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表扬的教育尺度

2015-11-28 02:52辛治洋陈岑
中小学德育 2015年11期
关键词:教育性尺度个体

辛治洋 陈岑

摘    要 教育性是表扬教育的根本特征和尺度。表扬以教育为目的指向,追求对学生客观、公正、有效的表扬,是区别于夸奖、赞美、颂扬等过度主观意识倾向的一种评价。只有基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促进全体学生身心发展的表扬,才是具有教育意义的表扬。

关 键 词 表扬;表扬教育;教育评价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5)11-0011-04

表扬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教师维持课堂秩序,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教育方式之一。更重要的是,表扬存在于教育过程中,体现了教师对学生个体的认识,行为的尊重、肯定和赞美,教育赋予了表扬行为一种目的、一种价值指向。教育中的表扬一方面体现了教师对儿童主体性的尊重;另一方面体现了表扬能够深入学生内心,对其发展产生真实性的影响。[1]没有教育性的表扬可能只是一种社会言语或社会交往,只有具有教育性的表扬才是真正的表扬教育。

教育性是表扬教育的根本特征和尺度,表现为四个方面:第一,有效性。表扬以教育为目的指向,如果教育的目标无法实现,那就说明表扬无效,而无效的表扬不能称之为表扬教育。第二,发展性。表扬要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因此表扬教育的教育性表现之一是发展性,它是表扬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不断成长的关键。第三,全体性。表扬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而这里的学生不是单个的学生,而是学生全体。第四,适切性。表扬教育应坚持适切性的原则,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没有标准,没有内容。

一、表扬的有效性

所谓表扬的有效性,是指教师对学生采取的表扬性评价能为学生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但究竟什么样的表扬才是有效的,我们似乎无法用理论来解释清楚,倒不妨转换思路,从实际的教学案例中去体会。

【五年级数学课教学片断】

(教师出示一道数学题:大米的价格是每千克3.85元,买2.5千克应付多少钱?)

师:昨天大家做了这道题吧,答案是多少?

生1:9.625。

(上述数学题在正常情况下列等式计算的结果应为:3.85×2.5=9.625元,9.625是该题的正确答案。)

师:好的。还有没有不一样的答案?

生2:老师,应该是9.6。

师:为什么呢?

生2:我们现在使用的人民币已经没有分了,最小的单位是角,所以必须且只能保留一位小数。

师:有道理。还有没有不一样的答案?

生3:嗯,老师,我认为应该是10。因为我们在买大米时可以多给老板一些钱,反正也差不了多少,而且9.625的近似数可以直接保留整数啊!还有,人民币刚好有10元的整钱。

师:我们班的同学真是聪明!还有吗?

生4:我认为是9元,因为可以还价,和老板商量让他便宜一点嘛。

师:从生活经验出发,很好。

生5:老师,我们可以直接给9.5元钱,那样老板就不用找零钱了,这样最方便。

师:我们班的学生就是聪明,竟然想出来这么多答案!但是如果从数学和生活相结合的角度来说,这道题目的最合适答案应当是9.6元。 ②

数学向来是精确、标准、客观的代名词,但在以学科和生活相结合为指导原则的数学教学,标准答案就不再是唯一的了。上述案例中,数学的精确与生活经验发生了冲突。此时,如何恰当地给出答案,就成为检验老师教育智慧的一道难题。对于学生得出的数学意义上的正确答案,老师的教学没有就此结束,在她的一再鼓励下,同学们经过积极思考,表达了多种看法。基于本章节要求和市面上已经没有分币的学生认为应付9.6元;图方便的同学认为应给10元整钱;善于讨价还价的同学想和老板商量便宜一点,认为给9元就行;富有理性的同学则权衡买家和卖家双方的利益,认为9.5元是双方都可以接受的价钱。在老师的肯定下,一道简单的数学题引发了同学们富有想象力的思考,展示了高超的生活智慧。试想,如果教师只是一味按所谓的“标准答案”来评定学生的回答,就无疑会扼杀孩子们的想象力。教学实践中,类似成功的有效表扬案例很多,虽然它们的发生情境不一样,却都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而只要能够实现这一教育目标,那就是具有教育尺度的表扬。

二、表扬的适切性

【五年级语文教学片断】

师:学习之前需要完成什么?小男孩,你说。

生1:熟读课文。

师:很好,声音很洪亮。还有吗?

