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 翔,李 杨,孔焕平
(1.湖北省焊接重点实验室,湖北 孝感 432100;2.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北京 100095;3.航空材料检测与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5;4.中航工业失效分析中心,北京 100095)
真空扩散焊是一种在一定温度、压力和时间条件下,使同种或异种金属、非金属材料接触面间的原子相互扩散,实现连接的工艺方法,该过程包含了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该方法是实现性能差异较大的异种材料大面积连接的有效方法,具有连接强度高、焊接变形小、接头质量稳定可靠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仪表及电子、化工、核工业等领域[1]。
复合罩零件由铜罩(T2 纯铜)与铝罩(7A09超硬铝合金)异种材料、异形曲面结构件组成,要求铝罩与铜罩接触界面无间隙、无滑移,铝罩与铜罩的连接有一定的连接强度,连接后能够进行机械加工。由于Al、Cu 材料物理性能差异较大,尤其是熔点和线膨胀系数差异较大,且Al、Cu 之间容易形成脆性化合物相等特点,采用常规的熔焊方法易产生低熔点共晶化合物,从而降低接头力学性能,诱发缺陷,另外,焊接热输入难以控制,焊接变形导致界面形位精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采用真空扩散焊接是实现该零件的合适工艺方法。
目前,国内铝-铜异种材料扩散焊研究尤其是工程应用研究较少,且主要集中在纯铝、Al-Mg系列铝合金及纯铜材料上,对Al-Zn-Mg-Cu 系可热处理强化超硬铝合金与T2 铜扩散焊鲜有报道。本研究以现实需求为背景,综合运用多种测试分析手段对7A09/T2 真空扩散焊焊缝组织、结构、成分以及形成规律进行研究,掌握组织特征以及性能,在工程实践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试验采用牌号7A09 铝合金和T2 铜,尺寸均为直径50 mm 棒材,退火态(M),材料化学成分如表1。
表1 材料化学成分(质量分数/%)Table 1 Results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analysis (mass fraction/%)
经过多次试验筛选和优化,结合接头剪切试验结果,确定焊接温度485 ℃,焊接时间20 min,压力8 MPa。铝罩、铜罩分别经过机械加工后用丙酮擦洗去除油污,再分别用H2SO4溶液、HCl溶液清洗铜罩和铝罩表层氧化膜,将零件装入复合罩扩散焊模具进行扩散焊接,检测结果表明焊合率达95%以上,且扩散面有一定的连接强度,焊接的零件实物如图1 所示。
图1 真空扩散焊零件外形Fig.1 Vacuum diffusion parts
零件扩散焊接完成后,采用切割机将接头沿垂直于结合面的轴线方向在大、中、小端切取试样,经过磨制、抛光,再分别用低浓度混合酸溶液和FeCl3溶液浸蚀,运用金相显微镜对焊缝组织进行观察,显微维氏硬度计对脆性相硬度进行测定,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谱仪(EDS)对焊缝形貌及成分进行分析,X 射线衍射仪(XRD)采用剥层的方式对焊缝结合面物相结构和组成进行分析。金相组织观察浸蚀剂为(HF +HNO3+HCl+H2O)溶液。
接头整体宏观形貌见图2,Al、Cu 之间发生了扩散。焊缝从上至下明显分为3 个区域,依次为Cu 侧扩散层、焊缝中心、Al 侧扩散层。焊缝中心区域呈湖泊状特征,宽度约60 μm。近Cu 侧形成一条光亮带扩散层,扩散层较浅,深度约20 μm,铝合金一侧则形成网状特征的扩散层,扩散层深度远大于Cu 侧,深度约200 μm(图3)。
