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芹
[摘 要]高效语文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从“教课文”转化为“教语文”。生本课堂教学应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教师要立足新课标,围绕语文教学根本任务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立足学情,根据学生实际学情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立足课堂教学目标,依照目标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
[关键词]生本课堂 高效课堂 合宜 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3-021
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不能等同于语文教材内容。所以,我们在语文课上,不能将教材的内容当成课堂教学内容去教课文知识,而应该以课文知识为示范和例子,引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应用语文的技能。语文教材中的文章蕴涵着许多内容,但不是所有的教学点都需要在课堂上进行教学的,必须有所取舍。那么,如何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构建生本高效语文课堂呢?
一、立足新课标,围绕语文教学根本任务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学段语文教学的一切举措、行为、活动都应聚焦、紧扣、指向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的确,语文教学最核心的内容是学习语言表达,训练语言表达。例如,毕妍艳老师执教《穷人》一课时,在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预习提出了疑问:“《穷人》这篇文章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写人的文章有所不同。以前我们认为写人一般要写外貌,而这一篇文章却没有只言片语去描写人物的外貌。”从而引导学生发现《穷人》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即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巧妙运用标点符号,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师再抓住“两次沉默”,用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引导学生描写桑娜的心理活动,进行写法的迁移运用。
好多优秀的文章,既是语言积累的典范,也是情感熏陶的极品,而且两者不能分割。不少课文,语言的积累和情感熏陶的结合处就是教学的重点,也是课堂教学的亮点。所以,我们要选择这样的内容,通过品读赏析,实现语言积累、情感熏陶以及表达方法学习的一举多得。
二、立足学情,根据学生实际学情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
叶圣陶先生指出了语文教学应该“教什么”:“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教本。国文教本中排列着一篇篇的文章,使学生试去理解,理解不了的由教师给予帮助(教师不教学生先自设法理解,而只是一篇篇讲给学生听,这并非最妥当的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阅读的知识。更使学生试去揣摩他们,意念要怎样地结构和表达,才正确而精密,揣摩不出的,由教师给予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写作的知识。”正如我校的一位教师所言:“我们与学生一起学习语文,自己应该先明白学生可能读不懂的地方,学生可能有困难的地方,学生可能欣赏不了的地方,把这些作为教师应该教的内容。学生不喜欢的地方,让他喜欢;学生读不懂的地方,让他读懂;学生读不好的地方,帮他读好。我想这应该是语文教学重点教的内容吧。”
例如,在毕妍艳老师执教《穷人》的课堂上,突出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这一理念。首先,提前让学生自学,并填写《自学记录卡》,发现学生生字学习的难点“裹”字,指导学生识记并书写。其次,抓住学生的自学质疑:我们以前了解到写人的文章一般都会写人物的外貌,而《穷人》这篇文章却没有一字对人物外貌的描写,为什么?以此来引领学生发现作者写作的奥秘。
三、立足课堂教学目标,依照目标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目的是达成教学目标。所以,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依据教学目标,不是教师想教什么就教什么。教学内容首先要依据新课标的目标要求,新课标既有对语文教学总的目标要求的描述,也分别对每一学段的目标要求进行了具体的描述。虽然新课标提出了语文学习的总体目标和各学段的阶段性目标,但具体到每一册教材、每一组课文、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就不是十分明确了。这就需要我们针对具体课文提出语言形式、表达方法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进行合理的取舍。每一篇课文教什么、不教什么、练什么、不练什么,具体的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师应注意解读单元导语,把握单元目标;解读课后思考练习题,把握课时目标,读懂编者的心,从而对众多纷杂的教学内容予以取舍。
总之,语文教材只是一个例子,一个媒介,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的课程目标、思想理念和要求是通过教材这个媒介来实现的,并不是学完了教材,也就完成了语文课程目标。很多教师对各学段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具体要求并不清楚,而是照本宣科地讲授课文内容,却对识字方法、阅读方法及能力、修辞手法、写作特点与方法等重要的语文要素的提取和渗透过少,把语文课变成了“教课文”,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教语文”。只有将每篇课文当成课例,确立合宜的教学内容,再立足课标,根据学生的学情制订出适宜的教学目标,才能真正地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