生2:认识生字。

师:非常好。那么第一次读这篇课文时需要注意什么?

生3:注意生字词。

师:好,很会学习!

(接下来,老师请同学们花5分钟的时间自己读一读课文。)

师:读完的同学可以用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老师现在要请一个小组起来朗读了。

(老师请一个小组的4位同学读课文。)

师:有没有人要评价一下?

生4:声音很洪亮。

生5:表现从容。

生6:角色分读得好。

师:很好!谁来说一说那个小男孩?

生7:停顿较好,读课文一定要注意停顿。

师:哎哟,你真会学习!

所谓适切性表扬,指追求对学生客观、公正、有效的表扬,是区别于夸奖、赞美、颂扬等过度主观倾向的一种评价。作为表扬应当坚持的教育尺度之一的适切性,强调表扬要符合事实,这种事实可以是学生自身的能力,也可以是一种环境。在当今小学课堂中,过度表扬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有学者认为,从本质上来说,过度表扬是教师对新教育理念肤浅的理解和对传统教育理念根深蒂固的外在表现。而从实践上来说,过度表扬则是教师探索和践行新教育理念下教育教学方式的曲折表现。[2]因此,脱离学生自身能力的不适切表扬不仅是对表扬行为的歪曲,更是对表扬教育理念的误读。对此,我们不妨回到上述案例,详细分析这位老师的表扬性评价。首先,关于表扬的频率问题。在这一环节中,该老师共进行了五次表扬。这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次数过于频繁,显得有些不适切。其次,从表扬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来看,老师用“很好”“非常好”来回应学生,固然是一种肯定,但事实上,“学习之前需要完成什么”“第一次读这篇课文需要注意什么”之类的问题,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丝毫没有难度,甚至有些同学都不屑于回答这类问题,因为这与他们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符。所以,老师的表扬是不适切的。最后,老师在对待不同学生的回答上缺乏公正性。在让大家对刚刚朗读过课文的同学进行评价时,共有四位同学进行了点评,每位同学的点评都非常准确,但老师仅对后两位同学的回答进行了表扬,这对于没有获得老师表扬的前两位同学,何尝不是一种打击!由此可见,公正、客观是表扬教育需要始终秉持的尺度。

三、表扬的全体性

全体性作为表扬的重要教育尺度,主要体现在表扬性评价的对象选择上。关于评价对象的选取,学者已有相关论述。评价对象可以是集体,也可以是个体,且集体评价、个体评价,或两者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都时常出现,但这更的多是将表扬作为一种教学管理的方式,不一定具备教育的内涵。表扬的教育内涵表现在,应以学生全体为对象而不限于单个学生。全体性同样是表扬在教育实践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尺度。

【五年级数学课上的表扬语】

师:请表现最好的某某同学回答。

师:看谁能完成学习目标的90%。

师:最安静、表现最好的那组先发当堂检测本。

师:看得最认真的是第三组。

师:有的同学把笔拿在手里自学是最棒的。

师:最安静的还是第一组,吴同学现在多好。

师:已经完成自学的最认真。

师:第四组现在总算安静下来了。

师:吴同学今天表现特别好,老师待会儿要请他当小裁判。

师:聪明啊!窦同学。

……

(本节课上,老师的口头表扬评价共20条,以上为节录)

仔细分析上述评价语言,可以获得对表扬全体性的实践认知。首先,该老师的表扬次数多达20次,较为频繁;其中针对学生个体的表扬12次,针对各小组的表扬约8次,对于班级所有同学的表扬仅有2次。可见,该老师主要集中于个体性评价,同时辅以小组评价,而对班级全体同学的表扬较少。其次,进一步分析老师的表扬性评价语,可以看出对于个体的表扬,多是“表现最好的同学是某某”“某某同学,真聪明”“某某同学,特别棒”等之类直接点名的表扬方式。而对于小组的表扬,老师的评价多是“最安静的是第几组”“表现最好的是第几组”“第几组很好”等,与个体评价极为相似。再看针对班级全体同学的评价,“我们班同学都很聪明”,这是当部分同学正确回答问题之后,老师基于小部分群体的良好表现而对班级整体做出的评价。最后,从这三种表扬方式达到的激励效果来看。表扬的激励效果与表扬的针对性息息相关,而针对性和表扬对象的选择相关联,往往评价对象越具体,评价范围越小,表扬的针对性越强,而收获的激励效果就越明显。当然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推演,实际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上的老师。该班有五十多名学生,被表扬的约为总人数的五分之一,从个体表扬的角度看,这种表扬方式的受益面较窄。而小组表扬和全体性表扬这两种以集体为对象的评价,覆盖面则较广,受益的是整个班级的同学。因此,对表扬全体性的理解不能仅限于一种全体性评价,同样也可以是对学生个体的评价覆盖的程度。总而言之,尽管表扬的激励效果要求表扬需要有针对性、具体性、个体性,但表扬的教育尺度一定是全体学生的发展。