图2 接头宏观形貌Fig.2 Macroscopic appearance of welded joint
图3 Cu 侧扩散层特征Fig.3 Characteristics of copper side diffusion layer
在Al 侧扩散层,Al 基发生了动态再结晶并形成了等轴粗晶组织,晶界明显有析出相。结合Al-Cu 相图分析,在515 ℃时,形成金属间化合物θ(CuAl2)相,θ 相具有金属间化合物普遍特性,熔点高、硬度高、脆性大,常以弥散强化方式作为合金系的强化相,θ 相的数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若数量过多,未溶的相将积聚粗化,合金性能显著下降,如沿晶析出,合金性能进一步恶化[2],从分析来看,网状相应主要为θ 相。
在Cu 侧扩散层,形成了深度仅约20 μm 的致密光亮带,分析认为应为高温条件下7A09 合金中的Al、Zn 原子扩散至Cu 基体形成了单相固溶体或以化合物为基的固溶体。结合Cu-Al 合金相图可知,生成相有α、β 和γ2。其中α 相为Al在α(Cu)中形成单相过饱和固溶体,但仅限于Al元素含量低于9.4%。当Al 元素含量高于9.4%时,生成β 相,β 相是以电子化合物Cu3Al 为基的固溶体,高温下稳定,冷却过程中发生共析反应,共析产物为α 相和γ2相。γ2相是以电子化合物Cu32Al19(有的资料认为是Cu9Al4)为基的固溶体,Al 元素含量可在一定范围变化,该相具有复杂立方晶格,性能极硬而脆[3],运用显微维氏硬度计对该相进行硬度测试,测得硬度值为HV25540,高于铝铜基体硬度10 倍,硬度测试也进一步印证该光亮带为γ2相。
7A09 铝合金属于Al-Mg-Cu-Zn 系合金,主要强化相有η、T、S,显微组织见图4,强化相大量析出分布于基体,并有积聚粗化趋势,这主要由于较高的加热温度引起的。7A09 铝合金固溶处理温度通常为460~475 ℃,而焊接加热温度已超过固溶处理温度上限并达到了485 ℃,在此高温下,组织对温度极为敏感,即便保温时间短暂,组织也会明显粗化[4]。Cu 基显微组织见图5,为单相α 组织,可见大量的孪晶晶界。
图4 7A09 母材显微组织Fig.4 Microstructure of 7A09 Aluminum base metal
图5 T2 纯铜显微组织Fig.5 Microstructure of T2 copper
以上观察发现,近Cu 侧扩散层较窄,测得宽度约20 μm,Al 侧扩散层则相对较宽,测得约200 μm,Cu 侧扩散层深度仅为Al 侧扩散层深度的1/10。其原因应与Cu、Al 原子扩散速度有关,有研究表明,Cu 原子在Al 中的扩散速度远大于Al原子在Cu 中的扩散速度[5]。此外,Al 的熔点远低于Cu 的熔点,因此在同样温度和压力下,Al 表面层中的晶体缺陷浓度比较高,这些因素促使首先在Al 侧形成过饱和固溶体,析出第一种新相的晶核,随着反应扩散过程的进行,新相的晶核沿着接触面和它的厚度方向长大[6]。
将焊缝沿结合面在剪应力作用下人工打开,并在电镜下观察,形貌如图6 所示。可见,断面呈类似麻坑特征。采用EDS 能谱仪对断面特征区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见表2。在Al 侧断面,特征A区形成了Cu 的金属间化合物,特征B 区含一定量的Cu 以及Al 基体其他元素;在Cu 侧断面,特征C、D 区Al 含量较高,应形成了Al-Cu 金属间化合物。EDS 分析结果表明,Al、Cu 原子发生迁移,界面有扩散发生,从界面元素分布来看,大致沿焊缝与Cu 侧扩散层界面分离。
图6 断面微观形貌Fig.6 SEM microstructure of combination zone
表2 结合面EDS 能谱分析结果(质量分数/%)Table 2 Results of EDS analysis of combination zone (mass fraction/%)
将焊缝沿结合面人工打开,分别获得Al 侧、Cu 侧焊缝结合面,采用800#金相砂纸逐层磨制结合面,再分别进行XRD 物相分析,分析结果分别见表3、表4。
