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凯锋
在处理智库和学科的关系时,角色认识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智库究竟应该怎么做,很多学者和科研机构都在摸索的过程中,这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话题。
去年年底以来,党和政府特别强调高端智库建设,这可能有三个原因:第一,国外高端智库在国际决策方面产生的影响,给中国政府造成了一定的压力;第二,随着文化多元化、学科分化,选择也日益多元化,实际上导致了决策中的价值优选问题,同一问题可能有多重解决方案,导致了政府在选择上的困惑;第三,可能与国际顶尖智库相对应的国内智库,在人才队伍、组织机制、研究范式等方面存在着不确定性。所以,近段时间以来,党和政府重视、强调高端智库建设,并且希望通过高层的推动,使智库的队伍、结构、运行机制得以改进和完善。
中央发出新型智库建设这一倡导后,为什么得到各个系统相对强烈而一致的呼应?第一,财政支持是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智库建设的一个重要诱因。2015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对试点建设的智库有相应的财政支持。国家社科规划办的专项拨款,实际上是一种增量资源,各方对此都是欢迎的。第二,智库建设可以促进学术人才的多元化培养。第三,智库建设拓展了学术成果发布和被认可的渠道,因为智库有直报上级的专报内参通道。第四,也是最根本的,中国知识分子普遍有学以致用的入世情怀,无论如何倡导学术和思想的独立性,还是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对当代有用,并在后世得以传承。
在这一波智库建设的热潮中,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倾向和问题。第一,在智库建设中,学者需要对自己进行再认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智库型人才,真正能够合格的只是少数人。智库建设是建立在学术积累的基础之上的。能够参与智库建设的高端学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学者应根据自己的专长和能力,去选择是做学术人才还是做智库专家。如果只是勉强地赶智库建设的热潮,学者可能会失去自我。当然,现在的学界和政界都存在一种倾向,就是专家不专和官员学者化。所以,进出“旋转门”的学者和官员都面临着自我认识、重新定位的问题。第二,千万不能低估做高端智库的难度。建设高端智库,需要学贯中西、触类旁通的全科学者。经过长期的学术积累,成为政府的智囊,对一个学者来说是非常艰难的,这不亚于做学问辗转曲折的过程。第三,做纯粹学问也好,做智库研究也好,我们都需要进一步思考价值立场的问题。我们到底应该站在什么价值立场上建设智库?前不久去世的上海社会科学院前院长张仲礼先生,在谈及学术发展与智库建设的关系时,提出一个观点——若即若离——保持第三方相对中立的价值立场。现在,在处理智库和学科的关系时,角色的认识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智库究竟应该怎么做,很多学者和科研机构都在摸索的过程中,这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话题。
关于智库的研究还在发展的初步阶段,下一步应该研究什么?我认为有三个比较重要的议题。第一,对智库本身的分类研究。中国的智库可以大致分为四类:党政军智库、社会科学院智库、高校智库和民间智库。现在对四类智库的分类研究成果还很少,比如我们对民间智库的运行机制还不是很了解。第二,对智库判断标准和评估机制的研究。基于这样的研究,才能判断智库高端与否、专业有否、成功与否。第三,借鉴国外的智库研究经验,对各类智库的运行机制的研究。对这些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我们才能更好地回答学术和智库如何良性互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