四、表扬的发展性

【二年级语文教学片断】

师:我最喜欢把书拿得端端正正的同学,我也会受到鼓励的。

(接下来,老师有感情地朗读了一首诗,同学们鼓掌。)

师:掌声既是对师老师的鼓励,也是对你们的期待哦!你们能不能像老师这样读呢?

生:能。

师:好,接下来自己读一遍。

师:如果你读完两遍就可以边画圈了。

师:觉得读好了可以同桌之间读一读。

师:真聪明。

师:谁能来挑战一下,把自己最满意的一段读出来?

师:读得真好哎!

师:第二节谁来挑战?

师:我们为他鼓鼓掌哦!敢于挑战自己。

师:你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啊?也不错哦!

【五年级语文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关于本文的作者许地山你们了解多少?

生1:许地山以落花生的品格为自己的品格。

生2:许地山是来自台湾的作家。

师:一边写一边思考,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

师:能把你的感受凝练成一两句话吗?

师:向全班分享一下你们思考的结果。

生3:不张扬,默默地。

师:平实的语言表现了平实的品质。

生4:不要做一个华而不实的人,要像花生静静地躺着。

师:同学们真是思想涌动。

(接着老师发给了同学们一篇许地山的文章,要求快速浏览。不一会儿,就有同学举手回答问题。)

生1:第一自然段表现许地山谨记父亲的话。

师:哎哟,五年级的同学就有了这么快速的捕捉信息的能力!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他们能成长、成熟、成才,发展性原则是我们工作的精髓。”[3]表扬的发展性即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来实施表扬教育,这是其教育性的又一尺度。首先,关于教师的评价语言,该老师对二年级学生的表扬性评价是“我最喜欢把书拿得端端正正的同学,我也会受到鼓励的”“掌声既是对师老师的鼓励,也是对你们的期待哦!你们能不能像老师这样读呢”,而对五年级的评价语是“五年级的同学就有了这么快速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对比发现,老师对低年级的表扬次数明显多于高年级,且在评价的语气上,对低年级是轻快活泼、富有感情的,而对高年级则是较为严肃的,显然这是老师为了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不同特质而发生的转变,我们不可能以对待二年级小朋友的态度来对待五年级学生,这要求老师能够时刻清楚自身的角色定位。从评价内容和标准上来看,与之前的结论相似,二年级的表扬仍然是对学生阅读的评价,五年级的表扬则出现在高难度问题的解决上。最后,从评价对象上来看,低年级的表扬似乎更倾向于对个体的评价,而高年级的表扬则是对集体的评价要多于个体,其实这也与不同年龄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相关。二年级的孩子非常看重老师的表扬,获得表扬能够给予他们强大的学习动力,之后的表现会越发积极,因此老师将表扬作为一种激发学习动机的重要方式。而五年级的孩子思想逐渐成熟,不需要依靠老师时刻的表扬就能集中注意力认真学习。在不同教育对象、教育场景下能够将表扬的各种方式运用自如,这是对老师教学能力的一种考验,而掌握表扬的这种发展性尺度更是对教师表扬教育能力的一种修炼。

参考文献

[1][2]黄晓磊.表扬与规训——从教育中的过度表扬论起[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3.

[3]林崇德.基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师德观[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责任编辑  徐向阳

猜你喜欢
教育性尺度个体
财产的五大尺度和五重应对
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贯彻教学的教育性
宇宙的尺度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浅议教学的教育性与教育的教学性
9
室外雕塑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