偏简单化的现象普遍存在

学术期刊可以将学科研究和智库建设很好地结合起来。学术期刊要为智库建设作贡献,可以从文章选题上入手,使选题更具新颖性和问题意识。当然,文章的理论论证一定要深入。

现在智库产品偏简单化的现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一是很多年轻的理论人才理论深度不够,对社会了解也不够深入,更难以将二者结合起来;二是应急性的决策咨询课题过多,领导交办的课题量很大。

(作者系《政治与法律》主编)

文军:评价智库产品要防止一刀切

在决策咨询方面,人文学科和社科学科有很大的差异:文史哲学科的参与相对有限,社会学、国际政治等学科更容易和决策咨询结合起来。评价智库产品要防止一刀切,仅仅以领导批示为标准将导致结果取向。

学者在撰写专报时不能为了博取领导的眼球,故意夸大问题的严重性。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

何云峰:智库建设应注重伦理规范

现在,全国兴起智库建设的热潮,不过我们有必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大量的智库建设起来,会不会导致政府的懒政,使政府产生智库依赖症,同时滋生腐败?

无论是科研机构,还是学术期刊,都应该确定一个主攻的方向。因为在实践中,学科研究和智库建设往往很难兼顾。智库建设要注重规范,特别是伦理规范,因为智库的建议很可能影响决策,影响中国社会的走向。智库机构应该有意识地构建相关的伦理规范,要有更长远的战略考量。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执行主编】

智库建设需要科技思维

陆钢:智库建设要有互联网时代思维

在互联网时代,第一,国际关系研究资料的占有方式发生了变化。例如,谷歌搜索分类很细,网上能够解决的问题,为什么一定要查阅传统文献呢?我们要适应这样的变化。现在很多智库在数据库建设方面还缺乏互联网和大数据思维。第二,智库的组织方式发生变化,研究者和决策者可能更多地接轨,降低机构腐败的可能性。第三,研究主体也将发生深刻变化。智库建设必须应对这三种变化。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

期刊作为连接学术研究和智库建设的平台,可以刊发更多具有学术基础又可供参考的决策咨询产品。智库建设也对期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关注学理研究,还要有社会关怀、有问题意识。

成素梅:智库建设离不开科技手段和科技思维

学术研究既有学,也有问。不同学科和领域有着不同的问题域,例如IT业的思维方式是基于学科研究提出问题、创造需求、推出产品,进而推动生活方式的变化;而法学界的思维方式是等问题出现后纠正问题或修改规则。智库建设是应该采取哪种思维方式?智库建设不仅要基于思想和观念的研究,还需要结合科技手段和科技思维。能够推动科学决策的智库产品,需要学理支撑、历史支撑、思想支撑和方法论的支撑。

(作者系《哲学分析》常务副主编)

推进智库建设,期刊如何转型?

许强:上海期刊在全国的影响力不断下降

21世纪以来,上海期刊在全国的影响力不断下降,但学术期刊仍处领先地位,不过也没之前那么突出,开始有下滑趋势。上海社会科学院乃至整个上海,在智库建设上有巨大的潜力,这也将为学术期刊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契机。

(作者系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新闻报刊管理处副处长)

曹泳鑫:报刊是第一大智库平台

第一,报刊本身就是第一大智库平台。学术报刊发表的文章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各学科、各行业。这些文章,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第二,“运动式”的智库发展,可能会对报刊构成第二次打击。第一次打击是市场经济对学术报刊的打击。与GDP至上相对应的是学术上的GDP主义,这导致学术产品数量激增而质量下降,发表在报刊上体现真学问的好文章并不多。现在提的智库有特定的含义:要求急、对上负责。这就导致报刊不再占优势了,因为和专报相比,报刊相对慢,而且面向大众。在社会科学院,我们对这一点深有体会。第三,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办报刊,我们都要自重,避免浮躁,因为只有扎实的学术研究才会有底气。现在高质量的论文越来越少,因为如果专报得到领导批示,奖励非常丰厚;而要在院外甲类期刊发表一篇论文,可能需要几年的学术研究,奖励也有限。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术报刊一定要把好关。

(作者系《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常务副总编)

段钢:期刊是连接学术研究和智库建设的平台

期刊作为连接学术研究和智库建设的平台,可以刊发更多具有学术基础又可供参考的决策咨询产品。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学者参与到智库建设中来。智库建设也对期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关注学理研究,还要有社会关怀、有问题意识。“双轮驱动”也存在前后轮的关系,应更注重学术研究。期刊编辑在选择稿件时也应注意这一点,避免刊发没有学理支撑的、内容单薄的决策咨询型文章;当然也要避免刊发不接地气的八股文。

同时,智库建设对学术期刊也意味着新的发展机遇:第一,对期刊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期刊的针对性会更强;第二,可能对期刊的文风产生影响,学究式的文风可能面临着重新的审视;第三,新型智库建设可能促进学术评价机制的多元化。

(作者系《社会科学报》总编)

王敏:史学期刊也能发挥决策咨询作用

第一,对认识现实有帮助的学术研究成果,可能都对决策咨询有参考价值。历史学研究,特别是上海城市史研究的很多课题,都是可以和现实对话的。历史是认识现实相当好的一个角度。历史学不仅是一个学科,还为认识现实问题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方法。第二,期刊如何为智库建设作贡献?纯学术的史学期刊发表的论文,特别是关于近现代史的一些文章也可以发挥决策咨询的作用。

(作者系《史林》编辑部主任)

胡范铸:以学界舆情弥补网络舆情不足

没有思想的智库是伪智库。网络非常好地促进了信息的流通,但也有极大的局限性。网络上发声音的多是愤青或“五毛党”,很多真正的思考者和研究者不愿到网络上发表见解。如果用大数据技术对网络舆情进行统计,得到的信息是失真的。智库可以将学界和思想界的积极信息有效地汇集起来,形成专报。这样的舆情调查可以弥补网络舆情的不足。这是也学术期刊可以联手做的事情。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

猜你喜欢
学术研究学术期刊智库
哈尔滨音乐学院“学术期刊”创刊暨《北方音乐》改版启事
哈尔滨音乐学院“学术期刊”创刊暨《北方音乐》改版启事
辽宁兴城觉华岛历史学术研究综述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民居智库
民居智库
学术史是学术研究的第一道门槛——以《红楼梦》新近失范研究为例
中政智库“五朵云”
中政智库“五朵云”
Analy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in university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