表3 7A09 铝侧剥层XRD 分析结果Table 3 Results of XRD analysis of 7A09 peel sides
由表3 可知,在Al-3 层,铝基体α(Al)开始出现并成为主要相,该层应为焊缝中心向扩散层的过渡层,即Al-1、Al-2 层为焊缝中心,其主要组成相为γ2(Cu9Al4),其次是 θ (CuAl2)、η2(CuAl)和Cu6Al4,从Al-3 层向内,应为扩散层,主要相为γ2、θ、β 相,且越往内,含量越低。
表4 T2 铜侧剥层XRD 分析结果Table 4 Results of XRD analysis of T2 peel sides
由表4 可知,焊缝中心与扩散层无明显的过渡层,结合金相观察分析的情况,从Cu-1 层开始就应为Cu 扩散层,扩散层主要组成相为γ2(Cu9Al4)、Cu6Al4,其次是β 相。
通过对断面X 衍射剥层物相分析可知,裂纹沿焊缝中心与Cu 侧扩散层界面扩展,在焊缝中心区形成了多种金属间化合物,在Al 侧扩散层,主要由α(Al)相和少量金属间化合物组成,而在Cu 侧扩散层,完全由金属间化合物组成,因此,裂纹沿焊缝中心与Cu 侧扩散层形核并扩展应与其由脆性相主导的界面有关[7]。
有研究表明,Al-Cu 扩散焊时金属间化合物的行为按4 个阶段递进:第一阶段为表面形成物理接触,即在温度、压力和真空度的作用下,使得Cu、Al 表面去除吸附层和氧化膜形成物理接触;第二阶段为接触表面的活化,即接触表面层发生蠕变变形,大量晶体缺陷出现,温度促使晶体缺陷密度进一步增加,并促使其接触表面加速移动,表面释放出能量,形成活化中心;第三阶段发生Cu、Al 原子的相互扩散,即在已形成金属键的地方,Cu 原子便向Al 中扩散,形成固溶体α(Al),与此同时,Al 原子向Cu 中扩散,形成α(Cu);第四阶段发展为反应扩散,出现新相[8],即从扩散进入第三阶段开始,由于焊缝中心为物理的直接接触面,元素扩散所需能量最小,因此,该区域反应最充分也最剧烈,故生成的金属间化合物种类最多。
1)7A09 铝合金与T2 铜合金真空扩散焊焊缝依次由Al 侧扩散层、焊缝中心和Cu 侧扩散层组成,焊缝中心宽度约60 μm,近Cu 侧形成一条光亮带扩散层,扩散层较浅,深度约20 μm,铝合金一侧则形成网状特征的扩散层,扩散层深度远大于Cu 侧,深度约200 μm。
2)焊缝区域生成大量的金属间化合物。Al侧扩散层主要组成相有γ2(Cu9Al4)、θ(CuAl2)、β(Cu3Al),焊缝中心主要组成相有γ2(Cu9Al4)、θ(CuAl2)、η2(CuAl)和Cu6Al4,Cu 侧扩散层主要组成相有γ2(Cu9Al4)、Cu6Al4,β(Cu3Al)。
3)Al 侧扩散层与焊缝中心有明显的过渡层,而Cu 侧扩散层与焊缝中心无明显的过渡层。
[1]洪丽玲,辛选荣,张珂珂,等.铜铝接头压接-扩散复合连接工艺及试验[J].焊接学报,2009,30(1):85-88.
[2]丁惠麟,辛智华.实用铝、铜及其合金金相热处理和失效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58-163.
[3]上海交通大学《金相分析》编写组.金相分析[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2:234-235.
[4]中国航空材料手册编辑委员会.中国航空材料手册[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9:324-327.
[5]闫飞,徐道荣,宋荣武.铜铝异质金属的固相扩散焊试验研究[J].现代焊接,2009(9):11-12.
[7]王生希,凡园园.铝铜异种金属焊接结合机理分析[J].电气制造,2009(6):43.
[6]刘浩,柯孚久,潘晖,等.铜-铝扩散焊及拉伸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物理学报,2007,56(1):407-412.
[8]赵裕民,曾悦坚,张炳范.铝-铜扩散焊时金属间化合物的行为[J].天津大学学报,1984(增刊):18-28.